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桂林\\「潘寿砖」

时间:2022-12-16 13:25:24 来源:广西新闻网

大家好,桂林\\「潘寿砖」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潘宁和他的古陶瓷世界。

■记者肖品林 文/摄

25年来,他不停奔走于桂林各大基建工地,在废墟之上刨土“淘宝”。如今人到中年,他收集的桂林古陶瓷残片标本已经超过10万片。他说,每一片残缺的古陶瓷上,都写着一段桂林历史。这些出自不同时代、不同窑口,有着不同造型的古陶瓷残片,在印证古代桂林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为研究桂林本土古陶瓷窑口提供了重要的物证。

25年捡了10万古陶瓷残片

记者跟随这位瘦高的中年男子走进大风山附近一个老厂区,七拐八拐,来到一个约200平方米的大仓库。推门而入,眼前满是大大小小的古陶瓷片。

这位桂林“瓷痴”名叫潘宁。潘宁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桂林人,他出生于柳州,自小就有收藏的爱好。后来到桂林上学,从此定居桂林。他现在供电部门任职,同时还是桂林陶瓷协会会长。他平时话并不多,但一说到古陶瓷,旁人就很难插上话。

没想到偶然的一次跟碎瓷片结缘,从此便成为他一生的钟爱。1991年潘宁来到桂林上学,当时南门桥正在扩建,看见有人在工地上“淘宝”,于是他跟一个同学也潜入工地,试图搜寻铜钱等古物。从此就“走火入魔”,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唐代桂州窑烧制的盘口壶。

到了1996年,潘宁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桂林本土古陶瓷残片标本。一旦发现桂林城内有工地破土,他就坐不住了,带上简易工具直奔倒土场,几乎各大基建工地都能找到他的身影。“20多年前的桂林,交通还不发达,我也没有车,只好骑着单车去追渣土车,很多时候跟着跟着就跟丢了,非常沮丧。”潘宁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去临桂沙塘大圆盘附近的倒土场“淘宝”,由于过于投入,抬起头来天已经黑了,当时那一带还是荒郊野岭,早就没车回城了,他只好摸黑步行近十公里回家。

如今交通倒是便利了,在倒土场搜寻标本仍非易事。白天场内各种大型机械来往穿梭,很危险,大多数时候根本进不了场。再加上白天要在单位上班,潘宁只好“晚出早归”,经常打着手电在土堆上一淘就是一个通宵。

要在堆积如山的土堆上搜寻一块小瓷片,难度可想而知,不仅需要时间、耐心和诀窍,还要有运气。“往往一个工地搜寻下来,一两个月就过去了,跑完几个工地,一年也就过去了,唯一欣慰的就是残片标本越来越多。”潘宁说。

每片古陶瓷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潘宁最初搜寻古陶瓷标本,仅仅因为喜欢瓷片上的纹饰、釉色和造型。随着涉猎的广泛和研究的深入,以及所收集瓷片的增多,他对这些古陶瓷片的认识日益加深。与此同时,一部桂林城的发展史也逐渐在碎瓷残瓦中展现出来。

然而,瓷片越多,幸福与烦恼也与日俱增。起初,他每搜寻到一块瓷片,都会带回家保存。久而久之,家里到处堆满了古陶瓷片,再也腾不出多余的空间,他只好四处为它们寻找一个容身之地。他在城郊租房子,租老厂房旧仓库,搬进去一堆堆碎陶瓷,连房东都觉得他是个怪物。现在这10万片古陶瓷片分别存放在潘宁家中,以及位于灵川、大风山等地的三个仓库里。这些仓库有的是潘宁自掏腰包租来的,有的则是朋友暂时借给他用的。

潘宁眼下发愁的,是为这10万片“居无定所”的瓷片找到归宿。“每一块瓷片就像我的孩子,既然捡回来了就要保存好整理好,不再让它们四处流失。”潘宁说,“但是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场所,存放一天是一天,哪天说搬就得搬,所以我的心总是悬着。”

这些被大多数人视为“破烂”的碎瓷残瓦,却是潘宁眼中的宝贝。有不少人问潘宁:这些从土堆里翻出的残缺之物有什么价值?能卖多少钱?每每此时,他总是苦苦一笑。他说,这些桂林古城的文明遗存,是桂林悠久文化的有力物证。别看它们残缺不全,每一片都蕴含着桂林先民的起伏人生。而桂林本土各个窑口出土的古陶瓷标本,无一不彰显着桂林这座古城曾经的繁华与苍茫。

让更多人了解桂林陶瓷文化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桂林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潘宁介绍说,在桂林老城区,出土了大量南朝、隋唐直至明清、民国的古瓷片标本;在桂林近郊和兴安、平乐等地也采集到了许多战汉时期的古陶瓷标本,从战汉时期的鼎、釜、瓮、甑、灶、熏炉等,到唐宋明清的碗、盏、碟、杯、洗、钵等,品种繁多,器型各异。

潘宁收藏的古陶瓷标本大多采集自桂林的各个基建工地,主要来自微笑堂、正阳步行街、中心广场、东西巷等地块工地。同时,桂州窑、永福窑、严关窑等桂林本地古窑址的陶瓷标本收集,也已经颇成系列。

25年如一日地不断搜寻采集,也让潘宁切身体会到了桂林陶瓷文化的源远流长。“古代桂林陶瓷业曾经辉煌一时,主要有桂州窑、窑里村窑、永福窑三大窑口。”潘宁说。其中,最为有名的要数桂州窑,该窑位于今雁山区柘木镇,自南朝创烧,历经隋唐,终停于宋。除烧制碗、碟、壶、砚、灯、网坠等民用品外,还烧制供给寺庙、殿堂的佛教人物、动物塑件和砖瓦等建筑构件。这些标本在桂林老城区隋唐遗址的基建工地都有出土和发现。

桂林本地窑口烧制的唐宋瓦当。

位于今叠彩区大河乡的窑里村窑,活跃于宋代至明清时期。窑里村窑以烧制碗、盏、碟、杯为主,釉色有青釉、玳瑁釉、月白釉、仿钧釉,还有刻花、印花、印字等多种装饰工艺。明代时还烧造专供于桂林靖江王府用的砖、瓦等建筑构件。永福窑创烧于宋代,器型多样,纹饰繁复,以其烧制的铜红釉和绘花腰鼓最具特色。

“在我收藏的古陶瓷标本中,唐宋时期桂林本土窑口烧制的陶瓷最多。”潘宁说,这些古代陶瓷残片标本,尤其是出自桂林本土窑口的标本,是历史上桂林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也能生动反映桂林在各个时期与外界的文化交流活跃程度。

为了更好地收集、保护和整理这些古代遗珍,潘宁于2011年发起成立了桂林陶瓷协会。自2011年以来,桂林陶瓷协会先后在桂林旅游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师专、桂林市展览馆、桂林市群众艺术馆等地举办展览和讲座,宣传展示桂林本土陶瓷文化。眼下,他们正在筹划一个全面集中展现桂林老城区与桂林主要窑口标本的专题展。

当然,潘宁的理想是办一场永不落幕的展览——打造桂林古陶瓷文化博物馆,将这些散落在桂林各地的散珠碎片,集合起来展示给世人,让更多人了解桂林的历史文化。除此之外,他还跟湖南、北京等地的专家学者合作,通过梳理桂林古陶瓷残片,研究桂林陶瓷文化,最终出版相关图书。

“遗弃历史就是遗弃我们自己,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好好保存与研究这些古陶瓷,让它们摆脱泥土和时间的遮蔽,重见天日。”潘宁说。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