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青岛即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青岛市非遗项目」

时间:2022-12-03 11:01:09 来源:元气西柚Ij

大家好,青岛即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青岛市非遗项目」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那你知道即墨有哪些非遗项目?”

“……”是不是感到“一时竟无语凝噎”。

之前有读者训斥小编:“即墨都已经变成区了你为什么还写即墨市?”对此,小编深感惭愧。今天,小编就专门写一篇即墨的文章,带大家了解一下即墨的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民大会堂里的抽纱瑰宝——即墨镶边

即墨镶边在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鲁绣的小锁扣、刺绣的基础上,经过几代即墨民间老艺人的不断创新,形成了品种繁多,用途广泛,绚丽多姿,誉贯全球的即墨镶边大套,获得了国家出口免检产品EP证书和国家百花奖金奖产品资质,还走进了人民大会堂的接待厅,被誉为“抽纱瑰宝”。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一根绣花针换回电视机的故事在即墨广为流传,成就了即墨人发家致富的美好梦想,即墨镶边也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

现在即墨花边产品有青岛华美集团和青岛国华工艺品公司生产,其产品已获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岛华美集团生产的梦彩牌产品已获中国驰名商标。

让你喜好的这一口——即墨地瓜酒

过去有:“走进即墨地儿,脚踩两脚泥儿,喝着地瓜酒,听着柳腔戏儿”的俗话。

即墨是一个盛产地瓜的地方,地瓜又称红薯,其营养成分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保健食品。

即墨封缸酒厂,用即墨大地瓜生产的“豪情”牌地瓜酒被青岛巿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酒甘甜如蜜,敢与葡萄干红试比高,被称为酒中之健品。有半干型、无糖型、清爽型等五种款式八个品种。

皇妃的宠爱——即墨麻片

即墨麻片又叫即墨芝麻片,其原料用当地盛产的优质小麦面、芝麻、蜂蜜、白沙糖等原料纯手工制作而成。好的麻片,面片薄平,色泽白黄,芝麻均匀,背面起泡,入口脆香,成为皇家贡品。

即墨麻片是一个上好的糕点产品,其手工制作技术难以被机械制作取代,二百多年来一直沿用手工制作。

即墨麻片与周村烧饼制作工艺相同,但配方、口味各具特色,现在周村烧饼已名扬四海,即墨麻片还正在闺阁待嫁。

造型美观的礼仪美食——田横香饽饽

田横香饽饽是田横镇渔村世代相传的手工艺面制品,至今已有500 余年的历史,其中以周戈庄村的最具代表性。

香饽饽均重约为2公斤,用手揉面,添加鸡蛋、蜂蜜等营养品,形为圆状,大锅灶火蒸,熟后再装饰面食彩塑。多配有“龙凤呈祥”、“八仙过海”、“莺歌燕舞”、“虾兵蟹将”和“花鸟草虫”等五彩面塑饰品, 寓意吉祥如意、生意兴隆、家庭和谐等。

田横香饽饽口感好,造型美,以前是农村红白喜事、馈赠亲友的必需礼品,现在成了祭海节上的旅游商品,越来越为广大群众喜爱。

让人望而垂涎的美食——即墨水煎包

即墨传统名吃水煎包,俗名炉包,其历史可追溯到明代永乐年间即墨城胡家村胡姓之祖,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水煎包在制作工艺上非常讲究。面的硬软,调料的比例,火候的急慢都有一定技术规范,其面口、火口、味口恰到好处,具有香、脆、鲜、嫩之特点。刚出锅的包子,看上去金黄晶莹、松软透亮、油香欲滴,使人望而垂涎。

即墨水煎包始终保持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在我国北方地区面点食品中有着独特的技艺。1985 年即墨水煎包被省商业厅列为地方名吃之一,2011年被评为即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榼出梦想的手工艺术品——葛村榼子

榼子,学名面馍,至今有200多年历史。即墨龙山街道办事处葛村生产的榼子最为出名,流传最广,所以称为葛村榼子。它是一种木质、手工雕刻而成的用于面食制作的用具。现在的榼子也是一种工艺品,除了实用性外,还有欣赏性。

葛村榼子技艺是一种传统的雕刻工艺,融合了当地人的习俗与文化。雕刻的产品具有美观大方,花样众多, 使用方便,观赏性强等特点。今天,葛村榼子又作为木雕工艺品享誉四方,畅销各地。

假的更美——即墨发制品

即墨发制品制作技艺兴于春秋时期,盛于清末及当代。目前,代表着中国发制品制作的顶尖水平,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历史人文价值。即墨发制品为手工制作而成,产品美观、逼真、自然,“在国内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在国外占据70% 的市场份额。

即墨发制品制作技艺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编织与欧美编织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外文化融合的精华。即墨发制品已成为展现人体美的首选饰品,是人们相互赠送的最为珍贵的礼物,更成为国内外人士收藏的艺术珍品。

健康祈福的工艺品——虎头鞋、虎头帽

虎头鞋、帽、布老虎是一种手工制作的民间工艺品,用于新生儿童穿戴、打扮,祈求健康幸福等。虎头鞋、帽、布老虎技艺流传于即墨大沽河沿岸,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 至今仍保留着古朴、原始的本色。

产品取材于日常生活当中,产品制作简单,易于大众推广,也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大清朝的皇室贡品——大欧鸟笼

大欧鸟笼的制作始于明代,清朝顺治年间,大欧鸟笼进入了北京市场,为皇室贡品。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大欧鸟笼的制作工艺日益精湛,花色不断丰富,1953年成为当地的一项集体副业。目前,大欧村有400多户人家制作鸟笼,产品畅销国内外。

大欧鸟笼整个生产过程有100 多道工序,分大、中、小三个型号,按形状分为圆形、方形、扁形、花鼓形、凸腰形等。鸟笼制作选用上好的竹料及梧桐木,将鸟笼框圈制好后,放入锅中蒸煮。因此,大欧鸟笼不干裂,不变形,坚固耐用。

极具艺术价值的收藏品——田横砚

田横砚,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因原料产于田横岛而得名,又名田横义砚,属于鲁砚系列,是石砚的珍品。

田横石料主要是来自于海底深处,一般是在冬季退大潮的时候开采和打捞,有的石料上面长有贝壳,还有的含有红云金星,所以也要因石而雕,保留了原生态, 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田横砚有着浓郁的海洋文化特征,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虎虎生威的吉祥物——泥老虎

即墨“泥老虎”是青岛地区极富特色的民间泥塑玩具,其制作工艺已有150多年历史。泥老虎制作要经过30多道工序,工艺十分讲究,所用的粘土是一种粘性很强,为即墨所独有的黄色泥土。制作出来的泥老虎千姿百媚、栩栩如生,有虎形、狮形、麒麟形等。泥老虎除了作孩童的玩具外,还因其威武的造型、鲜艳的色彩,成为镇宅吉祥物,深受广大群众喜欢。

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九水烙画

烙画相传起源于秦朝,始见于西汉末年,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即墨也有100 多年的历史。

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即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层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烙画既保持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 又可以达到西洋画的严谨的写实效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