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解读园林经典《说园5》的感悟「说园3」

时间:2023-01-26 11:33:14 来源:蚂蚁景观

大家好,解读园林经典《说园5》的感悟「说园3」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这期我们来详解陈从周先生的说园最后一篇——《说园五》。个人认为《说园五》和《说园》首尾呼应,不仅将之前说到的动静,意境延展开来,还对于园林的修复,园林做学问的态度有自己的看法,形散而神不散,非常值得学习。

1.再论动静

《说园》首篇余既阐造园动观静观之说,意有未尽,续畅论之。动静二字,本相对而言,有动必有静,有静必有动,然而在园林景观中,静寓动中,动由静出,其变化之多,造景之妙,层岀不穷,所谓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若静坐亭中,行云流水,鸟飞花落,皆动也。舟游人行,而山石树木,则又静止者。止水静,游鱼动,静动交织,自成佳趣。故以静观动,以动观静则景出。“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景与人同。”事物之变,概乎其中。若园林无水,无云,无影,无声,无朝晖,无夕阳,则无以言天趣,虚者,实所倚也。

说园5开篇和说园相呼应,谈的是造园中最重要的造景手法:动静对比。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而言的,动静也不例外。陈从周用八个字“静寓动中,动由静出”点出人在不同环境下捕捉信息的方式。在园中游览时人无外乎停下和走动,比如在亭中观景就是静观,当人静止时你对环境的敏感度也就提高了,你会慢慢感受到周围自然的生机,天象的变化,生物的活动,这些自然活动都很微妙,都是需要你安静下来,以一种近似冥想的心流状态才能感受到的;相反如果你坐在船上或者在园中游览,园中的山石树木便又会变得静止,在这种动态下人眼只能捕捉到景物的大致信息,所以动观我们欣赏的多是不同角度的构图之美。

接下来陈老引用了一句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景与人同。”这句话取自于宋代诗人程颢[hào]的《秋日》。全文如下: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心情闲静安适,做什么事情都不慌不忙的。一觉醒来,红日已高照东窗了。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道理通著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只要能够富贵而不骄奢淫逸,贫贱而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

©杜世宏

这首诗看起来在写秋天,实际描写的是诗人的人生态度,以平静的心情去欣赏万物时,发现无一不具特色,各有其存在的道理,颇具自得的神情。春夏秋冬四时,也都有各自的美好风光与特殊胜景,这些都要去品味。我们应该随着四季的变化而享受自然的乐趣。

通过这首诗也引出了陈从周对于动静的又一个观点,之前如果说动静是以人为衡量标准,那么现在我们反过来,园林本身如果说是静止的,是一个实体,那么动的是什么呢?

必然就是自然天象中的“水、云、影、声、朝晖、夕阳”这些“虚的”元素附在“实的”园林上,才会让园林动静交融,获得自然天趣。

即便把园林当做静止的,其内仍有动意,所以陈从周又写了下面这段话:

静之物,动亦存焉,坐对石峰,透漏具备,而皴法之明快,线条之飞俊,虽静犹动。水面似静,涟漪自动。画面似静,动态自现。静之物若无生意,即无动态。故动观静观,实造园产生效果之最关键处,明乎此则景观之理得初解矣。

园林中的置石水面看起来都是静止的,但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石头的纹理与形态,水面的涟漪都是具有生意的。所以动观静观在园林造景中是最重要的。

以上两段话陈从周告诉我们园林造景的关键在于动静,也给我们游园的人提供了一套赏园的方法:1、先通过动观游览全园在心中留下园林的整体印象,2、再坐在一个观景处欣赏自然环境的生机之美,3、然后再进一步将视觉集中在一个单一的元素之上,观赏纹理或者和天象交融的生意。

学会了这台从动态到静态再到动态的观赏方式,再来造园必然更加得心应手。

2.园林真趣

既然说到了细节的纹理质感,陈从周就顺着这个话题把其延伸为一个问题:整个园林的真趣是什么呢?陈老借用《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给了我们答案。

园林质感

质感存真,色感呈伪,园林得真趣,质感居首,建筑之佳者,亦有斯理,真则存神,假则失之。园林失真,有如布景,书画失真,则同印刷,故画栋雕梁,徒眩眼目,竹篱茅舍, 引人遐思。《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一回,曹雪芹借宝玉之口,评稻香村之作伪云: “此处置一田庄,分明是人力造作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廓,背山无脉,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那及先处(指潇湘馆)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呢?虽种竹引泉,亦不伤穿凿。古入云:‘天然图画’四字,正恐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即百般精巧,终不相宜。"所谓“人力造作”,所谓“穿凿”者,伪也。所谓“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者,真也。借小说以说园,可抵一篇造园论也。

在大观园中,李纨住的地方叫稻香村,“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这处“竹篱茅舍”,与大观园其它庭院迥然有别。贾政对大观园中有这样一处地方,非常欣赏,假惺惺地说:“此处有些道理”,“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贾宝玉却觉得,“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失去了真趣,一个村子应该处在自然界村子应该在的位置,但这里既不靠近城市外城、也不和其他远村相邻,不靠山也不临水,上无塔下无桥,不声不响的平地冒出来,总之就是不对味。

而贾宝玉说林黛玉所住的潇湘馆就很不错,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那么潇湘馆长什么样呢?小说里是这么描写的:

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该院院外一带粉垣,院内千百竿翠竹掩。入门曲折游廊,廊上挂着一架鹦鹉。正房三间,一明两暗。后院有大株梨花和蕉,又有两间小小的退步,院墙根有隙 流入清水,绕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无论是竹林小屋还是芭蕉清泉都时自然而然的,遵循了自然,自然也就有了真趣。

贾政与贾宝玉的不同看法,好像是艺术趣味不同,实际上是世界观不同。贾政的“归农之意”,完全是虚情假意,自命清高,就像大学教授抱怨工资少、作家乞讨一样,是炒作自己。而贾宝玉的话,大有弦外之音。

通过这么故事我们知道了园林真趣就是要遵循自然,这样才会符合自然的逻辑。只有这样园林才不会沦为布景。那么在造园中具体如何做呢?

中国造园离不开“山水”二字,只有真正理解了自然,才能处理好山水关系。所以下面陈从周以郭熙画论切入探讨山水相依。

山水相依

郭熙谓:“水以石为面” ,“水得山而媚”,自来模水范山,未有孤立言之者。其得山水之理,会心乎此,则左右逢源,要之此二语,表面观之似水石相对,实则水必赖石以变。无石则水无形、无态,故浅水露矶,深水列岛。广东肇庆七星岩,岩奇而水美,矶濑隐现波面, 而水洞幽深,水湾曲折,水之变化无穷,若无水,则岩不显,岸无形。故两者决不能分割而论,分则悖自然之理,亦失真矣。

山水并非地位相同,而是有前后因果关系的,在自然中水岸边石头的形态走向决定了水的姿态。“水必赖石以变。无石则水无形、无态”都在说明水是依附于石头的,没有石岸的水就是散的,没有任何形态。

进而举例肇庆七星岩,这里岩石变化多端,故而水也姿态万千,石头塑造了水的姿态,水也反过来体现了石头和河岸的曲折婉转,所以这两者也是相依的,造园时要通盘考虑,如果分开设计就违背了自然之理,也就失去了真趣。

山水在自然中还要考虑地域的不同,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山水姿态。

一园之特征,山水相依,凿池引水,尤为重要,苏南之园,其池多曲,其境柔和。宁绍之园,其池多方,其景平直,故水本无形,因岸成之,平直也好,曲折也好,水口堤岸皆构成水面形态之重要手法。至于水柔水刚,水止水流,亦皆受堤岸以左右之。石清得阴柔之妙, 石顽得阳刚之健,浑朴之石,其状在拙;奇突之峰,其态在变,而丑石在诸品中尤为难得,以其更富于个性,丑中寓美也。石固有刚柔美丑之别,而水亦有奔放宛转之致,是皆因石而起变化。

苏南就是江苏南部,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苏州,无锡,扬州,上海一带,这一地区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江南园林,这里的池大多都是曲的,塑造成柔和的感觉。

苏州拙政园平面图

宁绍指的是杭州、绍兴、宁波一带的宁绍平原,这一代的园林大多是方池,形成平直的感觉。

杭州郭庄平面图

不管是柔和还是刚直,都是不同堤岸塑造的结果。尤其是水口与堤岸是构成水面形态重要的地方。

石头本身的质地不同也会早就不同的水的性格,无论是奔放还是婉转都因为石头而起变化。

总结起来在造园中,我们先要给园林定调,赋予园林特征就得从凿池引水开始,山水关系处理得当,园林的气质自然就凸显出来了。

到此陈从周先生通过两点告诉我们造园怎样获得真趣:遵循自然,在适合的地方建造适合的景物;通过合理地调整山水关系突出园林的地域化特征。这样的园林才有真趣。

下段延伸真趣之意:

荒园非不可游,残篇非不可读,须知佳者虽零锦碎玉亦是珍品,犹能予人留恋,存其真耳。龚自珍诗云:“未济终焉心缥缈,万事都从缺陷好;吟到夕阳山外山,世间难免余情绕” 造园亦必通此消息。

网师园民国照片

拙政园民国照片

荒园有荒园的特色,如果能从中发现美,也能让人流连,就像残留的诗文可能不完整,但你仍能从中感受到意境。

下面陈从周引用了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272》,诗中原文第二句为:百事翻从缺陷好。稍有出入,但不影响理解。

“未济终焉心缥缈,万事都从缺陷好;吟到夕阳山外山,世间难免余情绕”

此诗为我国清朝时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龚自珍所作,是非常有哲理、禅意的一首诗;“未济”指易经的一卦象,含没有渡过(达到)的意思;“翻”这里为副词词性,通假“反”,表转折指反而;“从”表跟随,及随从(包含)缺陷的意思。

大致意思是:

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心里飘渺无助,很多的事情还是拥有点缺陷是最好的。传道传到了夕阳西下,传播到了千山之外,古今以来有谁能不被余情缠绕。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有很多著名的诗句,比如我们熟悉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陈从周引用这首诗是在表达世间并没有十全十美的园林,但只要存在真趣,即便是荒园也值得一游。

总而言之我们造园者除了要以设计者眼光来造园外,还需要将自己的感情和眼前景色合二为一,这也是中国园林中独有的特色,文人将自己的学识审美和情感表达和园林交织在一起,营造了超越前言实景的园林意境。其中的关键就是陈从周下面要说的寓情观景。

3.寓情观景

“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 前人之论,实寓情观景,以见四时之变。造景自难,观景不易。“泪眼问花花不语”,痴也。“解释春风无限恨”,怨也。故游必有情,然后有兴,钟情山水,知己泉石,其审美与感受之深浅,实与文化修养有关。故我重申不能评园,不能游园。不能游园,不能造园。

如何将自我的感受和景色合二为一呢?诗文是一个绝佳的载体,所以在这段话中陈从周连续引了四句诗词,向我们阐述了一个道理:人在游览时会和景色产生共情。

我们先来解释第一句:“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

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生机勃勃,展现山四季中最美丽的气象,此所谓春见山容;夏天强对流天气频繁,风雷雨多,体现山的气势与活力,此所谓夏见山气; 秋天落英缤纷,美妙无比,别有一番情致,此所谓秋见山情;冬天万物被雪覆盖,白森森,山的轮廓显现,此所谓冬见山骨。

郭熙也有诗云: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春天的山影浅淡如同美人的微笑,夏天的山是鲜美的翠绿,秋天的山是明净的如同美人的面妆,冬天的山惨淡无色就好象睡着了没精神。

©半樵玉涛

不同季节可以欣赏到不同的景色,继而引起我们不同的情感反应。

再来看第二句“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 这句话取自金代许古的《行香子》,原文为:

秋入鸣皋,爽气飘萧。挂衣冠、初脱尘劳。窗间岩岫,看尽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

细数闲来,几处村醪。醉模糊、信手挥毫。等闲陶写,问甚风骚。乐因循,能潦倒,也消摇。

这是一首堪与陶潜“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之意境相媲美 ,表现辞官归隐,陶醉于自然佳趣,把酒当歌,逍遥自在,生活优然闲适,心情超然物外的好词,历来为词论家所推崇。

秋天来到了古老的鸣嗥山,秋高气爽,令人心旷神怡。刚刚从沉闷、压抑的官场生活中解脱出来,重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凭窗远眺,由朝至暮,又由暮至朝,看尽了峰恋叠嶂的明暗变化。沉沉的黑夜,山影模模糊糊,所以此时看山,感觉山很低 ;而至天晴 ,山色明朗,历历在目,又如在眼前;清晨,晨曦微露,曙光初现,又觉山峰高耸入云,巍峨直立,给人以高感。

清代况周颐评价这三句为“尤传山之神 ,非入山甚深 ,知山之真者,未易道得 ”。想古今中外写山之句,也确实未有能出奇右者 。

下片转入写人 ,是词人自我形象的描摹。表现词人心性的率真自然,淡泊名利对闲适生活自得其乐,乐此不疲的生活态度。正是因为饱含情感,才能对于山的观察细致入微。可以说这三句诗是诗人在不同时间下真实的观景情感。

接下来是第三和第四句“泪眼问花花不语”,痴也。“解释春风无限恨”,怨也。

“泪眼问花花不语”来自欧阳修的词《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原诗描写了暮春时节,藏在深闺中的女子,感伤春光流逝,怀念良人的苦闷心情。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句自成天然,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含有深刻的含义,表达了深闺女子心中无限的伤感。

女子先是因感花伤怀而落泪,而后她又抬起头含泪问花,然而花不能慰藉她的苦痛,只有不语。花儿不但不能语,反而最后被暴雨打落,随后随着狂风,飞过秋千,飘零落入暴雨中。

深闺女子孤单寂寞,感花伤怀,含泪问花,花却无语,反而被风雨摧残……一幅深闺女子伤春图,自然而然地浮现在眼前了。

在这里眼前的景色是心情最恰当的表达。而是让人能够共情的空间。

同样的例子还有“解释春风无限恨”,这是一首李白所作的乐府诗名为《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这是李白奉旨为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所作。这句话的意思是牡丹动人的姿态就像春风一样可以消解无限的怨恨。

牡丹作为景物可以消解人的怨恨,这显然是人对于牡丹产生了共情。

所以陈从周最后说到:故游必有情,然后有兴,钟情山水,知己泉石,其审美与感受之深浅,实与文化修养有关。故我重申不能评园,不能游园。不能游园,不能造园。

山水泉石本是无情之物,但在中国文化中,自然事物被赋予了人格化的表达,所以反过来说,要想造园,想要体会人和环境的共情,造园者自身也需要提升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古代造园者大多都是文人的原因。《列子·汤问》中有成语“高山流水”,讲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在现实中最懂我们的也许恰恰就是自然本身,通过寓情于景也让我们这些后人了解园主建园的立意。

理解了寓情于景,陈从周还给了我们一些具体的抓手,告诉我们造园时怎么样切入主题。


4.园林特征

造园综合性科学、艺术也,且包含哲理,观万变于其中。浅言之,以无形之诗情画意,构有形之 水石亭台,晦明风雨,又皆能促使其景物变化无穷,而南北地理之殊,风土人情之异,更加因素增多。且人游其间,功能各取所需,绝不能从幻想代替真实,故造园脱离功能,固无佳构,究古园而不明当时社会及生活,妄加分析,正如汉儒释经,转多穿凿(非常牵强地解释),因此古今之园, 必不能陈陈相因(比喻因袭旧例,而无革新进步),而丰富之生活,渊博之知识,要皆有助于斯。

古代造园简单来说就是先有胸中情感,然后通过构筑园林将这些感情表达出来,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远没有那么简单,我们需要考虑的要素还有:南北差异、风土人情、功能设施等等。也就是说我们分析古园也需要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生活的真实状况,今日造园更要考虑多样化的功能和时代的需求。

一景之美,画家可以不同笔法表现之,文学家可以不同角度描写之,演员运腔,各抒其妙,哪宗哪派,自存面貌。故同一园林,可以不同手法设计之,皆由观察之深,提炼之精,特征方出。余初不解宋人大青绿山水,以朱砂作底,色赤,上敷青绿,迨游中原嵩山,时值盛夏,土色皆红,所被草木尽深绿色,而楼阁参差,金壁辉映,正大小李将军之山水也。其色调皆重厚,色度亦相当,绚烂夺目。中原山川之神乃出。而江南淡青绿山水,每以赭石及草青打底,轻抹石青石绿,建筑勾勒间架,衬以淡赪[chēng](红色),清新悦目,正江南园林之粉本。' 故立意在先,协调从之,自来艺术手法一也。

每个地区的园林特征都是有其自然逻辑的,这和画画的不同笔法,文学家的不同角度是一样,陈从周举了两个例子,宋朝中原的青绿山水和江南的淡青绿山水。

这两类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大青绿和小青绿,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

大青绿色调厚重是因为中原山川土色皆红和深绿色的草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中原的建筑也多是金碧辉煌,所以色调自然厚重。

《千里江山图》

相反,小青绿色淡是因为江南多烟雨,氤氲之气笼罩了景物,色彩自然朦胧。

《江山秋色图》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表现手法呢,正是由于当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建筑风格。

余尝谓苏州建筑与园林,风格在于柔和,吴语所谓“糯”,扬州建筑与园林,风格则多雅健。如宋代姜夔词,以“健笔写柔情”,皆欲现怡人之园景,风格各异,存真则一。风格定始能言局部单体,宜亭斯亭,宜榭斯榭。山叠何派,水引何式,必须成竹在胸,才能因地制宜,借景有方,亦必循风格之特征,巧妙运用之。选石择花、动静观赏,均有所据, 故造园必以极镇静而从容之笔,信手拈来,自多佳构。所谓以气胜之,必整体完整矣。

苏州建筑园林风格柔和,而扬州建筑园林风格多雅健,这都是不同地区的风格,这是需要在造园之前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之后我们才会去考虑园中的要素是否符合整体的立意。园中的叠山、引水、建筑花石都需要在立意的统领下,这样园林就能以气胜之。

余闽游观山,秃峰少木,石形外露,古根盘曲,而山势山貌毕露,分明能辨何家山水,何派皴法,能于实物中悟画法,可以画法来证实物。而闽溪水险,矶漱激湍,凡此琐琐,皆叠山极好之祖本。它如皖南徽州、浙东方岩之石壁,画家皴法,方园无能。此种山水皆以皺法之不同,予人以动静感觉之有别,古人爱石、面壁,皆参悟哲理其中。

福建永安国家地质公园

下面陈从周举了一个他亲身体验的例子,他在福建看到那边的山植物稀少,石头外露,山势自然凸显,这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山水画中为了能够更好的表达山石和植物树干的肌理,就有了皴法,不同的石块形态运用不同的皴法,而我们也能反过来观察皴法来判断石头的纹理。

福建的溪水湍急,急流拍打在岸边的石块上形成了非常漂亮的纹理,这和安徽徽州和浙东方岩的石壁纹理非常相似。肌理和形体不一样,它并不是方圆这种规则的造型,是非常自然的形态。

类似福建喀斯特的山水就是叠山理水最好的范本,在绘画中用不同的皴法表示,给人动静不同的感觉,古人喜爱石头,面壁都是通过欣赏石头上的纹理来渐悟世间哲理。

通过上文我们可知,造园首先要立意,再将山水、建筑、花石依次摆放其中,那么在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山水之间应该如何衔接呢,陈从周先生用下面这段话告诉你。

5.造园中过片

填词有“过片(变)”(亦名“换头”),即上半阕与下半阕之间,词与意必须若接若离,其难在此。造园亦必注意“过片”,运用自如,虽千顷之园,亦气势完整,韵味隽永。曲水轻流,峰峦重叠,楼阁掩映,木仰花承,皆非孤立。其间高低起伏,闿畅逶迤,处处皆有“过片”,此过渡之笔在乎各种手法之适当运用。即如楼阁以廊为过渡,溪流以桥为过渡。色泽由绚烂而归平淡,无中间之色不见调和,画中所用补笔接气,皆为过渡之法,无过渡则气不贯,园不空灵。虚实之道,在乎过渡得法。如是,则景不尽而韵无穷,实处求虚,正曲求余音,琴听尾声,要于能察及次要,而又重于主要,配角有时能超于主角之上者。“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贵在无胜于有也。

过片也称作过拍,是词的第二段的开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有了它词才能衔接顺畅,词意不断。

我来以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举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先低头看水,再举头眺望长安,但被丛山遮挡了视线,词的上片就结束在这“山”上。接着下片又从“山”说起,又从青山回到了江水,这两“山”就是相连的过片,处理得非常紧凑而又节奏分明。

我们把过片用在造园上,其实就是起连接的景观元素,比如廊桥。建筑间用廊相连,溪流的两岸用桥相连。通过连接让园的气息通畅,也让景物之间有了调和。

拙政园的爬山廊

网师园引静桥

廊与桥是中式园林中最具特色的园林要素,在有些节点它们还能构成画面主景,比如拙政园中的小飞虹,一廊桥横架碧波之上,池显得更幽,水显得更深。小飞虹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有景观。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取自王维《汉江临泛》意思是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造成这种气氛烘托的就是过渡,我们将景观游览序列时经常用到四个字“起承转合”这些其实都是空间的过片,为了突出主题景观。

我们造园大部分都在人口密集土地稀少的城市,那么在城市造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6.城市造园

城市必须造园,此有关人民生活,欲臻其美,妙在“借” “隔”,城市非不可以借景,若北京三海,借景故宫,嵯峨城阙,杰阁崇殿,与李格非《洛阳名园记》所述:“以北望则隋唐宫阙楼殿,千门万户,苕峣璀璨,延亘十余里,凡左太冲十余年极力而赋者,可瞥目而尽也。”但未闻有烟囱近园,厂房为背景者。有之,唯今日之苏州拙政园、耦园,已成此怪状,为之一叹。至若能招城外山色,远寺浮屠,亦多佳例。此一端在“借”。而另一端在“隔”,市园必隔,俗者屏之。合分本相对而言,亦相辅而成,不隔其俗,难引其雅,不掩其丑,何逞其美。造景中往往有能观一面者,有能观两面者,在乎选择得宜,上海豫园萃秀堂,乃尽端建筑,厅后为市街,然面临大假山,深隐北麓,人留其间,不知身处市嚣中,仅一墙之隔,判若仙凡,隔之妙可见。故以隔造景,效果始出。而园之有前奏,得能渐入佳境, 万不可率尔从事,前述过渡之法,于此须充分利用。江南市园,无不皆存前奏。今则往往开门见山,唯恐人不知其为园林。苏州怡园新建大门,即犯此病,沧浪亭虽属半封闭之园,而园中景色,隔水可呼,缓步入园,前奏有序,信是成功。

陈从周先生开门见山说城市造园的要以就是“借” “隔”二字,为什么呢?

因为城市环境复杂,若遇到了好的景色自然可以借,例如拙政园梧竹幽居借景报恩寺塔,沧浪亭复廊借景苏州河等,但大部分情况我们只能用“隔”来屏蔽掉周围负面元素,所以陈老说“市园必隔,俗者屏之”。

拙政园借景报恩寺中的北寺塔

沧浪亭借景苏州河

豫园就是一个佳例,去过豫园的朋友都知道,豫园处在城隍庙旁,在历史上此地就是市井烟火之地,园林和市街仅一墙之隔,为了让人不被打扰,先用围墙隔断,再用园中的假山引导人们的视线,这就是“隔”的妙用。

在入园初期就能通过空间让人进入游园佳境,这也是“隔”的应用。我们之前讲到过大部分江南园林都有入园的前凑的,但在今天很多游览路线被打乱,新建的园林大多开门见山,我们似乎也只能在留园的入口感受到前凑的魅力了!

留园的入口通过三放三收“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拙政园老入口也有前凑,只是现代把游园路线改到了东园而已

在文章的最后陈从周先生提到了旧园的修复。

7.旧园修复

旧园修复,首究园史,详勘现状,情况彻底清楚,对山石建筑等作出年代鉴定,特征所在,然后考虑修缮方案。正如裱古画接笔反复揣摩,其难有大于创作,必再三推敲,审慎下笔,其施工程序。当以建筑居首,木作领先,水作为辅,大木完工,方可整池、修山、立峰, 而补树添花,有时须穿插行之,最后铺路修墙。油漆悬额,一园乃成,唯待家俱之布置矣。

在修复前必须要把历史研究透,也就是把园林每一个时代的立意理顺了,这才不会让修复滑天下之大稽。所以陈老说期难有大于创作,就像修复古董,一笔出错可能就全毁了,所以需要再三谨慎。

当情况摸底完毕,恰当的修复顺序是:建筑→整池→修山→立峰→补树添花→铺路→油漆→家具。

8.遵古为法,以洋为师

造园可以遵古为法,亦可以洋为师,两者皆不排斥。古今结合,古为今用,亦势所必然,若境界不究,风格未求,妄加抄袭拼凑,则非所取。故古今中外,造园之史,构园之术,来龙去脉,以及所形成之美学思想,历史文化条件,在在须进行探讨,然后文有据,典有征,古今中外运我笔底,则为尚矣。古人云:“临画不如看画,遇古人真本,向上研求,视其定意若何,偏正若何,安放若何,用笔若何,积墨若何,必于我出一头地处,久之自然吻合矣” 。用功之法,足可参考。日本明治维新之前,学习中土,明治维新后效法欧洲,近又模仿美国,其建筑与园林,总表现大和民族之风格,所谓有“日本味” 。此种现状,值得注意。至此历史之研究自然居首重地位,试观其图书馆所收之中文书籍,令人瞠目,即以《园冶》而论,我国亦转录自东土。继以欧美资料亦汗牛充栋,而前辈学者,如伊东忠太,常盘大宝、关野贞等诸先生,长期调査中国建筑,所为著作至今犹存极高之学术地位,真表现其艰苦结实之治学态度与方法。以抵于成,在得力于收集之大量直接与间接资料,由博反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园林重“借景” ,造园与为学又何独不然。

这一段讲我们今天应该怎么学习,不仅要向古人学习,也可以向西方学习。

我们先来说向古人学习,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陈从周认为“古今结合,古为今用,亦势所必然”,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实际情况如何呢?

目前风园毕业的本科,研究生有很多只看前沿新科技,对于历史选择性失明,认为历史就是应该在故纸堆里;很多导师也只是为了科研,拼命收集所谓的“数据”,希望通过量化思维为自己建立一条学术的护城河;而在一线的设计师眼中,历史更是变成了装点方案文本的胭脂,仿佛蹭到了就是美的……

研究者一共使用了三种AI算法——Pix2Pix、CycleGAN和StyleGAN3。

文化本身就是在扬弃中不断前进的,历史之所以还被人所铭记,它其中一定有值得文化传承的地方,当然也有我们可以古为今用的地方。所以蚂蚁景观一直都致力于梳理出历史中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这些东西不应该被冰冷的数据所磨灭。

这从古人对于绘画研究的中就能得到应征:

古人云:“临画不如看画,遇古人真本,向上研求,视其定意若何,偏正若何,安放若何,用笔若何,积墨若何,必于我出一头地处,久之自然吻合矣” 。

这句话说的是古人学画时并不是机械的临摹,遇到古画真品,必定会顺着历史向上研究探求,看这幅画的立意如何、构图如何、比例如何、用笔如何、用墨如何……当你把方方面面都研究透了,你才知道自己的机会在哪里,自己的高人一着的地方在哪,久而久之自然就越来越厉害。

除了向古人学,我们还需要放眼世界,看看别人是怎么学习的。我们的邻居日本是的一个典型代表,明治维新前,日本向中国学习,之后向欧洲学习,近些年又向美国学习,但无论如何,日本并没有丢掉自己的风格,也就是“日本味”。

那么日本是怎么做到的呢?

要点就在于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视,在日本的图书馆,有大量的中文书籍,《园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总结和阐述造园法则与技艺的著作,但在清朝居然失传,而《园冶》传入日本后,极受重视,成为日本造园专业的教科书。大村西崖的《东洋美术史》中专门提到《园冶》,二十世纪初,日本首先援用“造园”为正式科学名称,并尊计成为造园鼻祖。瑞典造园学家奥斯瓦尔得·西润曾三次来中国,对《园冶》十分欣赏,经过他的介绍,《园冶》传入了北欧。国外园林学家一致赞誉《园冶》是世界园林科学最早的名著。

《园冶》日本抄本

[英]夏丽森译《园冶》第1版书影

[法]邱治平译《园冶》第2版书影

由此说明不仅是日本,乃至欧洲都对于历史著作非常珍视。他们会收集大量的直接和间接材料,然后由博反约。

由博反约出自《孟子.离娄下》:「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学问之道,先求广博,再致力精要,然后还归简约。也就是我们说的把书读薄,深入浅出。

所以陈从周先生说园林重在“借景”,做学问为啥就不能学习外国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呢?

园林言虚实,为学亦若是,余写《说园》连续五章,虽洋洋万言,至此江郎才尽矣。半生湖海,踏遍名园,成此空论,亦自实中得之。敢贡己见,有求教于今之方家。老去情怀, 期有所得,当秉烛庚之。

最后一段说园林中讲究虚实,这和做学问是一样的,至此五篇的《说园》我们也就详解完毕了,总体看下来,陈从周先生对于园林并不是单独视之的,而是把园林和书画、哲学、文学并驾齐驱,用一种类比的方式将原本抽象的主观感受描述出来,这些文字包含着陈从周先生对于园林的热情。我也用了将近1年的时间将这5篇《说园》做了详细的拆解,希望可以让《说园》影响更多的园林人。

这期就到这里吧,我是小蚂哥,蚂蚁景观,以小见大,我们下期见吧~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