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博物馆明清玉器欣赏「明代玉器」

时间:2023-01-21 17:17:14 来源:文藏

大家好,博物馆明清玉器欣赏「明代玉器」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唐 白玉人形珮

唐白玉人形珮,高5、宽2厘米。利用上等新疆和田白玉雕琢而成。圆雕。头顶至底足穿通孔,系佩带之用。此器在唐代遗存俏色圆雕玉人形作品中实属稀见。唐代人形玉雕具有鲜明的写实特点,刻画自然生动。此件玉人,造型简括稳实,形象憨厚朴实,好似一位伫候的仆人,随时听从主人的役使。玉雕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展现了男仆的屈从与无奈的心情。

宋 白玉双螭纹宜子孙珮

这里的白玉双螭纹宜子孙珮,高9.7、宽7.3厘米。白色玉质,纯净温润。此璧繁简得当,构图疏朗有致,虽与江苏扬州甘泉老虎墩东汉墓所出的同类玉珮大同,而此件刻线柔秀,风格温婉灵秀。说明此璧系模仿东汉同类器,是一件典型宋代仿古玉。

镂雕带有吉祥词语文字且出廓的玉璧从汉代始现,魏晋以后没有发现,直到宋明清才出现过仿制品。所雕琢的镂空文字,常常是汉代盛行的吉祥语。具有极高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辽金 白玉迦楼罗形饰

此白玉迦楼罗,高4.3、宽4.3厘米。圆雕兼镂雕人首鸟身像。作品材质纯净,雕琢精致,玉匠分别运用了镂雕、高浮雕、镶嵌等多种工艺技法,把玉迦楼罗琢制惟妙惟肖。

迦楼罗是印度传说中的大鸟。后世,常见到塔顶四角及豪宅大院房脊角上,都置有金翅鸟,可见它会起到驱灾辟邪作用。

辽金 白玉鹘鸟啄天鹅纹带穿

此白玉鹘鸟啄天鹅纹带穿,玉质呈灰白色。镂雕。是一件典型辽金时代玉器作品。所雕的纹饰具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和地域特点,是北方游牧民族春天纵鹰捕鹅时的场景。

《金史·舆服志》中记载,将有鹘攫天鹅图案的服饰玉称为“春水之饰”,因此,目前学术界将这种纹饰的玉器定名为“春水玉”。辽金白玉鹘鸟啄天鹅纹带穿,堪称这类题材玉雕的代表作。

金 白玉嘎拉哈

这件白玉嘎拉哈,属金代独有的装饰品。长4.1、宽3.3厘米,由新疆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玉嘎拉哈形似羊髌骨。因为羊是北方少数民族供食动物,故嘎拉哈也象征祥瑞。玉嘎拉哈在金代贵族墓中出土很多,嘎拉哈系女贞语译言,汉人俗称羊距骨。现在辽宁沈阳新城子区盘古台锡伯族人,还在抓玩嘎拉哈,而且每年还要举行抓嘎拉哈比赛。

从金代墓葬出土的玉器看,制作的玉器品种比较丰富,玉匠善于观察生活,把玉器作品雕琢得带有鲜明时代风格和民族文化特色,而且富于生活情趣。

明 碧玉螭耳杯

碧玉双螭耳杯,高10.7、宽16.2厘米。该杯用新疆碧玉制成,器表多墨绿色斑。此杯造型的特点是:三螭首均伸向杯口,好像要贪婪地吸吮杯中的汤汁、佳酿,十分生动,造型奇特,雕琢精致。玉杯的观赏性有二:其一,双螭做把柄,设计新巧;其二,螭首贴附口沿,好似探饮,动态活现。玉匠利用镂雕和高浮雕相结合的技法,把三螭雕琢在杯上或作杯柄,既巧妙,又合理。因螭是龙的九子之一,此玉杯可能为皇室用品。

玉杯(含耳杯)的出现,从战国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明代玉杯雕刻非常精细,具有丰富的生活内容。

明 黄玉卧兽

黄玉卧兽,黄绿色玉质,多有浅褐沁。高7.7、宽13厘米。四肢和利爪粗劲有力。兽的审美视点为:肉健骨劲,势气逼人,既生动、又夸张;而鼓起的胸脯,与南北朝玉石雕兽特征相似,事过千载,遗风犹存。

清 乾隆款白玉凤螭纹双联盖瓶

玉瓶通高16.3、宽16.7厘米。选用优质新疆和阗白玉雕琢而成,器体抛光极好,呈玻璃光泽。此器造型新异,材质纯润,纹饰华丽繁缛,造型端庄大方,刻款字体端正文秀。应属宫廷造办处制作,是乾隆玉器代表性作品。

玉瓶的纹饰为凤纹螭纹,与一般宫廷作品用龙纹和凤纹不同,古人认为龙生九子,九子中就包括蟠螭。所以,玉瓶上的螭凤纹,也就等于龙凤纹。乾隆款凤纹螭纹玉瓶,体现了乾隆玉器的一般艺术特点。

清 白玉龙纹兽形彝

清白玉龙纹兽形彝,高21.5、宽18.3厘米。玉质白色,质地温润。此件造型高雅,玉质优良,纹饰繁美,工艺精湛,应属清朝内廷的御赏宝器。器型本于西周青铜彝(注水器)而有所变易,是一件典型清代仿古玉器。

明清时期仍遵循了宋代仿古玉器的遗风,多以商周青铜器为原型,着意仿制形似,常附加繁缛的纹饰,造型亦真亦变,风貌融旧会新,别出心裁。


原文作者:曹平

文章来源:《收藏家》2017年12月刊《读宝寄情——天津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玉器陈列赏介(下)》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收藏家》官方授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汉代海昏侯国考古出土——古玉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