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敦煌壁画隋朝「敦煌莫高窟艺术」

时间:2022-12-09 19:58:06 来源:敦煌之旅

大家好,敦煌壁画隋朝「敦煌莫高窟艺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隋朝】(581年~618年)

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八年。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

•因杨坚原为随国公,但“随”字的“辶”意为“忽走忽停(不稳定)”,于是杨坚便弃了“辶”,创了“隋”这个新字作为王朝之名。

历代帝王图局部· 隋文帝杨坚 唐 阎立本 藏: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隋代在莫高窟营建史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隋文帝从小在寺院长大,对佛教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此,在文帝的倡导下,各地纷纷营建寺院,佛教写经的事业也兴旺发达。加之丝绸之路贸易的兴盛,有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持,隋代短短的37年间,莫高窟兴建了洞窟一百多个,并重修了不少前代洞窟,隋代在莫高窟1000多年营建史上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

大楼炭经卷第三·隋 敦煌 写经 藏:法国国家图书馆


隋代的洞窟形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中心柱窟,一类是覆斗顶窟。隋代的中心柱窟很少跟前代雷同,充满了创新的内容。一些小型的中心柱窟,如隋初的第302、303窟均为中心柱窟,中心柱被改造成了须弥山形(图303窟),下部为方形塔,四面开龛造像,在塔上部则为圆形的倒山形,分六层阶梯状向下收进,每一层的边缘原来都贴有影塑千佛,现已不存。这是表现佛经中所说的上广下狭的须弥山形。在须弥山与下部方形塔的连接处,浮塑出四条龙。

须弥山一词来自婆罗门教术语,后佛教引用。古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山位于一小世界的中央(一千个一小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这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由来),后为佛教所采用。

莫高窟第303窟内景 隋

隋代中期以后,出现了大型的中心柱窟,改变了北魏以来的中心柱窟的格局。以第427窟为代表,主室的中心柱正面不开龛,而贴壁塑出一佛二菩萨的三尊像。在南北两壁前部的人字披下部,也各塑出高大的三尊像,与中心柱正面的三尊像共同构成三世佛的内容。洞窟前部这三组高大的佛像形成了十分震撼人心的宗教环境。在中心柱的南、西、北三面则各开一龛,龛内均塑一佛二弟子形象。这样的中心柱窟形式一直延续到初唐时期。

人字披,石窟寺中仿木结构的屋顶建筑形式之一。一般位于塔庙窟前端的顶部。在前后披上塑出断面为半圆形的椽子,椽之间出望板,两披之交会处雕自脊枋(即脊檩,断面呈方形)。前披与外壁柑交处、后披与后壁相交处均雕刻出枋子。这两条枋子与山墙(即石壁)相连结,井各从枋子向外伸出仿木丁头栱,另有散斗替木承托枋底。在有些石窟内,也有加宽两披之间距离,将人字披改制成盝顶形式的做法,此种做法多见于敦煌石窟。

莫高窟第427窟内景 隋


隋代洞窟最多的还是覆斗顶窟。部分覆斗顶窟沿袭北周以来的样式,仅在正面开龛造像,还有部分洞窟采用三壁三龛的形式,即在正壁(西壁)及南北两侧壁各开一龛,龛内分别造佛像。这样形成三佛的构成,表现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按照佛经,过去佛为迦叶诸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第420窟就是典型的三壁三龛窟形式。其中正面主龛还采用双层龛的形式。所谓双层龛,就是佛龛平面呈阶梯状向内部收进一层,平面如“凸”字形,看起来就多了一个层次。双层龛往往可以在龛内塑造较多的佛像,由原来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增加为一佛二弟子四菩萨的组合。双层龛的形式直到初唐仍很流行。

莫高窟第420窟西壁双层龛 隋


隋代彩塑风格多样,但总的趋向是早期洞窟中的各种外来因素在逐渐改变,急速地向着本土化发展。隋代彩塑不仅数量增加,而且在洞窟中的体量也增大,体现出宏大的气势。同时,艺术家对菩萨、弟子以及天王、力士形象的刻画更注重个性化的表现。

第427窟为大型中心柱窟,在前室塑四天王二力士,主室中心柱正面与南北壁各塑一佛二菩萨像,在中心柱南、西、北三面又各塑一佛二弟子像,合计全窟塑像达24身,不仅是数量最多的,也是彩塑内容最全的。主室中心柱正面与南北壁的佛像体形高大,主尊都超过4米,佛与菩萨的面形略呈方形,佛的袈裟贴体,衣纹自然垂下。菩萨上半身着僧衹支,下半身着长裙,造型也十分单纯。从雕塑造型来看,佛与菩萨衣纹贴体的特征是印度笈多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艺术风格在北齐时代山东、河北一带佛教雕刻中十分流行,敦煌进入隋代以后,明显地接受了这一风格的影响。但是敦煌隋代的彩塑头部偏大,上半身的比例较大,衣纹构成简洁,与北齐的佛像仍有较大区别,而与北周时代的须弥山石窟佛像有着较深的渊源关系。表明了尽管隋代在急速地融合南北东西各方的艺术,但敦煌作为西北地区的重镇,由于有着厚重的佛教文化传统,并没有全面接受来自北齐与南方的风格,而是基于已有的传统进行改变和发展。除了第427窟外,第412窟、292窟等窟的彩塑,表现出质朴而厚重的特征,群体彩塑则构成宏伟的气势。而与此同时,菩萨的上衣及长裙则彩绘出精致而细腻的花纹。隋代菩萨裙饰有大量源自波斯的菱格纹、联珠纹,体现了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地理位置特点。而在佛像、菩萨像上以精致的彩绘补充雕塑未能完成的纹样,这正是敦煌彩塑的特色和优势,与内地的石雕佛像有所不同。

第427窟中心柱正面 佛三尊像


第420窟菩萨虽然身体较僵直,却在面部刻画、动态及表情方面体现出极高的艺术匠心。如西壁内层龛南侧的菩萨,头部呈方形,目光下视,嘴唇微闭欲启,右手置于胸前,原来可能是手持莲花,今已失。从身体形态看,静中有动。温婉的神情在含蓄的动态中体现出来。

第420窟 菩萨


老迦叶头部充满皱纹,目光显得苍老,嘴微张开,露出残缺的牙,两手置于胸前,一手托钵,一手呈握拳状,似在说明什么。迦叶的身体紧贴墙壁,如高浮雕的效果,袈裟也处理得单纯,仅突出其面部表情与手上的动作。与之相对位于佛像南侧的阿难,身体直立,双手奉莲蕾托于胸前,面容光洁,体现着青春年少的风范,他的眼睛直视前方,嘴唇紧闭。这两身彩塑一老一少的个性焕然在目。尤其是对眼神的处理,十分传神。此窟的菩萨像与第420窟一致,明净单纯。不论是佛还是菩萨的身体都有上半身大、下半身短的特点,是这一时期彩塑的普遍特征。

第419窟 迦叶


摩诃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生于王舍城近郊之婆罗门家。于佛成道后第三年为佛弟子,八日后即证入阿罗汉境地,为佛陀弟子中最无执着之念者。迦叶人格清廉,深受佛陀信赖;于佛弟子中曾受佛陀分予半座。佛陀入灭后,成为教团之统率者,于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经典结集。直至阿难为法之继承者,始入鸡足山入定,以待弥勒出世,方行涅槃。禅宗以其为佛弟子中修无执着行之第一人,特尊为头陀第一;又以‘拈花微笑’之故事,至今传诵不绝。

第419窟菩萨与阿难 隋

阿难(?~公元前463),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原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跟随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岁时,选为常随侍者,专注地服侍佛陀二十五年,谨记无误佛陀的一言一语, 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佛灭后第一结集,就是由阿难诵出三藏中的经藏,后世尊成为「二祖」

隋朝的说法图中,对佛弟子、菩萨等形象描绘比较细腻,第276窟南北壁各画出整壁的大型说法图,人物并不多,都画得十分高大,因而对菩萨、弟子的形象刻画就比较从容仔细,包括对背景的树木、华盖都作了细腻的描绘。

第276窟北壁 说法图 隋

佛传故事画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如第278窟西壁佛龛两侧选取乘象入胎、夜半逾城两个情节对称地画出。这样的表现最早出现于北魏第431窟,画在中心柱南向面的佛龛两侧。但从北魏、西魏到北周时期却没有再出现这样的内容,隋朝又再次出现。除了主要人物外,还增加了侍从人物,如菩萨乘象的画面中,身后有演奏乐器的二天人,大象前面也有莲座上演奏乐器的二天人。太子乘马的画面中除了托着马足的四个小天人外,前后都有飞舞的飞天。

【乘象入胎】佛经上说释迦牟尼在出生之前,是住在天国兜率宫的一位善慧菩萨。他决定投生人间成佛度化众生,于是选择了仁慈的净饭王夫妇作为父母。净饭王和王后摩耶夫人已经结婚多年,却一直膝下无子。一天,摩耶夫人在睡觉时,梦见一位菩萨乘着一头白色的大象,从空中而来,又从她的右肋进入了腹部。这时,周围大放光明,天女散花,醒来后,她就把这个奇特的梦讲给净饭王听,国王也很惊异,于是请来相师,占卜说王后所怀的是位圣子,以后一定能让释迦族光耀。国王夫妇非常高兴。

278窟-乘象入胎


【夜半逾城】太子在二十九岁那年的四月七日夜里,决心离城出家。急命马夫车匿为他备马,白马不忍太子离去,前后跳踏,不愿让太子接近,太子扶拍马背,口说颂偈,才得以上马。骑上白马,便离宫而去。此时国中人均昏睡不醒,为了不使马蹄踏地时发出声响,天神托起马蹄,腾空而起。行至城门,在诸天的帮助下城门无声而开,太子乘马逾城而出,开始了漫长的苦行生活。

莫高窟第278窟-夜半逾城

维摩诘经变,是根据《佛说维摩诘经》绘制的。佛经上说,维摩诘是个神通广大、能言善辩的居士,所谓居士,就是不出家的佛教信徒。由于维摩诘精通佛法,在佛教界十分有名,他经常称病在家。得知维摩诘有病,如来总要派人去探望他,而维摩诘则利用这个机会向前来探病的人们宣讲大乘佛理。据说佛要派弟子去探望维摩诘,但弟子们都害怕被诘难而不敢前往,佛就让“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率众到维摩诘的住所。于是,两位大士——维摩诘与文殊菩萨就展开了精彩的论辩。维摩诘经变的基本构成就是文殊菩萨与维摩诘对谈的场面。

《维摩诘经》在中国十分流行,石窟中也大量出现雕刻或壁画的维摩诘经变。中国现存最早的石窟炳灵寺石窟第169窟壁画中就画出了维摩诘与文殊菩萨的画面,北魏的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等都有维摩诘经变的雕刻或壁画。莫高窟隋代壁画中共有11铺维摩诘经变,表明是在隋朝大一统的形势下,由中原传入的。从敦煌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表现形式来看,除了第423窟表现为一座殿堂之中,维摩诘与文殊菩萨对谈的形式外,大部分画在佛龛两侧:一侧表现维摩诘,一侧为文殊菩萨。以第420窟为例,在西壁佛龛两侧的上部,北侧描绘在殿堂中维摩诘凭几而坐,周围有侍从若干。与之相对的是龛南侧,文殊菩萨坐在一座殿堂中,举手似作谈论状,周围也有侍从若干。殿堂建筑成为画面中的主体,殿堂外描绘水池与莲花。这是隋代维摩诘经变较流行的形式。

莫高窟第420窟维摩诘经变之维摩诘

文殊菩萨,佛教菩萨名,文殊意为“妙德”“妙吉祥”等,新译“曼殊室利”。文殊师利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以论述“般若性空”和“般若方便”的理论著称。

榆林窟003窟 主室西壁 文殊菩萨

涅槃经变,主要表现释迦牟尼入般涅槃之时,众弟子及世俗信众举哀的场面。佛在双树林侧身而卧,众天人弟子等围绕佛像。大迦叶抚摩佛足,佛足前有须跋陀罗坐于火中,先佛入灭。旁边又有密迹金刚因悲哀过度而倒地。在佛像头部之前,有一妇女坐在束腰座上,这是表现佛母摩耶夫人得知释迦牟尼即将涅槃,急从天界赶来。虽然画面结构很简单,但所表现佛经的内容却很丰富。

隋代供养人像保存较多,通常绘于四壁下部,男女分列。为了表现供养人的地位,往往在供养人身后还画出侍从,在供养人行列后面还画出车马等。第390窟可能是供养人形象较多的一窟,全窟从西壁龛下向南北两壁直到东壁下部均有供养人行列。男供养人从西壁北侧到北壁,共存51身,大部分供养人身后跟随侍从,侍从最多达四人。

莫高窟第390窟北壁 男供养人 隋

隋朝洞窟的装饰较为丰富,纹样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莲花纹、火焰纹、忍冬纹等形式,一方面吸取了新传入的波斯风格的纹样,如联珠纹、狮凤纹(图)、狩猎纹、兽禽纹等。反映了丝路兴盛带来的文化交流状况。

藻井的装饰层次丰富,刻画精致,往往在中央绘一朵大莲花,周围绘卷草莲花纹以及化生、飞天等形象,四周绘垂角纹、帷幔,象征一个华盖。除了井心绘莲花外,隋代藻井中出现了三兔图案,三只兔子在圆环中奔跑,但只画了三只耳朵,却每一只兔子都可看到两只耳朵(图)。这是在平面构成中巧妙应用共用原理的例子,这一图案纹样同样来自中亚的影响。

392窟还出现了双龙莲花藻井,中央是一朵大莲花,两侧各有一条龙,两个龙首之间有一宝珠,正是后代所谓“双龙戏珠”的形式。

莫高窟第392窟 双龙藻井

隋代的画像,不论是佛像、菩萨像还是弟子像,均有庄重典雅而含蓄的特点。第276窟的维摩诘经变比较特别,画面中仅仅出现了维摩诘与文殊菩萨这两个主角。两人都采用站立的姿势,维摩诘位于佛龛的北侧,手持麈尾,面向文殊菩萨,嘴唇微启(图)。人物画得很大,以线描造型,体现了画家对人物性格的把握。画家通过长长的飘带及柳枝的飘动,衬托出人物的轻微动作。对人物形体、动态的描绘与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完美地结合起来,达到了“气韵生动”的效果。

隋朝石窟数量大大地超出了前代总和,在北朝石窟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吸收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艺术,在形式、技法和风格上进行广泛的创新,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风貌。隋代历年较短,但隋代洞窟开启的很多艺术形式到唐代更加发扬光大了。

•转整编辑自赵声良著《敦煌石窟艺术简史》

来源: 塑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