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千里江山图是名画吗「《千里江山图》的作者是北宋画家」

时间:2022-12-25 08:45:10 来源:澎湃新闻

大家好,千里江山图是名画吗「《千里江山图》的作者是北宋画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月14日的冬奥会赛场上,中国冰舞组合王诗玥/柳鑫宇,身着以《千里江山图》为画的中国风比赛服亮相,将古典山水的绵长意境晕染于冰面,刷新中国冰舞最好名次。而此前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源自《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也曾凭借青绿浓丽的中式美学惊艳四座。

澎湃问吧邀请

艺术史学者赵华

☞ 一起聊聊《千里江山图》背后的谜团☜

真迹还是赝品

@改个名字还挺难的:为何有人说《千里江山图》是明清时期的假画?它的诞生有什么故事?

赵华:任何古代书画都存在审美、传承等缺陷和瑕疵,那么任何一件古代书画都会被人证伪,如果有人提出疑问就判定伪作,那么天下就没有一件真迹可言了。质疑旧的广泛共识应有充分证据,推翻旧的广泛共识应基于新的广泛共识。判断一件古书画的真伪,首先是抓住主要矛盾,看不可伪造部分,即高超的艺术水准和独特的排他性的艺术风格。其次要了解一般模仿者是什么水平,顶级模仿者和仿作有哪些、是什么水平、有什么特征、差距有多大、瓶颈在哪里;如果对以上问题有一个全面认识,就可以发现一般人对于作伪者的水平大大高估了。

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以《千里江山图》为例,梳理整个青绿山水脉络上的高水平画家,看看有哪些人能够达到《千里江山图》的水准。仇英能不能达到?不能。如果仇英不能,那么明清的其他一流画家也很难达到《千里江山图》的水准。

然后看辅助证据和逻辑。“寿国公图书印”是罕见印,5年前才释读出来找到对照品即范仲淹的《道服赞》。清朝连释读都没人释出来,做这样一个冷门“无主印”的动机是什么?“□□殿宝”同样是罕见印,以前一直被所有人错认成“缉熙殿宝”,梁清标会做一个自己都不认识的印章,盖上不卖留着传家吗?

“□□殿宝”局部特殊处理高清图像

再看用材,《千里江山图》50厘米宽、12米长的整绢,绢纹密度1厘米超过50丝,宋代民间、元明清顶级书画家都用不到这么好的绢,作伪者到哪里去找这样的材料。作画者可能有各种缺陷,但作伪者也不是万能的,证伪必须讲证据讲逻辑。

如果想探究《千里江山图》诞生的故事,能考据的只有蔡京题跋的77个字,又可以分成二三十个关键词来逐一详细全面地考释和引申。由作品年款检查整个时代背景,再由整个时代来检查作品。我认为可以从画学、画院、神童、文书库等制度角度去了解,可以结合王希孟的年龄、身份等考察当时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目前没有新的文献,就只能通过环境去丰富这77个字。我推荐阅读余辉老师的《百问千里》一书,他在著作中也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千里江山图》卷末蔡京跋文

@ 一支铅笔削掉了自己:据说千里江山图的作者本只有“希孟”二字,如何变成“王希孟”的?

赵华:《千里江山图》本幅上确实只有蔡京题跋里提到“希孟”二字,最早提到“王希孟”三个字来自于梁清标题写的外签,因为这个外签是梁清标题写的,所以近年来产生了种种猜测。

真实的古代书画手卷的流传,由于不断磨损,最容易被破坏的就是外签。古书画在重新装裱的过程中大多会根据前一次装裱破损的外签重新题签。比较重要的几次大规模换签记录如:

1、周密,《齐东野语》卷六“绍兴御府书画式”条:高宗所访求的法书名画,“凡经前辈品题者尽皆拆去”“如有宣和御书题名,并行拆下不用”。

2、王世点《秘书监志》记载,延祐三年(1316)三月二十一日,仁宗在嘉禧殿下旨:;“秘书监里有的书画无签贴的,教赵子昂都写了者”;元内府的书画,如故宫博物院藏《天历本兰亭序》,后面有宋濂题跋,或为移配,称外签为赵孟頫所题,但保存到今天的元内府书画,赵孟頫题签已经荡然无存。

梁清标题写的《千里江山图》外签

古人的做法在今天看来可能觉得很“不规范”,今天的食品、药品可以打上二维码,出了事故很容易溯源。古书画留存到今天,绝大部分流传记录是不完整、不“规范”的。对待历史问题,不能因为古人“不规范”不打二维码,就判定一件具有广泛共识的传世名作为假冒伪劣。我们只能用古人的规范、常规去考察古人,质疑广泛共识应有充分证据,推翻旧的广泛共识应基于新的广泛共识。

一般来说,没有无利益、无动机篡改原名原作者的冲动,尤其是所谓“改成”或“随意命名”的“王希孟”在宋元明清时期并不知名,不能产生重大利益,且《千里江山图》由梁家家藏传世,并无谋利意图。如果没有充分证据,我们应该认为梁清标是按照当时一般程序更换的外签。原来的外签上一般还会有作者生平、重要收藏家、重要题跋者等信息,宋宋荦诗中又提示王希孟二十余岁早卒的信息,可能也是来源于梁清标更换之前的外签。这是当前证据和逻辑条件下的最合理解释。

古书画鉴定有何讲究

@清风扬:做古书画鉴定需要哪些跨学科知识?比如需要化学知识吗?

赵华:古书画鉴定的对象是艺术品,但鉴定本身不是艺术,而是科学。传统鉴定包括艺术风格的鉴定,印章、题跋、装裱、材料、历史知识等内容。

在跨学科方面,首先是科学思想,所有自然科学学科中的科学思想都是互通的、可以借鉴的。高质量的鉴定应该是科学性的,具备五个特征:

其一,鉴定要有正确的真伪观,参考前一条问答;其二,现象与特征必须是可以准确描述和定义的;其三,描述及结论应有可重现性,可重现性即客观性,主(我)看到是红色,客(他人)也能看到红色,这就是客观性;其四,鉴定结论应具有可证伪性,避免主观鉴定法,避免形容词鉴定法;其五,鉴定应保持独立性,鉴定结论应具有预见性,任何鉴定都不可能有完备的证据,但正确的鉴定必然被未来的证据在此证明,这就是预见性。

《中国书画家印鉴》内页

艺术感受在一部分人中客观存在,这部分人如果恰好不具备客观描述的技术,那么科学性为感受留出另一条通道,那就是预见性。比如你提到的化学学科,化学本身就有“鉴定”这一分支,那就是“分析化学”,同样会用到上述思想。化学分析、物理分析的具体应用方面,检测技术不是问题,如何取样、如何说明“如何取样”才是第一大问题,古书画受到的物理、化学“污染”特别严重,偶然性很强,难以建立物理、化学排他性特征,以及物理、化学特性分期和年谱,只有取样技术和样品预处理技术得到突破才有可能用于古书画鉴定,我是化学专业的,所以我个人是悲观的。一些具体的学科方面,我对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测量、统计等学科更为看好,当前传统鉴定向科学鉴定转型过程中,图像处理与统计分析仍然是薄弱环节,大有可为。

关于古书画鉴定,你还有哪些问题?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