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收藏要闻:周尊圣天山题材作品解读

时间:2021-09-04 13:45:16 来源:

周尊圣天山题材作品解读

黑龙江省美协理事周尊圣直面天山,通过细腻的情感演绎心灵的语言,其作品涌动着一种自然情结。他在表现当代文化语境的同时,又凸显一种理性的思辨———既要梳理历史文脉,又要注入时代气息,力求画作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情与浓郁的人文内涵。其作品沉穆、持重,既有记忆中的戈壁古道,又有现实中的天山大漠。

一幅好的山水画作品十分讲求形意的贯通和精神的呈现。周尊圣深谙此理。通过长期观察,他掌握了天山的结构。创作时,他依据山体的转折变化进行刻画;在跌宕起伏的山势中捕捉连贯的山体意态,并由外向内挖掘出一种肆意、深沉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内核便是风骨。没有风骨,天山就会失去生命的活力,精神也就会随之消失。只有留住那坚韧挺拔、粗犷刚烈的风骨,天山才有活的灵魂,才能傲立天地,才能淡然面对大漠风尘的孤独与沧桑。周尊圣师天地、崇造化,宗风骨、重精神,诠释了天山浑厚正直的品格和内敛从容的气度。他用笔于庄重中含俊逸、于法度中带潇洒,将天山的阳刚壮美、雄浑博大生动地表现出来。

品读周尊圣的作品,我认为其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他拉开了主体物象与其他物象在空间上的位置关系,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意境。他天山题材的作品,近景清朗,远景渐渐虚淡,在不断延伸的纵深关系上产生了虚实对比,这不仅打破了画面的平面性,而且还形成了一种开放的精神空间。他以明晰的层次过渡,将画面意境由平远、阔远逐渐推向深远,从而表现出天山的浩渺与雄浑。

二是他以优美的线条营造出天山的节奏变化。他用笔流畅,工写兼用,既讲求写实的工整与严谨,又重视写意的率意与灵动;既能把握天山的质感进行具象描绘,又能从天山中选取关键部分进行抽象表现。他画中的线条随山势起伏的变化而变化,或短粗遒劲、或连绵纤细,刚柔相济、长短有致。他中锋运笔,辅以一定的肌理表现手法,表现出线条的灵性与韵味、繁简与疏密。其线条不仅契合天山这一生命体的律动节奏,而且还随着节奏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张力。

从周尊圣的天山题材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画天山已不再痴迷于对传统山水画法的取法,不再拘泥于对古意的表现,而是力求在法度中绘出新意。他以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自然观、山水观为创作主旨,将天山纳入当代的艺术实践与美学视野中,并对传统技法、传统理念等进行适当的拓变,巧妙地融入一些个性化的笔墨、色调、线条等语体因素,力求形成自己的风格。红色特有的热烈与明快、激扬与奔放,使其画优美而不失气魄、典雅而不失灵动。

周尊圣的作品蕴涵着一种“大苍凉”的情怀。他通过天山的形貌捕捉到它的神秘与雄奇,营造出一种辽远、空旷的意境和伤而不悲的沧桑。面对一望无边的天山大漠,纠结的困顿与孤独渐行渐远,随之而来的是精神的净化、心灵的涤荡和自我精神的重塑。周尊圣回顾自己的从艺历程时说,他追求一种“物我相合”的境界。其实,他所追求的“物我相合”就是去除杂念,用主体之“道”观照玄远的山水之“道”,以体现人对自然的某种依附与寄托,从而实现本性的回归。(文左二图均为周尊圣的天山题材作品,上者为《天山红》,下者为《大音稀声》)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