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敦煌莫高窟家族窟「敦煌索氏」

时间:2022-12-09 19:58:09 来源:敦煌之旅

大家好,敦煌莫高窟家族窟「敦煌索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敦煌,常书鸿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他39岁时来到这里,90岁时去世,被埋在了莫高窟对面的沙山上。敦煌人把他列入神位当中,说他是敦煌的“守护神”。

1935年秋天,已习惯安逸生活的常书鸿在巴黎的旧书摊偶遇法国人伯希和编著的《敦煌图录》,他为这些远在中国甘肃敦煌的“陌生”作品所震动,决定回国去寻找这大漠深处的艺术宫殿。


1942年,常书鸿受国民政府教育部委托,开始筹建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1943年,常书鸿出现在敦煌,大漠绿洲中的生活是困苦的,在法国喝惯了的咖啡在这里变得苦咸,因为敦煌的水是咸的。从莫高窟到县城有35华里,夏天到县城买的豆腐还没有运回莫高窟就坏掉了。

1945年春,常书鸿的妻子、留法雕塑家陈芝秀因不堪忍受这“苦行僧”般的生活而离家出走。常书鸿连夜策马追赶,两天后昏厥在戈壁上,侥幸被路人所救。醒来后得知陈芝秀已登报与他离婚,常书鸿放弃了追赶,沿原路返回了敦煌。

1950年,常书鸿和第二任妻子李承仙的儿子出生,取名“嘉煌”,这个孩子的命运注定与敦煌纠缠不清。3岁时常嘉煌离开父母,被寄养在亲威家。

“那些洞窟非常昏暗、怪异,周围被沙漠包围着而且远离文明社会。我父母喝着不干净的水而且吃得也很差。沙漠的气候能把豆腐变酸、肉也变坏,所有的东西都受到了沙子的侵害。但就是这样一个在我看来像地狱的地方,对我父母来说竟然像天堂。”常嘉煌说,小时候他并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那些石窟上,直到12岁那年,上海的表姐给他读徐迟写的《祁连山下》,他才第一次“认识”了为艺术和信念在沙漠里苦苦支撑的父母。


1979年,恢复高考时,常嘉煌28岁已成家有子,他进入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沿着父亲当年的道路,1984年他出国求学。

1994年,常嘉煌听到父亲病危的消息,立即从日本飞回北京,冲进病房,父亲气管被切开了,无法再说出一句话,但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儿子。常嘉煌明白了,他一字一字地说道:“爸爸,嘉煌去敦煌!”90岁的父亲听到了,当场流下了泪水。

1996年10月,当代石窟开凿。当地媒体说,这是自公元16世纪以来,敦煌石窟的苏醒。工人的钢钎与榔头,叮叮叮地一寸寸掘进,但仅凭人工之力一天还开不了两三个立方米。


1999年,92岁高龄的赵朴初先生给常嘉煌的母亲李承仙女士发来贺函:书鸿先生遗志与令郎远赴敦煌开凿新石窟,不胜佩感,新年敬祝健康愉快,学问日新,一切善愿悉皆成就。

2000年,常嘉煌的母亲完成了她毕生最后一幅作品——药师菩萨图,同时她希望把唐代最精美的壁画复原出来,这时候,这项工作已经持续了十多年,如今,所有的坚持,都需要常嘉煌自己扛下去。

2002年12月,李承仙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医生说李承仙的生命只有八个月的时间了。这个在“文革”中被殴打却从来没有哭泣过的人,因没有时间完成当代石窟而流下了泪水。

2003年,母亲去世后,常嘉煌变得更加孤独。母亲留给儿子的信中说:“你必须自己做主,你‘轻信于人’的弱点使你经常上当,而‘不受命于人’的优点应该坚持。在决定和处理重大事务上,更不要轻信他人,凡事都要独立思考、如履薄冰,不要受亲属和周围人的指使。”老人还嘱咐儿子“一定要继续常氏的事业!”

2004年9月,在母亲80诞辰时,常嘉煌依照父母的手稿,将两个巨大的“飞天”喷绘在现代石窟对面的党河绝壁上,整个创作花了十多万元。经过数年的风吹日晒,这幅大制作如今已远不如当初绚丽。常嘉煌说,“就像一朵花,刚开的时候很漂亮,慢慢会凋谢的。”


2008年奥运会前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母亲李承仙为石窟所作的《药师菩萨像》被盗了。为了避免壁画直接贴在墙体上受到损坏,方便壁画的转移,所以当初作画时特意在墙面上裱了一层丝绢,然后在丝绢上临摹壁画。据说盗贼正是钻了这个空子,直接揭走了壁画。常嘉煌说:“可能是因为媒体报道产生的压力,小偷后来又将画送了回来,而案件至今未破。”

“其实故事很多,我的目标只有一个,让这件事情做下去。”常嘉煌说。

敦煌艺术和敦煌精神是一个巨大的开放性建设过程,从公元4世纪一直延续至今,还将继续发展下去直到永远。

敦煌当代石窟不期望挤身人群密集处,不愿意在价值上去堆积价值,而宁愿在不毛之地上创造新的文明价值。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敦煌当代石窟已经启动,期待更多有识之士参与和加入这个传递精神和艺术火炬的队伍中 。

古代开凿敦煌石窟之所以有无数人参加,是因为有一个信仰和精神的支撑,他们才锲而不舍的延续了一千多年;而今天这样一个基本理由失落了,但仍然有一批对于艺术的精神世界执著追求的人们,撑起一方纯净的天空,书写现代人的精神篇章。

我们真挚的希望有更多的充满热情,热爱艺术,热爱敦煌,热爱华夏文明和佛教艺术的人们加入到这个共同的事业中来,希望我们共同的努力,各尽所能,使敦煌所包容和象征的艺术创造精神能够重放光彩,共同缔造一个让后人铭记的艺术时代,封存千载,流芳百世,用一种精神感动世界,留给当代和子孙后代不可磨灭的文明财富。



来源:敦煌当代石窟艺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