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城市颜值提升「颜值越来越高」

时间:2022-12-24 17:09:37 来源:南方都市报

大家好,城市颜值提升「颜值越来越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城市建设与人民的幸福密切相关。这十年,中山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十年一瞬,却是沧海桑田、板块变迁:中山纪念图书馆像一本翻开的书籍屹立在城央,曾经的荒地成为繁华的居住、商业区,一栋栋高层建筑在城市中拔地而起,一条条快速路拉近了城镇之间的时空距离,深中通道这只“海上风筝”展翅飞跃在伶仃洋上,路网不断优化“瓶颈路”一一打通,一座座公园还绿于民,岐江河更清两岸更绿……

当前,中山充分发挥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政策优势,奋力打造“湾区枢纽、精品中山”。

公园曲径通幽 河流秀水长清

国庆节前,全面升级的秀丽湖公园惊艳亮相,曲径通幽、水木交融,叠水平台、亲水区域、休闲凉亭及走廊、景观台等设施,让游客们更好地亲近自然、欣赏优美的自然美景。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近年来中山不断加大公园建设力度,公园数量一直在持续增加中,除了逸仙湖公园、孙文纪念公园、岐江公园、紫马岭公园等陪伴着不少中山人长大的“老牌”公园之外,十年来,中山先后建成田心森林公园、金字山公园、树木园、金钟湖公园、气象公园、古香林公园一期和市儿童公园等,还对逸仙湖公园、紫马岭公园等进行升级改造,公园的数量持续增加,品质和特色也得以提升和凸显。

建设“美丽宜居中山”,治水工作任重道远。中山市河流纵横交错,沿河而居、沿河而建现象普遍,污染源交织复杂,唯有综合治理好整个流域的河涌,才能实现秀水长清。今年5月,中山启动治水大兵团“万人会战”,治水整改全面提速,中心组团未达标水体整治158条(段)水体均已开展整治,累计117条(段)未达标水体已完成截污清淤施工。到2024年,全市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今年6月1日,首批15家香山书房正式启用,为市民提供了阅读好去处,首日接待读者约3000人次。2022年,中山市将“香山书房”建设工作纳入十件民生实事,年内建成不少于100家香山书房,分布于主城区及各镇街,覆盖学校、休闲公园、市民广场、住宅小区、大型商业中心等人流密集区域。

2018年,中山市全面启动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次年中山纪念图书馆对外开放试运行,中山纪念图书馆是近年来中山市最大的公共文化建设项目。建筑面积达57660平方米,馆藏容量达320万册/件,阅览座位2000个,是一座集“公共阅读、信息咨询、教育培训、学术交流、文化传承、科学研究、展览展示、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

2021年中山市正式被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期间,中山市建成共享型纵横结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今年建设的100家“香山书房”将全部纳入全市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并通过“香山书房”智慧管理系统实现全市“香山书房”与公共图书馆互联互通、图书通借通还。截至今年9月底,已经有85家香山书房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覆盖全市23个镇街。截至9月25日,香山书房总流通人次达378457人次。

在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中山市博物馆新馆落成并正式对公众开放。中山市博物馆群建设项目是中山市重要的文化设施建设项目,能更好地向市民弘扬、宣传中山的丰富历史。

“十四五”期间,中山还将推进规划馆、科学馆、新美术馆、西北组团文体艺术中心、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大力抓好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建设

今年9月1日,烟洲中学、永安中学正式投用,迎来首批学生入学。两所学校均按省一级学校、国家示范性高中标准建设,合共可提供约8500个学位。完善教育基础设施配套是民之所盼,也是发展所需。近年来,中山扎实办好民生“关键小事”,围绕解决教育、医疗等民生热点问题,大力抓好相关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的建设。

2020年,中山配套建设杨仙逸中学学生宿舍和饭堂、中山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二期、中山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综合楼。2021年至目前,完成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园二期建设、市一中南校区二期扩建、市侨中高中部二期扩建、市二中扩建以及新建中山市烟洲中学、中山市永安中学等学校,极大缓解了全市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难题。

近年来,中山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构建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市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62个,基本实现一村一站,满足辖区内居民步行15分钟内就医,“家门口”就医成为普遍。

此外,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布局不断完善,全市体育场地面积1056.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6平方米。社区健身点覆盖率、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均达100%,公共体育设施100%实现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基本形成城乡居民15分钟健身圈,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交通建设投资总额2021年达303.63亿元

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保持增长状态,由2012年的37.22亿元提升到2021年的303.63亿元(含市政路)。“十四五”期间,中山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将投入超2400亿元,到2025年,基本形成“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三环十二快”高快速路网、“二纵三横”轨道交通网,实现中山市与大湾区相邻城市1小时内通达;中心城区与外围镇街、各镇街与深中通道30分钟通达;各镇街中心区与临近高速公路出入口间15分钟通达,总体建成东承西接、南联北融、内通外联的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

2012年11月,深中通道“东隧西桥”推荐方案正式公布。2016年12月28日上午,深中通道主体工程西人工岛由此正式开建。今年6月28日,随着最后一片钢箱梁完成吊装作业,深中通道中山大桥成功合龙,正式吹响深中通道最后两年建设的冲刺号角。深中通道计划于2024年建成通车,届时中山到深圳实现跨江直达,车程从目前的两个小时缩减至半个小时以内。此外,中山正着力推动中开高速、南外环道路改造工程等22个在建项目再提速。

“向东”与“强心”,这是近年来中山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关键词。在深中通道“东隧西桥”推荐方案正式公布后的一年,也就是2013年,翠亨新区正式成立。

在新的历史机遇之下,中山的城市建设也将步入新的征程,建设更具实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奋力打造“湾区枢纽、精品中山”,努力建设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支撑点、沿海经济带的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极。

数读

中山加强智慧环保领域的建设工作,投入2.9亿元建设全省领先的中山市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建成259个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全面监控全市15个流域水环境;建设9个大气标准站和300个大气微观站;构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全过程监管平台;建设中山市固体废物在线监控管理平台。智慧环保工作的推进,为中山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