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文化艺术:陈奕禧行书诗轴

时间:2021-09-02 17:45:10 来源:

陈奕禧行书诗轴

1.jpg

“望水寻山二里余,竹林斜到地仙居。”远望一潭深水,山行二三里,峰回路转,斜出一片竹林,竹林深处隐约中有户人家……如此清幽之地,莫不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这里的主人在做什么?“秋光何处堪消日,玄晏先生满架书。”这或许是悲秋情结暗生出的一丝伤感,或许是诗人厌倦人间浮华、虚伪的一声嗟叹!但是,作者的感叹并没有丝毫消沉之意,有的是世事洞明之后的超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门对千竿竹,家藏“满架书”———从此潜心学问,烦恼不再,这是何等优哉游哉!诗人仅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字就生动地概括出了千年文人的梦想归宿,这是何等诗家功夫!遣词炼句,平中见奇,寓深意于辞藻之外,富哲理于平常之中,向来是诗家追求的至高境界。晋人皇甫谧,自号“玄晏先生”,性情沉静寡欲,有高尚之志,隐居不仕,故后世以“玄晏先生”泛指高人雅士或山林隐逸者。诗人巧妙地将该典嵌入句中,言简意赅,使诗意表达峰回路转,陡增平实感和生活气息,

,全然不似“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不食人间烟火,也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冷,使人读之亲切。试想,在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竹林深处隐居做学问,岂不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美事!即便我等没有这个条件,那也要录下这首七绝悬挂书房,闲来品读,聊以自慰。

诗妙书更妙。此幅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行书立轴(见左图),纵161.7厘米,横38.8厘米,绫本。这件作品笔墨秀润、灵动,结字舒展、遒美,行笔悠游、流畅,无尘俗习气,带有董其昌特有的水墨韵味,兼具“不疾不厉,风规自远”的晋人风范,与意境清幽的诗句相得益彰,真可谓二美交臻、诗书双妙。古人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我们在此轴笔墨中似乎看到了诗意的流淌,估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书卷气息”吧!此行书立轴的作者就是名重一时的陈奕禧。

以诗歌、书法著名于当世的陈奕禧(1648-1709),字六谦,又字子文、文一,号香泉,浙江海宁人。他自幼酷爱诗书,少时所作“斜阳一川汧水北,秋山万点盆门西”即获得当时诗坛盟主王士祯的赞许。陈氏一门属海宁大族,祖上曾与董其昌有深交。据说当年董其昌曾在陈家宿住数日,留下大量墨宝。这些都为陈奕禧学习书法提供了便利。众所周知,康熙时代,董书风靡天下,“上之所好,下必盛焉”。占尽资源优势的陈奕禧很快在这场“流行风”中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翘楚。更为幸运的是,康熙三十九年(1700),时为贡生的陈奕禧竟然有机会在皇帝面前露了脸。有资料记载,康熙帝乘船经过,陈奕禧应召登船,于素绢上写字,深得康熙帝赞赏。此后,他的好运接踵而至,先是破格召入南书房,继而迁任贵州石阡知府、江西南安知府。一个身无科举功名的贡生,凭借书法青云直上,官至知府一级四品大员,可谓书坛一段佳话了。

陈奕禧在书法上位列“康熙四家”之中,除了有皇帝的褒奖因素之外,其书法也确有过人之处。在实用书法的时代,结体端庄秀丽、笔墨灵动精巧自然是社会审美的首选。若是再有诗才的映衬,那就更加光芒四射了。陈奕禧书法的突出特点正在于此。另外,自明中叶以后,社会流行大字条幅,书法创作由以案头赏玩的诗抄手卷为主,转变为以“壁上观”的大字条幅为主,并且书法作品成了普通家庭的装点之物。这些都为“书坛造星”提供了客观条件,所以明代以降,以擅书名世者众多。陈奕禧在这方面又占了先机。他尤其擅写大字条幅。他的大字作品,章法开朗大气,用笔沉着浑融,无轻佻之态,比之小字作品更胜一筹。他的作品当时被称为“香泉体”,求购者候满门庭。据说日本天皇曾以重金收购他的作品。

陈奕禧书法主要得益于董其昌,参以米芾笔法,有晋人风度。正如他的同乡后人张宗祥所评价的:“拨灯一语记乡贤,笔法亲承思白(董其昌号思白)传。如此门楣如此字,只应御榻伴炉烟。”不过,若从书法史的高度来评判,陈奕禧的书法显然分量不足:一是缺少“集古字”的历练,笔法略嫌单一,故而未能达到应有的高度;二是原创性不够,个性风格不够突出。至于有人讥其为“媚而少骨”、“留心字样而不知笔法”,则又未免偏激,但时代局限性是有的。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