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20世纪中国文化思潮「高一英语笔记摘抄」

时间:2022-12-31 10:37:10 来源:南方都市报

大家好,20世纪中国文化思潮「高一英语笔记摘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充满着喧嚣和视觉刺激感的画廊周北京2022,有一个特殊的展览在798艺术区A08楼安静地开幕。这里,满墙皆是文字,可自由替换的展板上图文互证、缺一不可,展厅里的木质支架整齐摆放着打印出来的册子,供坐着休憩的人们翻阅。

一个需要阅读的展览,走进这里的观众会这样想。

这是由艺术家、策展人刘鼎和艺术史家、策展人、现任中间美术馆馆长陆迎华共同策展的“笔记——来自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展。展览将目光聚焦于身处20世纪末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群体,通过展示艺术家、策展人与学者的话语、笔记、图像、文件、档案和作品,回顾了中国知识界与艺术界在世纪之交的思考与走向。

20世纪末的艺术家们:消费主义、艳俗、自我与新媒介

在世纪之交,当代艺术创作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唇齿相依,尽显彼时的社会空间与边界。展览截取了43位艺术家在19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数年间创作的作品,以图片和文字描述的方式再现这些创作样本,形成一份珍贵的艺术史料。

20世纪90年代,商品经济的大潮席卷中国,“消费主义”成为一个关键词。艺术作品同样经历了商品化,成为被消费的对象之一。在1999年上海举办的“超市”展上,艺术家宋东担任导购员,对“艺术超市”中的作品进行导购。在这个场景里,艺术成了商品,商品也成为艺术,艺术与生活、观看与消费的界限被抹平。

开幕现场嘉宾合影

在消费主义影响之下诞生的艳俗艺术,极大地体现了20世纪90年代的审美取向和心灵特征。陈文波的绘画《维生素Z》系列,灵感源于重庆那些时常出入于夜总会的年轻人。他们用最新的妆容和时髦的衣着打扮自己,使得自身的形象真假难辨。在陈文波笔下,女孩的皮肤被处理得如塑料一般,具有很强的工业感和塑料感。

同时,随着流行文化和大众传媒在中国社会的普及和深化,“艺术是什么”的严肃话题转变成了“艺术的状况”的事实呈现。通过在形式上对流行文化和大众传媒的戏仿和挪用,当代艺术与社会现实之间产生了一种崭新的关联。

1999年,赵半狄开始创作《赵半狄和熊猫》摄影系列。在这一系列作品中,艺术家与一只熊猫玩具就各类社会公益问题进行风趣简短的交谈。标语式对话出现在气泡框中。通过公益广告的形式,赵半狄首次让艺术作品进入了公共空间,并获得了惊人的社会反响。

当电脑和第一代任天堂游戏流行开来,电子游戏也进入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视野。冯梦波是中国最早开始以电子游戏为媒介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他将中国近代社会和新体制巧妙地域大众娱乐符号结合,并将电子游戏和“影像骑师”应用于电影这一经典媒介,用蓝幕抠像技术将自身影像融入虚拟游戏场景。创作于1999年的《Q3》就是这样一部由计算机生成的录像作品,它代表了艺术家对创作媒介的极为敏锐的感知、吸纳和运用。

开幕现场观众观展

从宏大叙事回归到自我及具体的个人生活,是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艺术界的整体趋向。1994年,冷林写下文章《是我》,以探索“自我”为线索串联起1990年代涌现出的多种创作转向。与此同时,另一些艺术家仍然在创作深刻反映世纪末社会现实的作品,到今天看来依然不乏其批判性,比如何云昌的《预约明天》,林一林的《对伟大国度的想象》,张大力的《拆-故宫》等。

有意思的是,观众可以像抽取读书笔记的卡片一样,将展板从箱子中取出,放置在环绕墙面的架子上,自由组合与观看。就仿佛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喜好,定制一段属于自己的20世纪末当代艺术史。

18份思想读本提供关于20世纪的“底稿”

展览还将18位学者、策展人与艺术家在1997年至2002年间写作而成的文章单篇成册,制作成18本可供阅读的读本,包括洪子诚的《九十年代文学书系》总序,陈平原的《坦然面对新世纪》,黄笃的《形象的焦虑》,许纪霖的《启蒙的命运——二十年来的中国思想界》,邹跃进的《批评的喜剧时代与喜剧时代的批评——九十年代以来美术批评的喜剧特征及其含义》,钱理群的《世纪之交的中国大陆知识分子对历史的反思》,赵川的《流去护城河》,戴锦华的《尾声或序幕:90年代女性书写一瞥》等等。其中大多数文本发表于写作之际,散见于个人文集、研讨会合集、报纸刊物和个人档案之间。

开幕现场

写作者既有百岁老人章克标,也有正当其时的中青年人。他们的深思提供了多个审视和概括20世纪,特别是其最后20年中国思想流变与实践态势的视角。

这些文章有的直指时弊,自我解剖,敞露心扉;有的对问题和现象追根溯源;有的总结了过去,也揭示了自己即将开展的新的征途的思想动力。其中不乏对于20世纪的深情回眸,但更多的是从经验和情感上将自己与20世纪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深知自己源于其中,也对于个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毫不回避,勇于担当。他们真诚地分析与分享,为今天提供了诸多值得重视的有关20世纪的“底稿”。

开幕现场

从这些文本中摘取的话语片段,以醒目的字体展现在展厅的墙面上,组成环绕展厅的一个思想声场。有机智的声音说:“我以为‘什么是艺术’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而只有‘艺术在今天发生了什么?’。”有忧虑的声音说:“现在,流行的一个奇怪的话语是,‘生猛’才是衡量‘前卫’艺术的基本标准,越‘生猛’越被看作艺术创造之‘新’。于是,‘为新而新’掩盖了艺术的思想内涵。”有激动的声音说:“这就是现代化!快跟上去,晚了就来不及了!”也有清醒的声音说:“凡是有思索的地方,就有希望。”

借助这些来自世纪末的思想痕迹和创作的笔记、草稿与资料,展览带领观众重返那个特定的历史时空,聆听彼时的学者与艺术家们的论战与自省,高歌与低吟。这使得展览本身也成为一本历史的“笔记”,为后来者提供无穷无尽的启示。

展览持续至7月24日。

南都记者 黄茜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