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科幻小说 沙丘剧情「沙丘 科幻」

时间:2023-02-07 14:13:32 来源:文学报

大家好,科幻小说 沙丘剧情「沙丘 科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的《沙丘》于2021年10月22日在国内公映,此前在拍摄阶段,这部大片就已经受到全世界科幻迷的重点关注了。毕竟,《沙丘》作为全世界最经典的科幻小说之一,并不是一部容易改编的作品,相反,之前的多次改编无一不沉沙折戟。然而,对于成功改编了《银翼杀手》和《降临》的丹尼斯·维伦纽瓦来说,《沙丘》或许正是他更上一层楼的登顶之作。

对于热爱科幻原著的读者而言,对经典之作的改编总是带着严苛挑剔的眼光,《沙丘》为何是一部改编难度较大的作品?它最新的电影版又还原甚至提升了哪些原著优点?本文作者是《沙丘》中文版译者之一,她详细分析了《沙丘》宏大叙事和复杂文化背景等细节问题。

电影海报

沙丘小说第一部《沙丘》出版于1965年,那一年赫伯特45岁;而最后一部《沙丘终结篇》完成于1985年,也就是赫伯特去世的前一年。换句话说,在赫伯特65岁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写《沙丘》。

《沙丘》是世界上首部同时获得雨果奖与星云奖的作品,几乎每个“一生必读”的书单上都有《沙丘》,也是科幻小说史上的必读经典。美国亚马逊“一生必读的100本书”、BBC“英国最受欢迎的100本书”等多项榜单中都有《沙丘》,更是《轨迹》杂志“20世纪最佳科幻小说”的第一名。为什么那么多人将《沙丘》奉为经典?

因为,《沙丘》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其中也蕴藏着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哲学、军事、科技、社会、民族、文化、传统等等议题。同时,它在生态学、环境学以及生物进化等领域的造诣,几乎到了学术论文的层次。

《沙丘》顾备译本

最容易被大家理解的当然是《王子复仇记》,这个套路大家都懂。然而,往往被忽视的是其背后的哲学、文化、宗教、政治。《沙丘》所描述的情景,其实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东。“香料”就是石油,而异乡客保罗也就是《阿拉伯的劳伦斯》中带领阿拉伯人抗击英国人的那个劳伦斯。不仅如此,这个故事也隐喻着阿拉伯人抵抗十字军东征最终拯救了阿拉伯半岛的过程。因此,对于很多喜爱《沙丘》的读者而言,这本书就是了解沙漠民族及其文化的一块敲门砖。

除此之外,在《沙丘》这本书里,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何为“预言”,而这就是其中哲学意味最重的一个有趣环节——

“看见过去对现在的影响是一回事,但对预言能力的真正考验是看见过去对未来的影响。”

“他的意识流入一层没有时间概念的空间。在那里,他可以看到时间的历程,感知可能的路径,感受未来之风……过去之风:一只眼睛看过去,一只眼睛看现在,一只眼睛看将来—— 三者结合在一起,合成一个三重幻象,他由此看到了时间转变而成的空间。”

“他意识到,他的预知能力其实是一种综合了各种已知信息的启发、阐述式思维。它既精确,又存在误差,而这种误差会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某种类似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的因素也会在其间产生作用:为了看到未来,他必须消耗能量,而消耗的能量又改变了他所看到的未来。”

你所看到的未来时刻都在变化,而当你看到未来的时候,未来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此富有哲学思考的内容,才是支撑《沙丘》成为经典的真实所在。当所有人都想干掉你的时候,毁灭一切就成为生的可能,因为拥有越多的人越不想跟你同归于尽,而掌握了沙虫和香料的穆哈迪,就必然成为塑造未来的挑战者。

当然,让众多“硬科幻迷”着迷的是其中关于沙漠生态学的很多技术细节的描述,比如“蒸馏服”“捕风凝水器”,以及诸多沙漠动植物的描述。尤其是关于沙虫,《沙丘》完美地想象出一种类似于全变态昆虫的生物。沙鳟(Sandtrout)大量存在于阿拉吉斯表面的沙漠当中,体长从几厘米到1米多不等,相当于全变态昆虫的幼虫。沙鳟能够利用体内的储水细胞吸收大量的水份,它们不断吞食微生物,然后将自己身体代谢的废物与水混合,在体内发酵后产生一种叫做“早期香料”(pre-spice mass)的物质。这种物质经由消化系统被排出体外,在地底积聚到一定数量后,由于其挥发的气体无处排逸,压力会造成一次大规模的喷发,被人们称为“香料爆炸”。这种爆炸会将地底的大量“早期香料”带到地面上,它们经过阳光的炙烤和风干,最终形成“香料”。香料对于宇航工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缺了香料他们就无法完成领航任务,宇航线路将被彻底切断。

沙鳟依靠水生产出“早期香料”,而一旦该区域的水份被大量吸收,土地会变得贫瘠,进而沙漠化。与此同时,如果该区域的其他生命形式由于沙漠化而渐渐消失,沙鳟就无法从它们尸体分解而来的微生物中汲取到营养。在这种情况下,一小部分沙鳟就会出现变异,进入下一阶段,即沙虫。

沙虫必须生活在极度干旱的环境,水对于它们来说是致命的。沙虫食用的是存在于沙子中的微生物,它们在沙漠中进食就像地球上的蓝鲸捕食磷虾一样,将大量的沙子吞下,再将那些微生物消化掉。沙虫怕水,吸收了一定量的水分以后,就会被水“毒死”,从体内流出的液体则会变成一种致命的毒剂,而这就是“生命之水”。而死去的沙虫,它们的身体则会被微生物分解成为养料,进一步滋养其他动植物。这就是阿拉吉斯星球上最大且最重要的生态循环。

可以说,在《沙丘》第一部中,将近1/3的篇幅都用来描述宏大的世界设定了,而如此宏大的设定,就让任何电影叙事变得束手无策,毕竟电影的核心是人物、故事和情节,而原著又动不动就开启一段说明书之旅,人物和剧情的推动都缺少了当代潮流最重视的节奏感。

其实不仅仅是影视,即使原著,读起来也是需要一些勇气的。要读懂《沙丘》,读者恐怕不仅需要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理解力,还需要了解阿拉伯文明兴衰史、中世纪贵族与王室的权力之争、巫女母传女的基因理念,甚至要有足够的科学素养去理解沙漠生态学和沙虫的全生命周期。而这部小说更引人注目的是民族的隐忍,是科学的承继,是一代又一代数千年改变环境的努力,是人为构建沙漠生态的努力。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人敬佩。

从改编而言,小说改编影视的难度本来就大,因为小说的文字叙事和影片的视觉叙事,是完全不同的,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要如何用镜头来表现?小说中一句话带过的情节,影片里却需要动用所有的想象力去构建充盈整个屏幕的场景,人物必须在这个场景里活动,场景不仅仅是背景,更是烘托气氛、渲染情绪的关键,每一个镜头都如一幅精心绘制的艺术品。对于科幻电影而言,人们对运镜的要求就更高了,因为科幻电影的核心之一就是惊奇美学,是要让观众感到震撼的视觉奇观。不同家族各具特色的星际战舰、蜓翼飞行器、足以吞噬巨型香料车的沙虫等等,正是这些极具想象力的场景,才吸引了无数深度科幻迷痴迷于科幻。

对于维伦纽瓦导演的《沙丘》而言,当看到蜓翼飞行器在镜头下拍动翼翅缓缓升空的那一瞬间,我就已经深深地被折服了,那是一种只有工程师才理解的机械美,而这部电影里这样的镜头比比皆是,每一帧都让人惊叹。单从视觉、特效和道具的角度,这部《沙丘》就已经站到了所有《沙丘》系列影视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然,《沙丘》另一个改编难点则在于叙事的宏大。前面说了,《沙丘》之所以经典,在于其中所蕴含的种种深意,在于其中对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等错综复杂的设定。然而,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设定说清楚,又能推动剧情,又能树立人物,那实在太考验导演的功力了。如何在2.5个小时里把所有背景交待清楚,把所有该埋的悬疑埋进去,把所有人物展现出来,把各种势力范围划分了断,这些都是影视改编的难点。

虽然没看过《沙丘》原著的观众可能会觉得人物不够鲜明,节奏太慢,但会非常惊喜地发现,导演真正埋下的不是简单的男女主角爱恨情仇,而是哈肯尼家族与厄崔迪家族数百年不死不休的累世之仇,是皇帝挑拨各大家族之间死战削弱大贵族的势力以保住皇权的制衡之术,是姐妹会一代又一代试图养育出她们在大预言中看到的救世主,是世世代代被压迫的弗拉曼人用血泪呼唤救世主带领他们驱逐入侵的强盗,夺回属于自己的土地,建立自己的政权,把沙漠变绿洲,让后代子孙都能活在不再缺水满眼绿色的伊甸园。

影片中难能可贵的,是把弗雷曼人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千百年来忍受磨难呼唤救世主,终于见到传说中的救世主来到阿拉吉斯的那种激动心情,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导演如果不是熟悉沙漠民族的苦难,不熟悉阿拉伯半岛的历史,恐怕根本无法驾驭如此沉重的题材。然而,他做到了。

维伦纽瓦的独特魅力,就在于他能够精准地把握科幻小说原著中属于核心文化的那个精髓,无论是代表着中华文化的《降临》,还是代表了阿拉伯文化的《沙丘》。

这部电影对于“原著粉”是惊喜,可对那些没看过原著的人而言,恐怕依然存在着商业化不足、节奏迟缓、不知所云等问题。这大概是最难解的分歧了,究其根本还是一个问题:每一个观众都有自己喜欢科幻的理由。

《降临》(2016)改编自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作品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电影资料

1981·文学报40周年·2021

每天准时与我们遇见的小提示:

邮发代号:3-22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