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艺术治疗抑郁症「艺术家为什么更容易得抑郁症」

时间:2022-12-28 11:33:22 来源:ACG西安

大家好,艺术治疗抑郁症「艺术家为什么更容易得抑郁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当人们听到艺术疗愈时

第一反应总跟听见跳大神似的——

让人画画就能治好心病?

如何诊断?如何定性?如何治疗?

就好像有医生可以

通过这个圆圈、那个三角

判断出不同的精神疾病

不,艺术疗愈从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学问,它的原理其实很朴实——当语言难以传达的时候,就用艺术创作这种安全而隐秘的方式,进行宣泄、倾诉与自我梳理,获得生理、心理与情绪上的疗愈。



艺术疗愈师的作用,则是引导你畅通无阻地表达自己,让你可以像孩子一样将一切所想放在纸上、动作上、泥塑上……没有限制,没有评判,尽情宣泄是唯一的规则。尽管也会有很多艺术疗愈的研究结果、理论和措施,但没有人会去刻意解读你的画,你画中的意义由你自己定义。

▼ 一个暴力受害者用沾满了水粉的双手细声告诉你:“我的男友曾砍过我7刀。”

▼ 弗里达的断脊、梵高的右耳、蒙克的呐喊,都是对伤痛的最直观的呈现,而艺术也从来都是艺术家的疗愈方式。

艺术家的方式,也可以是你的方式。还记得幼儿园时拿着蜡笔任意涂画,就算画出纸外也洋洋自得的你吗?随着长大,生活中慢慢浮现出无数双评判的眼睛,艺术本身也被认为是无用的东西……

其实,心理学是1800s后叶才出现的学科,而艺术表达在第一个原始人往洞壁上画下牛羊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艺术表达是我们天生、自然的方式,我们只是忘了怎么去用它,而真正的艺术疗愈,就像真正的艺术一样,可以有一千种方式——

收 集

collect

「 在重复的艺术中寻找禅意 」

收集,累积,循环,坚持一件重复的事情,如不停画波点,有时候有着难以言喻的镇定作用。比如画了一辈子波点的草间弥生,曾这样说:

“某日我观看着红色桌布上的花纹,并开始在周围寻找是不是有同样的花纹,从天花板、窗户、墙壁到屋子的各个角落,最后是我的身体!宇宙。在寻找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被磨灭、被无限大的时间与绝对的空间感不停旋绕着,我变得渺小而且微不足道。”


于是她开始收集波点,感受禅意。一切都是波点,波光、地球、花粉、铜币……有的时候,人只需要知道自己应该去收集一些什么,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治愈。

收集花粉

金色力量的花粉疗愈

任何人看到德国艺术家沃尔夫冈·莱普(Wolfgang Laib)的花粉艺术时,都会瞬间感觉被治愈,心旷神怡,疲惫、烦恼都被抛到脑后。



1977年, 沃尔夫冈·莱普开始在大自然中进行重复作业,在德国南部的郊区采摘蒲公英、松树和榛子花粉。艺术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中,亲自完成花粉的采集、筛选,用纱网再次筛选花粉,将花蕊和粉分开,最后将花粉直接撒向地面,这个过程也是作品的一部分。

榛子花粉散发着微亮光芒的黄色,本身就是太阳光线的留存,黄色显著、稳定、自然、轻快的特质,也总是让人感觉阳光沐浴,平静满足,让人想像艺术家一样,一个人在花园里静一静,干一些无需有意义的事情。

收集鹿角

白色力量的鹿角圣殿



当你来到71岁的Jim Phillips——一个蒙大拿山上的普通农夫的家中时,你会被整个房间里鳞次栉比的雪白鹿角深深震撼。从童年开始,他就喜爱在山中捡拾鹿角,它们中有些是雄鹿成年后自然脱落的,有些是死去的鹿的骨骼。这么一捡就是58年,而他也专门建造了木屋来摆放1600多个鹿角,形成了这绝无仅有的装置艺术。

而也正是这种童年情结的坚持,让他一直到老年也保持着上山徒步的习惯,对于鹿角的精心摆放成了他潜心钻研的艺术,就算一个人住在山上也不会觉得孤单。更不用说所有来过他房间的人,都会深深沉浸在蒙大拿山纯白的日月光华之中,感受到自然生命的神秘治愈力量。

创 作

create

「 在笔墨迸发中紧握存在感」

对于某些人来说,艺术创作可能是他们唯一的自由。即使在身处困境中也要创作,即使身体、环境不允许,也要创造自我表达的机会。

监狱里的DIY美术课

没有画具,那就自己制造画具

艺术疗愈师Ann E. Lawton曾在洲级监狱中,与女犯人们工作了两年,在橙色的监狱服和漫长的刑期之中,希望几乎是奢求。即使是一只笔、一管铝装颜料,都会被视为是危险品,一旦发现即被关进禁闭室。不断有女犯人向他们倾诉痛苦,祈祷生活中的闪光和新的促进机制的出现,而Ann为她们提供了颜料、胶水,和无限的尊重,于是一个个故事在画纸上被展开。

然而另Ann惊喜的是,在艺术家们走了之后,美术课并没有随之停止。即使后来没有美术课了,当犯人们回到房间之后,依然会试图用除臭剂溶解杂志的涂层来作颜料、手指来作笔、用牙膏当胶水、用报纸作剪贴材料来创作艺术。即使在最艰苦的环境下,人也需要创造艺术、表达自我。

自闭症儿童的疯狂创作

恨不得用全身力气作画

自闭症群体总被认为是天才频出,但是实际上,自闭症儿童很难进行任何创作,不受控制的四肢、无法集中的注意力,使简单的描线、换颜色都难于登天。自闭症天才,其实远没有那么常见,大多数的孩子依然生活在困难之中。


但那些一旦掌握了表达机会的孩子,都会奋不顾身地创作,甚至手脚并用。Niam Jain就是这样一个不幸却幸运的孩子,他画画时用颜料疯狂泼洒、用画板摩擦画板来作画,从来没有人教过他画画,而他却用自己的方式,创造了堪比表现主义大师的画作。

而且通过艺术创作,他为生活找到了目标和希望,慢慢学会自理,性格也乐观很多,可见艺术疗愈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显著作用,创作往往是身体或处境困难的人,最有效的药剂。

宣 泄

abreact

「 只有艺术能够赤裸揭露伤痛 」

艺术是人类抒发情感的方式,但对于许多寻求艺术疗愈的、正在经历痛苦的人来说,当被抽象化、浪漫化了的艺术意象,被现实的事件和记忆所代替,这个过程可能是非常粗粝的、阵痛的。

写给亡妻的两张专辑

痛苦如死亡般真实

化名Mount Eerie的民谣音乐人Phil Elverum的妻子Genevieve在与癌症抗争一年多后,在2016年7月在家人的陪伴下在家中去世。她时年只有35岁,留下他独自抚养年仅一岁半的女儿。在半年之后,Phil发行了这张关于妻子去世的专辑《a crow looked at me》,其中的每首歌都日记一般,真实而残忍地记下了自己在妻子去世这半年的生活细节与思绪片段。

Real Death

真实的死亡

lyric:

死亡是真实的

一个人在那儿,然后就没了

它不是用来歌唱的

也不是用来创作成艺术的

当如此真实的死亡进入房内

所有诗句都变得无力

当我走进你曾在的房间

看着一片虚空 一切都不行了

我的膝盖 我的大脑 我的语言

泪水包裹住了我,几近昏厥,浑身疼痛

下楼走出房子 还收到寄给你的信

你去世后一周 来了一个写着你名字的包裹

里面是你偷偷给我们女儿订的礼物

在门前的台阶上我崩溃痛哭

礼物是几年后她上学要背的背包

你当时正筹划着那个

你明知道不会有你的将来

虽然你用尽全力扒在悬崖边上

正在缓缓地滑落进

无底的真实的沉寂

直至被完全吞没

……

这太蠢了

我不想从中学到任何东西

我爱你

专辑歌曲于一个个女儿入睡后的夜里在自己和亡妻的卧室中录制完成,几乎只有一把木吉他和一段人声,旋律和结构都十分松散,之前玩先锋民谣的Phil自己都说“It’s barely music”,但却被乐评网站Pitchfork评了9.0的高分,而他第二张纪念亡妻、但已经有些许释然意味的专辑《now only》,也收获了8.5的高分。


这张专辑谈论的“死亡”不是一般文艺作品中被艺术化、抽象化和神圣化的概念,而是身边真实存在的人的“real death”——这也正是它最令人心碎之处。逝去的人无处不在却又无迹可寻,从这些琐碎的生活场景、记忆和联想中,每一位听众都会唤起自己刚刚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人之后“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情绪状态。

他对自己最心碎时刻如此赤裸的刻画,导致了这些作品在艺术上、情感上的至纯。没有比这更真实的艺术,而艺术家本人,也通过这种方式度过了最痛苦的日子。揭开伤疤,只是为了更好走下去。


忘 却

Forget

「 在仪式感中与过去和解 」

宣泄的目的,是为了与伤痛的记忆和平相处,达到释然。而将过去的记忆一件一件地寄寓在一个作品里,静静地保存,这个充满仪式感的过程,有时真的能让人与过去握手言和。

越战老兵的1000张面具

老兵不死,他们只是老去

艺术疗愈师Melissa Walker说,伤痛堵住了受害者的嘴。当伤害发生之后,人们反而会选择闭口不谈,因此永远难以愈合,她的爷爷——一位越战的老兵,就是在战后的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中战战兢兢地度过了后半生。



而她为了帮助像她爷爷一样的老兵,特地成立了艺术疗愈项目,帮助老兵度过伤痛。王尔德曾说:“面具会使最内向的人滔滔不绝。”,而她正是探索出了带老兵做面具雕塑的方式,帮助他们自我表达,并且寄寓内心伤痛的记忆,直面它,与之共处。



曾经有一个经历过阿富汗恐怖袭击战的老兵,亲眼见到好友在战火中血肉模糊,而他为死去的战友做了一个面具,记录了那一个场景,并将其保存箱中,如同宝贝。无数个老兵,通过这种方式与伤痛告别,最终,所有参与计划的老兵创作了1000多个面具,如同一段被遗忘的战争历史。



美国心理学家James Hillman曾说:所谓的灵魂,就是一种化日常为神奇的视角。

艺术最早的目的,或许就是这样的,给人生以仪式感,在bigger than life的体验面前将人生烦恼抛在脑后,在自身经历的史诗中与过去和解。在颜色的力量里,在创作的畅快中,我们内心的一个刚需得到满足——我们不只是活着,我们是艺术地存在着。

据2016官方统计的数据报表显示,中国"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一亿,每十个人就有一个人备受内心困扰。

如果你是这十分之一,希望你也能试试捡起艺术,这个远比语言更贴近内心的工具、这个人类最赤裸、最原始的工具——

Give art a try~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