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关于书法问题「看不懂的书法」

时间:2023-01-30 08:45:09 来源:书法网

大家好,关于书法问题「看不懂的书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书法,可以说成是写字,这里包括软笔(毛笔)和硬笔书法,但写字并不能完全说是书法艺术。中国书法从最基本的写字发展到书法艺术,是一个时间久、而又复杂的过程。也因为书法也是写字,给普通大众带来了问题,似乎最普通的写毛笔字和书法艺术混为一谈,区分两者的概念也很模糊。这里就一些专业与非专业的问题做个分析。那些让人一头雾水的书法问题,其实很简单!接下来解释简单明了,一看便知!

文房四宝之一,笔

为什么非得看书法家出自哪家哪派?

世上不存在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凡学书法都从古人那里学来,古人是谁?就是那些经过大浪淘沙写入中国书法史的那些人物,组成书法史最基本两条脉络就是人和作品,这里也包括书法理论家,其作品就是各类关于书法评述的文字记载(其实古代的书法理论家都是书法家),作品还包括那些不知书者(作者、刻者)的碑刻、摩崖、刻石等等。书法史上的人(书法家)被写入史的意义就是其创作的经典代表作,没有作品他(她)就不会入史。回到问题的源头,学习书法就要与古为徒,从古人、古代经典作品来。如果是你自己的独创,那就是无源之水,就是野孤禅,书法的特殊性就在于其是中国特有,从古代法史学来。

历史上最早的儒家经典刻石,蔡邕《熹平石经》,隶书

为什么书法是中国所特有?

汉字,是中华文化之核心,是汉文化语言的最基本形式。中国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汉字作为书法艺术的载体,没有汉字就没有书法艺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书法艺术只有中国特有。

书法为什么就成了艺术?

这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说简单,就是书写者书写汉字。中国汉字本身即具有形象创造性,那些原只求表音大意的字,通过书者的书写,一个个汉字有了“若坐若飞,若飞若动”的生命形态。人们喜欢这种效果,便不断总结并加入了书写者的情感,在实用的同时成了举世无双的艺术。书法所以成为艺术,还在于书写工具。东汉蔡邕《九势》有“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由于使用的书写工具为软性的毛笔,由于软性特质在书写时具有不可预测性,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能随意的提按、使转,随意的翻折等,落笔即可藏锋也可露锋,收笔亦可随意藏露,行笔过程中还能转笔,速度上可随意的快慢,疾势、掠笔、涩势,书写笔画可粗可细,为书写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为艺术化处理提供了无限的条件。

隶书《曹全碑》

书法成为艺术是一个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书体的演变带动了笔法的丰富。书法由契刻的甲骨文、篆书(大篆),到书写的小篆、简书(帛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书体的演变伴随着书写的变化,标准也随之发生变化,笔法讲求也在变化。篆书时代,笔画以直线、曲线和点(点偏少),书写动作相对简单,引笔能写,做到藏头护尾。到了隶书,“解散”了篆书,点画增多,有了横竖点撇捺,有了各异的形态,丰富了笔法,有了顿挫、转折、轻重变化。等草书、行书出现后,又形成了新的笔法,增加了翻转、连绵,人们总结出了包含基本笔法的“永”字八法,笔法有了基本的规律,规律慢慢就形成了一般的标准,书写就有“法”的依据,法度也就成了书法艺术的第一道门槛。至此,学习书法,首先临摹古人学习笔法、字法。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背景导致人的审美发生了变化,如书法审美风格史有了“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的审美认识,书法艺术的文化、艺术内涵不断丰富,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书法艺术。以上都是书法艺术化发展历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字写得好看就是好的书法艺术吗?

俗话说“会看得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就提到了书法专业与非专业问题,或者说书法艺术好坏的标准问题?

经常有朋友说,那位某某某书法家的字写得很好看、挺漂亮、挺美的,为什么而你们搞书法专业的人却说写得俗?而那人写的字我们也不认识,还歪歪扭扭的,有的字还一团墨,有的一个笔画先拉的辣么长,还有一些字写得这么笨,太难看了!你们反倒说写得好?

王铎书法

首先得澄清一个问题,如果是单纯写毛笔字的话,那些写得漂亮的是能手,有功夫。若是谈书法艺术的话,他那就不算艺术,这就是书法艺术没有具体标准了。书法不是工业制造,没有严格的标准,书法只有雅不雅或高下之分,没有美丑之别。但有大体的、相对的标准,不然展览就没法评选了,就不能评奖了。关于书法标准问题,当代新帖学代表人物、著名书法家张旭光先生有一个著名的论点,就是“到位”与“味道”,“到位”是最基本的标准,“味道”是艺术性。

每一个书法展览,评审委员会都要有一个最基本的评选参考,就是所有投稿作者的作品必须书写“到位”,就是作者是学习书法史上哪家?哪一经典碑帖?创作水平是否具有的一定的功夫?这就是评委最基本的参照系,说明作者书学之路有出处、有传承,是有经典血脉的,否则只是写得不错的作者也能投稿,那就有点可笑了,不知自己几斤几两了。

书法展

“味道”就是艺术性。今天的书法已基本失去了实用性(记录信息的功能),展示的是其艺术性。书法不仅是线条艺术,还是情感的艺术。创作的作品能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同时又有自己的个性,这就是好作品,就能入评委们“法眼”了。那些既不“到位”又没“味道”的作品,不可能入选更不可能获奖了。反之,如果没有继承经典,或对经典的继承很表面和肤浅,信笔由缰,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即便是有个性,也不是好书法。是俗书、是胡写,书法专业称之为野狐禅。

写不好楷书就写不好草书、行书吗?

曾有有人说,连楷书都写不好就写草书,原话好像是 “写不好正楷,都成了行草大师,荒唐!”意思是说不会走就想跑,是不符合常理的。这个问题在书法专业看来是笑话,说这句话的人缺乏最基本的书法专业知识。

凡是系统学过书法史的人,都不至于犯这么低级错误。写好楷书,并不是行草书的基础和必经之路。从书体演变来看,汉字书体并不是先有楷书再有行书、草书。而是由汉隶发展到章草,由章草而发展到今草和行草。行草书的源头是隶书,而非楷书。所以从理论上讲,写不写好楷书也不能决定是否写好行草书,真的是没有逻辑关系。书法的演变和发展也与“走和跑”没有必然联系,或者说这个比喻不恰当。

邱振中与《书法》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成为书法专业知识的基础,因为都认识汉字、都会写汉字,两本书解决专业问题,《极简中国书法史》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邱振中的《书法》。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