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雕塑家创作雕塑时总会在头脑中先思考「陈陶gta5」

时间:2022-12-07 10:13:13 来源:南方都市报

大家好,雕塑家创作雕塑时总会在头脑中先思考「陈陶gta5」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能代表城市精神?

什么能代表区域文化的历史、现实和未来?

雕塑,不可或缺的城市雕塑!一座座不朽的城雕,承载着城市变迁的脚印,也记载着人们成长的集体记忆。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五羊石像》、《孙中山像》、《广州起义纪念碑》、《开荒牛》、《珠海渔女》等为雕塑作品代表,岭南雕塑艺术家们以其独特的雕塑语言和创作样式,创作了一批反映时代的典范之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引领全国,也奠定了岭南雕塑在中国雕塑史上的江湖地位。尤其在广东,就涌现出了潘鹤、梁明诚等一批优秀的中国早期的公共雕塑实践者。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是岭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最为密切的地方,也最具现代性。为此,大湾区城市雕塑家是多元的,是新锐的,他们以大型城雕表达自我对时代与社会的思考,把雕塑艺术融入社会生活,表达了当代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如果城市的灵魂是可触摸的,让我们走近这些大湾区城市雕塑家,共同品味城市的记忆和未来,铭记城市的似水年华。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陈克。南都记者 钟锐钧 摄陈克1965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祖籍河北唐山。现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院长,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当代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代表作品有后文艺复兴系列、光影装置系列、虎兔系列;艺术形式涵盖雕塑、装置、影像等。他的艺术作品有160余件被政府、企业、个人和艺术机构收藏,曾荣获“中国雕塑艺术大奖”、“中国公共艺术学术奖”;公共艺术作品曾4次获得“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建设项目评选优秀奖”并曾荣获华鼎奖展陈空间类年度“金奖”。

一身儒雅的穿戴,作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教授、院长,陈克给人第一感觉并没有想象中的艺术家的不羁。

但是,只要你和他交流,看到他的作品,就会发现他的“特立独行”,他的思维很活跃,总是会提出问题,他就是一个“问题”学者。

在陈克的创作中,就有很多常人无法理解的“奇闻”。他曾经养过一只猪,专门请了一个保姆照顾它,给它洗澡、刮痧、拔火罐,还准备了一个单独的小房间,像对人一样对待它。后来他发现,猪圈里的猪比他的猪生活幸福。最后他做成了一个给猪拔火罐的影像作品——《红痕》。现在网上爆火的作品“拔火罐的猪”,陈克在2001年已经实践过,堪称“拔火罐的猪”作品的“祖师爷”。

陈克还提出了他的问题,“如果一只猪可以和人共处,享受人过的生活,那么,一旦它离开跟我共室的环境,去一个它不该去的地方,会有怎样的经历?”

内在追求和外在制约这对矛盾时刻都在陈克身上存在,所以他的雕塑一直在探讨“里”与“外”的关系,他以一种特有视角表达自己对个人内心和外在世界的思考。

有意思的是,王小波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也对“猪”进行了设置,有异曲同工之妙。广州美术学院原院长黎明曾评价陈克是体制内的“另类”。因为,他尝试将各种新的学术态度和艺术创作形式融入当代雕塑教学。他在广州美术学院创办的实验雕塑工作室,丰硕的教学成果,使得广美雕塑系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名声鹊起。

陈克,到底是一个怎样“另类”的“问题”艺术家?

入行:千里赴穗 师从名家

1965年5月,陈克出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

“父亲是精密量仪设计方面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小时候是受他影响接触到胶泥,他希望我能继承他的衣钵。”没想到,陈克反而喜欢上了雕塑。

1985年,陈克考上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河南离广州1000多公里,“父亲当时重病缠身,很不希望家中唯一的男孩离开他,而且当时理工科出来的父亲认为,学艺术是不务正业的事,毕业了也不知道干嘛,我自己当时也不知道毕业了干嘛,只知道很喜欢做这个事情。”顶着家庭的压力,陈克还是踏上了广州这块土地。

回忆起在广州求学的过程,陈克觉得自己很幸运,“当时雕塑系两年招一届,一届一个班大概七个人左右。四年大约十几个学生,学生少,老师有十七八个,比学生还多,两三个老师带一个本科生,比现在博士生的待遇还好。”

而且,当年全是潘鹤、梁明诚这些名家大师教学。“除了课堂教学,周末还能到老师们家里,聆听先生们给我们讲一些生活和做人的道理。所以那几年的学习,对我的身心和专业成长促进得非常快。”陈克感恩道。

思考:带着“问题”看雕塑教育

作为一个学院教育背景的艺术家,陈克为什么会如此“另类”呢?其个人经历告诉了我们答案。

1989年,陈克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先是去了广州市建委工作,“像当年的花地湾整体规划的模型啊,都是我们几个艺术毕业生做的。”陈克说,“这段工作经历让我了解到艺术要与社会实践结合”。

1992年,广州美术学院希望他回到学院教学。阴差阳错之下,陈克回到了油画系,并不是雕塑系,2002年才回归雕塑系。“当时油画系被学院选做学分制试点单位。我在雕塑系专业之外工作了十几年,这个时候思考问题的角度可能就会不太一样了。”陈克认为,自己在跳脱圈子观察雕塑。

带着问题,陈克开始探讨高校雕塑教育新的方向。2006年,陈克成立了实验雕塑工作室,这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波澜。陈克说,“我们是全国首个成立实验雕塑工作室的美术院校。学院派的雕塑由传统造型美学体系和古典材料所支撑,特征主要是以人物造型居多,铸铜的、大理石的、木雕的等,大家相对熟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创作中更多的新观念介入和随之引发出更多的艺术形式,就需要有更丰富的创作手段和材料支撑,甚至艺术观念的变化也使得材料具备了某种特定的艺术属性,观念、造型、材料甚至是身份、科技等怎么综合去介入艺术的创作,包括一些现成品的使用,现场装置的空间摆置方式等,艺术中的“温度”和态度等,都是有待我们去探索和尝试的话题,探索传统雕塑概念以外的边界,为传统学院雕塑教育寻找可能存在的突破口,就是我们实验雕塑工作室成立的初衷。”

陈克甚至开始了数字雕塑创作的尝试,“我2004年带的第二届毕业班,就有几位同学以数字雕塑的方式来探讨创作问题,数字雕塑的教学也是我们实验雕塑工作室在全国最早展开教学尝试的,这在前年西安美术学院主办的全国数字雕塑教学研讨会上得到了业界的公认。广美是最早有数字雕塑教学的高等艺术院校。”

创新:顶住质疑力推数字雕塑

虽然今天,陈克说起数字雕塑颇为自得。当年,可是受到了各种质疑的眼光,“2004年,我提出了数字雕塑,但是传统的观念认为雕塑是由三方面组成,包括空间、材料和造型艺术,当时不少雕塑业界声音认为,这是一项不可思议的建议,包括校内和校外”。

陈克无奈道,“数字雕塑是个新生事物,传统观念中大家只认可以泥巴为材料的这样一种塑造方式,就会有各种质疑的声音——你提倡的数字雕塑是雕塑吗?它的材料在哪里?你这个数字雕塑放在电脑里是虚拟的,就像我们看电视里有个人,你会说它是雕塑吗?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各种的理论包括现象,去反复解释,比如说我们现在用泥巴是一种材料,铜是一种材料,为什么“数字”不可以是一种材料呢?像德国著名艺术家博伊斯,他甚至认为语言都可以成为一种材料,他提出了“社会雕塑”的概念。然后,我们就带着学生进行演示,你看在里面怎么做雕塑,也是加泥啊,搭架子啊,刮泥啊等等,跟我们做泥塑的工艺过程是一样的,只不过它存在于电脑屏幕里面。”

今天,这个话题不像当年,已经很容易解释了,陈克如释重负道,“今天,当我们在电脑里通过这样一个空间建筑后,一个按钮,结合3D打印,就已经变成空间可触,非常好解释。但是在十五年前,面对各个层面的质疑,我们需要反复去解释,要把问题讲通讲透了,取得各方的理解,我才能招募教师,独立招生,让学生在教学中正式学习数字雕塑。因为,对学院这种教学单位来说,这是一个实验,是实验就会有风险。”

态度: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

作为一个“另类”的艺术家,对于自己的雕塑风格,陈克也觉得不好说,“我可能对某些问题关注的时候,就会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而且不同的时期,我可能关注的重心不一样,视角也不一样。只能说,我各个阶段的人生不一样,需要关注什么样的问题,然后用什么样的手段,不停创新。我觉得我没有一个固化的艺术手法,但是艺术一定要有问题意识。”

举个例子,陈克说,“2009年,我曾经做过反映农民工题材的作品。那个时候,广东作为一个外来加工的重要基地,特别是东莞。每到过年的时候,万人空巷,火车站每年都成为新闻报道的重点。所以,当时我对这一块的思考蛮多的,我觉得这些外来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批人背井离乡,抛家舍业,来到这个城市,推进了整个城市的发展。”

为此,陈克这批作品就是以民工系列为主,“用装置的形式做,就是我去一些工厂,找到工人们住宿的一些用具,比如床啊之类,在阴影里面做这些人的形状,探索阴阳正反的关系,我也借用了中国传统古诗词的一些意境,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种思乡之情在阴影里是成百上千民工的形象,所以那个系列我觉得能够代表我对广东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关注。”

特别有意思的是,陈克的作品经常能看到变形的人,而这也是他个人作品的特质之一。“后文艺复兴”系列也是陈克颇为满意的作品。大卫是欧洲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米开朗基罗塑造的传世经典作品,而陈克的作品《后文艺复兴—大卫》却是变形的,他试图通过对传统经典美术作品的变形来讲述外来文化进入当下中国后的“变形”,“中国雕塑教育几十年的发展一直是紧随着欧洲古典一百多年前的教育体制,已经不太适合我们今天的审美方式,所以这个阶段我是对雕塑教育提出一些质疑,然后做了这样一个系列。”

在陈克身上,可以看到一个艺术家不满足现状,不断地去质疑、打破、创新、尝试着新的建立。正如他评价自身,“我是一个敢于担当的人。”

业界声音

我们可以将陈克的艺术视为古典艺术的当代阐释方式,一种“现代性谋划”,他的镜像变形雕塑使观众产生的视觉眩晕可以看作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眩晕”。陈克艺术中的“变形”不是对现实生活和艺术史经典的简单抽象,它反映出现代人对于传统视觉感官等级制度的颠覆。

——知名艺术批评家殷双喜



陈克在艺术上属于大器晚成的一类。他在广美雕塑系毕业后十年,在国内艺术界或者雕塑界看不到他的影子。陈克的作品从主题上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生与社会的人道主义关怀,对于社会存在的巨人与渺小者,超人与众生,光明与阴影等主题的阐发,在作品形式上显示出了作者对于空间与光影的敏感和把握能力,显示出一般雕塑家所不具备的禀赋。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隋建国

同题问答

我们应搭建国际化平台,为湾区公共艺术出谋划策

记者:站在你所经历过的时代,你觉得大湾区的雕塑发展如何?

陈克:广东是改革开放排头兵,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广东地区需要大量的公共雕塑,所以当时潘鹤先生就提出了一个现在也很著名的概念,叫做“雕塑的春天在室外”,当时的雕塑都是在室内的。还有潘鹤先生做的《开荒牛》,深圳改革开放的代表作,用一头牛拔起树根的形象代表我们脱去原来的那种枷锁,重新开拓一个新的世界。《开荒牛》把一个区域的文化,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形象,时代精神的象征,我觉得这是广州美术学院对全国雕塑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最根本的点。到今天这个阶段,我们对艺术介入城市这样一个理解已经完全放开了,这个时候很多艺术家开始思考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面貌。

记者:大湾区艺术越来越多人提及,你觉得大湾区雕塑作品有何特点?

陈克:我觉得广州的城市雕塑还有不足,我们曾经有过一段辉煌,但现在真正代表城市精神的东西没有,大都是一些“小品”之作,不足以支撑城市文化,不是真正代表城市精神的东西。

记者: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正在大举推进的时期,大湾区雕塑将走向何方?

陈克:广州作为大湾区的一个核心城市,我们应该唱“国际”歌,成立大湾区联盟,搭一个国际化的平台,让湾区城市都进来,为广州和湾区公共艺术出谋划策,而不是只局限在岭南这个小范围。

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实习生 李慧君 刘小莉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