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革命美术的内涵「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是谁提出的」

时间:2022-12-14 19:41:30 来源:美术史知识大全

大家好,革命美术的内涵「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是谁提出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由懒惰所引申的那些

国庆假期的第一天,北京培训归来,放松地在床上看着综艺(中餐厅),时间飞快流逝。看到后半段时。朋友微信约出去玩,脑海中迸出一瞬的失落,内心也有对自己放纵的恐慌。

《中餐厅》剧照

懒惰大概是一种人类的天性,轻松愉快的背后往往伴随着空虚,热闹过后的落差难免让人产生长久的迷失。想来艺术亦是如此的,我们总是寻求让我们容易理解的事物,毕竟那是轻松的。对于看不懂的东西,我们会产生一种因无知而带来的排斥,正如在现代的美术馆里看着那些似是莫名其妙的物件组合成的艺术品。

我关掉播放软件,想着写些什么,便有了这篇东西。

—— 恐慌的情绪,总伴随着欲望而来

一种经验的苦痛

我们总要思考,以区分于其他一切

对于大部分接触艺术较少的观众而言,看不懂的展览及作品在当下是一个普遍情况,这个问题不仅在国内,同时也是当下世界的普遍现象。但这并不是一个多么时代性的问题,毕竟对于看不懂的概念的划分,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以为认出图像中的物品便是看懂了,或是了解绘画中的故事便也看懂了,这都取决于个人,毕竟对于欣赏而言,仅仅读图带给了观者感受,那也可以说是懂了的。欣赏如果有一门学问,那必然是一种骗术,至少强逼人一定要依照一种逻辑去欣赏的行为,最终必然会产生诈骗这个结果。

欣赏有时同观看并无绝对意义的差别

当然,不论从哪个领域而言,我们仅仅通过现有的个体知识体系及认知经验,就能明白和理解的东西是符合当下时代要求的。就如同商品广告那样,用明确的第几代产品,产品参数,详细规格,功能介绍及特色强调,让我们习惯在不断消费的同时,丧失原有的人类天性中探索的欲望及能力。Iphone作为全球的品牌,通过不断地软硬件更新换代,促进着其销量,为其股东带去丰厚的收益。这些一定程度上都建立在这种逐渐培养的现代人的思考模式下。

手机已经逐渐绑架了我们的一切

毕竟,如果我们认知一件事物,需要了解它相关的各方面的内容,并且过程是自我探索的,寻求的,艰难的,且所获得的结果并不符合我们当下结果主义的期望时,那么这种形式便会被大部分人抛弃。正如我们观看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除了其画面的内容,我们可能还会去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那幅绘画的历史,画家的生活,那所描述的画中人的生活,甚至是画家与购画者的关系与往来等。就像下面这幅《博士来拜》,我们可以仅仅只看画面中的人物故事,我们也可以只看颜料的色彩与构图的宁静与沉稳。当然,我们也可以去了解波提切利的家庭出身,他与美第齐家族的关系,美第齐家族的人为什么有许多出现在这幅画上面,我们会去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关于银行家,关于高利贷,我们也可以什么都不去了解,只是单纯地觉得很好看。

这些了解是让不少人感到疲倦与不快的,尤其是在现代的生活节奏中,这是耗费时间且对生活收效甚微的(建立在机会成本的条件下)。

波提切利《博士来拜》

波普艺术与革命

从13、14世纪以来,直到20世纪的几百年间,人们也是这么过来的,观画者的身份变化了,收藏者的出身也变化了,自然的艺术也就变化了。经历了各种主义,经历了写实叙事的走向抽象超然的。

毕竟“一切艺术都是无用的”

——王尔德

《L.H.0.0.Q》 杜尚在蒙娜丽莎脸上加上胡子

打破过去观看的前置经验、固定艺术路线、传统艺术逻辑的作品创作,早已是过去时代的事了,当如今似乎我们又回到了那个旧社会的艺术观念,我们内心是渴望一种知识的优越感的,人总是无法摆脱这种欲望。

前置经验:

正如同前文所提的那些,观看一幅绘画我们会需要了解的很多,这是因为所处时代的变化,因为那个时代的必须的东西,对我们的时代而言,并不那么被必须。正如过去都用毛笔书写往来沟通,上个世纪我们有了简体字,有了钢笔,有了电报,如今我们更是有了电脑、手机,我们不再去追求过去的那些。所以书法本身是一种工具,但其形式却具有独特性的美感,大可不必高深神秘化。如果放到上个世纪来看,书法在其流行的时代,也是一种波普艺术。

所谓书法,实际不过一篇古人日记或者文章

固定艺术路线:

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图像进入艺术创作,在波普艺术之前便也有了,只不过出发点还不那么波普,最大的差别大概在于我们当下仍然坚持的一个观点是否震慑人心即“艺术是一种自我表达”,我们今天恰恰也还是如此坚信着的观点,在某个时间点便被当时的艺术家们抛弃了。如果我们还照旧的出发点理解艺术,那自然是不会明白,为什么这些波普艺术家仅仅是把美元、可口可乐的瓶子、玛丽莲·梦露的头像放在画面上,就能作为艺术品出售了。

这当然受益于当时的美国崛起,美国艺术家们亟需改变过去的“晋升”路线,即作为艺术家的他们,必须先在欧洲获得成功,才能进行下一步。而改变这一点,便是需要一种不同于过去的艺术创作的出现。而美国的流行文化恰恰在当时的全球火热,尤其以好莱坞的巨大成功为代表,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是梦露、可口可乐以及美元一类元素成为波普艺术极具代表的题材内容。一条传统的路走不通时,那么借道便是很好的方式,当时的波普艺术家们便也借着这道走上了成功之路。放到今天而言,便是国内不红不火的艺术家们希望有明星、游戏等火热的内容来跨界带活自己那不为人知的艺术创作一般,这并不可耻,历史上早有先例了。

安迪沃霍尔的梦露们

扫描这个二维码,了解更多波普艺术的内容

传统艺术逻辑

与其说是传统艺术逻辑,不如说是艺术多样性的自然分类,毕竟我们也不能说乔托以来的叙事性线路有任何的错误,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艺术,但“利用艺术鼓舞人心,启蒙大众”这种原则与逻辑,正如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一般,那种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但是在波普的时代却逐渐被艺术家们拒绝。而“拥抱世俗,歌颂普通人的生活”更适合于在消费主义的时代深入人心,毕竟这个时代的世界观已经不同以往了。

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世界观是由诸如基督和圣徒的生平这样的叙事来定义的,而到了20世纪乃至于当下,普通人的生活更多是由商品和名人来定义的。这种变化,不难改变艺术家们创作时说需要关注的,毕竟消费者的需求用于是需要生产者来满足的。我们当然可以不用经济学的那套理论来评估艺术的发展,然而我们也可以选择用,尤其在特定时间,它得以适用的情况下,如波普艺术就是很好的例子。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或归神坛,难复宁静

波普艺术家们是勇敢而大胆的,他们为了在旧的艺术体制下闯出一片新的天地而努力,当然,我们依然可以说这是一种如同商业自救的社会进程,但却不可否认其存在的历史价值,至少如今看来,受到其影响的绝不仅仅是艺术界。

波普艺术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高峰,那源自一场反艺术的运动,但这场运动在后来的博物馆、策展人以及批评家们的协助下却取得了另一种意义的巨大成功。

罗伊·利希滕斯坦的火热

从商业角度上来说,罗伊·利希滕斯坦可谓取得了最大的成功,到20世纪90年代中叶,他的大型油画在未干透前就已经以200万英镑的价格售出,同时,他还被委托在很多公共及专业空间创作大型壁画,如公司总部大堂或地铁站的墙面。

但对于一场先锋运动而言,没有什么比体制化更为致命。当屠龙的勇士最终成为了恶龙,这一历史的车轮总是方方面面碾压着人类的文明。这些成功的波普艺术家们逐渐变成了之前他们自己所要反抗的权威,并且开始修改过去自己在波普艺术革命时期的主题。

波普艺术过去把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件带到了艺术的殿堂,而当波普艺术本身也成为了一种司空见惯的存在,充斥于人们生活的空间时,这种革命性的行为与意义便也就消逝而弱化了。

而这种在高雅艺术中借用低俗文化的图像成为了一种艺术的惯例时,波普艺术便也成为了将来另外一种艺术和一群艺术群体们需要抵抗和反对的存在了。

安迪沃霍尔的

对于追求可复制性的波普艺术而言,谁创作了作品可能并不那么重要,毕竟艺术在波普们那里,就可以是对生活中任意题材和形式的使用,而并非对于历史上艺术风格的一种追溯。

杰夫昆斯用商业物品组成了自己的艺术时代

当然,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丑陋艺术的观念如同先前反艺术一样永远不具有普适性或能被广泛接受。毕竟,当我们购买一件需要读一本厚厚的说明书的产品时,那本说明书总归会变得多余。

尽管那是波普的时代,却依然同时存在着耕耘在传统艺术道路上的艺术家们,他们围绕着“神坛上的艺术”这个美学范畴继续承袭前人的风格与理念,但却难以避免地受到波普潮流的袭击。

艺术从未完全离开神坛,但它却再也不能于神坛上稳如泰山了。

——文夏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