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来池州一定要去的地方是哪里「池州人」

时间:2023-01-29 19:49:12 来源:解忧旅行铺

大家好,来池州一定要去的地方是哪里「池州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好啊,今天来给大家讲讲池州哦

首先还是游玩线路和景点介绍啊

Day 1 祁门牯牛降——百丈崖——秋浦河景区

1. 祁门牯牛降

祁门牯牛降位于黄山市祁门县与池州市石台县交界处,距祁门县约80公里,因主峰牯牛大岗酷似一头牯牛从天而降而得名。这里游人不多,水潭、瀑布、峡谷和徒步路线吸引着喜欢清静的游客和户外爱好者。


牯牛降古称西黄山,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主峰海拔约1727.6米。景区内的许多地方还没有开发,充满野趣,游客游览的主要是景区门口的牯牛湖和两个峡谷——大、小溪谷。


牯牛湖环境清幽,碧绿的水面像镜子一般,青山绿树倒映湖中,湖畔建有栈道,还有供游客入住的山庄。大、小溪谷中,有数个瀑布在峡谷间奔流,落进水潭溅起水花,此外,还有古驿道和新四军遗址等景点。


这里是安徽短途自驾游的好去处,背包客可以去徒步海拔约1528米的大历山,路上坡度很陡,大部分时间都要踩着树叶、泥土前进,到达山顶扎营可以看日出、日落。

2. 百丈崖

百丈崖原始森林探险景区集青山、绿水、奇石、飞瀑、幽谷为一体,峡谷全长3公里,有瀑布30多处,碧潭无数,两旁为原始森林覆盖,生态环境绝佳,2003年5月,此地惊现华南虎踪迹。景区谷底百丈崖瀑布高约百米、宽约20米,常年水流不断称绝于世。


百丈崖原始森林探险发源于皖南深山区(森林覆盖率87%)石台县境内的秋浦河,河水澄碧如秋,两岸风景如画。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数游秋浦,留下脍炙人口的《秋浦河十七首》,如“山鸡羞绿水,不敢照毛衣”、“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成为秋浦河秀色的真实写照。秋浦河漂流段最具特色:两岸古树依依、河道滩险水急,李白笔下的"水车岭、驼鸟湾、鱼梁坝"等悉数再现。游客乘竹筏漂流,可追寻诗仙诗踪,体验唐诗神韵。


皮筏漂流,全长15公里,途经14个险滩,礁石林立形态各异,乘坐皮筏可戏水中流激情冲浪。游客进入景区可在河岸推石磨、踩水车,在水上餐厅品尝秋浦渔人竹筒饭,在沙滩上自助烘烤,在河湾里嬉水捉鱼,在古柳林中弯弓狩猎,是漂流休闲的好去处。


百丈崖景区不仅是优美的高山峡谷生态游区,而且是开展户外拓展运动的理想佳境。百丈崖原始森林探险依山就势兴建了名目繁多,异彩纷呈的户外拓展设施,有走钢丝、渡索桥、攀石崖、过天梯、学狞猎、爬软梯、溯溪源……等多项户外拓展运动。在这里,把沐浴大自然的生态旅游和参加户外运动的体验旅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户外体验运动是让人在特定环境下,通过参与活动,来放松精神,了解自己,展示个性魅力,更好的适应周边环境和协调团队关系,最大限度积极挖掘潜能的一项活动。释放工作压力、调节心理平衡;体验生命的意义、锻炼坚强意志:积累共同经历、增进彼此了解;感受个体与团队,重新审视自我,焕发工作热情、提升竞争能力;挖掘潜能,培养员工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磨练员工意志,加强纪律性。让团队中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协作被发挥到极致;领悟竞争中的精诚合作才能获得双赢、多赢。不断超越自我。

3. 秋浦河景区

秋浦河漂流发源于皖南深山区(森林覆盖率87%)石台县境内的秋浦河,河水澄碧如秋,两岸风景如画。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数游秋浦,留下脍炙人口的《秋浦河十七首》,如“山鸡羞绿水,不敢照毛衣”、“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成为秋浦河秀色的真实写照。秋浦河漂流将带给你全新的漂流体验。

秋浦河漂流段最具特色:两岸古树依依、河道滩险水急,李白笔下的“水车岭、驼鸟湾、鱼梁坝”等悉数再现。秋浦河漂流,全长5公里,途经多个险滩,礁石林立形态各异,乘坐皮筏可戏水中流激情冲浪。

秋浦河皮筏漂流,全长15公里,途经14个险滩,礁石林立形态各异,乘坐皮筏可戏水中流激情冲浪。游客进入景区可在河岸推石磨、踩水车,在水上餐厅品尝秋浦渔人竹筒饭,在沙滩上自助烘烤,在河湾里嬉水捉鱼,在古柳林中弯弓狩猎,是漂流休闲的好去处。

百丈崖户外旅游区位于石台县十四公里处,矶滩乡洪岩村境内。与秋浦河漂流相依,百丈崖景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植被覆盖率高达90%以上,绿视率达95%以上,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空气中的含氧量及氯子浓度高,是一座天然的大氧吧!百丈崖不仅是优美的生态游区,而且是开展户外拓展运动的理想佳境。开发者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依山就势兴建了名目繁多,异彩纷呈的户外拓展设施,相继开展了走钢丝、渡索桥、攀石崖、过天梯、学狞猎、爬软梯、溯溪源……等多项户外拓展运动。

Day 2 杏花村风景区

安徽池州杏花村位于池州城西,古有酒肆,产名酒。杏花村南至齐山湖,北至钵顶山,东接西门吊桥,西临秋浦河边,杏花飞雨,横贯十里。


昔日的杏花村杏林百亩,花艳如云,村中还有一家黄公酒垆,僻静优雅,浓酒飘香。当年任池州刺史的杜牧游览此地时留下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千古流传的诗句。自后池州杏花村成为千古名村。《池州府志》记杏花村:“旧有黄公酒罅,后废。余井圈在民田内,上刻:黄公广润泉字”。明天启及清康熙、雍正时,曾相继于此筑事、建坊、葺祠。杏花村酒的盛名历久不减。古井仍存,井水清冽,俗称“香泉似酒,汲之不竭”。今“杏花村酒”仍为市场名酒。


池州杏花村,古有12景:平天春涨、白浦荷风、西厢烟雨、茶麦浪、三台夕照、栖云松月、黄公酒垆、铁佛禅林、昭明书院、杜坞渔歌、桑柘丹枫、梅州晓雪,一步一景,引人入胜。


池州杏花村1987年被列为安徽省首批省级风景区。杏花村古井文化园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西郊一公里处,交通便利,是在杏花村古井遗址基础上建成的新的旅游景点。参观游览六朝长廊、怀杜轩、郎遂故居、鱼龙桥、古戏台、青莲馆、民俗村、渔歌埠、望华亭、昭明堂、醉仙湖、窥园等著名景点,感受千年诗村特有的诗酒文化,体验农耕文化和古老技艺,欣赏黄梅戏和武术表演,穿越八卦迷宫阵挑战惊险和智力,与水牛为邻,免费品尝手工酿制的黄公酒,并观看了解手工酿酒工艺。

Day 3 九华街——化城寺——百岁宫

1. 九华街

九华街位于九华山中心,是九华山吃、住、娱、购的唯一地点,也是交通衔接点,观光车停靠站即设在九华街的入口。


九华街其实是个环形小镇,周边和中心寺院密布。祗园寺、旃檀禅林、化城寺等重要寺庙都在这里。另有净洁精舍、龙庵、华天寺、聚龙寺、闵公禅寺、菩提庵、净土庵等。

2. 化成寺

化城寺位于池州市东南50公里处的佛教胜地九华山上,早在东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已有僧人在此筑庵,唐至德初年(公元756年)建化城寺,被认为是地藏菩萨转世的新罗国(韩国)王子金乔觉(金地藏)在此传经布道。化城寺是九华山的开山祖寺,历史最悠久,同时也是地藏菩萨道场。


化城寺在九华山上的食宿大本营九华街的中心位置,由九华街步行到达非常方便。寺庙两旁是一家挨着一家的小商铺,门前的月牙池据说是地藏的放生池,白墙黑瓦的寺庙和商铺倒映在池子里,能拍出漂亮的照片。月牙池附近有一娘娘塔,仅剩塔基,据说是为纪念金地藏的母亲而建。


寺庙主体建筑沿中轴线排布,共四进,由南到北依次为灵官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前三进为清代建筑,最后一进为明朝建筑。最漂亮的要属大雄宝殿,窗户上雕着花,门楣刻有冰纹,在恰到好处的位置鎏着金,进入大殿一定要抬头看屋顶,藻井上彩色的“九龙戏珠”雕饰为艺术珍品。


作为九华山历史文物馆,化城寺的庭院回廊中挂着一幅幅展示九华山山水的字画,陈列着文物。值得一看的精品有:明代无瑕和尚用针刺破舌头,笔沾舌血写成的《华严血经》,无瑕和尚的肉身则在百岁宫可以看到;金地藏穿过的巨大的鞋子和帽子;明代青铜谛听,谛听是金地藏的坐骑;清康熙、乾隆帝的御书手迹等。

3. 百岁宫

百岁宫位于池州市东南50公里处的佛教胜地九华山上,始建于明代,屡有毁建。庙内供奉着明代无瑕和尚的肉身,因其活到126岁才圆寂所以寺庙得名“百岁宫”,无瑕圆寂后尸身一直不腐,是九华山现存最古老的肉身,所以百岁宫是到九华山必游的寺庙之一。


百岁宫的主体建筑白墙黑瓦,沿着山崖呈南北走向狭长型排布,好似城墙,山上的岩石穿插入寺院内,给寺庙增添了古朴自然的韵味。跨过南边的山门,是放有香炉的院子,北边即大雄宝殿,殿门上的牌匾有黎元洪写的“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几字,由大雄宝殿的侧门可进入肉身殿。

Day 4 天台景区——天台寺(天台峰)

1. 天台景区

天台景区是九华山旅游区最著名的景点,其中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登上天台,可观到九华全景。经过双桃峰、十王峰后可见一汪泉水,纯净度极高,可直接饮用。可乘坐天台索道,从高空欣赏美景的别样风情。

2. 天台峰

天台寺,又名“地藏寺”、“地藏禅寺”,位于九华山景区的天台峰顶,是九华山地理位置最高的寺院。天台寺历史悠久,相传唐时金地藏(地藏菩萨)曾在此居住过。这里也是佛教徒朝拜地藏菩萨圣迹的必到之处,所以往往将天台称为九华山主峰。据说这里在宋代就有寺院了,如今所见的建筑,基本是建国后在清代建筑的基础上改建的。


到达天台寺有两种选择:一是全程步行,从九华街附近的通惠寺后,沿山道步行上山,全程步行约3-4小时左右;二是步行与索道结合,先步行到凤凰古松,乘坐索道到古拜经台,再步行向上,走到天台寺,全程大约2小时(根据个人体力而定)。山中指示牌挺多,游客不用担心找不到景点或者迷路。


如今的天台寺,前后共三进殿宇,地藏殿、大雄殿、万佛楼等,殿宇的底部架空,下面有蓄水井。在天台寺周边,有块岩石上有一凹下的巨大脚印,传说为地藏菩萨的足迹,这里有路可以到捧日亭,亭子建于清朝乾隆时期,亭内有石雕佛像、神台,前设石凿香炉。


从寺后小门可到天台最高处——云峡。二块巨大岩石之间,只能容一人通行,右边岩石上直镌“云峡”二字,左边岩石横刻“三线天”三字。这里是九华山看日出、观云海的好地方,天气晴朗时,可以俯瞰九华群峰和山下的九华街。


如果想在天台看日出,游客可以住宿在附近的天台招待所,平日价格不贵,几十元至一百元左右。

接下来给大家讲讲池州的风俗民情哦

1.池州傩戏

池州傩戏源于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它无职业班社和专业艺人,至今仍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祭祖、驱邪纳福和娱神娱祖娱人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


池州傩戏有“傩仪”、“傩舞”和“傩戏”等表现形式。整台“正戏”,饰演既有戏剧情节、表演程式,又有脚色行当和舞台砌末等戏曲特征的“本戏”。是靠“口传心授”的方式,宗族师承,世代沿袭,每年例行“春祭”和“秋祭”,“春祭”即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人日)至十五择日进行,“秋祭”即农历八月十五进行,平时不演出。


池州傩戏汇蓄和沉淀了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文化信息,涉及多种学科、多个领域,内涵十分丰富,隐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和极高的文化人类学、戏剧学、宗教学、美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和民俗学等学术研究价值,仍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民俗仪式,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象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

2.青阳腔

青阳腔,古典戏曲剧种。据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记载:“江以西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至嘉靖变为乐平、为徽、青阳。”产生于安徽青阳地区。明嘉靖至万历(1522~1619年)年间,青阳腔随徽商经水陆两路带进赣北落地生根,分布于都昌、湖口、星子、彭泽、瑞昌。同时,由北向南推进,流传南昌、吉安、抚州、赣州等地。


青阳腔入赣后班社如林,深受江西城乡观众喜爱。当时湖口、都昌、彭泽比较有名的班社有建于清道光四年的湖口秀兰班,同治三年的湖口老秀兰班,光绪三十年的湖口中秀兰班、福秀兰班,民国七年都昌的菜子班,民国十三年彭泽的高腔开堂坐唱班等。


青阳腔剧目由南戏、明传奇和弋阳腔连台大戏所构成。可分为三大部分:(1)整本戏部分:包括“三国戏”“岳飞戏”“水浒戏”“封神戏”“征东戏”“征西戏”“目连戏”等连台本戏。(2)传奇戏部分:它包括南戏五大传奇中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琵琶记》和明传奇戏《瓦盆记》《仙姬记》《台卿集》《十义记》《黄金印》《红梅阁》《龙凤剑》《香毬记》《蝴蝶梦》《双杯记》《三跳涧》等。(3)杂出小戏部分:它有《张三借靴》《十八扯》《贵妃醉酒》《三怕老婆》《漆匠嫁女》《观音送子》《鲁班贺屋》《大赐福》等。这些剧目除杂出小戏部分外,90%以上都见诸《远山堂曲品》《词林一枝》《八能奏绵》《玉谷调簧》《摘锦奇音》《万曲长春》等著录。


青阳腔音乐继承了弋阳腔“一唱众和”“其节以鼓、其调喧”“改调歌之”“向无曲谱、只沿土俗”的声腔特点,也属南北曲系统,以曲牌联套与板式变化相结合而构成。充分运用青阳腔“唱”的重要艺术手段,“改调歌之”“错用乡语”,并在弋阳腔加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独树一帜的“滚调”。同时,它还在保持自己独特风格前提下,向其他戏曲剧种和民间音乐汲取营养,从而发展演变成既保持明代古朴奇特、声韵婉转、曲调高昂激越的原始风貌,又独具浓厚的赣北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的江西青阳腔音乐。


青阳腔演员行当为十角制,即一末(老生)、二净(大花脸)、三生(须生)、四旦(青衣)、五丑(小花脸)、六外(副末)、七小(小生)、八贴(花旦)、九老(老旦)、十杂(二花脸)。


青阳腔的伴奏、伴唱及闹台使用的打击乐器主要有大锣、小锣、大钹、小钹、小渣、马锣、云锣、报鼓、堂鼓、大鼓等。


数百年来古老的青阳腔,一直保留在湖口、都昌、彭泽、星子、瑞昌一带广大农村,深藏不露,1955年首次发现,1956年定名为赣北高腔, 1957年10月成立了都昌高腔剧团。1959年6月初,青阳腔艺人晋京在中国文联礼堂作汇报演出、激起首都戏剧界、音乐界的强烈反响和高度评价。1960年都昌高腔剧团并入江西省赣剧院,名为“赣剧青阳腔”。1961年以青阳腔谱唱的古典名剧《西厢记》倍受海内外人士欣赏,郭沫若、茅盾、巴金、艾思奇、熊佛西等名家纷纷赋诗以志。香港一位收藏家署名真汉题词赞道:“会真翻作石西厢,胜过当年关董王,演到佳期甜绝处,莺莺今信在南昌。”


当代著名艺人有曹梅卿、曹跃春、吴厚德、崔锦太、黎炳政、邹喜寿、殷武焕等。


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酉华唱经锣鼓

唱新锣鼓酉华乡乐元、田屋、二酉一带老百姓自娱自乐、集体传承、集体发展的民间音乐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唱新锣鼓在酉华、南陵、泾县等地极为盛行。因农历除夕要演奏唱新锣鼓,所以当地称唱新锣鼓为“迎年锣鼓”。唱新锣鼓在每年的腊月和正月最为活跃。另外,在当地的岁时民俗活动中也很吸引人。


唱新锣鼓由于深受百姓们的喜爱,至今保留了多种套路、打法和风格各异的流派。目前,流传下来的动作套路有十二套之多。唱新锣鼓有两种表演形式,既可边打边唱,也可间打间唱。唱新锣鼓音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鼓点”和“唱曲”。唱新锣鼓的“鼓点”既是套路名称,又是音乐曲牌,以四分之二拍为多。鼓点节奏以四分音符为主的,艺人们称“单鼓点”;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为主的,被称为“双鼓点”。当地艺人把“唱曲”又称“喊牌子”。唱词一般以人物、典故为主,还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曲子是当地流行的民间小调。演唱时,先唱序,后唱主段。是演奏时把多个角色揉在一起的一种表演形式,体现出一种异中求同的和谐,具有极大的艺术表现魅力。

4. 东至花灯舞

东至花灯由“六兽灯”、“磨盘灯”、“八仙过海灯”、“五猖太平灯”、“龙灯”、“狮子灯”、“蚌壳灯”、“旱船”等十余种形式各异的花灯组成。主要灯种源于300多年前,有的植根于本乡本土,有的异地流入,表演形式各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内容涉及到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手工技艺、民间美术和宗教信仰等诸多领域。东至花灯主要流传于东至县的石城、张溪、高山、官港、木塔等乡镇20多个大姓家族,以家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祭祖、驱邪纳福、祈求太平为目的。


花灯均伴有民歌、山歌、戏曲、舞蹈等。灯会一般从正月初二开始,正月十五结束,有的持续到二月初二圆灯,习俗不一。东至花灯汇蓄和沉淀了多个历史时期诸多文化信息,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是当地重要的民俗活动,是汇集工艺美术、戏剧、舞蹈、音乐、武术表演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通过玩花灯,人们既欣赏到精湛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又可以再现一些古老的戏剧表演艺术形式。


目前,东至花灯仅靠“口传身教”的方式传承。随着老的花灯艺人的先后故去,精湛的技艺已部分失传,现在演出已显逊色,加上年轻人对花灯艺术价值认识不深,缺少自觉继承者,因此,东至花灯急需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传承。

5. 九华山庙会

唐开元末(719),时年25岁的新罗僧金乔觉渡海来到九华山中,苦心修持,一方善信,悉皆宗仰。贞元十年(794)农历七月三十日,在九华山苦修75年、已经99岁的金乔觉圆寂,尸坐石涵中,三年未腐,骨节发出金锁般声响,众僧徒尊为地藏菩萨示现,建肉身塔供奉。此后,每到农历的七月三十日,佛教僧众和当地山民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逐渐形成了庙会的形式。明清时期,在佛诞节(农历四月初八)、自恣日(农历七月十五)、地藏诞日(农历七月三十)都举行“浴佛法会”、“盂兰盆会”、“大愿法会”,民间和寺院还共同举办“阴骘大会”(农历十月十五)。

但凡这样的日子,朝圣和集市贸易蔚然成风,各地信徒组织各种团会,朝山进香、拜塔、守塔等,大的寺庙也组织传戒活动,四众弟子可以求戒并领取戒牒。九华山庙会以超度亡灵、祈求平安和众生安乐为主要内容,佛教僧众多举办“水陆法会”、“放焰口”、“拜忏”、“放生”等宗教仪式,山民们则利用香客众多的机会做买卖,并举办“舞龙灯”、“狮灯”、演出目连戏《目连救母》和《九更天》、《刘文龙》等傩戏节目,几日几夜,热闹非凡。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九华山庙会已成为祭祀活动、集市贸易和文化娱乐活动融为一的文化空间,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民俗价值。

6. 平安草龙灯

东至县木塔平安草龙灯现流传于本县的木塔乡,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该灯由木塔方氏家族所传承,主要是以驱邪纳福、祈求太平为目的。草龙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晚举办。木塔平安草龙灯根植于本乡本土,具有深厚的地方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内容涉及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手工技艺。龙身用纯稻草扎捆而成,外部包烟纸及绸布,不同于其他的龙灯(其他龙灯均用绸布缝制而成),古名曰草龙。龙身全长8米,围长1.2米,角长1米,游舞时由九名青壮年手执木把手游玩(其中八人舞龙,一人舞龙珠),舞动时草龙时而盘旋,时而昂首,时而翻滚,时而摆尾,首尾相随,顾盼生辉。通过草龙灯的表演,人们即欣赏到精湛的民间工艺和优美的舞姿,又增加了友情,构建了社会和谐。

目前,木塔平安草龙灯仅靠“口传身教”的方式传承,随着老艺人的先后去世,精湛的技艺即将失传,现在演出已显逊色,加上年轻人对花灯艺术价值的认识不深,缺少自觉继承者。因此,木塔草龙灯急需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传承。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了哦,大家记得关注我呀。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