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非遗年轻人「非遗少年行」

时间:2023-01-11 18:29:2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大家好,非遗年轻人「非遗少年行」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2年8月12日,四川阿坝,壤塘县,一名觉囊唐卡艺术传习所的学员在绘制唐卡。觉囊唐卡艺术传习所创建于2010年,以觉囊唐卡画派为依托,全面教授唐卡艺术。不少藏族青年在这里学习觉囊唐卡绘画技艺,为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注入了新生力量。中新社记者 王磊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乐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邱宇然 叶淞婷 张雨 杨舟遥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抖音发布《2022非遗数据报告》。报告显示,80后、90后年轻一代成为非遗传承主力军,在抖音非遗创作者中的年龄占比中较高,其中80后占35%,90后占26%。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中,“非遗新青年”同样形成一股强势力量,据哔哩哔哩平台统计,2019年站内传统文化爱好者超过8000万人,其中83%为24岁以下青年,极大赋能非遗的活态传承。

在文化消费方面,年轻群体购买非遗好物的热情也不容小觑。《2022非遗数据报告》显示,00后购买非遗好物的热情最高,00后用户购买非遗好物成交额同比增幅959%。2020年首届“非遗购物节”中,购买非遗产品的80后和90后占比达三分之二;非遗的跨界货品中,有七成的销量都来自于90后和00后。

非遗传承正搭乘互联网快车,与时尚结合,走进年轻人的生活圈。而年轻一代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也正形成一种文化自觉。他们作为传统非遗的青年传承者、推广者、爱好者,推动非遗从“小众”逐渐出圈。

青年后备军接力非遗传承

90后水族姑娘韦布花今年6月入职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在此之前,她在贵州有着3年基层非遗工作经验。“我当时主要负责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研修研习培训工作,具体对接省内各个研培高校负责人相关的非遗研培事宜。”韦布花介绍说,她时常会推荐当地高校民族文化相关专业的学生外出交流。

韦布花发现学生们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实操能力也很强。

一名设计专业的男生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蜡染画得特别好,培训时提交的作品大受好评,还获得了优秀学员称号”,韦布花一直关注着这个男生的动态,他后来开设了自己的蜡染工作室,从制作蜡染到最终文创产品的营销与传播,把非遗做得有声有色。

关于从事传统非遗传承的年轻人,韦布花能数出很多故事: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女孩,通过代码编程内容,帮助妈妈更好地发展刺绣;一位来自贵州偏远山村的年轻人,参加了影视培训后,通过直播的方式宣传苗族银饰,扩大知名度和产品销路,让古老非遗不再“藏在深山无人识”。韦布花在调研中发现,相对老一辈的非遗传承人,年轻一代的传承者接受过系统化教育,思路视野更开阔,设计理念也更现代,青年力量的崛起,让非遗越来越潮,更加融入现代生活。

今年,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将迎来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本科生,最近几个月,韦布花一直忙于参与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韦布花透露,他们学校将开设非遗相关的数据库建设和数字化保护课程,也会结合贵州本土文化教授民族文化相关的内容,同时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希望他们毕业后有能力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工作,把我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梁梓琳是中国传媒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青年研究社社长,梁梓琳的家乡在贵州,自小就对民族文化与非遗很感兴趣,她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大众之间有一定壁垒,很多时候大家可能很感兴趣,但是缺乏体验或了解的渠道。”

去年暑假,梁梓琳带领调研团队,听空门禅乐,学泥塑、墨汁制作,看抖空竹表演,与非遗传承大师面对面交流,倾听非遗故事。

团队最终将调研成果——《中轴记艺:北京中轴线非遗地图》以小程序的形式呈现,这是将传统非遗与互联网数字化产品相结合的产物。

类似探索推广手段,梁梓琳大学四年尝试过很多。疫情前,社团经常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进校园开展讲座,活动场场爆满。梁梓琳还曾联系北京的两所博物馆合作云游博物馆项目,线上线下联动进行非遗的展演与讲解。

博物馆热、非遗热、考古热在青年人群中成为被追捧的新时尚。

创新传承,为传统非遗注入新鲜血液

京东大鼓第四代传承人、中国传媒大学学生朱晓琳最近一直琢磨怎么对传统曲艺进行创新。此前,她跟朋友一起合作过一个动漫的片尾曲,前阵子又拉着一个唱RAP(说唱)的朋友,一起尝试做融合曲艺元素的现代音乐。“我想做一些创新性改变,要让京东大鼓被大众所了解,肯定要输出一些新鲜的东西,我目前更多的是在写词。”

朱晓琳的老家在天津宝坻,这里也是民间曲艺形式京东大鼓的发源地。受家里老人影响,朱晓琳从小就喜欢,但直到高中才开始正式学习,“当时学校有一个宣传活动,我正好在合唱团,就被选进了京东大鼓社团,当时选了三四个同学,最后只有我一个人坚持了下来。”高中毕业后,朱晓琳正式拜师学艺。虽然父母坚决反对,但她却从未动摇。朱晓琳说,京东大鼓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给自己带来一种审美愉悦,“听了就会身心舒畅”。在朱晓琳看来,京东大鼓很多作品都取材于民间,传递出淳朴的民间信仰,可以让人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因为京东大鼓,朱晓琳结识了很多年轻的曲艺爱好者,“青年群体还是很活跃的,他们会进行大胆创新,懂得吸收很多的艺术手法,从而让传统的曲艺能够一步一步走下去。”

跟朱晓琳一样,骆派京韵大鼓第三代嫡传弟子、鼓曲大师骆玉笙先生再传弟子陈钰,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带动更多年轻人了解传统非遗,“我觉得年轻人穿着大褂立在台上,本身就传递出一种生命力和活力,就让人看到了传承的希望。”

陈钰打小就对曲艺很感兴趣,碰到喜欢的曲目就跟着唱,“跟学唱歌一样,但具体的基础知识是不知道的。”直到2014年陈钰从甘肃老家来到北京上大学,源于对自己播音专业的追求,他希望通过传统曲艺进一步扩充、丰富专业知识,“播音专业里,很多吐字发声都源于传统曲艺,而在北京也比较容易接触到这些曲艺形式,就希望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陈钰一下子又找回了少年时期熟悉的旋律,一遍遍地听,跟着唱,“慢慢地我手机里歌单都变成了京韵大鼓、单弦曲艺”。机缘巧合下,陈钰拜京韵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刘春爱先生为师,正式开启了与京韵大鼓的奇妙缘分。

对陈钰来说,京韵大鼓早已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前段时间我做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曲艺的一些行话翻译成现代人能够听得懂的,甚至是可以记录传承下来的东西。”陈钰希望把传统曲艺比较碎片化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理论化梳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也更便于传承。

最近,陈钰在网上又找出师傅年轻时的演唱录音,收听中,“脑海中在不断绽放火花”。他也在尝试着创作一些年轻人喜欢的、更通俗的曲目段子,并希望通过新媒体的力量推广作品,“我希望通过我自己的专业所长,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让京韵大鼓传承下去。这么好的东西应该留下来。”

责任编辑: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