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书画展览:携一身烟火 诉一生钟情

时间:2021-11-19 15:45:02 来源:

携一身烟火 诉一生钟情

越窑青瓷是瓷器的始祖,亦称母亲瓷,越窑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的名窑之一。早在东汉时期,在浙江绍兴的上虞,就烧制出品类繁多、造型优美、釉色晶莹,且质地完全达到现代瓷器标准的青瓷。然而有一天,那熊熊燃烧的越窑却突然熄了火,那段历史仿佛被封存。

1000多年后的今天,越窑青瓷还有人在制作吗?很多人会有这个疑问,我们可以确定地说,有,不仅窑火重新点燃,也有了传承人。在上虞东山脚下,董文海正薪火相传。

踏实地做事,水到渠成

在上虞,知道董文海的人,要么是真正喜爱越窑青瓷,要么就是听人口耳相传。对很多人而言,只知道上浦镇董家山的原啤酒厂里,有一个“东山越窑青瓷坊”。并非董文海刻意保持低调,而是因为有所坚持。

董文海14岁进入上虞陶瓷厂工作,可以说是从小伴着泥土长大的。上世纪80年代,上虞陶瓷厂重新拾起消失了1000多年的越窑青瓷技艺,他便拜师学习陶瓷制作技艺,因为技术过硬,还成为了管技术的副厂长。但到了2000年企业改制,他和其他1000多名职工都下了岗。从副厂长到下岗工人,人生的大起大落让他有了新的体悟:“踏踏实实做事,留下真正好的作品才是最真的。”

2015年4月,越窑青瓷《薪火探秘》获第五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艺术道路是艰苦的。2004年,董文海组织创立了上虞越瓷陶业有限公司,2010年,他又在青瓷的发源地上虞上浦创办了东山越窑青瓷坊,租下一间民居,承包数亩土地,潜心研究越窑青瓷的烧制技艺。据资料记载,上浦的古窑址占了上虞整个古窑址的60%以上,小仙坛、窑寺前等古窑址就在上浦。在董文海看来,越窑青瓷烧制受湿度、温度以及空气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而在发源地才有可能做好越窑青瓷。为提升制瓷技艺,他时常奔走于古窑址附近,找原材、寻配料,并对碎片进行物理、化学定性分析,测定胎土的组成成分、釉色成分和烧制温度,不断进行青瓷制作试验。上山采集瓷土、提炼原料、釉料配方、拉坯造型、作品烧结等,但他却不觉得辛苦:“整日与青瓷相伴,虽枯燥却有成就感。”

2009年,董文海在一次生产过程中一氧化碳中毒,牙齿几乎掉光,甚至连路都不会走了,处在活过今天、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阳的状态。幸运的是,他的身体渐渐康复了起来,也继续投身到自己喜爱的青瓷艺术中。

“有时候,我相信有的事就是命中注定的。”董文海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前几年,他带领几位专家到古窑址考察,平时看到地上碎片他基本不会去捡,那一天,仿佛是神使鬼差,他捡起了其中一片,并进行了简单的处理,结果发现上面写了一行字,其意是兼爱天下,这并不是普通百姓所使用的器物。这个发现让他惊喜不已,残片至今还放在工作坊的陈列室里。

正是董文海的淡定自若,虽没有什么宣传,但凭着口碑,他的工作坊订单不断,而他,也水到渠成地评上了“越窑青瓷烧制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潜心修炼,还原失传技艺

对于失传的技艺,每一位传承人都希望想尽办法去复原它,重现它的光华。

董文海坚持纯手工的制作方式,所制作的越瓷保持了古代瓷器的器形、纹饰等风格,尤其是用手工进行刻画、拍印、压印、戳印、模印、堆型等装饰,使制坯原料、花纹装饰十分接近原物,从而大大提高了仿制的质量。他的一些仿制品,因仿制逼真,曾经骗过了多位收藏高手。

法门寺地宫里的“秘色瓷”,其胎壁薄匀,色泽绿黄,晶莹温润,如玉似冰。董文海仔细看过法门寺地宫里的“秘色瓷”照片,又与窑寺前古窑址中的“秘色瓷”碎片比对,当“秘色瓷”碎片的各项数据出来以后,董文海便开始了自己的仿造。不知经历过多少个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多少次的比对辨正,有一天当3件青灰湖蓝色仿五代盘和荷花碗经了1300度的高温煅烧,在冼净铅华后终于闪亮出炉的时候,他哭了:“起初,当我细细观赏这3件作品时,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新生的‘秘色瓷’竟如此光彩夺目。色如山峦之翠,釉似玉石之润,在光线的照射下,似有一泓清水缓缓向我袭来,而且从不同的角度观赏,还能看到不同的颜色。”

此前,他还对“开片纹”成功试制。“开片纹”是失传近千年的制瓷绝技,董文海认为,既然能在古窑址找到“开片纹”碎片,那么用周边的瓷土做坯胎,就一定能够成功试制。经过上千次反复调整、试验和记录,最终试制成功。

举家与青瓷为伴

在越窑青瓷工作坊里,不仅董文海在坚持,他的儿子董晖也在其列。

2010年,在因一氧化碳中毒,害怕制瓷技艺失传的父亲董文海的坚持下,原本是证券行业金融新贵的董晖,挥别生活了9年的西安,回到了老家上虞,跟着父亲手把手地学起了越窑青瓷烧制技艺。

那时的董晖是抑郁的。或许是因为秉着孝顺的原则,抑或是因为家族血液中对于青瓷传承的本能,董晖虽然心中有怨,但在父亲的监督下,依旧一丝不苟地学习制瓷的技艺。采料、练泥、制坯、上釉、烧造……每道工序董晖一一从头学起。

董文海谈到儿子学青瓷技艺时,也讲到“缘分”这个词。那是儿子董晖第一次去古窑址,不料他挖到了一块陶瓷碎片,上面残存的字样组合起来竟然是他的名字,这真是天意啊。于是董文海便说:“我们和越窑青瓷都有缘分。老天让你留下来,你就别走了。”而在一次到古玩市场售卖瓷器的经历,更是让董晖看到了制瓷技艺的前景,坚定了潜心学习的信念。

平时,董文海与妻子就住在工作坊里,董晖与儿媳则每天报到,到了节假日,工作坊更是小孙子的“游乐场”,小小的手捏着土,有模有样地做着“越窑青瓷”。

静谧安详的东山脚下,瓷土在转盘上快速地飞旋,在双手娴熟地往复提、拉、挤的过程中,瓷坯逐渐成型。现已60多岁的董文海依然埋首于瓷土之中。“现在来来往往的人太多了,都得不到时间来创作。”最让董文海安心的,还是脚踏实地地做事,留下好作品。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