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苏轼散文的特点」

时间:2023-02-03 13:41:09 来源:青丘女青年

大家好,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苏轼散文的特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杨存庆在《宋代散文研究》中说:“宋代作家的通才性特点决定了其必然有较强的艺术创造力。”

苏辙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茅坤说过:“子由(苏辙)之文,其奇峭处不如父,其雄伟处不如兄。而疏宕婀娜处,亦自有一片烟波,似非诸家所及。”

比起父亲苏洵的雄伟纵横、兄长的一泻千里的文风,苏辙的散文具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节:立意新颖 言此及彼

苏辙作为文章大家,敢于破旧立新,他能根据不同的事件,不同的写作目的,提炼出新颖的主题,从而使作品的创作更具有艺术美感和创新神。

苏辙在《牛李》一文立意中,一历史反常态对牛僧孺和李德裕褒奖有加。实则是认为两人如果没有结党营私,唐代的统治会延续更长的时间。借此一针见血地指出北宋的党争之害。如果苏辙一如往昔,如前人一般对牛、李二人大加批判,显然是落入了前人的俗套。而如此立意,则显得峰回路转,立意新颖。

又例如《唐论》,苏辙用篇幅之半来论述历史,看似论唐却句句论宋。赵宋王朝因为五代藩镇割据的战祸,不断地强化中央集权,削弱敌方和武臣的权力,这无异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苏辙在《唐论》中提到:“圣人将有所大定天下,非外之有权臣,则不足以镇之也。而后世之君乃欲去其爪牙,剪其股肱,而责其成功,亦已过矣。”这段话言此及彼,前半段是指出了宋王朝衰弱的原因,后半段是论唐说宋为宋王朝开出了药方。行文落笔深远,却字字点明主题。字字掷地有声,不为空言。

再看《民政策二》,从周、秦民风之异谈起,实论宋代科举的弊端。周代是“自匹夫以上,莫不务自修洁,以求为君子”。而秦朝则是“南亩之民而皆争为干戈旗鼓之事。”周、秦之所以有不同的风气,皆在“上之人 实使人之然也。”

周朝讲礼仪,孝悌忠信之人可以登于有司。秦朝尚武,行伍之人,军功显赫的人,自然会授予高官厚禄。文章后半篇,则说到朝廷想要求天下忠信孝悌之人,却只以科举取士。苏辙说:“士大夫为声病剽掠之文,而治苟且记问之学,曳裙束带,俯仰周旋,而皆有意于天子之爵禄。”到了这里,苏辙菜袒露出自己文章的主旨。清人刘海峰曾对苏辙有此评论:“子由之文,其正意不肯一口道破,迂徐百折而后出之。”

我想言此及彼,弦外之音,便是苏辙散文的特点之一。

第二节 :结构曲折 文章多姿

自古常言文如其人,从性格而言,苏辙锋芒盛露,苏辙沉稳严谨。所以体现在两人的文章上,正如苏辙所言:“子瞻之文奇,余文但稳耳。”

嘉佑二年正月(1057年),苏辙兄弟二人参加礼部考试,同作《刑常忠厚之至论》。苏辙这篇政论文的主要观点与苏轼几近相同,都以仁政思想立论。主张“天下之人不幸而有罪,可以刑,可以无刑,刑之而伤于仁;幸而有功,可以赏,可以无赏,无赏而害于信。”

比较兄弟二人的这篇应试之作,可以看出苏轼性情豪放,在文章中“想当然耳”杜撰“皋陶杀人”的典故,虽然是一篇政论,却出奇地做到以情动人。苏辙性格严谨,自然不敢像苏轼一样杜撰典故。他的应试之文结构稳谨,语言明晰,相较于苏轼的以情动人,他却是处处做到以理服人。 苏辙文风之稳是相较于苏轼而言,并不能说明苏辙的文章结构平淡。苏辙的文章结构也常有一种律动的动态之美。刘熙载曾经说过:“大苏文一泻千里,小苏文一波三折。”

苏轼

如苏辙的《君术策五》行文结构回环多姿,全文审时度势,以治水为喻,论因势利导的重要性。他说:

“其状如长江大河,日夜浑浑,趋于下而不能止,抵曲则激,激而无所泄,则咆勃溃乱,荡然而四出,坏堤防、包陵谷,汗漫而无所制。故善治水者,因其所入而导之,则其势不至于激怒坌涌而不可收。既激矣,又能徐徐而泄之,则其势不至于破决荡溢而不可止。然天下之人常狎其安流无事之不足畏也,而不为去其所激;观其激作相蹙,溃乱未发之际,而以为不至于大惧,不能徐泄其怒,是以遂至横流于中原而不可卒治。”

苏辙将全文的基本观点包括在这三分之一篇幅的比喻中。一种比喻又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对于治水,如果没有制向定归,就会“汗漫而无所制”。其次,善于治水的人,能因势利导,徐徐泻之,不使江河溃堤。最后又反证不善于治水的人,不能去其激,泻其怒,则会江河肆虐,不可收拾。全文回环多姿,抑扬顿挫。茅坤认为:“通篇行文如怒马奔涛于千里之间,驰骤澎湃,而不可羁制者。”

三苏父子都反对为文而文,认为不得不为之文,不得已而言之文,才是天下之至文。因此苏辙所作文章并非刻意追求文章成就,而是旨在抒情、议论。因此文章结构也并非千篇一律,而是曲折多姿,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文章结构,才能落笔生辉。

第三节:语言高妙 形象传神

苏轼在《书子由<超然台上赋>后》说:“子由之文,词理精确不及吾,而体气高妙,吾所不及。”

文章是由是一字一句的组成的,因此语言对文章的重要性,无异于轼辙对于车。政论文的写作旨在以理服人,如果语言枯燥,常常会使人觉得乏味。因为生动的语言对于政论文而言也是一个有力的说服表现。苏辙擅长于将抽象的道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如他在前文所题的《君术策五》中将治理天下比做治水。言简意赅、恰当易懂,将治理天下的重要性与方法用生动形象的手法表达出来。

苏辙还爱使用简明的短句子,用多个动词来展现鲜活的历史场景。

如《三国论》中的:“昔者项籍以百战百胜之威,而执诸侯之柄,咄嗟叱咤,奋其暴怒,西向以逆高祖,其势飘忽震荡如风雨之至。”他写项羽的胜利以短句以显其气势,句尾以比喻收尾,将项羽战无不胜的豪杰形象深深地落入读者的脑中。

项羽

苏辙散文的的短句以传神明快为主,而长句则是讲究工整流畅。他在对比刘备和刘邦时,对于刘备的不足处用了三个排比句说道:“弃天下而入巴蜀,则非地也;用诸葛孔明治国之才,而当纷纭征伐之冲,则非将也;不忍忿忿之心,犯其所短,而自将以攻人,则是其气不足尚也。”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气势十足。

苏辙擅长于把握字句的长短以及语言文字的节奏感,使得读者可以更好的领略文字语言的美感以及更加愿意了解其文章的立意。

第四节 :风格渐变 绚烂平淡

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对于事情的认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所不同。苏辙的散文创作的风格也是要依旧时间段而作论述。

苏轼晚年在《与侄书》中提到:“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一向只是此样,何不取旧时应举时文字看,高下抑扬,如龙蛇捉不住,当且学此。”

苏辙早年的散文文如《进论》、《进策》,确是“气象峥嵘,彩色绚烂”,“高下抑扬,如龙蛇捉不住”,行文天马行空,犹如龙蛇风雨,见识深刻,却又不可捉摸。

在《三国论》中他开篇就提出了中心论题:“天下皆怯暗,则智勇者胜;天下皆智勇,则不智不勇者胜。”如题所示,苏辙则应全面对比论述曹操、孙权和刘备三人,却出人意料地将刘备和刘邦比较论述起来,使人难以琢磨。文章行文常用比喻、排比的手法,集描写、议论、抒情为一体,雄辩滔滔,纵横捭阖有着战国纵横之风。苏辙各种文章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生动形象、气势磅礴、见识深刻。体现了他早年意气风发、豪迈乐观的政治热情。

几经人生起伏、宦海跌宕的苏辙,晚年行文风格渐趋平淡却更有深意。晚年的苏辙不再像少年郎一样生气蓬勃,也不能再无所顾忌的评判时事。在不能兼济天下之后,他选择了独善其身,也不再有过激的政治言论。他虽然是一个被当局统治者拒之门外的老人,但是他所作的《历代论》依旧让我们看到一个跌宕一生的老人对时事的关注和对黎民百姓的关心。

苏辙老年时期的文章和少年时期相比,虽然少了雷霆万钧的气势,也没有了少年得意的情态,但是我们可以细细品味出一个宦海沉浮、饱受沧桑的老人文章之外的言不由衷和无奈。

结语

苏辙的散文写作是以笔写心,不仅表述了作为一个士大夫的忧国忧民,也开拓了散文写作的艺术手法,为中国古代文学增添了苏辙自己的笔墨。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