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写作本身到底是不是一门技术呢「写作全技术」

时间:2023-01-16 13:01:13 来源:欧巴的演技

大家好,写作本身到底是不是一门技术呢「写作全技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写作本身到底是不是一门技术。

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持续了一两百年。

一部分人认为“写作本质上就是表达”


意为在表达这件事上形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表达的是什么。

如果你表达的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内容,比如“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这种,那无论你表达的方式再怎么铿锵有力、你的声音再怎么抑扬顿挫,你说的依然是一句废话。

单纯的强调表达的形式是“以辞害义”,更表达的形式、写作的技巧、或者说“文笔”。认为内容、意义、故事才是关键。

这就是典型的浪漫主义的文学观。

启蒙时代的欧洲通过对“完美的古典文学”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写作手法的规则,比如布瓦洛的《诗的艺术》,就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写作的最高规范。

但浪漫派指出你提出的这些玩意都是垃圾。


文学只有一条成功的标准那就是打动人,只要能打动人就是好作品,而在打动人这件事上,写作技巧、诗的规律起到的只是次要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故事”本身。

“最重要的是故事本身“这个观点是不是似曾相识?是的!直到21世纪当人们夸奖《三体》的时候,他们还是这么看的。也就是说虽然很多在网上品评网文的人并没有看过《克伦威尔序言》、或者《莫版小女且序言》,但他们对文学的看法却是十足浪漫主义的。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浪漫主义对文学的看法其实就是最简单、最直接、最肤浅的直接诉诸直觉的文学观。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当他最初对文学感兴趣的时候,问的都是“那后来呢?”听故事是文学兴趣的最初级版本。

欣赏故事是人的本能,它或许需要培养,但绝对不需要锻炼。

如果哪个孩子在听《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问

“为什么不能把三次擦火柴的过程合并呢?”

“为什么不能把炉火、烤鹅和奶奶合并在一起呢?”

或在听《快乐王子》的时候问

“为什么叠句是燕子燕子小燕子呢?”

这才是不正常的。

一个人只要认字、只要翻开一本书,客观上他都是在寻找一个故事,所以浪漫派对写作的看法其实是普遍人性的表达。跟这种普遍的甚至是永恒的浪漫主义文学观相比,强调写作的技巧、强调文笔、才是反直觉的、需要调动读者的理性的。

要比较两个故事自己更喜欢哪一个是不需要训练的,只需要积累,因为你真的需要看这两个故事。但要比较两本小说的写作手法哪个更有趣、哪个更高明,这就不但需要积累还需要训练。

你的得学会观察作者的技巧,在读完之后动动脑筋。但动脑筋、运用理性并不是现代社会的美德。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只要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就够了。所以后一种主张虽然也叫喊了一百多年,至今都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进展。

这种主张就是文学上的唯美主义。

“文学是一门表达的技术”

“一门弥补内容之不足的技术”。

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作家,你首先要做的还是去生活,去感受

就像普希金说的“急着生活、忙着感受”,去体验人类的情感里一系列让你升上高空又跌落深渊的东西,让你的灵魂欢快、也让你的灵魂哭泣。

让你体会到爱的幸福也体会到恨的深刻。

这个过程总结成语言其实就是浮士德博士在“我渴望迷醉”那一段话说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心里的声音已经具备了优雅的形式,那就不需要研究写作的手法。如果每次你听到的心声都是“卧槽”、“这tm”,那你就需要多看看别人写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说为什么一个文豪的儿女们往往成不了文豪呢?

因为从内容本身也就是生活的角度看,诗人、作家本质上是人类社会的异类,甚至是社会这个有机体病变的产物。

波德莱尔说“诗人和诗的关系就像蚌和珍珠的关系,虽然珍珠是蚌最伟大的成就,但却以蚌受伤害为前提。”

诗人里只有极少数是四平八稳、自然而然的成为诗人的,如果非要找出一个这样的典型,大概就是雨果。雨果是受伤害最少的诗人,所以他也是最不具备诗人气质的一个。相比之下被他掩盖在自己的光芒背后的人,比如维尼就曾经说过“诗人是唯一一种在君主、贵族和民主政体之下都不得其所的人”。

一个人有了独特的灵魂、这种灵魂导致他过上一种和所有人都不太一样的生活,他在这种生活里受伤害、他的愤怒、哀嚎和呻吟以一种优美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是文学。

但遗憾的是文学终究是“一门表达的技巧”而不是一门单纯的技术。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