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艺术百科:四个大字重见天日

时间:2021-09-14 17:45:02 来源:

四个大字重见天日

blob.png

“鹤”字拓片

blob.png

“化”字拓片

blob.png

“之遽”字拓片

历时半年多的《瘗鹤铭》残石水下打捞考古工作前段时间结束。日前,江苏省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此次打捞的3块残石上的4个字被初步认定为滑入江中的《瘗鹤铭》残字。

这4个字是“鹤”、“化”、“之遽”,分别刻在出水的587号、546号、977号石块上。考古人员经过与前人考定著录的《瘗鹤铭》铭文对照,发现内容相吻合,并且字形大小、文字式样、笔画形态都已经具备了东晋六朝由隶至楷的书写特性,与《瘗鹤铭》书写风格相一致,因此初步确定为《瘗鹤铭》的4个残字。

blob.png

《瘗鹤铭》

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坐标意义的《瘗鹤铭》,被誉为“大字之祖”,是中华书法艺术瑰宝。原刻于镇江焦山西麓临江崖壁之上,大约在唐代后期或稍晚坠落江中,破裂残损。自宋代《瘗鹤铭》残石被发现以来,历代书家均给予高度评价,对它的时代、作者、思想艺术性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但至今未有定论,成为千古之谜。

现在陈列在焦山碑刻博物馆的《瘗鹤铭》残石共有5方,是清代康熙五十二年,闲居镇江的苏州知府陈鹏年打捞的,共93字。据考古人员介绍,这次考古发现对《瘗鹤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验证了前人对《瘗鹤铭》的考证,而且对今后《瘗鹤铭》书法价值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新发现的4个字,可以为《瘗鹤铭》原文考证提供更多素材。

在这次水下打捞考古之前,镇江曾经在焦山西麓组织过一次针对《瘗鹤铭》的考古挖掘,但因为条件、技术设备限制,没有实质性发现。这次的水下考古,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GPS定位技术、超声波技术、多波束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并邀请央视《探索·发现》栏目组加盟,制作播出了上下两集的电视片《瘗鹤铭》。

新闻发布会上,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利明,日本汉和堂有限会社社长陆宗润和日本安田女子大学教授信雄3位专家,应邀分别作了题为“书法的情境与品赏”、“碑帖的鉴定收藏和装潢、保存”、“杨宾《大瓢偶记》与《瘗鹤铭》的研究报告”的专题学术报告。这场学术报告会为中日两国书法、碑帖爱好者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借鉴的平台。陆宗润还慷慨捐赠出他收藏多年的《瘗鹤铭》旧拓本。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镇江基地和《瘗鹤铭》研究中心也同时成立。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