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李雪琴 段子「成为段子手」

时间:2023-01-21 15:57:12 来源:见龙在田后飞天

大家好,李雪琴 段子「成为段子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你成为段子手(46)

——可爱女孩儿李雪琴(6)

作者:见龙在田后飞天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再来深入探讨一下“幽默陷阱”(详见《教你成为段子手(31)——谈一谈开心麻花的小品(1)》)

什么是“幽默陷阱”?

首先,一些发生在幽默作者身边的、他亲身经历的好笑故事,幽默作者多少年来都认为是很好的笑料,但是幽默写出来、读出来、表演出来后,接受者却并没有觉得好笑,甚至还觉得很乏味。

“幽默陷阱”并不一定是“烂梗”,曾经在某一场合、某一时段、某一人群中,它很好笑,但是离开了前述的环境,它就不那么好笑了。

这是个挺复杂的问题,我们设计一个环境来进一步描述它:

十几年前当你读大学的时候,比如有这样的一群室友:老大憨厚朴实、笨拙木讷;老二鬼精鬼灵、总喜欢捉弄别人;老三一肚子坏水儿、言行龌龊;作为老四的你洒脱不羁、云淡风轻。

有一天晚上,老三在宿舍里泡了一盒方便面,为了保住这顿晚餐,他当着老大、老四的面,往方便面里吐了一口唾沫:“看谁还敢偷吃!”随后就放心地走开了。

饿鬼老二回到宿舍,老大好心地提醒道:“老三的方便面,你不要偷吃。”随后就去洗漱了。

老二出去买吃的没买到,回到宿舍看见方便面还在那里,泡得正是软烂入味的时候,不由分说,端起来就吃光了。

这时老三回来了,大喝一声:“我吐了唾沫的方便面你也敢吃!”

老二听罢,跑出去吐得翻江倒海、胃肠倒挂,半天缓不过劲儿来,恶心难受得就想去医院了。

作为老四的你见此情景,赶紧安慰着说道:“没事的,没事的,我看老三那盒方便面太恶心了,放在那里看着实在受不了了,就用我自己最后一盒方便面把它替换下来了,把他的那盒扔掉了——撒谎天打五雷轰!”

老二听罢,哀嚎道:“造孽啊!!!”

毫无疑问,这个故事够你们哥儿四个消化、回味二十年的了。

每到同学聚会的时候你们都会讲起它、回忆它、回味它,并且仰天狂笑,长啸不止。

如果幽默作者把这段故事写进一部完整的舞台剧,因为这里面有完整的人物性格塑造、完整的情境展示、完整的气氛烘托,这段故事的搞笑效果倒也还好。

但是如果你把它写成幽默、写进小品,其“笑果”肯定不会像你们期盼的那么好,甚至还会让接受者感到挺恶心的。

因为读者或观众并不了解你们四个人的为人和性格,并不了解故事的渊源和来历——离开了那个人文环境、离开了那个特定情境,你的幽默也不会有生命力。

上面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幽默陷阱”,多少年之后,如果你作为幽默作者还没有从这个陷阱里跳出来,还认为这个故事非常好笑,还非要把这个故事演绎成一段幽默,那你就容易招致失败。

这也是幽默不好写的原因——它总是要求作者在短平快的条件下把接受者弄笑,这是多么的不容易。

你以为好笑的东西,观众并不一定认可和接受,因为你没有很好地建立通感和共鸣。

其次,一些段子当初并不怎么好笑,但是经过幽默表演者的不断重复、强调和灌输,就逐渐地变成了好笑的“幽默陷阱”,只要一提起它,观众就会开怀大笑。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郭德纲的那句台词:“于老师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

仔细琢磨琢磨,其实这句话并不好笑,但是经不住郭大爷反复重复、反复强调、反复灌输,最后成了一则天下尽人皆知的搞笑段子,并在他的相声表演中经常提起,每次都会引起观众的哄堂大笑。

再比如本山大叔的“大忽悠”形象,北方方言“忽悠”有欺骗、蒙骗、愚弄人的意思,是用来形容反面人物的用词。但是经过赵本山、范伟、高秀敏等喜剧表演艺术家反反复复的演绎、塑造、烘托,生生把本山大叔塑造成了一位家喻户晓、观众喜闻乐见“大忽悠”形象,以至于“大忽悠”成了本山大叔的代名词和符号了,以至于本山大叔只要一出现在你的面前,你就会觉得他又要忽悠你了,你就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而不是戒备起来。

这是一种人物形象方面的“幽默陷阱”,当然是一种很特殊、很经典、很成功的幽默现象。

第三,对于一些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来说,长期以来,他们为观众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极为生动,极为搞笑,观众已经完全接受了他们的表演,承认了他们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以至于这些喜剧表演艺术家只要一走上舞台,比如赵本山或者郭德纲,即使他们不说一句话,不做一个动作,不展现一个表情,都可以让观众足足笑上五分钟——他们已经化身为“笑”的代名词和符号了!

这是他们应得的代名词和符号,是对他们长期艰辛创作、高超表演、为观众带来欢笑的应有回报!

这一点正好与第一段我们阐述的论点相反,像赵本山和郭德纲这样的喜剧表演艺术家,他们通过自己的长期努力和大量优秀作品,使自己与观众之间建立起了很好的通感和共鸣。

可以说,这些喜剧表演艺术家他们本身就是一种“幽默陷阱”,因为广大观众一直以来、长期以来就认为他们是搞笑的,是好笑的,即使他们不作任何表演,观众只要看见他们就开怀大笑了,他们是寻找欢笑的观众最为喜闻乐见的人。

这是对“幽默陷阱”的正向解释。

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还记得迈克尔杰克逊1993年超级碗演唱会吗?演唱会一开场,迈克尔杰克逊伴随着烟花和灯光从舞台下面跳出来,随后就站在舞台上静止不动长达90秒钟,但是台下的观众却都已经疯狂起来,情绪完全失控了,很多人当场昏厥被抬出场外急救——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扯远了,我们再说回“幽默陷阱”,如果假设换成一位资历尚浅的喜剧演员呢?

可以肯定地说,不会出现这样的喜剧效果。

如果这位演员表演的作品再不那么出色的话,他就更容易掉进自己给自己设计的“幽默陷阱”了——他以为自己的表演是好笑的,其实未必。或者,当时他的表演也让观众笑了,但是过后再细细品味,其实并不是那么好笑,当时的现场只不过是一种浮夸而没有内涵和深度的笑,甚至是哗众取宠。

最后,“笑”是可以被感染的,就像病毒一样,它是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染的,这种现象是受“笑”的环境和“笑”的氛围决定的,是因为它们而引起的。

设想下面几个逐一递进的环境和例子:

1、你在事先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走进一个房间,这个房间里都是一群陌生人,他们并没有关注到你走进来,他们都在自顾自地做着各自的事情,有的人在烹饪,有的人在吃饭,有的人在读书,有的人在听音乐,但是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轻松的微笑,悠扬欢快的音乐声飘荡在房间里,轻松愉快的氛围充斥着周围。这时的你尽管有些不知所措,你坐下来翻开一本书,或者假装摆弄着什么物件,但此时的你心情肯定是轻松的,甚至你的脸上也会露出轻松的微笑——因为这样友好轻松的环境感染了你,使你放下了戒备心,产生了对这个环境的融入感;

2、这时,一个呆头呆脑的家伙引起了包括你在内所有人的注意,他笨手笨脚地试图打开一听铁盒罐头,结果因为不会使用开罐头工具,导致红色的番茄汁呲了他一脸一身。大家哄堂大笑了起来,赶紧上前安慰他,帮他擦拭番茄汁、换衣服、开罐头。那个笨家伙毫不在意,不停地拿自己开着友善而幽默的玩笑,笑声在房间里此起彼伏,你一定会笑得更加开心了;

3、这时,电视里播出了一位著名喜剧演员的最新表演剧目,大家都赶紧围拢过来,开心地观看着、大笑着,包括你在内。受到刚才“笨家伙事件”的心情影响和气氛烘托,再加上这位著名喜剧演员的最新表演剧目,你们的笑声一定是空前的、爆炸性的;

4、电视表演在继续着,这时播放的是一些比较老的剧目,在一旁的你其实已经多次观看过这些表演了,甚至对某些脍炙人口的桥段你都能够倒背如流,但是在大家的感染下,你仍然开心地大笑着;

5、这时电视里换上了一位你以前认为并不十分搞笑的演员,他的表演也并不十分精彩,但是大家仍然兴致勃勃,笑声不断,受到感染的你忽然开始觉得这家伙也挺搞笑的,你会发现他的表演也挺好笑的,这是你以前并没有发现的。

这时你会发现,你的笑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然而然的,因为你不必对周围的人曲意逢迎,随波逐流,毕竟你根本就不认识他们。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恰恰也是这些人善意地感染了你,影响了你,使你置身于欢笑的海洋之中。

这就是“笑”的感染与传播,也是一种“笑的陷阱”,使你深陷于它而不想自拔——毕竟欢笑是所有人都乐于接受和融入的环境和氛围。

与“笑的陷阱”相同,“幽默陷阱”有着同样的原理和特质:

环境、人文、氛围、铺垫、造势如此等等的因素促成“幽默陷阱”的形成;

“幽默陷阱”怕的就是深邃的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的回归、置身局外的观察等等。

“幽默陷阱”有两个相反的发展方向或者说处理手段:

有的“幽默陷阱”你宁可沉迷其中,它可以使你获得更多的欢乐;

有的“幽默陷阱”你必须自拔出来,否则它可能会影响到你创作幽默的水准和能力。

“幽默陷阱”挺复杂的,以后有空儿我们再慢慢细聊。

(文中引用了来自网络的段子和图片,如果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本人删除)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