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结合米芾书法作品谈谈对米芾书法风格的理解「米芾论书法」

时间:2022-12-18 13:25:09 来源:汉府古文化

大家好,结合米芾书法作品谈谈对米芾书法风格的理解「米芾论书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朱音哲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

摘要:我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了大量优秀传统文化,书法便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且它凭借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及形式不断演变与完善,如今已经以一种成熟、健全的形式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在北宋时期,大量书法艺术家涌现,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米芾便是北宋优秀书法家的代表,他与黄庭坚、苏轼、蔡襄并称为“宋四家”,由此可以看出米芾在书法领域的地位。米芾的书法作品流露着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同时也体现着其对于“趣”、天然等美学思想的追求。因此以此为核心展开研究,介绍米芾的生平及其书法创作背景,探讨米芾的书法美学思想及影响。

关键词

米芾、书法、美学思想

正文

米芾是北宋时期的优秀书法家之一,在绘画领域有着极高的造诣,并且他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随着米芾的书法作品不断流传,各个时代都出现了大量米芾书法的青睐者与追随者。米芾擅长行书、草书等多种书体,其笔下的《张季明帖》《蜀素帖》《紫金研帖》等作品至今仍广为流传,同时他的书法创作深受北宋时代背景的影响,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创作风格及美学思想。米芾是中国书法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对北宋后的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米芾《张季明帖》

一、米芾的生平、书法创作背景及美学思想的由来

(一)米芾生平

米芾出生于1051年,从小接触书法,十岁时就能写碑刻。由于米芾性格脱俗,打扮怪异,行为举止异于常人,又被人们称为“米颠”。1067年,米芾跟随母亲前往京都汴梁,两年后宋神宗继位并赐予他校字郎一职。1082年,米芾前往黄州拜访苏轼,此时,米芾格外推崇魏晋书法,并将魏晋书法作为指引四处寻访晋人法帖。在书法创作过程中,米芾四处拜师学艺,从其《自叙帖》中可以发现,米芾的书法成就几乎均源自后天的勤学苦练。1107年,米芾在任淮阳军知州一年后逝世,享年五十七岁。米芾对于书法有着独特的主观意识,即使面对前辈的书法作品也能提出质疑,并持以批判态度,因此在有的人看来,米芾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但从中也不难看出米芾的胆识,并且从他的书法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他的这一个性,这也是米芾的书法艺术自成一体的主要原因。米芾之所以敢于质疑和批判他人的书法作品,主要自信源自其精湛的书法技艺以及对书法的独特认知。在米芾的一生中,他创作了大量广为流传的书法作品,且对于书法创作他始终保持严格态度,这使米芾书法成为中国书法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米芾书法创作背景

唐朝时期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得到了鼎盛发展,但在进入宋代后逐渐开始萎靡,尤其在北宋建国时期,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均处于创造阶段,书法艺术的发展没有稳定的时代背景支持。一直到宋太宗时期,书法艺术才又逐渐兴起,但是该时期虽然涌现了一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书法家,但这些书法家大多学识短浅,造诣不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宋代书法的发展。因此,从整体来看,在宋朝初期,中国书法艺术并未步入正轨。

北宋时期的书法风格主要表现为“尚意”,强调书法创作要体现情感与思想,引导着书法家将个人情感融入书法创作中,提高了书法创作的自由化。米芾也深受这种创作风气的影响,他笔下的书法作品从侧面反映出其创作个性,将自身对书法创作的独特见解、技法融入书法作品中。宋朝时期形成的“尚意”书学风气既受唐朝、五代书学观影响,也与北宋时期书法家拥有的文人意识有着密切关联。“意”“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书法风格,且具有一定的矛盾性,若追求“尚意”便很难体现“尚法”,二者不可兼得,但却有着某种必然联系。若书法创作中的“意”缺少“法”的支撑,则会使作品整体效果较为单一,缺乏生机,而书法创作中仅有“法”而缺失了“意”,则会导致书法作品缺少内涵。

关于“意”与“法”,唐朝的书法家往往将“意”隐藏在“法”中,与之不同的是,北宋书法家通常是将“法”隐藏在“意”中。在唐朝时,中国书法艺术“尚法”的书风已达到顶峰,如果仍然“尚法”便无法体现书法的多样性,因此,进入宋代后,书法家在传承“尚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但是,由于每个书法家的性格、风格、思想等存在差异,所以其渗透于书法创作中的“意”也截然不同,这推动着中国书法艺术实现了多样性发展。米芾是北宋“尚意”风气的开创者之一,对于唐朝书法米芾用“一笔书”进行评价,大致意思是指书法比较机械,缺乏变化。对唐朝书法进行批评并追求全新的书风,是以米芾为代表的北宋书法家追求“尚意”的体现。

米芾《岁丰帖》

(三)米芾美学思想的由来

米芾书法艺术美学思想的形成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时代美学等密切相关。从米芾的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其对于天然、创新的追求,任何朝代的书法大家都会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米芾亦是如此。米芾的书法造诣并没有受出身、世俗偏见等影响,他一直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书法艺术。和唐朝相比,北宋时期的审美、文化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再局限于唐朝书法的“尚法”,而是更加注重创作者的情感抒发,这正是我国宋代书法的特征。米芾作为北宋书法家的代表人物,在北宋大环境影响下逐渐形成了洒脱、率真的风格。随着书法造诣不断提高,米芾的美学思想受到了一系列冲击,然后他将个人的生活感悟、书法技法均融入书法创作过程,最终形成了专属的书法美学思想。

二、米芾的书法美学思想

(一)“趣”思想

米芾书法中的“趣”思想可概括为“兴趣”“真趣”“雅趣”。其中,“兴趣”主要指意趣、爱好等。米芾自小对绘画、书法就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这便是米芾另一个名称“米痴”的由来,他可以连续几个月专心创作书画,或是临摹前人的书法作品,将书画当作事业认真对待。“真趣”主要指直率、真性情。米芾的性格本就脱俗、随意,会直接表露对事物的喜爱或厌恶,并不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会损害自身利益,如他在给宋徽宗赵佶写字时还向宋徽宗讨要了一方砚台。由于米芾性格率真,不擅长尔虞我诈,在当时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权力,但这对于米芾的书画创作而言已经足够。

对于书法创作,米芾一直提倡“真趣”,他在书论《海岳名言》中也曾提及“真趣”“天真烂漫”等字眼。即使在点评书法时,米芾也同样体现了“真趣”的思想,比如对于一些名气较高的书法家,米芾以批判的态度加以评价。另外,《蜀素帖》中也体现了他的“真趣”思想。该作品中的每一竖都可以体现米芾的直率性格,由于界格有限,所有字体的竖画长度均适中,如“毕”“华”等字的竖画均是一气呵成,在体现米芾性格的同时又能展现其书法线条的丰富性。“雅趣”主要指古雅、古味等。提到古雅,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魏晋书风,但米芾的大量书法作品也都体现着“雅趣”这一艺术思想。比如,《蜀素帖》应用诗歌语言体现古雅情趣,整幅作品中应用的叠字多达十七处。在书法技巧上,米芾虽认为王羲之的书法存在不足,但在练习书法时仍然仔细研究了王羲之的书法技巧,这在《蜀素帖》中的结字、用笔等方面均有所体现。如:米芾带笔时的方圆转换和王羲之《圣教序》的处理方式相似,“见”“嫦”等字的走势与《圣教序》中的“先”“常”等字相似。

米芾《蜀素帖》

(二)天然思想

米芾在创作书法时一直提倡天然书风,其用笔、结体等方面均有体现。米芾认为,书法是否美观与执法、用笔密切相关,只有确保用笔灵活,手掌心是虚空的,才能提高书法的自然性。米芾擅长转折、正侧、顿挫等多种用笔方法。在结体上,米芾认为篆籀古体形态和世间万物形态有着密切关联,表示篆籀古体字非常自然,若人为处理字体反而会影响字体本身的独特天然性,显得书法结体非常做作,这与米芾的创作思想背道而驰。因此,在书法创作中,米芾更追求浑然天成,其笔下的字体既劲健又不俗气,平淡却不失趣味。

天然是众多书法家共同追求的艺术思想,不仅可以提高创作体验,也可以为观者提供舒适的观赏感,能有效降低书法作品的刻意感,这同样是米芾所追求的美学思想。自然在书法艺术领域属于较高境界,对书法家的要求极为严苛,书法家必须确保写字时全身心投入,考虑笔法、结体及整体布局是否合理、美观,才能在根本上提高书法的协调性。米芾始终认为书法艺术不应矫揉造作,且为了达到这一要求,他会在创作前疏通一切障碍,以求书法创作的自由和天然。如:《虹县诗贴》中的各个字体均笔墨饱满,具有强大的气势,作品中的线条仿佛存在又仿佛不存在,行笔流畅,为书法家及观赏者创造了想象空间。

(三)创新思想

米芾极具书法艺术创造精神,他认为一味沿袭以往的书风并不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无法体现各个时代书法家的艺术创作特征,也正是这种艺术思想引领着米芾不断创新,勇于突破传统的束缚。米芾的创新美学思想主要是将对前人书法的批判作为警戒。在《自叙帖》中可以得知,米芾在最初学习书法时是以唐朝楷书为学习对象的,唐朝楷书更注重技法,在颜真卿、欧阳询等书法家的作品中均有体现。

在学习唐朝楷书时,米芾意识到不应一味延续“尚法”书风,而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超越,这也随之引导米芾对唐朝楷书进行了客观评价。比如,米芾认为欧阳询存在“印版排算”的问题。对前人的书法作品进行批评并不代表米芾完全否定古人的书法艺术造诣,而是以前人书法艺术为标准进行创新,在批评前人书法不足的同时又取之长处,以此来丰富、完善个人的书法艺术。对于唐朝楷书大家,米芾主要持批评、超越态度,但对于“二王”书法则更多表现为挑战态度。王献之与王羲之在我国书法领域有着崇高的地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相比之下,米芾更喜爱王献之的书法,投入了许多精力与时间临学王献之的书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米芾完全沉迷于王献之的书法而不敢超越,相反,正是由于喜爱和痴迷激发了他对王献之书法的挑战心态。创新是推动书法艺术发展的动力,创新可以为艺术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这是促进中国书法可持续发展的源泉。米芾在学书初期便已具备了这一超前思想,于是在提高自身书法造诣境界的同时也推动着书法领域不断进步。

米芾《紫金研帖》

三、米芾书法美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随着米芾的书法作品不断传播,其在书法领域产生的影响愈加深远。北宋灭亡后进入南宋时期,皇帝宋高宗非常热爱书法,并在该领域有着一定的造诣,同时他对于米芾非常重视和崇拜,甚至将米芾的书法当作临摹范本。在该时期也有一些其他的书法爱好者把米芾当作学习标杆,比如吴琚就投入了大量精力学习米芾的书法,其《寿父帖》等作品便蕴含着米芾的书法风范。

元代书法家非常推崇古法,此时的书法回归晋唐,大部分书法家深受赵孟頫书法的影响,而李元珪等书法家则与大众不同,学习和崇尚米芾的书法思想。进入明清后,米芾书法中的“趣”思想逐渐受到了书法家的广泛应用和传承,越来越多的书法家受到了米芾美学思想的影响。比如,文征明开始在书法创作中体现“逸趣”,将“逸”“趣”完美结合,将书法趣味隐藏于法度之中,既遵守法度又蕴含趣味;徐渭追求书法艺术的“媚趣”;王其桢则将“法外之趣”融入书法创作中。这些均建立在米芾“趣”美学思想的基础之上。清朝大多书法家提倡天然美,这与米芾的天然美学思想一致,如郑板桥注重个人主观性情和风格的体现,表示应当与性情相似的人一同学习,由此可以看出清朝的书法大家更加注重性情传达,这与米芾的书法思想相一致。

另外,明代人追求奔放,这同样与米芾的率真性格相契合。在这一时期,在米芾书法美学思想引导下成就最高的书法家当属王铎与董其昌。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米芾的创新、天然等书法美学思想逐渐受到世人的认可与接受,并涌现出大量学习者,但在该过程中,世人也不断感叹着米芾书法的境界。即使大多数学习者能够感受到米芾书法的乐趣所在,但很难掌握其精髓,这也进一步印证了米芾的书法实力。

综上所述,米芾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书法大家,在多年研习书法过程中既对前人的书法进行评价与批判,又进行了创新与突破,力求多样化的书法艺术,并受传统文化思想及时代美学思想的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米芾的书法美学思想主要表现为“趣”思想、天然思想及创新思想,这些美学思想影响着元、明、清等不同朝代的书法家,当前在书法领域仍有大量的米芾书法学习者。一直以来,米芾的书法都深受世人青睐和保护,这也从侧面彰显了米芾在书法领域的地位及价值。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