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建党百年•红歌故事」《游击队歌》

时间:2022-12-15 16:13:41 来源:百将文化艺术

大家好,「建党百年•红歌故事」《游击队歌》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百年瞬间

@今日头条文化频道#红星在线#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34岁的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出发,一路演出,一路走上抗战前线。在八路军总部驻地山西临汾,贺绿汀亲眼见识了游击战的威力,于是在老乡家的土炕上,就着一盏微弱的油灯,连夜创作了《游击队歌》。


《游击队歌》1940年电影《青年中国》中的版本: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仇敌,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建党百年红歌故事“之《游击队歌》

创作时间:1937年

作词:贺绿汀



创作背景

1937 年,贺绿汀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辗转南京,武汉到达山西临汾的八路军办事处。连队火热的战斗生活激发了贺绿汀的创作热情,经过长时间酝酿,《游击队歌》的词曲终于在煤油灯下跃然纸上。他将这首歌以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的名义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1938 年初,在八路军总司令部召开的一次高级将领会议的晚会上首演。朱德司令等领导人一致赞扬说:战士需要这样的歌。以后这首清新激越的《游击队歌》迅速流传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激励了全国军民捍卫国土,痛击日寇的斗志,至今仍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贺绿汀说,不到八路军部队,《游击队歌》是写不出来的。当时作战条件异常艰苦,子弹稀缺,战场上八路军逐渐形成了“三不打”原则:即瞄不准不打,鬼子离远了不打,看不清目标不打。《游击队歌》中的第一句“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生动地描绘出在装备落后、物资匮乏的现实条件下,八路军战士绝处逢生练就出的神奇“本领”。


贺绿汀女儿 贺元元:他在演出当中躲日本强盗的轰炸,躲防空洞,听到日本人的机枪哒哒哒……

△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合影


防空洞外战场上的拼杀声,在贺绿汀的脑海中逐渐演变成了军鼓的鼓点,纷飞的战火化作了他笔下跃动的音符。在新成立的八路军炮兵团,贺绿汀惊讶地得知,从陕西出发时还没有炮兵部队的八路军,竟靠着一路缴获日军的枪炮成立了自己的炮兵团。


原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之子 彭小枫:这些野战炮我们八路军是没有的,都是缴获日本人的,你像他其中的一些歌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都是受了这样的一些启发。

△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到达河南


《游击队歌》: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1938年,在八路军高级干部晚会上,贺绿汀指挥演剧队第一次表演了《游击队歌》。演出条件简陋,找不到伴奏的乐器,戏剧家欧阳山尊干脆用口哨来伴奏。

欧阳山尊:说没伴奏,我那个时候吹口哨吹得很好,贺老说,你吹得好啊,你那个大音都有啊,他说,你就用这伴奏。当时我们一些高级指挥员贺龙、刘伯承他们都去了。

△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正在干部会上作动员报告,他的演讲曾给贺绿汀带来《游击队歌》的创作灵感。


伴着口哨的《游击队歌》唱出了游击队员的心声,也唱进了每个八路军将士的心窝。朱德司令把歌词工工整整地抄在日记本里,有部队特意派人赶几十里路来找贺绿汀抄谱子,更有队伍唱着《游击队歌》走上战场。《游击队歌》很快在华北各敌后根据地传唱开来,并迅速流传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点燃了全国军民捍卫国土、痛击日寇的决心。

△74岁的贺绿汀在弹奏钢琴


《游击队歌》: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

@中国军网#百将文化#

编辑 | 百将文化艺术中心昕虹

匾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独特的一种民俗文化。它是一块悬挂在殿堂、楼阁、门庭、园林、宾馆、酒店、商店等单位的一块牌子。匾额是各种建筑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意义相当于建筑的眼睛,是告知建筑物的名称及用途,也是用于宣传的一张名片。书圣王羲之是中国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也是将军。百将中心可以邀约文武双全的将军书法家和名人书法家题联题诗题字题匾。邀约军地教授开讲。@教授开讲@红星在线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