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艺术百科:质朴而厚实|何绍教的油画人物

时间:2021-06-29 10:45:40 来源:

现在很多小伙伴对于古玩很有兴趣,收藏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关于质朴而厚实|何绍教的油画人物的问题,西北艺术网小编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不要走开,我们一起来了解质朴而厚实|何绍教的油画人物。

艺术家 何绍教

《盼》

导读:杜甫曾在《丹青引》中诗曰:“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好的艺术作品都需要风骨,灵魂和格调,尤其是人物作品。何绍教先生笔下的油画人物,有一种温婉、闲静、灵动的江南韵味,无论是恬静的江南女子、朴素的渔家姑娘,甚或是饱经沧桑倚门盼儿归的老人,在他细腻的描绘之下都透着一种质朴的厚实,充满着艺术的正能量,让人感到无比的清洌和安静。何绍教先生笔下的作品有着创作者极强的个人意愿,却又没有强烈的掠夺感,让人自然为之沉沦。如果说江南是很多人心中的一个梦,何绍教先生则通过他独到的构思和非凡的艺术技巧,将一个细致入微,丝毫毕现的江南刻画在观者眼前。

二只野鸭走过耒《漫步英倫》之一

(一)

何绍教先生出生在杭州,自幼喜欢涂涂画画。“小时候我住在竹竿巷的浙医大宿舍,喜欢画画,经常用铅笔在墙上乱涂乱画,整面白墙都被我画得脏乎乎的。年底打扫卫生时总要用石灰重新把墙刷一遍。过完年,墙上的画又会慢慢多起来,直到没有一点空间可以画为止。1979年,老宅搬迁时,墙上的石灰剥落下来,露出的是不同年份中我画的铅笔画,都是些飞鸟走兽、三国演义里的内容。父亲是医大的老师,不太看好我画画。在大跃进那年,他给我出了个难题,要我画“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形容全国人民跟着共产党奔向共产主义。当时的图片资料相当匮乏,所以我就参考了“飞马牌”香烟壳及杭州书画社里挂着的徐悲鸿的奔马。二天后我画出来了,是一匹大马带着一大群的小马在奔跑,我第一次发现父亲看着我的画欣喜地笑了。这张画后来也一直被他放在抽屉里有近半个世纪,直到他去世。

五口之家(之二)

和油画正式结缘,可能还是缘于文革时代的宣传画。“1966年我读高二,恰好文革开始了,我也参加了红卫兵,开始画漫画。那个时候要求把“走资派”画得越丑越滑稽越好。直到后来说要画毛主席的光辉形象,大家就正经了起来。我们所在的校工宣队是杭州富强绸厂的,绸厂门口要画一幅五米高的毛主席画象,学校决定要我去画,结果画得还不错,一下出了名,好几家厂及我母校(杭十中)都要我去画。那年我才十八岁,就这么一直画到1968年底。1969年一月,全国各地各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我也成为了其中一员,去了建德插队当农民。

寻找(之三)

真正被美术界知晓的是何绍教先生那张1972年入选全国美展的油画作品《学耕》,这幅描写当年知青生活的油画作品,也同时成为了知青绘画中的一种典范,至今余韵不绝。在仅有的三幅入围作品中,何绍教先生的年纪是最轻的,当时的他只有25岁。

《学耕》第二稿(入选2008年全国知青油画展)

在《新中国美术史》中有一段对于这幅作品的评语:“1971年的春天,他接到当地县里有关部门下达的创作任务,来到毛泽东曾经为之题词“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千娥公社体验生活。然而,他对这种表现“钢铁”女子题材缺乏兴趣,在朋友们的鼓励下,他还是决定描绘自己熟悉的知青生活。建德县的山区妇女素以吃苦耐劳著称,她们不但担负着全部家务的料理,还在农忙时下田帮着男人收割、插秧。然而,耕田这种强体力活,却是很少有妇女参加的,而那些好强要胜的女知青,倒也时有想学耕田的情况,但大都是偶一为之,并不是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劳动内容。何绍教在“发现”了这种既能体现“妇女能顶半边天”又能反映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题材后,便画了一幅油画小稿,并获得了组织者们的好评。他们将他推荐到省一级参加全国美展的重点加工班。他与来自全省各地的上百名画家一起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并对其他人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见……他的这幅作品奇迹般地被“文革”中的第一次全国美展选中,使他十分高兴。这不仅使他获得了艺术上的荣誉,也为他的知青生活带来了转机。这幅画被作为知青美术创作的典型,多次刊登在各种报纸和杂志上。

街头画摊(之四)

(二)

从艺术上来说,何绍教出道算是比较早。到建德农村插队落户期间,虽然生活极其艰苦恶劣,但他一直坚持自习绘画,正是这种随遇而安的豁达和追求,使他的作品,无论是何种表现主题,都带着一种温暖和亲切的标志。因此,文革结束后,何绍教先生也顺利地考入了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原浙江美术学院),在这座高等艺术殿堂里,何绍教的油画艺术亦开始生发。

藏族母子

从早期的油画人物作品《归》、《暑假作业》、《水乡渔市》、《斗蟋蟀》、《后院》、《摇篮曲》、《小燕子》、《农忙季节》、《绣春情》、《过生日》、《老井》系列、《桂花香》、《鸟迷》、《拱宸桥上纳凉图》到《瑞雪》《元宵》、《分享》、《水乡情韵》、《小鸭子》,何绍教将江南街巷的人物风情、童年记忆中的杭州古城生活通过细致的刻画和描绘,鲜活地显现于画作之上,无不勾起人们对往昔生活的追忆。他笔下的作品,既是他本人情感品格的自然体现,也浸透着他自身的经历,充满着生活的艺术主题和质朴深厚的乡情乡谊。

小鸭子

少数民族系列《红腰带》、《新疆风情系列》、《藏族小女孩》、《朝拜的日子》、《高原晨曲》及印度行系列中的《堵车》、《牧羊村的妇女》等作品,亦包含了他对底层人民的深切理解和尊重,他将那些行叩在朝圣路上的虔诚信徒和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苦难众生,通过其敏锐的捕捉和精确地把握,抓住了物象的瞬间形态和表情,使得画面人物形神兼备,细致入微,饱含着平凡、真实含蓄的画意,同时也将一个东方艺术家眼里的悲悯情怀自然流露,使人动容不已。

《新疆风情系列》 2008

大型油画作品《景山放歌》是何绍教参加2013年“中国名家画北京”的一次征集展览活动,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次举办的大型美术文化征集活动,历时一年多时间共征集作品700多幅,经过5次评审,精选出113幅作品参展,推出了一批“原创的、北京的、当代的”美术精品,作为一个外省人士,何绍教先生的《景山放歌》是一件180×520cm的大型巨制,描绘的是北京的景山上一群中老年朋友激情满怀放声歌唱的喧闹场面,与背后恢弘宁静的紫禁城形成强烈的对比,宽幅面的构图大气磅礴,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北京市民的精神风貌,幸福生活。画面上百余号的人物姿态各异,每一个俱都刻画得栩栩如生。这幅作品受到了业内专家和北京市民的好评与喜爱,不仅入选了展览,作品还被各路媒体争相转载作为唯一的报道刊发图。

《景山放歌》 2013

在何绍教先生的工作室,看到了他最近在创作的油画《爱心》,讲述的是一位小女孩与一群流浪猫的故事。在何绍教先生的工作室,看到了他最近在创作的油画《爱心》,讲述的是一位小女孩与一群流浪猫的故事。先生在他居住的小区里,发现几位爱心人士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轮流照顾一群流浪猫,不管刮风下雨、酷暑严寒,总能见到他们的身影,真是“美景无处不平凡”,从而使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

《爱心》 2016

今年杭州将迎来G20峰会,何绍教先生的《运河人家》也已构图完成。这张作品是通过真实地运河船家生活构造的一幅作品。从2008年开始,何绍教先生就开始拍这一家人在运河船上的日子,和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同时也了解到这一类特殊的人群从存在到慢慢消弥地过程。在社会进程中,有很多的旧事物都在消失,也有很多的新事物渐起,这些都成为了艺术家眼里很好的艺术素材和情感轴线,让我们以期待之心静候何绍教先生这幅画作的大成。

《运河人家》局部 2016

在与先生的对话中,深刻地感受着他对艺术的尊敬和喜爱,他用其高超的写实手法,真实地在画作中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每一幅作品的出炉,他都会花上几年的时间作素材积累,或者这就是何绍教先生的画作令人爱看,耐人寻味的原因。

艺术简历

何绍教,1948年生于浙江绍兴。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协会会员

自幼学画,曾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近三十年来,创作了不少油画、风俗画,有“水乡系列”、“童年的回忆系列”、“母子系列”。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及国外的大型艺术展。这几年他特别关注环境,窥探自然,以人与自然为主体创作了一批油画、漆画。

获奖

1995 《争雄》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8 《伙伴》获第一届中日人与自然艺术作品展铜奖

1999 《豹·鳄·子》入选第九届及全国美展,获浙江省美展铜奖

2000 《小燕子》获第二届中日人与自然艺术作品展银奖

2001 《回归大自然》获第七届中国年画展银奖

2002 《红腰带》获浙江省“东方杯”优秀奖

2002 《高原晨曲》获第三届中日人与自然艺术作品“佳作奖”

2004 《老井》之二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群星杯优秀美术作品展,获浙江省推荐作品金奖

2006 《拱宸桥头纳凉图》获杭州市美展金奖

2008 《总理在汶川》获杭州市美术金奖

2010 《鸟迷》获浙江省油画大展优秀奖

2013 《景山放歌》获北京市“名家画北京”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部分作品欣赏

康巴汉子

捻线大娘

牵手

挑选

五牛图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