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诗的口语 白描及其他描写「诗中白描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01-28 16:13:05 来源:光明网

大家好,诗的口语 白描及其他描写「诗中白描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陈志泽

近几年常读到口语入诗,甚至通篇口语的好诗。譬如“我父亲说草是除不完的。/他在地里锄了一辈子草 /他死后,草又在他坟头长了出来。”(汤养宗《父亲与草》)寥寥几句大白话,象征意蕴却十分深厚、丰富。再如“列车在提速。田野,山脉,河流……闪过去。/车如流水,路似蛇。/谁记住了谁?”(耿林莽《闪过》)将列车提速直“说”出来,却抒情动人,平添了诗意,深化了题旨。其实不只是现代诗,追溯到古代,口语、白描的好诗并不罕见。譬如大家熟知的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洁、直白,却意境深邃、诗意浓郁。再如关汉卿的《不服老》:“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我这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完全取自生活中的口语,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凸显,极富感染力。

白描体的诗、散文诗比口语的运用更进一步,通过白描完成了作品的创作。像是不费什么力,却很够味。譬如郭风的散文诗《樟树和水磨坊》: “你的木轮一直转动着,又转动着;在我们的村庄里,你为世代的人们砻谷、磨麦、舂米,/并且捣药”“不,/我做得很不够……在我回顾我已经消逝了的时日,我更加思念我们村庄里下降的雨;/更加思念,在我们村庄里,山谷间众多的山涧/——是它们把下降的雨汇聚起来,/然后流到这里来,一直鼓励我,/使我的木轮不止地转动又转动……”樟树与水磨坊的拟人化对话,把两种高尚的品格体现出来,浸润着淡淡的诗意,却格外感人。

凡此种种,正如苏轼《与侄书》所言:“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口语、白描等手法创作的佳作貌似平淡,“绚烂之极”的浓郁韵味却得以自然流露。诗的口语、白描貌似简单、随便,其实很难把握。即使写得好,也容易给人缺乏文采、诗意淡泊的误判。这些年,也许是返璞归真吧,对于长期以来诗苑——特别是散文诗苑,呈现的以想象型为主要风格,造成“审美疲劳”的厌倦,就像市场上人们不喜欢外表好看而乏味的食品,转而看好带“土”字的货色(例如土鸡、土鸭、土猪肉——连姜也有土姜),不少读者开始乐于接受口语、白描入诗。

近几年,还有个衡量好诗的说法叫“接地气”。也许可以说,“接地气”就是接地里泥土的精气和融合着耕作者的血汗与心思的土地。也可以说是有点“土”吧。这样的好诗来自现实生活,富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往往又那么口语、通俗、简洁而构思精深,意蕴深厚,受到读者的欢迎。

欣赏诗的口语与白描,当然并非认为“洋”就不好。我也常常读到一些吸取外来艺术表现手法的“洋”得很好的作品。譬如刚刚我翻阅手边的刊物,就跳出这样的诗行:“黑色的阳光埋藏了我,我就长成蓬勃的青草,刺破重重压迫,回到宽广的地面上”“唯有阳光的表情牵系我气喘吁吁的希望”“重金属的阳光砸破我的脑袋,我能抓起一把泥土涂抹伤口”“阳光的瀑布轰鸣着从天上狂泻下来,把我击倒,我的呻吟还是爱的乐曲”。都写阳光,超时空的想象,先锋派的色彩,使作品别具艺术感染力。但我也确实读到不少令人不知所云的“洋诗”。前些天大街上看到这样一位老年女性款款走过,她个子矮却穿着大红大绿的拖地长裙,留着染了红棕色的披肩长发,戴着金丝眼镜……这样的打扮和当下一些生硬模仿西方艺术技巧写出来的诗或散文诗多么相像:拆开看,或许还不错,合到一起就让人难受了。

窃以为,汉装、西装,大米饭、奶油面包,各有所爱,人们尽可以自由选择。写诗“土”也好,“洋”也罢,写得不好都不好,写得好都好,读者与编辑应该什么样的好作品都欢迎才是。(陈志泽)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