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古玩百科:赏赵泽书法有感

时间:2021-09-21 11:45:18 来源:

赏赵泽书法有感

云南省书法家赵泽的书法集《中国当代巨匠名家全集·赵泽行隶书法》由黄河出版社出版了。此书制作精致大方,很有气势。

赵泽长期从事书法艺术创作,对中国书法传统广泛涉猎并深有研究,在艺术形式上力求创新。这本作品集中的“行隶”书法就是他长期努力、不懈求索的结果。赵泽的书法其实有多种式样,篆、隶、楷、行、草各体皆备。而这本一百页左右的大开本作品集,却只收录了他的“行隶”,足见赵泽对自己“行隶”书法的喜爱。

1.jpg

赵泽书法

赵泽的“行隶”书法有一定的独创意义。我在研读书法史时发现,早期的章草和后来的郑板桥书体虽然也有这方面的取向、取意,但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对隶书和行书进行审美融合。作为一种风格式样,赵泽的“行隶”的确具有特别的审美意味。

随着对赵泽作品认识的逐渐深入,我感到,他在隶书的式样上,的确走出了很特殊的一步。他深入浅出,由历史的积淀步入现代人的审美意识,把行书与隶书从功用到审美做了一次大碰撞、大融合,创造出既不失传统又更加自由的式样,契合了现代人的审美心态,使书法艺术显示出了另一种花开锦绣的生命力。

blob.png

赵泽书法

赵泽平时跟我谈传统时,常常提到他如何学习《曹全碑》、《张迁碑》、《石门颂》、《乙瑛碑》、《礼器碑》这些碑帖。而谈到行草时,他对《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等作品也深爱有加。对隶书的哲学思考以及对行书的热爱,使他萌生了隶、行结合的想法。赵泽先是深入学习传统艺术的精髓,然后再寻找自己的风格特点,以期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书法形式。书法讲究童子功,是一种水滴石穿的坚韧的事业。书法创作一如音乐、绘画、舞蹈、诗歌,要自己的精神境界在前,才会有心有灵犀的创造。没有超凡的悟性、胆识以及对书法艺术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时代眼光,是无法进行书法变革的。赵泽的探索与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赵泽作品集中收录的作品有小字巨幅“行隶”,有四、六尺“行隶”,内容有的是抄录古今的散文、诗歌(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欧阳修的《秋声赋》、白居易的《长恨歌》、王勃的《滕王阁序》等),也有古今名联、佳句,还有自创的诗词、楹联。其“行隶”是诗性的,文气十足,很有古今一贯的人文精神。

赵泽的“行隶”,有《石门颂》的真率、《乙瑛碑》的飘逸、《张迁碑》的沉雄、《史晨碑》的典雅、《礼器碑》的瘦劲,更有《曹全碑》的变革味道。《曹全碑》和赵泽的“行隶”都比较灵秀。赵泽从《曹全碑》出来,汲《兰亭序》精神,再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使其“行隶”结体精巧、笔法精妙、墨法独具匠心。其“行隶”瘦劲中含婀娜,亲切动人,韵致清丽,潇洒灵秀,既取碑的神采,又融帖的韵味,出神入化,字字神采飞扬、气韵生动。

唐代诗人杜甫说:“书贵瘦硬方通神。”东晋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赵泽的“行隶”,是在这些书法精神上展开的。他一扫隶字只讲构架刚健的传统,以灵秀硬朗的气韵,创作了诸多既是“筋书”,又有鸟迹飘逸感的作品。其点画一波三折,线条婉转流畅,可谓“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既有生命的坚韧,又有自然的和谐。这是值得体会的富有哲学意味的书法审美创造。

赵泽出身在农村,故而他对书法的文化气质和自然灵性有其独特的感悟。可以说,他的“行隶”,不是从古奥走,而是从自然走,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产物。这是他从小接近自然的天性和生活条件使然。所以看赵泽的“行隶”,有种目睹花草叶簇、野地风色的韵味。一个喜欢书法的朋友说,赵泽的“行隶”有硬笔美术字的嫌疑,趋于时尚和通俗。我觉得,这正是瘦硬通神的体现,也是现代感的一种表象。否则,书法艺术怎么能以传承传统来贴近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呢?这点可能不是弱点,而是长处。

每翻开《中国当代巨匠名家全集·赵泽行隶书法》,总有一股新鲜的书法空气扑面而来,透射出不俗的生命意趣和不一般的人生境界,洋溢着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这是极具鲜活生命力的艺术形象,不啻为一个新的文化符号。(文左二图均为赵泽的书法作品,左图为作品局部)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