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古玩百科:荆向海的书法艺术

时间:2021-09-15 09:45:02 来源:

荆向海的书法艺术

我与荆向海相识十余年了。他现为山东省书协副秘书长、济南市书协常务副主席。在众人眼中,他“待人亲和,不矜不伐,性格厚道,爱交朋友”(孟广征《人品造就书品》);在书协工作中,他也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blob.png

荆向海擅行草书,行笔仿佛壮士舞剑,裹风雨、挟雷电,在回还往复中,充分展现出刚柔并济之美。也正是这个原因,他的作品得到了大众和专家的广泛好评。在全国第三届、第六届书法大展,全国第五届、第六届中青年书法展和第二届全国正书展等展览中,他的作品或入展、或获奖,为他赢得了诸多荣誉。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有一段艰辛的历程。荆向海也是如此。他自幼习颜体书,寒来暑往,不离不弃。1975年,他拜颜体名家张立朝先生学书,打下扎实的传统基础。1985年,他考入首都师范大学首届书法大专班,得到欧阳中石先生的指导。在这期间,他又广泛研习了秦汉刻石、魏晋南北朝碑志,以及唐、宋、明、清等历代书法文论,使自己的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潘伯鹰在《书法杂论》中说:“写字必须有恒心。如无恒心,不如趁早不写。俗语所说‘字无百日功’,作为鼓励之语是不妨的,作为真理则确乎是谎言。大抵,写字至少要二三年不断的努力,方能打定初步基础。每天不妨写少些,但要不断。”对于初学者尚且如此,更何况对于像荆向海这样一个有所追求的书法人呢?

blob.png

这里是荆向海的两幅书法近作《郑准诗》(见附图上者)和《六一居士诗》(见附图下者)。我们可以看到,荆向海的书法已具有了一定的个人风格。其特色主要在用笔上。黄庭坚在《论书》中说:“凡学书,欲先学用笔。用笔之法,欲双勾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倚笔,则有力。”提起用笔,我想到近日里的一件事。有一天去荆向海的工作室,见他正提笔在四尺宣纸上创作。一侧静观,但见其侧锋入纸,然后迅速转向中锋。那支毛笔仿佛是一个行人:时而若有所思,时而疾步如飞;时而沉吟如老者,时而跳宕如稚子。这精熟的用笔凝聚了他曾经付出的多少生命岁月!

blob.png

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用笔之法,太轻则浮,太重则踬。到恰好处,直当得意。唐人妙处,正在不轻不重之间,重规叠矩,而仍以风神之笔出之。褚河南谓‘字里金声,行间玉润’,又云‘如锥画沙,如印印泥’,虞永兴书如抽刀断水,颜鲁公古钗股、屋漏痕,皆是善使笔锋,熨帖不陂,故臻绝境。不善学者,非失之偏软,即失之生硬;非失之浅率,即失之重滞。貌为古拙,反入于颓靡;托为强健,又流于倔强。”由此可见落笔的轻重技法是书妙之魂也。不管是“偏软”、“生硬”,还是“颓靡”、“倔强”,皆书之病也。从荆向海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用笔技艺主要表现在手指灵活上。他入笔快捷,如神斧劈山,不及掩耳。然而从线条质量上看,又非轻率之笔所为;在浓润、枯渴之间,是力的沉潜,更是传统的当下述说。我们看到,他的用笔,按而不滞,提而不飘,顿守法度,折用中锋。在字的笔画中,尤其显示出笔锋转折的个性,表现出含蓄的韵味。

blob.png

荆向海学习书法,是学众家之长;而他的创作,则是在传统精神的框架内,从变中求新。我们知道,书法一旦形成固定程式,则很难脱胎换骨。

blob.png

凡学书有成者,全在于能恰到好处地投入自我的能动性。我们看荆向海的书法,无论何种书体,其根皆出于颜书。然而,不同的书体,又派生出新的审美取向;不同内容的创作,则如山野中的花朵,姿色烂漫。我感到,他就像一位自信的园艺师,在自己的艺术苗圃里精心培植着自己的五彩梦想。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