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园林中的亭台水榭「园林花架廊亭」

时间:2023-01-30 18:53:18 来源:小希码文

大家好,园林中的亭台水榭「园林花架廊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园林中的建筑种类繁多,但凡宫室式建筑和居家式建筑体系中常见的单体建筑,都曾出现于园林之中,如皇家园林中就建有殿、堂、楼、塔等建筑。私家园林中一般都有用于正式会客的建筑一一厅。不过,园林中最具特色的,也是最常见的还是亭、廊、桥、榭等建筑。

先说说园内的主要建筑一一厅。北方园林的厅多在正背面开门窗,山面则砌墙封闭。而苏州一带的园林则常将厅的内部用隔扇划分为南、北两部,俗称“鸳鸯厅”。苏州拙政园西区南部,就有这样的厅堂:它的南半部称“十八曼陀罗花馆”,冬季可在此欣赏南院花台上的山茶花;北半部称为“卅六鸳鸯馆,前有水池,夏季可凭栏观看水中荷花及鸳鸯。

另一种厅堂西面都设门窗(常是落地隔扇),以观赏厅堂周围景物,称之为“四面厅”,如拙政中区的远香堂即是。

苏州拙政园


亭是中国园林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建筑。其特点是周围开敞,造型相对较小,是园林中最常见的一种“点景”手段。亭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园林中。据说隋炀帝的西苑“其中有逍遥亭,八面合成,结构之丽,冠绝今古”(《大业杂记》),从教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中,还可以看到那个时期亭的形象。亭的结构起初比较简单以四方亭为主,木构草顶或瓦顶。随着建筑工艺的提高,逐步发展出五角、六角、八角等多角形,以及圆形、扇形等形体,形式越来越复杂多样。由于中国古建筑多是梁柱体系的木结构,屋顶的造型和曲线极其优美,很适合亭这类“点景”建筑的需要。在单体建筑平面上寻求多变的同时,又在亭与亭的组合,亭与园内其他景观及建筑物的结合方面大做文章。

苏州拙政园


亭的最妙之处,还是在它的选址上。在大型园林之中,由于亭可供人赏景和小憩,所以位置多选在主要的观景点处。如北京景山公园的5座小山峰上,各建有一亭。中峰的万春亭不仅位置最高,而且还处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若站在万春亭中四下眺望,可俯视北京城全景,雄伟辉煌的故宫紫禁城一览无余。而在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中,亭则常常成为组景的主体和园林艺术构图的中心。设在风景点的“碑亭”,在亭中立碑刻石题诗,引起游人对园林意境的联想,也是常用的点景手法。

明末计成著的《园治》一书中,有专节论述亭的形式、构造、选址等。在讨论到亭的位置时,计成认为亭可建于“花间”、“水际”、“山巅”等地,“亭安有式,基立无凭”,即亭虽有一定的式样,但没有固定的位置。

苏州拙政园


廊是园林中各个单体建筑之间的联系通道,是园林内游览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遮荫蔽雨、体息、交通联系的功能,又起组织景观、分隔空间、增加风景层次的作用。廊在各国园林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园林中廊的形式和设计手法丰富多样。其基本类型,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和单支柱廊五种。就便于观赏景物的角度而言,以双面空廊最为突出。这种园廊两侧均为列柱,没有实墙,在廊中可以观赏两面景色。按廊的总体造型及其与地形、环境的关系可分为:直廊、曲廊、回廊、水廊、桥廊等。

苏州拙政园


颐和园中的长廊,代表了中国园廊建筑的最高水平。该廊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廊建筑中最大、最长且最负盛名的游廊,也是世界第一长廊,1992年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就将其收录在卷。顾和园长廊中间建有象征春、夏、秋、冬的“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冲檐的亭子。长廊东西两边南向各有伸向湖岸的一段短廊,衔接着对鸥舫和鱼藻轩两座临水建筑。西部北面又有一段短廊,接着一座八面三层的建筑,山色湖光共聚一楼。这条彩带般的长廊,把万寿山前分散的景点建筑连缀在了一起,沿途穿花透树,看山赏水,美不胜收。

颐和园长廊


桥的建造一般与水陆交通有关,然而园林中的桥在艺术上的价值,却往往超过其交通功能。园桥在变换观赏视线、点缀园林水景、增加水面层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园林中,桥的布置同园林的总体布局、水体面积及水面的分隔或聚合等密切相关。比如,大水面架桥,又位于主要建筑附近的,宜宏伟壮丽,重视桥的体型和细部的表现;小水面架桥,则宜轻盈质朴,简化其体型和细部。此外,桥的体型和位置还要考虑人、车和水上交通的要求。

苏州拙政园


园桥的基本形式有平桥、拱桥、亭桥、廊桥等几种。

平桥外形简单,有直线形和曲折形两种,尤以曲折形平桥为中国园林所特有,不论折数多少,通称“九曲桥”。其作用是扩大园林的空间感,或者陪村水上的亭榭等建筑物,如上海城隍庙的九曲桥。

上海城隍庙九曲桥


拱桥造型优美,且富有动态感,分单孔和多孔两种。单孔的如北京颐和园玉带桥,桥身用汉白玉,桥形如垂虹一般。著名的颐和园十七孔桥长约150米,横跨昆明湖,丰富了昆明的层次。

颐和园十七孔桥


亭桥、廊桥是加建在亭廊边的桥,可供游人遮阳避雨,又增加桥的形体变化。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多孔交错,亭廊结合,形式别致。廊桥有的与两岸建筑或廊相连,如苏州拙政园“小飞虹”;有的独立设廊如桂林七星岩前的花桥。苏州留园曲奚楼前的一座曲桥上,覆盖紫藤花架,成为风格别具的“绿廊桥”。

苏州拙政园


此外,中国园林中还有一种独具特色的园桥一一汀步。汀步又称步石、飞石。浅水中按一定间距布设块石,微露水面,使人跨步而过。园林中运用这种古老渡水设施,质朴自然,别有情趣。

园林中的水榭,是一种供游人体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在设计上,除了应满足功能需要外,还要与水面、池岸自然融合,并在体量、风格、装饰等方面与所处园林环境相协调。

水榭的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跨入水中。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设于水面之上。平台一般临水围绕低平的栏杆,靠岸部分则建有长方形的单体建筑,建筑面水的一侧是主要的观景方向,常用落地门窗,开敝通透。既在室内观景,也可到平台上游憩眺望。

苏州拙政园


水榭的造型一般与水景、池岸风格相协调,屋顶一般为造型优美的卷棚歇山式。建筑立面多为水平线条,以与水平面景色相协调,比如苏州拙政园的“芙蓉榭”。有时还通过设置水廊、白墙、漏窗,形成平缓而舒朗的景观效果。水榭四周,往往栽种一些树木或翠竹等植物,以取得更好的视觉效果。北京颐和园内谐趣园中的“洗秋”和“饮绿”则是位于曲尺形水池的转角处,以短廊相接的两座水榭,相互陪衬,连成整体,形象小巧玲珑,与水景配合得宜。

苏州拙政园


以上所介绍的几类典型的园林建筑,其布局一般都是因地制宜,“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依自然的山形水势、自由灵活地铺陈排列,不求规整对称的布局,其建筑形象都有一种自然的曲线美。个体建筑的屋顶、屋檐向上翘起,呈柔和优美的反曲面,路、桥、廊也因地制宜地变成曲径、曲桥、曲廊。园林建筑中从平面到空间多变无序的曲线,使建筑与周围的风景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营造宁静自然、简洁淡泊,又风韵清新、富有变化的景致,创造出舒适的休闲和欣赏环境。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