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谜题之艺术「名画之谜」

时间:2022-12-28 15:41:05 来源:林兴宅

大家好,谜题之艺术「名画之谜」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学作品的审美层次与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

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犹如品尝佳茗。开始看到茶色、闻到茶香,如果进一步细细品尝,就能舌下生津。一种隐约淡远的甘甜耐人寻味。口中久久留下余香,令人神清气爽。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包含着由浅人深的审美层次,它为读者提供了咀嚼、寻味的充分余地。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就是根据文学作品的审美层次进行的。

从文学的根本性质来看,我们似乎可以说:文学艺术是人类心灵透射出来的历史之光,因为它具有美的形式而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具体说来,首先,文学属于美的领域,它具有审美的形式。-部作品如果不具备美的形式,不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就不能称为真正的文学。而文学的美是通过语言文字、韵律、节奏、结构等因素的有机组合表现的。这些形式因素间接唤起感性的文学形象(想象的而非视觉的形象)。其次,文学的美不同于某些艺术美(如装饰图案等),不是“纯梓美”,而是一种“依存美”,它包含着丰富复杂的历史内容,是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特定民族的现实生活的反映,是历史的折光。

最后,历史的内容不是直接进入作品,而是经过作家的审美感受世界的过滤、催化和再生的过程。因此它渗透着人类心灵的甘泉,涂满作家个性心理的色彩。它包含着某种特定的心理、哲理的内涵,而这种内涵是深藏不露的意蕴。

在文学欣赏中,它像涓涓的细流悄悄流进读者的心田,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读者的深层心理这种意蕴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性。它使作品在读者心目中成为象征的形式而被吸收和改造,读者即以自己的不同心境和处境而代入不同的经验内容。因此,我们可以把它叫作“象征意蕴”。能够长期流传、脸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必然具有某种超越时空的象征意蕴。这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超越国界、传世不朽的最内在的秘密。就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的最高技巧,乃在象征暗示。

从上面简单的说明。我们就可以大略看出文学作品的审美层次的基本面貌,文学作品的文字、韵律、节奏、结构等形式因素,是欣赏者最初接触到的审美因素,通过审美感官可以直接感知。在感知各种形式因素的基础上,读者借助想象力唤起了某种艺术形象,这是文学作品审美结构的第一个层次。而文学作品的形象体系总是指向、暗示一定的历史内容,这就构成了文学作品审美结构的第二个层次。最核心的层次是作品的象征意蕴,它隐藏得最深,必须在深入把握作品的历史内容的基础上。才能逐渐领悟。三者构成从小到大的同心圆。这就是文学作品提供给读者的审美的层次结构。它虽然是无形的,是对作品的一种抽象。但细心的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却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这种抽象可以帮助我们对文学欣赏的由浅入深的复杂过程进行整理和分析。

总之,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通过优美的艺术形式和丰富深刻的历史内容的有机统一。把人的生命感,把人类生活中潜藏着的心理暂理的意蕴,生动地揭示出来,给人类的精神生活提供一种超越时空的象征形式。所以金圣叹说“世间妙文,原是天下万世人人心里公共之宝”、并认为王实甫的《西厢记》正是“向天下人心里取出来”,"写出普天下万万世无数苦心力学人满肚皮眼泪来”(《读第六才子书《西相记》法》),才使那些具有相同或类似经历的人为之感动。这些话当然有文学超阶级论的味道,但是,如果我们仅就优秀文学作品包含着某种象征意识,因而使这些作品在作为历史的意识形态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超越功能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么,这些话还是符合实际的。

现在,我们分别对各个审美层次进行一些说明。

先看第一个层次:文学作品的各种形式因素都可以构成相对独立的形式美,如色彩美、音乐美、雕塑美、建筑美等,都能独立地给人以感官的愉悦。但各种形式因素的主要功能是唤起文学形象,传达某种意义内容。所以文学作品的形象,除了文字形象外,还有结构形象、韵律形象,节奏形象等。这些形象都不是视觉形象,主要是想象形象,它们不能提供读者直接的观照,只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间接地唤起生活表象。所以,人们把文学作品的形象叫作意象。

再看第二个层次:这个层次包含着客观的社会生活内容和作家主观的理解、评价这两个方面。但它们不是一般的生活内容和主观评价,而已经是审美化、情感化了的。也就是说,作品中的社会生活内容是经过形象化、典型化的过程,已经渗透着作家的审美情感。而作家的主观评价也不是直接说出,而是隐含在形象之中,是伴随着情感活动的审美评价。所以。这一层次之所以具有审美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被包裹在美的形式中。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因素,是一种人格美、情操美、道德美、理性美。

这个层次在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中显得很突出,这是文学与其他艺术种类不同的地方。文学美的依存性最大,内容最宽广,理性色彩最浓厚,与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意识形态的关系最为密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文学美被人误解最多,扭曲、异化得最严重。人们经常把这个层次从整个审美系统中抽离出来、孤立起来加以对待,而与一般的生活内容和社会思想等量齐观,忽视它的审美化、情感化的特殊本质。许多理论上的混乱和误解都是从这里引起的。因此,我们要强调这个层次自身的审美价值,欣赏者必须用审美的态度和观点去感受和体验。

最后再看第三个层次:所谓象征意蕴,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文学作品中形象或意境的象征意味,从作品的角度看,它是潜藏在作品的具体内容中的某种人生精义或人性、人情最隐秘、最深刻的秘密。从作者的角度看,它是作者所表现的深刻的社会人生观念或情感范型,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人生感受。

总之,这是一种哲理和诗情。它的存在使作品具有丰富的启示力,能引起读者最广泛的联想,而使作品的形象或意境成为读者生活和心灵的象征形式。这种象征意蕴并不是作者明白说出的,而是一种“无言之言”是作品内在的意味。作品的象征意蕴看起来有点玄虚、神秘,实际上并不是虚无缥缈、无法把握的所谓“神性”,而是有其依托和形迹的。依托的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形迹则是从这种特征抽象出来的核心观念。

应当看到,优秀作品的特定历史内容和作家的具体感受本身并没有不朽的魅力。因为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注意和兴趣的中心是不断转移的。因而,作品特定的历史内容和作家具体的生活感受,便会逐渐消失其激动人心的力量。

比如,在粉碎“四人帮”后的两三年内,像《班主任》、《伤痕》、《于无声处》这样一些作品,曾经扣动过亿万人的心弦,其社会反响的强烈程度甚至超过了历史上某些杰出的文学名著。而当我们的国家进入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时期,社会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作品的特定的时代内容,就缺乏先前的那种巨大魅力了。但是,如果作品的内容隐含着某种深刻的哲理心理内涵,即象征意蕴,那么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由于作家反映生活,表现情感十分生动和深刻,能够从生活的表面现象深入到事物的内在特征,而且这种特征具有巨大的普遍性和典型意义,类似于类型、概念那样的东西。因此,读者在感受这种特征时,很容易把本来活生生的特征抽像为某种现念形式。例如,鲁迅在《阿Q正传》中成功地刻画了阿Q不顾客观上节节失败的事实,而在自欺中谋求自尊心的满足、精神上的得胜这样一种特征。它在小说中有许多生动的表现,是话生生的,它被表现得非常鲜明、深刻,在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因此,人们很自然地把它抽象为“精神胜利法”这观念形式。这种抽象主要是由有权威的评论文章作出的,一旦获得群众的普遍认可,它就相对定型化了。这就是象征意蕴的具体形态。

这时,作品的象征意蕴就由无言转化为可言,也就是由不具备语言形式的抽象存在变为具备语言形式的具体存在。有的优秀作品的象征意蕴还不具定型化的具体形态,但读者在欣赏过程中一般都自发地进行某种抽象。只要作品所表现的特征是鲜明、深刻的,那么,读者的抽象一般说来是相近的,能够形成自为的定型。这种从具体的、活生生的特征中抽象出来的观念形式,有时就在生活中流传开来,成为某个典型性格的“共名”或某种情感状态的代号。它们使这些作品的形象或意境以简化的形态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并且具有最大的启示力。人们只要想起它,某个典型性格的面貌或某种心境就在心中浮现,并有力地启发读者进行无穷无尽的定向联想和想象。读者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就借着这种观念形式的暗示活跃起来,

从这些简单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象征意蕴的基本性质是作品内容的典型性、深刻性。象征意蕴的依托是特征表现的鲜明性,它的表现形态则是从这种特征抽象出来的、能够超越作品自身特定历史内容的局限性而指向无限的暗示性的核心观念。

总之,象征意蕴是文学作品触发读者联想,想像活动的媒介,是使文学作品具有不朽生命力的一种活跃的基因。一个作品如果只是在编织离奇曲折的故事,停留在对生活现象的摹写或表现上,而缺乏某种象征意蕴,那么,这个作品就是肤浅平庸的。

文学作品的象征意蕴本质上是作家的生活感受原型,即作家在实践中感受到的生活的基本意义、人生的真谛,它的产生是主体心理与客观社会生活内容在实践中的统一。象征意蕴体现着历史的逻辑(必然性)和人类心理的逻辑(必然性),包含着人类生活的哲理和心理的共同规律。它是艺术内容中最深刻,也是最基本的因素。这是作家对生活有了深切体验之后获得的,是历史在主体的感性世界中积淀的成果。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象征意蕴、原则上都可以把它抽象为某种观念形态。比如,《诗经·蒹葭》的象征意蕴,我们可以把它抽象为浪漫主义企恋;《诗经·将仲子》的象征意蕴,可以概括为人类感情与理智冲突的内心戏剧;而屈原的不朽名篇《离骚》,我们则可以用“追求者的苦恋”来表述它的象征意蕴;等等。

但是,这种抽象简化的处理就像给一个有生命的人起一个名字,它仅起符号的作用而作品的全部丰富性和生动性都消失了。所以,对象征意蕴进行观念形式的抽象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过渡,而目的则是无穷尽地领略作品的内在生命。严格说来,象征意蕴是优秀作品的不可言说的本体界,读者只能接近它,却不能穷尽说明它。

通常人们所说的“艺术之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指的就是作品象征意蕴的这种特性。至于作品的形式和具体内容都是可以言传的。所以,象征意热是优秀作品的一种内在贯注的生气和灵魂、风骨和精神,是作品的最高旨趣和精神价值。这些都是只能细细体味才能逐渐领悟的。我们应该把它们看成文学内容的特征性、深刻性、典型性的完美和谱的表现,看成是作品中最动情的因素,看成触发读者想象力的介质。这样,我们就不会把象征意蕴看成是可以用严格的定义界说的东西了。

既然象征意蕴是这么玄妙的、形而上学的东西,那么,为什么它有审美价值呢?这是因为象征意蕴并不是以抽象的哲学概念的死式存在着,而是融在形象内容之中的意味,是一种生气、灵魂、旨题。它是使作品的艺术境界得以无限延伸的因素。同时,象征意蕴是作品内在的生命,文艺欣赏是以自我的生命去接近艺术的生命而在对象中肯定自身本质的过程。总之,象征意蕴是文学作品获得美感作用的最强大的、最永久的力量,是作品最高的审美层次。

上面对三个审美层次分别作了简要的说明。三个审美层次的确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都可以相对独立地给人以审美的愉悦。正因为这种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在具体作品中,这三个审美层次往往表现出不平衡的状态。比如,有的作品有相当精美的形式,但内容比较贫乏;有的作品形式比较相朴,但内容却比较丰富深刻;而有的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结合得还比较协调,但内容缺乏深度和典型性,因而虽然获得一时的喝彩,却没有长久的生命力。

还有些作品,内容初看颇感真切,也能感人,但缺少韵味,没有回味的余地;而有的作品初看似乎平淡无奇,或者隐约朦胧,但细加揣摩,却可发现它隐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受,如此等等。以上各种复杂情况都是由作品的三个审美层次之间不平衡关系造成的。同时,也正因为文学作品具有相对独立的不同审美层次,因此欣赏的过程才可以确定为不同的步骤。

但是,不同的审美层次都是处于统一的审美系统之中,它们互相依存、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比如,形式粗糙、形象凌乱单薄的作品,其内容的审美素质也会降低。而内容的审美价值不高,即使形式技巧非常讲究,整个作品的审美价值也不可能高。作品的内容如果缺乏一种更为内在的神韵,缺乏深刻的典型性这个作品便是平庸速朽之作,内容的花哨,形式的游戏,都是无济于事的。

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三个审美层次则是高度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正因为这样,文学欣赏又是一种完整的心灵活动的过程。文学作品审美结构的这种层次性与整体性相统一的特征,使文学欣赏的步骤既可分又不可分。划分是相对的,主要是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实际的欣赏活动则是很难加以区分的。因此,我们讲文学欣赏的步骤,切不可以为文学欣赏活动是可以在时间上加以分割,可以单独进行的阶段性行为。重要的是,我们从这种区分中可以看出,文学作品的审美素质并不是混沌模糊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系统,层层递进,一层比一层隐蔽,一层比一层深刻。因此,文学欣赏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深人、寻幽探胜的过程。

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根据文学作品的三个审美层次的相对划分,来确定文学欣赏的三个互相联系的步骤:形式的把握与形象的感受、内容的理解与体验、意蕴的探究。那么,这三个步骤的具体心理内容是怎样的呢?

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与欣赏者的心理结构如果获得同步,文学欣赏活动就得以顺利地进行。这时,欣赏活动的心理过程是这样的。第一步,形式的把握与形象的感受。欣赏者主要是调动审美的直觉力(对意象的而非视象的直觉)去观照作品的文字、结构、韵律节奏等所构成的形式美及其意象美(形式美的观照叫外视,意象美的观照叫内视)。其心理活动主要取知觉印象的心理形式,获得的是一种趣味性,一种感官情绪的愉悦。这是文学欣赏的人门,一个人如果不能感知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和意象美,那就根本谈不上所谓文学欣赏了。通常所说的艺术分析,这是帮助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和意象美的感知。

第二步,内容的理解与体验。欣赏者主要调动理解力去把握作品的具体历史内容。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融入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联想和思考。其心理活动主要取想象、理解、思维的心理形式,欣赏者所获得的是一种历史感和理性的满足,这是文学欣赏的深人。如果欣赏者不能融入经验和知识,那么,他的欣赏活动就只能像小孩看图画一样,停留在初级审美活动的水平上。

第三步,意蕴的探究。欣赏者主要调动情感体验能力去领略、体味作品的象征意蕴,并触发广泛的联想活动,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补充它,从而在对象的观照中看到“自己”。这时,欣赏者的心理活动主要取领悟的形式,他似手受一种作品之外的力量所统治,从而获得无穷的暗示性。假如欣赏者缺乏丰富的情感体验,那么他就很难在对象中实现自我的发现。因此,一个文学欣赏者需要遍赏人间的情味,使自己的深层心理富有活力。他要执着人生,热爱生活,敢于在生活的海洋中拼搏。这样,他就能获得各种人生体验,能够体味文学作品中丰富复杂的情味,我们往往有这样的经验,当心灵进入完全的欣赏状态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在审美注意中把作品中的主角当作自己的替代。

而在诗歌中,则把抒情主人公作为自己的化身。即用他们的眼光看世界。用他们的情感态度去体验生活。这时,文学作品实际上已成了欣赏者心灵的象征形式了。于是,欣赏者的深层心理的活力就借着作品的象征意蕴的触发突破缺口,得到升华。这是一种深层情绪反应,欣赏者不一定能意识到的。比如,我们看了悲剧的表演,流了很多泪;或者看了喜剧的演出,大笑几阵子,看完之后心满意足地回到家里,躺上床感到很好睡。它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不知不觉的。这是文学欣赏的最后完成,这时我们对作品便达到了更高的直觉。

总之,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是沿着如下的路线进行的,即直觉——理解、想象——领略——更高的直觉。前一个直觉是初级的,后一个直觉是高一级的心理活动,即斯宾诺莎所谓的“直觉智境”,这是一切人生经验和知识所构成的终极大彻大悟于全体的境界。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进贾府之前,就听说她有一个“顽劣异常”的表哥叫贾宝玉。进府后又听见王夫人的一番介绍,忽然听见通报:“宝玉来了!”黛玉暗想:“这宝玉不知是怎样个惫懒人呢!”不料进来的却是一位“青年公子”,他“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黛玉一见这位风貌不凡的宝玉时,竟大吃一惊,心想:“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的。何等眼熟……”这种现象我们在生活中有时也可以遇到、到底应该怎样解释呢?

我认为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获得答案,这就是因为宝玉的形象暗合黛玉潜意识中贮存的“意中人”的范型。这种范型的建立是以童年时代“美”的印象为基础的,也与她在长期生活中所向往的模特的积淀有关。在文艺欣赏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当我们进入欣赏胜境时,不知不觉中会感到作品的境界“似曾相识”,会发现自己原来与作者“心有灵犀一点通”。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欣赏,实际上就是在审美对象世界中找回自己,这可以说就是文艺欣赏的极致了。一个人如果深层心理的活力很活跃(比如:他经历各种挫折,饱尝人世的辛酸,有丰富、深刻的人生体验和人性感受)。那么,他对文学作品的象征意蕴就会产生特殊的敏感,就能深人体味作品中最微妙之处,而获得深深的共鸣。从这里可以看出,文学欣赏的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心理运动过程。

(原载《福建论坛)1985年第1期)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