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企业”陶瓷企业转型:先从思路和体制开始

时间:2022-11-27 11:45:20 来源:

今天,西北书画艺术笑笑给大家分享带来的《“企业”陶瓷企业转型:先从思路和体制开始》。

作为一个职业媒体人,最近我一直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是如实地白描行业现在所客观存在的种种困境,还是为尊者讳选择粉饰太平,好增强业内信心?

单纯地选择所谓的反映真相也好,被动地选择和企业保持同种乐观论调也好,在技术上都是容易操作的事情。每每问及企业相关人员,今年市场反应如何,所听到的回复往往惊人的相似———“整个市场异常冷清,不过我们还在持续增长,只是增幅相比往年同期有所减缓。”

当然,有些话题注定是不方便公开讨论的,尤其是在市场环境恶劣的当下,维持品牌的形象,保障经销商的信心,塑造公司的利好等等,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好吧,我们暂时不讨论这个话题。毕竟,就陶城报而言,天职就应该是与行业休戚与共,共度时艰———并力求通过传递积极的、健康的价值观,以及成功的案例、独到的思想,在行业的进化中起到自己的微薄之力。

就个人的观点而言,我从不掩饰自己是一个持乐观态度的悲观主义者。纵然很多人已经开始探讨楼市回暖的问题,但我以为,就整个宏观经济的走向而言,基本面并没有产生本质的变化,而如今全球政治经济都正面临着一个深度结构调整的关口。事物的发展总是具有周期性,而量变到质变的跃迁过程中必然需要更多的动能、面临更大的风险,问题终会解决,只是目前我们还无法预测准确的时间,也必须在不断地试错中寻找新的前行路径。

从长远分析,规模空前的中国城市化进程,自然为建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联想空间。但从当下来看,国内房地产业孕育着多大的风险,尚未浮出水面。21日,做空机构香橼(Citron)毫无征兆地在网站公布报告,指控恒大地产“已经资不抵债,公司一直在向投资人汇报虚假的信息”。恒大“惊魂”36小时,股价应声而跌。22日,绿城一口气转让旗下9个项目给融创中国,套现金额达33.72亿元,其中7个项目控制权落入融创之手。

而在这两个充满争议的案例背后,我们直视到的,是中国民营地产公司典型的野蛮式的粗犷生长历程。类似于恒大在许多项目中高度运用杠杆,持续面临融资和偿债的压力,做大量市场上难以理解的事情,包括投资球队、投资一些对上市公司毫无收益的项目等等,这其实正是整个中国地产行业的发家之道。换句话说,这些举措和西方经典的管理理念以及规范的财务体系完全格格不入,甚至无从识别。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之称为“中国特色”。

事实上,许多中国企业家都视毛泽东为精神偶像,自然,那种运筹帷幄的大局观、举重若轻的胸襟、以弱制强的谋略……让人敬仰和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而同时,许多企业内部,亦从此养成了对于商业领袖的盲从,因而在现代企业制度的体系建设、职业经理人的团队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先天性的缺陷。

正如温家宝总理一再指出的:“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有趣的是,绿城的悲剧,恰是当年融创的写照。

作为企业而言,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每个团队的价值观与运行机制,中国企业家从不缺乏胆魄,但欠缺的是冷静和制约,以及放手让职业经理人施展才华的信任。回观陶瓷企业,过去的爆发式增长,仅仅相当于在陶瓷世界中,刚刚建立起自己的“王国”而已。而在过去的两、三年乃至今年内应对得当的企业,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拥有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反而言之,只要在第一轮的“抢位”游戏中落到了下风的企业,将会惊奇地发现,单纯依靠某款产品就能风行天下,或者仅仅凭借个人魅力就能征服业界的模式,已经成为过去。

有关斯米克的风波,或许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陈克俭回归后,便施以重磅的新品推出,曾让业界充满期待。但一来内部班底变动太大,斯米克也陷入了台湾陶瓷企业在大陆遇到的文化冲突导致的管理瓶颈问题;二来市场环境日益趋紧,大料纵然美轮美奂,但豪宅市场需求受到政策打压,并且在竞争中难以扳回导入先机。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方因素皆不具备的状况下,出现动荡亦在所难免———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最重要的是在于对于外部资源的整合,而不再仅凭内部技术的掌握就可实现。

而这,也相信正是卓远为何要以“188”的震撼低价,搅局微晶石市场的判断所在。相比博德、嘉俊、欧神诺、特地、鹰牌等企业,或在微晶石领域中已经苦心耕耘多年处于开山地位,或是凭借品牌积累与技术突破的同时发力上演逆转好戏,其他的企业想要再进入金字塔尖部分参与竞争都是难以复制的。

必须承认,卓远此举的背后或许亦有玩弄噱头的嫌疑,但仔细加以研究,不难发现,面对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冷静地思考并重新定位符合企业当下状况的品牌定位、销售策略,果断避开利润陷阱,基于自身优势研发出特色产品,才是值得称道的积极探索。

陶瓷行业的未来何在?窃以为,唯有建立起真正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用更客观、理性的市场调查与分析来指引产品设计与营销方法;用更具活力、激励的内部体制释放全员的创造力来取代老板的主观判断;用更社会化、更社区化的企业文化来代替原本封闭的个人化或者家族化理念;才可能把握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从而固化过去的成绩,并展望更美好的明天。

好了,关于“企业”陶瓷企业转型:先从思路和体制开始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