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古建筑彩画的特点「古建彩绘分几种画法」

时间:2022-12-28 09:57:24 来源:星汉古韵

大家好,古建筑彩画的特点「古建彩绘分几种画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建彩绘的装饰主题主要来源于秦汉以来形成的本土装饰艺术传统,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传播和民族融合而引入的图案元素。


其中,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和文化全面兴盛的时期,宋代美术以精致典雅的“院体画”而著称,同时,建筑工程技术和管理体系高度发达,催生了《营造法式》这样百科全书式的经典之作。



中国木构建筑的主要技术特征虽早有源流,但多数都是首次在《营造法式》中得到详实记载,《营造法式》“彩画作”总结了隋、唐、五代以来流行在全国各地的不同工艺及作法,规范了按工艺程度、图纹用意及材料划分若干等级,按等级的不同施于不同类型的建筑上。


宋代古建彩绘发展特点


唐宋建筑一脉相承,宋代建筑是唐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


受唐代建筑的影响,宋代建筑主要以殿堂、寺塔和墓室建筑为代表,装饰上多用彩绘、雕刻及琉璃瓦等,油漆在这一期开始大量使用,建筑构件也开始趋向标准化,装饰与建筑的有机结合是宋代的一大特点。受儒家理性主义和禅宗的哲理作基础的宋代社会思想所致,宋代建筑用色喜用稳重而单纯、清淡高雅的色调。


自唐玄奘在佛庙中引入西藏风格开始,至宋代,印度佛教文化开始渗透到中国文化各个角落,宋代建筑寺塔的装饰尺度合理,造型完整而浑厚,苏州的虎丘塔、泉州的仁寿塔便是宋代经典之作,建筑颜色突出为红色,屋顶上或全部覆以琉璃瓦,或用琉璃瓦与青瓦相配合成为剪边式屋顶,彩画和装饰的比例、构图和色彩都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效果,因而当时建筑给人以柔和而灿烂的印象。宋代建筑的色彩充分反映了当时的主流文化,并且对后来中国建筑装饰文化的发展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宋代的建筑形式比唐代规模更宏大,变化也愈加繁多,彩绘的表现手法也更为丰富。其特点是用墨更讲究笔法的流畅飘逸、线条的刚劲挺拔,花纹图案也变得活泼多样。在操作技法上,宋代以线条轮廓和图案造型为主、以退晕技法为辅、以青绿为主色、以红黄为陪衬,风格清淡雅致。


宋代彩绘分类



宋式彩绘分为五类: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叠晕棱间装、解绿装、丹粉刷饰。


五彩遍装


其中,五彩遍装的色彩最为丰富,冷暖兼备,图案华丽,最具装饰效果。五彩遍装是在唐代五彩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青、绿、朱三色为主色调的一种绘形式。图案外缘以青、绿、朱三色叠晕,枋心内饰以五彩花纹或者五彩锦纹,一般来说,红底饰以青绿花纹,青底饰以红绿花纹,色彩相间形成对比色,认色攒退,精工细作。


碾玉装饰


碾玉装饰一种淡雅的彩绘形式,比五彩遍装更加程式化。图案花纹较规格,用色多以青绿叠晕为主,少饰朱色,底色以白色和豆绿色涂饰,外轮廓多作青绿相间叠晕,枋心内花纹多用锁纹、卷草,正心两端采用青绿叠晕,以如意头为枋心两端的外轮廓。


青绿叠晕棱间装


青绿叠晕棱间装也是主青绿色调,与碾玉装饰很相像,这类青绿色调被明清彩绘所继承;


丹粉刷饰


解绿装饰与丹粉刷饰以黄红色调为主,属南朝至隋唐以来建筑装饰色彩的延续,在南方民间建筑中得到继承;


另外,还有综合各种彩绘特征的杂间装彩画。


宋式斗栱彩绘中,只有五彩遍装和碾玉装体现出了鲜明、华丽的装饰特征,不仅斗栱构件以叠晕手法进行勾勒,且构件表面也充满各种装饰图案,是斗栱彩画最繁盛的样式,由于斗栱构件的平面面积相对较小,故少用复杂图案和主题性的写生画。


而青绿叠晕棱间装、解绿装和丹粉刷饰彩画当中,斗栱部位相对比较简洁,以同一颜色或色系装饰,使用叠晕,并采用复杂的配色模式,以增强装饰性,此配色方法一直被后世承袭。


彩绘虽然看着不起眼,但却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它伴随着木构建筑的发展流传至今,具有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彩绘不仅装饰着中国古建筑,更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保护与传承好这门彩绘技艺,是时代的呼唤,更是从业者的使命。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