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东营美术展「电影策展」

时间:2023-01-18 19:49:04 来源:海报东营

大家好,东营美术展「电影策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苟金铃 东营报道

中国当代艺术在非一线城市发生和发展的情况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话题。东营有一些常年扎根在本地的前辈艺术家,也有一些从这里走去其他城市的青年艺术家,策展人孟爽将东营本地艺术家的作品汇聚到一起,在东营市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当代艺术展。

十位艺术家从个人角度出发以东营为载体进行创作。本次展览的主题“追远”则意味着时间轴上的向前追源和向未来追愿,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时代的“艺术家”

展厅第一部分是文献展示,由“老照片”和“爷爷的信”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老照片”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承载了无数人回不去的旧时光。当你重新拿起老照片,那些模糊的记忆都会历历在目。在与孟爽的交谈中得知,“老照片”是从废品回收处搜集来的,这是一些被人们丢弃的老照片。同时“老照片”处提供了互动位置,观众可以将自己的老照片进行展示,当观者发现属于自己的老照片也可进行领回。在“老照片”墙的对面是青年艺术家薛雨璇用胶片机拍摄的一组作品,这组作品是她眼中的东营。

文献展示第二部分是“爷爷的信”,一共展示出了三封信件。这是一位爷爷写给90年代上大学的孙子“海勇”的三封信。每封信的内容都包含着爷爷对孙子的嘱托和期望。而这些信件是在历史年轮前行中对许多的“变”与“没变”的最好诠释。

最让观众好奇的一件作品就是严涛的《阿尔巴拉》,是由一幅用父母结婚照绘制的素描和两张100元人民币组成的作品。“这里面为什么放着两张100元?”“这是父母给的压岁钱吗?”每当听到大家好奇的声音,孟爽都会上前解释,“这幅作品的老师非常喜欢收藏生日钞,这两张人民币上的数字就是他父母的出生年月日。生日钞本身具有趣味性,唯一性,稀缺性,当然还有缘分性,是可遇不可求的。”

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和居住环境的不断优化,老旧房屋陆续进行拆迁改造,史庆合用油画的方式完成了《故园(六幅)》作品,画中的土房屋、老黄牛、泥泞小路都是史庆合的少年记忆,也是他的一份情感寄托。“踟躇前行,白云苍狗。我还是我,只不再是那个少年。童年犹在,只是故乡已经老去。”这是史庆合对他作品的阐述。

同样为了封存住儿时的记忆,90后的宋若曦用拼贴绘画的方式将成长中出现的元素进行整合,创作出了《石油城际列车》。故乡是宋若曦脑海中粘合在一起的记忆碎片,它串联了几代人的成长。

每幅照片和作品的背后都有艺术家观念和情感的表达抒发,而当不同时代艺术家的作品汇聚在一起,更是擦出了别样的火花,让每一位观众都能从中找到乐趣。

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石油城市

石油是我国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早年间东营也称“油城”,因油而生、因油而兴,抽油机、井架……承载着一代代石油工人和石油孩子的美好记忆。抽油机对于生活在这片盐碱地上的人们来说早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产工具,而是一种记号,一个伫立在整座城市各个角落的景观,陪伴这片土地上的人成长。

高清影像作品一共两部,许文剑的《利维坦1号》和张佳宁的《八面河》,两部作品均创作于2020年。《利维坦1号》中的利维坦取自圣经中的末日怪兽,托马斯·霍布斯将其称为帝国的怪兽,使用契约将人控制起来。作品的图像来源于现代文明边境上的巨型工业奇观,许文剑希望通过图像和文字的交错使用来探寻此地的欲望、劳动力、社会阶层等问题,旨在唤起观众的知觉,在作品与观众之间建造新的感知系统。

背井离乡、勤勤恳恳、为石油事业奉献了大半生……是老一代石油人的缩影,《八面河》这部作品的主角“老张”正是其中的一员。作品《八面河》拍摄于山东省八面河油田,是我国石油行业第一个实行远距离区块总承包的原油生产单位,而千千万万的石油工人是为石油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作品则是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一位石油工人的故事。艺术家从个体看群体,带着大家走进“石油人”的生活。

胜利油田有一批石油画家,在不同年代的不同时期创作了一批反映油田生产建设、石油工人朝气蓬勃的绘画作品,讴歌那一代为石油事业奉献青春、苦中作乐的胜利人。巨会庆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被称为“长在胜利的油画家”,在各项国家级省部级的展览中多次获得金、银、铜奖,而且多幅作品被中外机构、企业、画廊和个人收藏。

展厅中《窗外那一片天》这幅作品是刘新和在1986年创作的,1979年他随省采风团初识胜利油田,1984年调入后又几次去河口、孤岛前线体验,深切感受到了基层石油工人生活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却充满着朝气蓬勃的活力和为祖国献石油的豪情。这件作品选取石油工人们在工余时的生活状态进行创作,并在首届中国石油美展中荣获一等奖。

展馆最后一件作品《双城》是郑伊敏创作的一部VR作品。作品中有一个重要场景是西城少年宫,它是胜利油田黄金时代重要的文化中心,也是胜利油田的缩影,另一个重要的场景是郑伊敏对未来2049年的油平台的想象。这件作品从三个层面展开,第一部分是真实世界,尽量还原现实场景,第二部分则是表世界,表世界里又分为过去和未来,第三部分则是里世界,是漂流的意识空间。这是郑伊敏作为一名油田子女对胜利油田浓厚的情感抒发和对油田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本次展览作品形式多样,包括图片、绘画、影像等作品,是中国当代艺术在东营的一次在地实践。孟爽将艺术家作品与文献资料同时展出,不同年代的艺术家作品在同一空间中进行对话,一方面进行策展叙事结构上的尝试,一方面探索市民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认知。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