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当孩子画出暴力血腥的画 该怎么办 「学生受到网络暴力该怎么办」

时间:2023-01-14 10:05:17 来源:童书妈妈三川玲

大家好,当孩子画出暴力血腥的画 该怎么办 「学生受到网络暴力该怎么办」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三川玲


我曾把上面两幅画扔到很多人面前,问大家该怎么办?

大多数人看见这幅图的反应是:

这个孩子是不是有心理问题?这个孩子的家庭是不是有问题?这个孩子的学校,交的朋友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受到了校园霸凌?这个孩子看的书、电影,玩的游戏是不是有问题?
……

也有一些人开始攻击家长了:

一看就是孩子的父母没有经常陪孩子关心孩子的成长,没有给孩子灌输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家长去找一下专业人士,学学怎么教育孩子吧。先审视一下当父母的养育孩子的问题。已经养成这样,如果是父母疏忽,就静下心来了解孩子吧。如果是父母本身就是问题父母,这孩子还是交给能够理解孩子,获得孩子信任的专业人士来帮助吧

对于如何做,朋友们给出的意见大概是这几点:

1. 该看心理医生!

2. 远离暴力文化产品!

3. 当妈当爸的要好好检讨!

但是,你们注意到了吗?我的提问是——如果你的孩子,或者你班里的孩子,画出来这样的画,你该怎么办?你会怎么办?

你!就是这个家长,这个老师,孩子已经画出这样的画了,你马上就得面对,你来不及整治社会、文化和网络环境,在检讨自己当家长当老师的所作所为之前,在带孩子看心理医生之前,你必须面对这张画,这个孩子,做出你的恰当的能够真正帮助孩子的反应。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在谈“爱和自由”,谈“接纳和包容”,在这个时候,该怎么爱?该怎么给孩子自由?该如何接纳?该怎么包容?

你,能够应对吗?

你,会如何应对?

你,有所准备吗?

我想告诉你,这两张画真实地出现在了童书妈妈的写作课堂,由一位真实的妈妈提供给她信任的写作课老师,并且告诉老师:除了这张画,还有很多很多张画,孩子画的是一个又一个系列,孩子看上去几乎每天都在画这些让人看了毛骨悚然、一身冷汗的画。

这位妈妈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她想不明白为什么孩子爱画这样的画,她拿不定主意要不要给孩子扣上有心理问题的帽子,她更无法面对的疑问是:自己明明是个很正常的妈妈,非常正常的家庭环境,究竟做错了什么,有一个这样的儿子,有一堆这样的,简直像炸弹一样的画。

下面我们一起来聊聊如何面对孩子的暴力表达,让各位读者大人惊喜的是心理学家李松蔚、绘本艺术家熊亮、艺术教育家曹栋、当代艺术家阎实,也为此提供了专家意见。

让我们先仔细地看看这两张画

要帮助孩子必须先了解事实,让我们鼓起勇气,认真地打量这两张画,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刀直接插进心脏,足以一刀毙命脚踢向太阳穴,手也锤向太阳穴,那是最痛也是最能容易引发脑震荡的地方这是一个连环杀。四个人,A刀刺B,C脚踢B,B手锤D,螳螂扑蝉、黄雀在后”,环环相杀血液放射状喷溅的场景,非常刺激感官创可贴、刀疤说明主角B伤痕累累,有悠久的暴力史C身上写着SB两个字母,这是在赤裸裸鄙视、挑衅和叫骂

这个孩子不像我们通常看见喜欢奥特曼那类小男孩一样喜欢打打杀杀,他是在研究打打杀杀,因为他的细节很准确。

这真是细思极恐哇!

幸好这个孩子可以画画

我估计大家看到这里,都想听听心理学家的意见,于是我把这幅画发给李松蔚老师,他看了的第一句话是“幸好这个孩子可以画画!”

他的意思是,如果孩子真有心理问题,画画不仅是一个表达渠道,同时还是一个治疗渠道。“从最坏的角度想,哪怕这幅画代表了他在生活中有一些负面甚至是“阴暗”的情绪,对他来说,画画是在用一种象征性的方式表达这种情绪。”

他认为家长最不该做的事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收缴所有“负能量”的画,封禁作画工具,从此不让这个孩子再画这些东西,就以为解决了问题。

那只是掩耳盗铃的现代版,问题(如果有的话)并没有变,只是减少了一个表达的通道。

那么你猜,下一个表达通道会是啥?

我们必须看到,孩子如果有心理问题,画画是一个结果的表达,而不是原因。我们以为把表达遮住,原因就会自动消失,那的确是典型的掩耳盗铃。

▲ 米开朗基罗的著名雕塑作品大卫。很多人没有发现这是大卫蓄势待发即将进行暴力攻击的一刻。在这一刻之后,大卫用甩石机甩出石头打昏了哥利亚。大卫冲上前去,拔出利刃割下了哥利亚的头,挽救了以色列。

写诗的孩子不砸玻璃

作为这些年接触了上千孩子的写作教育工作者,我想告诉大家我的观察:我发现语言表达能力弱的孩子,往往暴躁,蛮横,更容易有暴力行为,更容易不讲道理,为什么?因为不会表达,不会讲道理。

而表达能力好的孩子,往往性格好人缘好。表达能力好不仅仅是能表达正能量表达感恩表达阳光积极,更在于能够表达内心的郁闷、痛苦。

表达好,就能引发听者和读者的共鸣和反馈,孩子的内心没有淤积,而且有了比同龄人更多的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不容易不讲道理。

所以说,写诗的孩子不砸玻璃。

这个孩子不但画这样一幅画,而是画了系列画,很大程度上说明绘画变成了他很好的表达通道,使他越来越没有可能“砸玻璃”。

这是好事,切勿收缴孩子的绘画工具和阅读的书籍,切勿切断孩子的表达通道,甚至应该考虑下面这个问题:

孩子这样算有天赋吗?

该怎么帮助孩子发展?

我们因此请教了绘本艺术家熊亮老师和艺术教育家曹栋老师以及当代艺术家阎实老师,请三位老师点评指导。

曹栋老师说:他将人物摆设成僵硬的玩偶模样,以一种放射状的、喷洒式的张狂,刺痛了观看者的眼球,将残留在潜意识深处的人性,不加掩饰地显现了出来。仔细看孩子的画线条刻画细致,人体的肌肉结构表现充分,还有富于光影变化的素描手法,可以看出他的感受力很好,故事力很好,形象思维能力也很好。

童书妈妈鉴赏课堂上50位老师对两张画的分析是:

孩子画了六种武器——镰刀、锤子、菜刀、匕首、箭、骨头,表现了六种死法——扎喉、戳腹、锤击、箭射肚脐、刀穿心脏、拳击太阳穴,这显示了孩子出色的材料积累能力,他能够选出六种来,就说明他有比六种更多的素材池;孩子还有出色的材料编排能力,他的两张构图都是有中心点的,把众多信息安排在画面里面丰富而且自然,这在写作上就是做结构的能力。孩子的两幅画其实都在表现英雄故事,图一是贴了创可贴带着伤疤伤痕累累的英雄被围攻,但绝不屈服求饶;图二是英雄归来复仇。你会发现主角磊落,坦荡,凭实力说话,富于感召力。这是英雄落难与复仇的故事。孩子具有塑造人物性格和赋予故事意义的能力。

绘本艺术家熊亮先跟我们确认孩子是不是受了欺负和霸凌,并跟我们说孩子画这样的画,他不会特别惊讶,“男孩对于这些主题会有天生的好奇,其实他们也并不了解真正的暴力是什么。“

家长不用大惊小怪,如果他不画出来,你更难知道他的内心。

熊亮的建议是:看看达芬奇的作品,达芬奇也做很多兵器、战争的东西,但是他也并没有很变态。

什么是暴力,什么是暴力美学?暴力如何书写才能变成艺术表达,才能称之为暴力美学?我们如果不知道这些,无法对孩子进行真正有效的引导。

当代艺术家阎实是我的老师、大哥和好朋友。他陪着我一起梳理了暴力美学史,尤其是暴力文学史,并给鉴赏课的老师专门上了一个“暴力美学”主题的赏析课。

在这个课堂上,这些未来将要走上儿童写作课岗位的老师,才惊讶地发现,从汉莫拉比法典到荷马史诗到圣经到莎士比亚中国四大名著到格林童话……都可以算是暴力文学,我们一起发现,整个暴力文学贯穿了整个文学史的发展!所以,如果要把作品中的暴力都除掉,那几乎要把文学史上一小半的作品去掉。

最有意思的是,为什么这些暴力作品在我们阅读生活里面这么久,我们居然没有意识到这是暴力的呢?这就是谈到了核心了,暴力是如何艺术化的。

很遗憾的是,除了电影总结了暴力美学,艺术、文学都几乎没有体系化总结过。很开心,我们通过课程设计,让全体培训学员一起整理了出来,这些方法,就是我们将来能够指导孩子们进行创作的方法。

“现在我再也不担心孩子们写打打杀杀了,我甚至盼望一个班来几个打打杀杀的孩子,因为我已经准备好了。”好几位参加培训的老师,在课后总结中如此写。

▲1609年卡拉瓦乔作品《大卫手提戈利亚的头 》,有意思的是,大卫手提的头,正是艺术家卡拉瓦乔自己的头。

孩子为什么画着这样的画?

试图表现出来的,可能恰是缺乏的

我们在认知上,有很多时候是自己内心缺乏的,才去寻求。

就像我们饿了,就会去找吃的;我们渴了,就会去找水喝;我们的生活太安逸了,就会想去冒险;我们的生活太平淡了,就会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总是在热带生活的人,想去北方看看漫天大雪;

我们的生活如果充满了很多的爱,我们就想去了解世界上的恨是怎样的;我们总是遇到和善和友爱,就想去知道凶残和暴力是怎么一回事;

……

所以,一个很有爱的生活很正常的孩子,如果排除了种种暴力环境、受欺凌的原因,会去画暴力的画面,很有可能是出于这样类似的缘由。

所以呢,我们不要看到任何暴力的画面,想到的就是暴力的源头;而是要知道,很多时候,暴力的画面,恰恰反应的是平和的源头。

那么,我们并不需要去遏制阻止这样的表达,而要能想到这很有可能是一个平和的孩子,对整个真实世界的想法。

孩子画出暴力画怎么办?

孩子的妈妈联系了我们的写作课老师之后,老师很快就做了判断。

我们的课堂是安全和自由的,孩子应该在我们的课堂是真实自然的,尤其在写作中,孩子不写真话,不流露真情实感,不会描述真实的情绪……那是不可能的。

根据孩子的课堂表现和写作呈现,我们笃定地跟家长说,孩子没有问题,画画只是一种爱好和表达。

我们也对孩子的表达天赋表达了肯定,并鼓励孩子在专业上的发展。

过了大概半年,孩子不画这些画了,他的注意力到了其他地方。当得知童书妈妈要把他的画拿来做案例,征求意见的时候,他高兴地专门为我们新创作了两幅画,认为“更能说明问题”。

孩子和妈妈如此支持我们的工作时,我们不由得发出感慨:教育这份职业如此有价值!

孩子画出暴力画怎么办?孩子写爱情甚至情爱性爱怎么办?以下是我们的建议:

1、判断孩子的状态

如果孩子的状态是自然轻松的,而不是压抑、暴躁、忧郁的,那么基本可以判断这是一种艺术表达。

如果孩子的状态不对,我们要改善的是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孩子的不当行为意味着价值感和归属感的缺失,只要在这个两个“感”上进行努力,孩子的不当行为就会逐步消失。对于家庭来说,无条件地爱孩子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起码的。

练武术的熊亮老师指出,最好让孩子们多运动,运动能够发泄大量的能量,运动能够调节孩子的情绪,尤其是小男孩!

2、如果孩子是一种表达

我们要有“看见”孩子的能力,即能够指出孩子表达上的特点的能力(上文指出六种兵器六种死法即是)。

我们最好能够有指出孩子未来发展的能力,告诉孩子,比如像熊亮老师那样,告诉孩子达芬奇很值得他去研究和学习。

如果家长不具有这样的专业能力怎么办,要学会向专业人士求助。每位家长都应该有一个专业人士库,有些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有些是网络世界里的专家,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求教的通道。

爱与强大

孩子如果看了渲染自杀的作品就会去自杀,孩子看了暴力作品就会去暴力……所以我们要把作品封杀了,不给孩子看。在今年,出于这样原因被下架的儿童读物还真不少。

其实,孩子想要自杀,孩子要暴力,文化读物只是一个导火索,我们真正应该关心的,不是掐灭导火索,而是拆除炸弹。

但找到炸弹和拆除炸弹是需要能力的,并非人人都能做到,更不是简单喊一句封杀就做到了。在教师培训课堂上,我送给老师们四个字——爱和专业。告诉老师们,我们不仅要对孩子们有爱,还要具有专业能力。

今天看这篇文章的读者,应该大部分都是家长,我也送给家长们四个字——爱和强大。我们对待孩子,家里面正在成长的孩子,不仅仅要满怀爱,不仅仅要满怀责任感,更应该具有强大而且理性的头脑。

把一切放在阳光下,才能

构建源于真实世界的坚固的价值观

这个世界是真实的,有阳光,也有地下室。如果衣物是潮湿的,我们是放在阳光下晾晒呢,还是放在地下室里去捂着呢?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躲闪、压制、阻止这些行为本身,就是把很多东西放在地下室的行为。

反而,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只要我们去正视它、分析它、鉴赏它,它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呈现在阳光之下,变成艺术,变成美学了呢。

我们之所以让孩子可以尽情地画出、写出所有真实地想表达的东西,就是鼓励孩子把任何的想法都放在阳光下面。写出来、画出来,这个举动本身,就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看似暴力的东西,具有艺术的魅力——也就从大家惧怕的东西,变成了欣赏的东西。

我们去美术馆里看到很多战争的、杀戮的油画、雕塑,我们在图书馆里看到很多描绘黑色的作品,我们在电影院里看到很多犯罪的电影……当他们可以公开地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时候,或者说,当我们把这些当作艺术的时候,它们也就给我们带来的是艺术的感受,而不是罪恶的启发了。

但是,如果我们把大卫的下部围上围巾,把《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面的粗口删去,标出“此处删减多少字”,把希区柯克的电影里的血迹抹去,涂上马赛克……那么,我们反而看到的是暴力和黑色。

此外,当孩子开始对真实世界的其他方面感兴趣的时候,恰恰是打开孩子思维,引发孩子深入思考和学习的最佳时机。

你想一想啊,当我们想教给孩子真善美圣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也存在假恶丑黑的东西。确实,还真的不好讲。如果孩子自己发现了,那恰恰是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真实世界的最好时机。

就像我们让孩子看到展示世界文化和文明成果的博物馆,也要让孩子看到难民问题和环境问题……只有这样,一个孩子才能真正构建起来——源自真实世界的坚固的价值观。

END

作者:三川玲,“童书妈妈三川玲”创始人。懂童书的人里面她最懂教育,懂教育的人里面她最懂童书。她是童书出版人,她出版作品获国家图书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销量百万,她撰写的童书评论深得读者认同,能掀起购买风潮;她是儿童教育作家,撰写的教育文章常常10万 ,还经常被教育部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引用;她是亲自下场看了5000 孩子作文的阅读写作教育者,致力于用顺应天性的阅读法与写作法让更多人爱上阅读,享受写作。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