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我国古代名画踏歌图是谁做的「宋代绘画特点」

时间:2022-12-28 18:53:06 来源:万卷千城

大家好,我国古代名画踏歌图是谁做的「宋代绘画特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我情。”这是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诗词大意为李白登船将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有踏歌声,只见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这首诗歌提到了踏歌这个民俗活动。可见“踏歌”这一娱乐形式在唐宋时期的平民中甚为盛行。

“踏歌”是古代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人们口唱欢歌、两足蹬踏,动作自由、奔放。从汉唐及至宋代,都广泛流传。它也是一种群舞,舞者成群结队,手拉手,以脚踏地,边歌边舞。

据《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昼夜酒会,群聚歌舞,舞辄数十人相随,踏地为节。”到了唐代,踏歌一方面在民间更为广泛地流传,成为一种重要的群众自娱性活动;另一方面,被改造加工成为宫廷舞蹈,出现了缭踏歌、踏金莲、踏歌辞等宫廷舞乐。

宋代每逢元宵、中秋,都要举行盛大的踏歌活动,正如蔡卞在《宣和画谱》里描写的:“中秋夜,妇女相持踏歌,婆娑月影中。”同时也有风格迥然不同的男子踏歌,马远的《踏歌图》表现的就是农民的踏歌活动,从绘画的角度来展现踏歌这项民俗活动的魅力。

马远《踏歌图》把山水和民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踏歌图》画卷高191.8厘米、宽104.5厘米,在这幅作品中,画家以严谨生动的笔法表现了雨后天晴的京城郊外景色,同时也反映出丰收之年,农民在田埂上踏歌而行的欢乐景象。

此画为南宋画家马远的传世名作,乍一看像是山水,实则为风俗画。不搭界的一雅一俗,很协调地统一于画面,足见其艺术功力。

画的上半部描绘了奇峰,以及松林中隐约浮现的殿阁飞檐、曲折长廊。中段空白,烟雾缥缈,就好像山谷中飘洒着丝丝细雨。远处奇峰对峙,宫阙隐现,朝霞一抹。整个气氛欢快、清旷,形象地表达了宋宁宗赵扩题写的“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诗意,也透露出宋朝皇帝对太平盛世的企盼。


图的下部分描绘的是近景,有巨石、溪流、石桥、疏柳、翠竹、低洼的稻田,还有踏歌而行的农民。作者用简约的线条、清丽的色彩,巧妙地把复杂的山水景物描绘得层次分明、远近得当。画中没有花草,但又表现出了欢快的情境。

在人物的刻画中,一共六个人物,有男有女,有老有幼,老农质朴、欢畅的情绪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儿童天真稚气的形貌,与老农形成鲜明对比,更增添了作品的情趣。

画中山水景物占了画幅的绝大部分,人物所占的比例很小,但由于画家在人物间的疏密距离、彼此的呼应方面作了精心安排,使人物成为整个画面的视觉中心。

画面最前方的山间小路上一个农妇和孩子,后面是有四位农民,这四位农民手舞足蹈,看似因庆祝丰收的季节而畅饮欢歌跳舞,人物都刻画的非常细致:面部擦汗伴随着欣喜的表情,白花花的腮胡,袒胸的肉感骨感。

走在前面的那位白胡子老人拄着手杖,边走边舞,转过身去招呼正要过桥者。后面的这三位老者,一位手舞足蹈鼓掌歌唱,一位醉了拉住前面人的腰带慢慢前行,还有一位喝醉酒了,也要扛着自己的小酒壶,鞋还是夏天的凉草鞋,三人跟着前方白胡子老人的节拍,表演了一出踏歌行。就连前面驻足观看的农妇也不禁看的入迷,小孩子更是不由自主的跟着手舞足蹈起来。

马远巧妙地将这诗意的自然之景与人物风俗活动结合起来,静动结合,相辅相成,整幅画面既安静闲适,又不乏愉悦轻松之感。此图所有的艺术形象也并非全都为真实之景,其中也掺杂了作者所蕴之诗意。翠竹红梅姿态婀娜,路旁的老柳树也都抽出了新芽,在乍暖还寒的风中摇曳,观看者也似乎能置身于画中,耳边回荡着农夫们欢乐的歌声。

这幅作品,从总体上来说,虽然不是边角之景,但在具体处理上,融入了边角之景的法则,所以并不以雄伟见长,而以清新取胜。

尤其“峭峰直上而不见顶,绝壁直下而不见脚”的山峰,宛如水石盆景,绝无五代、北宋荆浩、关仝全景式大山大水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画面上端有宋宁宗所题五言绝句:“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

马远显然是一名高手,他不是刻板的图解,也不是生硬的歌功颂德,而是通过描绘优美动人的形象表现原诗的意境,谱写了一曲歌颂丰年乐业太平景象的动人乐章。

从马远的创作意图来看,虽然题材、气势、场面、对象都比以前的画作小了很多,但是他精巧的布局、独特的构思使得“边角之景”,不论是一角山岩、半截树枝,还是一帆孤舟、几座房屋,都成为画面的主要内容,再配上生动的人物和动物,使得构图平衡稳定又十分自然,将山水、人物、花鸟完美地融为一体,极富生活情趣。

马远,南宋伤痕美术家代表,擅长裁取局部入画,人称马一角

马远,字遥父,号钦山,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祖籍山西永济县,后来移居杭州。从中原地区千里迢迢地搬家至江南安家落户,既不是为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湖,也不是被充满艺术气息的南山路所吸引,而是迫不得已之举。因为北宋灭亡了,皇帝被金军带走了,山河破碎了,要想活得像个人样,最好的出路就是南逃。

国家虽然不幸,但就马远个人来讲,他很幸运。因为他生活在一个不折不扣的绘画世家,太公马贲、爷爷马兴祖、爸爸马世荣、伯父马公显、兄弟马逵,后来还有儿子马麟,都是宫廷画家,而且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靖康之变”催生了一批伤痕美术,其中最突出的伤痕美术家代表是马远和夏圭。两人都是南宋画院待诏,有感于国破山河碎,在章法布局上独辟蹊径,裁取局部入画,所以马远有“马一角”之称,而夏圭被称为“夏半边”。

马远花鸟画技艺承继家传,山水则源于李唐。他继承和发展了北派山水画风的特点,用大斧劈皴描绘棱角分明的奇山峻石,用简约的手笔描绘林木,自然生动,用不同的线条描绘不同条件下的各种水势,对自然观察细致入微,善于表现空气感,具有极强的写实能力。他的山水画常把山景放在一角,以山石的峻峭同大片的空白形成强烈的对比,位置经营独到而达极致,所以马远有“马一角”之称。

所谓“马一角”,指的是马远在构图时,只描绘山之一角或水之一涯,在画面上留出大面积空白,使主题鲜明突出。

《寒江独钓图》局部

“马一角”也好,“夏半边”也罢,其实都是“穷则思变”的结果。当北宋画家把全景山水发展到登峰造极的高度时,南宋的山水画家要有所创新与突破,就不能不在观照方式和表现方法上另辟蹊径,因此才有了从“远观其势”的全景风光到“近观其质”的边角之景的转变。

马远擅画山水、花鸟、人物,在当时影响极大,有独步画院之誉,作品上常有宋宁宗赵扩与皇后杨氏的题字,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

马远的绘画作品数量较多,但流传至今的已屈指可数。重要作品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幅作品《踏歌图》、《水图》、《梅石溪凫图》,及《寒山子像》、《孔子像》、《石壁看远图》、《高阁听秋图》等一些小幅真品,还有少量作品散落在世界其他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手中。

宋代绘画题材广泛,反映小市民和农村现实生活的风俗画走上画坛

宋代绘画作品较前代而言,在题材方面有很大的拓展,不论是题材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开拓。

1、绘画内容取材广泛

随着宋代画家视野的进一步拓展和对日常生活的关注,释道人物、历史故事、城市及田园的风俗、鸟兽草虫、梅兰竹菊、枯木怪石、各地山水甚至一朵花、一根竹枝的折枝等大千世界的题材无不摄入画家的眼帘。尤其是日常平凡生活中的农夫、村妇、渔人、货郎、蚕妇、伙计、儿童等进入画面让人倍感亲切和浓郁的生活情调 。

宋代很多宫廷画师比较接近中下层人民的生活,有的画院画师本来就来自民间,因此反映市井生活、农村生活得心应手,出现许多风俗画的杰作。

李嵩的《货郎图》局部

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李唐的《牧牛图》、《村医图》、李嵩的《货郎图》、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等 。还有的作品虽是山水画的主题却有风俗画的趣味,如马远《踏歌图》 、夏珪《山水十二景》 等。

2、绘画深度上注重细节描写

翰林图画院注重“格法”、“形似”,宋徽宗赵佶就非常重视画面细节刻画,其为人耳熟能详的教画院画工观察孔雀登高先居左足、春日正午月季的故事就是细节的审视,

画院试题有一则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夺魁者摒弃简单图解题意的做法,而是在荒凉渡口渡船上,细致刻画一位酣睡船舱的艄公身旁失落的笛子,这个笛子的细节勾起人无限的遐想,笛子作为艄公排遣野水的荒凉和寂寞的工具也失落了,就很含蓄地表达了画意,因此笛子这一细节描写是夺魁者成功的关键,这也与画院的审美趣味有关。比如《踏歌图》中六个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均是传神的细节刻画。


3、宋代画院画家也能当官,可以从容不迫的观察日常生活

宋代的画院画家可以授予官衔,文人画家本来就是官吏,绘画不过是业余而已,他们有足够的闲情逸致,形成了宋代画家雍容闲适的心态,可以从容不迫地观察日常生活。斜阳牛笛、鸡声茅店、溪桥柳细等都可以成为绘画的题材。

同时“诗画本一律”的文人画理论让画家以文学的眼光来看待绘画创作,文学中那种细节描写手法、象外之旨的韵味追求自然也会渗透到绘画作品中。

因此,宋代画家开拓创新和悠闲从容的心态也是宋代绘画题材开拓的原因之一。当然,宋代题材的开拓也是绘画自身发展的需要,绘画艺术越是走向成熟,反映在题材、构图上就越细致、生动。

宋代绘画作品从全景构图向局部构图演进,以及题材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开拓,凸现了宋代绘画的理性精神的加强,这些与理学的渗透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