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评书的概念「评书艺术」

时间:2023-01-09 15:09:05 来源:柳下乱弹

大家好,评书的概念「评书艺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可以说每一代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听着评书故事长大的,至于你长大之后是不是还有时间或心境去听评书,无可否认的是,你少年时代绝对是听着评书长大的。回家问问自己的父母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绝对都是一个“故事高手”。

这一行业,看着最容易,做起来最难!说话,谁都会;那么把谁都会的一件事情做好,还得做成一项高等的职业,是何等的难?说书自古是娱乐或者文化里面最高等的职业。无论老幼,后来有了女性说书人,统统称作先生。既是一位乡里德高望重的长者,遇到一个青年的说书者,也会点一下头,喊一声:先生。

说书的是先生。

过去,其实现在和未来也是一样的,人妖像获得知识、学识,就是两条路,一是看书,一是听书(聊天说话都算),就是一“耳治”,一“目治”。一个是看来的,一个是听来的。我以为学堂里学的是基础的东西,听书(聊天说话)得来的才是上层建筑的东西。那就是人情、世故。怎样与人打交道,怎么处理人际关系,是从故事的事例中学来的。这是冠冕堂皇的说法,最基本的作为职业者,就是要通过说书吃饭,俗话说的好,就是讲究“把别人兜里的钱说到你的兜里来”。

说书,要多难有多难,可想而知。

一提到评书,大家都有个疑问,评书现在还行吗?我告诉您,好得很,尽管放心。

评书是一个最古老又最时髦的艺术门类。一开始在田间地头,后来到村镇集市,然后进入城市,有了茶馆进入茶馆,有了电台进入电台,有了电视又进入了电视,有了网络有进入了电视,在解放前还一直把评书的词发表在报纸上连载,现在还可以把评书的故事改变成电影、电视剧做成剧本,只要你学会了评书,哪里你都可以赚钱,赚大钱。就怕你学不好!

世界上任何行业都是如此。看似再流行火爆的行业,你要是个“二把刀”,估计也混不下去吧。你却会说“这一行不行”……有人也说广播不行了,电视不行了,报纸、杂志都不行了,电影不行了,话剧不行了……其实干得好的很多很多。

所谓的传统评书,就是从几代人身上一直不断的丰富、发展、完善下来的艺术经典。其实任何艺术没有绝对的完全的“原汁原味”的,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在人的身上不断的传递着,人是今天的人,那么着也不会说出“昨天”的话。所以老的也就是新的,新的东西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其实也是上几辈艺人们积累的艺术精华,换个角度看,其实也是“老”的。这就是一个审美的问题。原来老先生们提出过一个“你、我、他”的简单的艺术概念。就是“观众、演员、故事”或者“故事、演员、观众”……可以变换不同的组合。就是说那个角度来看问题。评书讲究“跳进、跳出”一会儿我是说书人(演员)我就是客观审美的,就“他”,观众是主观审美的,我们为观众服务的,观众就是“我”,演员是替代观众来说话的,只有说出观众的心里话,观众才与演员共同认可这一作品“他”,演员和观众共同构成了一个故事中的“我”,这就融为一体了。那么对于我来说,传统作品和网络新作品,其实都是一种市场需要,打的是大家熟悉的、热衷的一个“故事品牌”,但是真正输出的确实是演员(我)的一种意识形态,我的一种对世界的认知。有人说传统艺人只有中国式的哲学,就是“因果”;其实不对,这是没有听过几天书的伪观众,不了解评书以及其他的传统艺术,才会这样自己琢磨着说。其实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的传统艺术是最有思想性的,最具人伦科学的。只有中国的传统艺术思想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不懂评书的人看到的是表面的曲折故事,因果报应。但是这个故事为什么这样发展呢,并不是既定的故事情节,就必须那样。评书,就要评,就要“艺人为本”来首先塑造“人物性格”。这个故事情节的推动是符合人物性格的,只有这个人才能办出这样的事情来,由于他的性格因素才促使故事情节必然的往哪一个方向发展。所以真正的说书,不是说的故事,而是说的人物。说的情理。不管是什么朝代、穿什么衣服,操何种语言,人就是必有人的本性的。所以说老书和说新书是一样的,穿着长袍马褂和穿着西装革履的人是一样的人,他办的事情必然是一样的。人性是永远一样的。什么时候都有好人和坏人,因为有贪得无厌的人,也有气节高尚的人,这样的人凑成了社会,永远上演着一遍一遍不同,但是通过人性来看,又是极其相似的故事。唐、宋、元、明、清……你们翻阅历史,其实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才能够以史为鉴,如果不一样,我们也不用借鉴了,是不是啊?

一些民国期间的小说,其实在报纸上一连载,就有说书艺人拿过来说了,那个时候没有版权这一说啊!其实当时《三国》《水浒》的故事也是写书人和说书人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优秀作品。先有了民间的故事传说,写书人再进行搜集整理、润色,那么在文学性、思想性上进一步提高,说书人再在这个提高的版本基础上去说,回来再反馈到文字作者这里,慢慢的才有了我们的“文学名著”。包括新中国的一代文学作家,都是在民家文学的基础上创作的。莫言都说自己就是一个“说书人”,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在小时候听的故事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我之所以最近去说民国的一些小说,就是他们在人民群众当中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有一些影响力。

更重要的一点呢,还是民国时期是一个文化碰撞的时代。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新老文化的接替和争辩。《江湖奇侠传》《近代侠义英雄传》的作者“平江不肖生”就是最初留学海外,一心回国推广“西学”的,不过在他回来推广“西学”的过程中,他才真正的认识到了“国学”,没有对比怎么知道好坏。所以他进而大力发扬中国传统思想,与西学融合,使用大家都比较易于接受的“武侠”的形式,通过写小说来探讨自然与人性。我们自古就是讲究“天人合一”的,尊重大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只有掌握他才能使用他。其实认真起来,中西文化也是统一的,因为都是“人”。只是在部分细节上根据地域有所不同。那么说这些说也是在认真的探讨“人性、文化和思想”,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同了,评书也要提高、提升自己的着眼点。比如我们家有一套书,就是我师父刘延广先生的《智擒惯匪燕子李三》,同是一部书,当初创作他的时候是颂扬我党我公安干警为民除害、缉拿惯匪这样一个主题思想。那么到今天还在说,还是特别受欢迎,是因为重心转移了,我们把剖析惯匪“李三”为什么难拿,他经过民国、日本、国民党统治三个时期,一直逍遥法外,一是当时社会的腐败、官匪一家,二来也是这个惯匪有很强的生存伎俩。我们现在的很多人离开了学校很多年,很没有融入到社会中来,没有个人生存的技能,为什么?李三不光是偷盗,他平时也要生活的,他开着一家油粮店来伪装自己,但是他的油粮店生意最好。比如人家来买一斤香油,李三给人家一斤一两,多给一两还不告诉人家,就说是一斤整。李三傻吗?不是。那时候都住大杂院,老百姓互相都看到谁家吃什么、买什么了。同样一斤香油,为什么你家买的就多一截呢?有人就去问李三是不是多给了?李三却说:“我的就是正好一斤,别人家的不够称,不够分量。”这样一来,都来李三家油粮店买东西了,不去别人家了,别人家缺斤短两啊。李三的生意就火爆了。多给一两也早赚回来了。这个是我们听书要学习的。所以我经常敢说,你花30块钱来听我王军说书,我绝对让你能赚回300甚至3000来。当然要看你自己理解和之行能力了,有的人听我一场书,受到启发,他回头何止赚3000啊,三万、三十万都有的。有一次在后海书馆给一个老板说《曾国藩用人》,他听完了,照付书钱、茶钱之外,还单独给了我200元的小费。为什么?他感觉他受益了,他受到了启发。他肯定回头就能用上,或者当时他就想到了解决自己公司里难题的办法了。是听书听来的。这是评书的社会作用。为什么过去都说是“高台教化”,称说书人为“先生”呢!不是跟说书人学“知识”,而是学’学问”。

有一句话,大家都会说。就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不过前提是,您得了解他是什么人吧?

所以,我说书不是迎合什么人的“口味”。你追着别人永远也追不上。要能够把别人带领到自己擅长的领域里,跟打太极拳是一样的道理,这就是“中国道理”。再者说,还是那个人性的道理,人的成长都是一样的。我说的是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古代人和现代人的规律其实是一样的。谈恋爱、结婚、生孩子,吃喝拉撒睡,人的欲望是永恒的。所以爷爷喜欢的书,爸爸肯定喜欢、儿子也肯定喜欢、孙子也肯定喜欢……会说书和不会说书的区别就是这样。会的,说啥人们都喜欢,不会的,说啥人们都不喜欢。要掌握人的规律,就是心理学和社会学。把天、人、社会的规律搞明白了,就是一个大圈和小圈的问题,都是一个圆。谁也转不出这个圈子去,这就是规律。什么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都是人,都是一样的规律。只是他们的玩具形式不同了,看小人书的和看动画片的和看漫画的有什么不同,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所以我说书是遵循着这样的一个道理和规律的。新书、旧书都是一样的,书面文字和口语艺术是不同的,改动的是故事的结构,剖析的是书里的道理和规律。今天网络追捧的修仙、穿越题材,正是几十年前《蜀山剑侠传》《江湖奇侠传》《青城十九侠》描写的场景。社会又是一个轮回,今天的我们跟几十年的先辈们同样面临一个大问题:没有信仰,没有归属感。生存压力大。青年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修仙是什么?穿越是什么?就是在探求另一个“自我”。再流行的网络小说,不去理解,拿过来“念”一遍,人们会喜欢吗?要讲透这个道理,听你书的人会追随你终生的。还有爱听不爱听的问题吗?这是评书的真谛。

人们在呼唤正义、呼唤道德,评书里的忠臣良将、侠士、仙侣,会给今天人们一个心灵上的满足。所以人们也在呼唤评书,呼唤真正的说透人情的评书!

对于“新评书”,评书的改革,我是不认可的。一个人和两个人、三个人……六十个人没有本质的区别,还是在说评书。所以我一直说,曲艺的改革不是外在的改革,几个人说,说什么题材,还是坐着说、站着说,都是一样的,因为你没有动真正的东西。你不动,他永远是评书,你动了,他也就不再是评书了。

那么什么是评书的“评”呢?

评 是有很多种的。脱离于人物、故事的“评论”是最低级的一种。夹叙夹议,更好一些。用个人的感情来塑造人物,用人物性格来推动故事进展,才是高级的“评”。你一张嘴,这个人物的形象一出来,那就已经是评了。你为什么设计他长那个模样,你为什么给他设定粗细嗓音、某地方言?这不都是评吗?就给这个人物定性了。所以图画高于文字和语言。一个形象,一个眼神儿,胜似千万言语。长篇大论的评讲,啰嗦起来没完,您喜欢听啊,论据找上一大堆,其实是失败的。这不是评书的“评”!

要永远知道观众比你明白,比你知识高,一定要点到为止,给观众留出想象的空间,不要画蛇添足。

【评书演员王寿成】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