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青铜人面鸟身像「人面鸟身叫什么」

时间:2022-12-11 09:49:36 来源:文博眼

大家好,青铜人面鸟身像「人面鸟身叫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墓门上的鬼神图

提起墓葬艺术,你能想到什么?

商周陪葬品青铜器?

等级森严的商周青铜鼎

秦代墓葬艺术的杰出代表——秦始皇兵马俑?

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其实,比起这些,汉代的墓葬艺术显得多又特别。

散落在各地博物馆中的大量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为证。

比如这个壁画:

西汉梁王墓出土四神云气图壁画 河南博物院藏

画像石、画像砖中出现的人面鸟身、捣药的兔子:

日神 画像砖

升仙画卷(西王母仙境)——汉代石棺画像

墓葬石棺浮雕中若隐若现,长翅膀的天仙小姐姐:

东汉 王晖墓石棺 芦山县博物馆

这些形象造型灵动又古朴,线条简单,表达的内容却十分丰富。

如何读懂这些汉墓中的“地府艺术”?一起来看下:

首先,什么是墓葬?

墓葬。

在古代,“墓”与“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却又相互区别的。

墓,概而言之,是安置死者肉身的地方;葬,则是指安置死者的方式。

墓葬可看作古人生死观的物化形态之一,通常以建筑、雕塑、绘画等多种表现手法营造出,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和威武肃穆的秦代、喜欢表达孝道的北宋不同,在汉代墓室中表达的主题丰富多彩。

有社会生产与生活类——农渔、狩猎、讲经、纳粮、庖厨、宴饮、乐舞百戏:

农事池塘 画像砖

弋射收获 画像砖 弋射收获 画像砖

它主要表现的内容都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相关。

还有描述市井与宅邸的图案,如市集、酒肆、甲第、庭院和武库:

市集 画像砖

武库 画像砖

这些都非常写实,与当时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汉代墓葬艺术还有个非常重要的主题:神灵与仙境。这个就和现实生活没直接关系,或者不是表现现实的生活,充满玄幻与迷离。

在汉代,人们相信可以在死后通过特定的方式成仙。

墓室中常刻画许多虚构神奇的形象,比如人面鸟身、捣药的兔子、赤身裸体长翅膀的仙人……

那么,这些形象到底来源于哪儿又代表了什么呢?

汉代画像石中的神仙世界

人类从很早之前就对自己进行人生思考。

人是怎样来的?人死后又要去哪儿?

人人都渴望生命长存,永恒的存在。生命永恒可以说是人类自古以来思考的哲学命题。

汉代人是如何思考这个命题呢?

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汉墓最常见的是西王母仙境。

仙境中有昆仑山、三青鸟、捣药的玉兔、蟾蜍、九尾狐、戴胜、带叶树枝或麻秆的崇拜者等一起构建了西王母仙界。

仔细看下面西王母仙境图:

西王母仙境图

西王母仙境 画像砖

中间坐龙虎座的妇人就是西王母,秦代西王母还是一个青面獠牙的异人异兽到了汉代已是一个漂亮的妇人形象。

西王母下面的三座山峰代表昆仑山。

这是汉画中十分常见的表现形式;东汉时期,人们把西王母和昆仑山联系在一起,在画像石中,经常出现西王母端坐于三座山峰中间。

西王母右侧有一只狐狸,尾巴分九叉,文献称九尾狐:

另一侧还有一只鸟,叫三青鸟,又名三足乌。

三青鸟也是最早出现在西王母身边的形象之一,主要职责是为西王母取食,到了汉代,三青鸟被三足乌替代,代表阳。

这些都是伴随西王母的使者。

除了三足乌外,还有一位戴冠的人面鸟。

他的身份争议很大,从手中的砭石判断,很有可能是扁鹊,汉人渴望长生,有神医在身边的话长生之路会更加安全。

然后,中间的蟾蜍、玉兔。

玉兔拿着一个东西,灵芝。

灵芝我们知道是仙药,主要功能就是长生不老,它由西王母掌控人们的长生长寿。

蟾蜍和玉兔中间坐着两个人,一男一女。

这就直接告诉大家墓主人是夫妻,他们穿着人世间的服装坐在前面和西王母一起观赏蟾蜍跳舞。

为什么西王母身边会同时出现兔子和蟾蜍呢?

相关的记载很少,但在汉代,月亮中是同时存在蟾蜍和兔子的。

而据专家考察,西王母神格为月神,神兽们是西王母月神神格的体现,汉人大概将不死的愿望寄托于月亮之上。

同时,在汉代白兔也是长寿的象征。(到了后来,玉兔已经被视为祥瑞之物,是吉祥的使者和婚姻美满的象征。)

除此之外,汉墓中还有很多神话和俗世的象征事物——代表阴阳的伏羲女娲:

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 湖南省博物馆藏

日月神、仙人:

月神 画像砖

停着凤鸟的阙楼、仙界入口的天门:

阙前迎谒

这些有关于灵魂说法的传承和变化,也导致各个朝代的内容相似却又不同。

虽然内容各不同,但汉代的这种死后到达仙境的信仰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巨大。

大家都知道,现在人去世送花圈时写“驾鹤西去”、“故人仙逝”等等,实际上就脱胎于汉代仙境信仰。

这也很好解释了汉代墓葬艺术为何如此之高的原因。

从先秦的神仙信仰开始到东汉儒生和方士、仙术融合。

信仰逐渐完善——人死后在某个特定神圣的空间中进行尸解,经过漫长时间就可以转化成仙。

相对于先秦时期对生死问题的模糊认识,汉代人对生死的关注和思考超越之前的任何时代。

人们对于有限的生命,想要追求死而复生,而这种追求又逐渐变成了转化成仙的信仰,在西汉晚期以后,墓葬成为了成仙的关键地点。

蓬莱仙境、仙人仙门实际上都在表现人们对永生的追求:

他们希望生命能够在另外一个世界延续,而另外一个世界是一个美好的家园,一个理想国。

另外,两汉道教的兴起,汉武帝炼仙丹寻求长生,也是人们死亡悲剧意识的体现。

汉朝虽然国力强大,但也暗藏着许多社会矛盾,而自然灾害的频发,进一步加剧了冲突,悲惨的社会现实改变了下层百姓对生死观念的看法。

面对死亡的威胁,下层百姓开始转向了西王母信仰。

到了东汉中晚期之后,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发生了明显了转变,由经受现实的苦难畏死转变到赏生达生。

人们幻想在死后的世界中,依旧可以杀鸡宰羊、饮酒作乐,甚至可以到野外烧烤品尝野味。

这里的来生观念是人们对现世生活的依恋,也是人们走出死亡恐慌的第一步。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