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文化艺术:株洲醴陵釉下五彩瓷:70多道工艺打造出的传奇

时间:2022-06-22 20:45:02 来源:潇湘晨报

株洲醴陵釉下五彩瓷:70多道工艺打造出的传奇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这,是世人对株洲醴陵的釉下五彩瓷的无限赞美。

醴陵陶瓷生产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釉下彩瓷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但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点彩来装饰瓷器,还没有刻意地绘制纹饰。

真正的釉下彩绘瓷出现在唐代。当时湖南的工匠们以氧化铁,氧化铜为彩料在素坯上绘出不同的图案,或写上文字、诗句,然后施青釉经1220℃-1270℃高温烧制……

已经与釉下五彩瓷打了20多年交道的工艺美术大师彭毅,这项技艺,依然散发着独特的光辉。

本报记者 邓蓉 实习生 高聪 株洲报道

三层煅烧,70多道工艺打造出的精品

当一件珠圆玉润、晶莹剔透、色彩缤纷的瓷器摆在你的眼前的时候,你肯定像记者一样张大了嘴巴,在为此精美绝伦连连叫绝的同时,肯定也忍不住心里疑问:这么精美的东西,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对于这份惊讶,彭毅大师很平静地告诉记者:“这里面学问大了,每一件精品,都要经历大大小小70多道工序呢”。

以细腻著称的釉下五彩瓷,离不开这原材料的使用。虽然大多都是混合高岭土、长石、石英,“但还是要运用球磨、过筛、除铁等工艺进行筛选,纯净程度不同,品质也就不同。”在经过拉坯、滚压等工艺制成坯体后,便要经历这醴陵独有的“三烧制法”。

“第一烧,就是把这坯体放入高达800°的窑炉里进行素烧”,彭大师告诉记者,“釉下五彩瓷坯体很薄,这一步就是要让坯体中碳酸盐、水分等挥发掉,增强坯体的强度。”

打磨之后,就要进行上釉。通常都是使用石灰釉和长石釉,这两种釉透明度高,使产品的釉面看上去比较光润莹彻。上釉之后,进行第二次素烧,“这是要稳定釉质”。

“两烧”之后,就要在这层薄薄的釉面上进行彩绘。将图案和色彩填好之后,第二次喷上釉质,送入1380°-1480°的窑炉中进行高温煅烧成瓷。此为第三烧。

“画面和釉是一次同时烧出来的,而不像其他瓷器,先烧成瓷再进行彩绘。这样子的釉面显得更为通透,画面在釉下,看得见,摸不着,同时又保留着水分,使颜色看上去水灵灵、亮晶晶,更加温润。”说到这里,彭大师显得很自豪:就是这釉下的绘制技艺和高温的烧制,才使釉下五彩瓷散发出了“白如玉、明如镜”的气质。

双钩分水填色,将黑线变白线的神奇

釉下五彩,顾名思义,就是瓷器的色彩沉淀在釉质之下,既可以清雅明快,也可以古朴深沉,淡妆浓抹,无不相宜。彭毅告诉记者,这样的效果,就是因为用了一种叫做双钩分水填色的特殊技艺,还能将黑线变白线,真是神奇。

而这,就是釉下五彩瓷的精髓所在。

首先,要将印在白纸上的图案“拍”在坯体上,然后用毛笔进行勾线。“毛笔沾的是一种碳素颜料混合上油料,用这种颜料在釉面把画面的轮廓整体勾勒出来,此谓双钩。”

双钩过后,就要进行填色。釉下五彩颜料也很特别,除着色金属化合物外,还掺有大量的无色氧化物(如石英、长石等),这就大大提高了彩料的明亮度,降低了饱和艳度,“当颜料里的颜色水碰到勾线里的油时,因为油水不容,水就不会流动,色彩也就自然沉淀下来。这就是分水”。

然后送入高温烧制。“成瓷后,碳素的黑色勾线就消失只留下坯体的基色了,因为这种材料在400°-500°的温度下就会自然挥发。”这就是那令人惊奇的釉下五彩瓷黑线变白线的奥秘所在了。

彭毅告诉记者,看似简单的工艺制作却对技艺要求非常之高,不仅要有精湛的美术技能,还需要对釉下五彩瓷的绘画特性非常熟练,“比如说哪些地方颜色要图得厚一些,哪些要薄一些?而且色彩在成瓷前后还会有差异,哪两种颜色调出来好看?这都需要多次的尝试,积累经验才行。”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