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古诗词为何读不懂 「怎样才能读懂一首古诗」

时间:2022-11-22 11:41:26 来源:教语文的男班主任

大家好,古诗词为何读不懂 「怎样才能读懂一首古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假期班级开展线上阅读打卡活动,我自己撰写了几篇小短文供孩子们阅读。下为原文: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古诗词的学习可以说困扰着不少同学。借着假期,针对古诗词阅读相关的一些问题与大家交流。交流前先强调:第一,文中涉及到的古诗词很有代表性,希望同学们积累背诵;第二,鉴于同学们年龄尚小,仅提供浅层次理解,不做过多深入阐释;第三,以下内容仅是个人观点,自读娱乐即可。鼓励大家在读过之后阅读相关书籍,自主进行思考。

问题一:读了那么多古诗词,为什么觉得李白、杜甫写得一般?

最有可能的答案是:你的起点太高了。历经千年,至今仍能广为流传的古诗词无疑都是大浪淘沙之后保留下来的经典中的经典。打从落生开始,你听的、读的、学的就是李白、杜甫、王维,他们的不朽诗篇在潜移默化间便提高了你的审美情趣。一路读下来,自然感受不到它们的优秀。如果你不信,可以到书店里找找《全唐诗》(也有《全宋诗》,可以起到和翻阅《全唐诗》一样的效果),里面收录了可以目前可以搜集到的所有唐诗,有很多诗都是连作者姓名都无从考证的。试着读读,只要你有最基本的艺术审美,就能发现它们中的大多数是无法和语文书里,或是《唐诗三百首》里的经典相提并论的。

问题二:古人也每天都是这样说话的吗?

显然不是。与现代人的表达相同,古人的表达也存在着“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显著差异。而古诗词、文言文等,是以书面表达为载体的。对当时的普通人来说,这样的文章阅读起来也是存在着困难的,就像你读不懂《百年孤独》一样。所以,千万不要误以为古人的日常交流都是以诗词歌赋的形式呈现的,那就太难为普罗大众了。由此,你可能会想到下个问题。

问题三:古人为什么要写诗词?

既然不具备日常交流的功能,那为什么还要写呢?答案也很简单,古人写诗就如今人写日记,无非为了记录生活。以陆游为例,他的诗词流传至今的就有近万首,一生中起码三天就要写一首,还不排除有一部分作品已不可考的情况。所以,不要把古诗词想得过于高深。虽然我知道你也不写日记,但是你终归知道,日记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只要你愿意,每天写一篇也问题不大。

问题四:为何古诗词读不懂?(回到标题中的问题了)

首先,你应该对古诗词有个了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到了“意象”这个词,他也是目前可考的第一个将“意”与“象”作为一个词来使用的人。这“意象”,就是古诗词的核心。通常来说,古诗词包含着“物象”“意象”“意境”的理解层次。《周易》中则用“言、象、意”来区分这三个层次。两种说法的内容基本一致,即“物象=言”“意象=象”“意境=意”,区别在于与“物象”相比,“言”的内容更丰富,在物象的基础上还包含了音韵、格律等。

接下来,先说“物象”,“物象”即所见,既是诗人所见,也是读诗的你所见。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藤、树、鸦、桥、流水、人家、道、风、马,都是物象。诗人看到了这些,于是我们也从文字中看到了它们。再说“意象”,“意象=被赋予了情感的物象”,这个理解不严谨,但强调了“情”所发挥的作用,这一点至关重要。再看《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都流露着一种破败之感,这情感是被作者赋予的。那么,“意境”又是什么呢?简单说,意境就是众多意象组合形成的气场。《天净沙·秋思》的气场,毫无疑问就是一种凄凉。而意象和意境之间的连接,靠的依然是“情”。苍茫大地之间,马致远为何偏偏看到的这些物象?是情之所至。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那树、那藤,未必真是老的、枯的,但那不重要,在马致远眼中它们是老的、是枯的,这才是重点。不好说是凄凉的景色勾起了诗人心中的凄凉,还是因为心中已有凄凉之感,才使所见变得凄凉。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天,马致远心情不好,所以它把自己的情赋予了目之所及的一些恰当的景物,又借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于是写下了这篇日记。

最后,正是一代又一代文人把情感赋予物象,逐渐形成了文化。时至今日,我们再提到某些景物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它背后的文化象征意味。比如:梅兰竹菊。以菊花为例:

东晋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描写田园风光,赋予菊花悠然世外的高洁气质。

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将菊花与重阳节建立起联系,丰富了菊花背后的文化内涵。

黄巢的《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为菊花增添了一抹肃杀之气。

作为文化符号,景物背后的内涵是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想要读懂古诗词,诗人心中的情、符号背后的文化,都不可或缺。现在,你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读不懂古诗词了吗?去知人论世,去丰富文化认知吧!

问题五:我的理解和别人不同怎么办?

严格地说,我们是不可能真正读懂古诗词的,毕竟我们不是诗人本人,不可能了解极为真实的创作意图。所以,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便见仁见智,也无可厚非。比如下面这首宋代周晋的《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你觉得这首词表达的是愁还是喜呢?字面上看,有“春愁”字样,联系全文,“午梦初回”写午睡醒来,“卷帘尽放春愁去”写满屋春愁,需要挑开门帘放出去,“昼长无侣”感慨漫长的白天无人陪伴,“自对黄鹂语”是说只能和黄鹂对话消磨时光,“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说春色盎然,可惜没人能看到……似乎尽是愁绪。但如果换个角度呢?午睡醒来,发现尽是春愁,但好在卷帘即可“去”(散去),漫漫时光无人相伴,但好在还可与“黄鹂语”,春色在无人处绽放,别人都看不见,但好在我能看到……似乎有流露出一丝窃喜。我是没能找到关于作者此时心境的准确资料,由于意象背后的文化内涵过于丰富,使得很难从这个角度做出判断。所以,这两种理解倒都是能自圆其说的。如此甚好,何必深究呢?或者说,你喜的时候,读它即是喜;你悲的时候,读它便是悲吧。

别把读古诗词当作一种负担,虽然考试要考,但我更希望你能从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最起码,尝试着去分享历代文人们的喜怒哀乐。这,就足够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