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诺贝尔奖与科学进步「诺贝尔奖是科学的」

时间:2022-12-21 10:05:15 来源:K式旋律

大家好,诺贝尔奖与科学进步「诺贝尔奖是科学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近日,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逐渐公布。伴随着获奖者名单的公布,出乎意料但又在意料之内的是,没有一个中国人获得此殊荣,每逢遇到这种尴尬的境地,中国网民总会问出这么几个重复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或文学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为什么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会那么少,甚至获奖人数还不如隔壁小岛国日本与被中国人蔑称为脏乱差“阿san”的印度?

坦白说,根据目前诺贝尔奖项获得者数量分析,中国人获得诺奖的概率比中国足球队踢进世界杯的概率还小。注意,这里的中国人是指具有中国国籍并生活在中国的公民,而并非拥有外国国籍并在外国生活的外籍华人。因为丁肇中、杨振宁等美籍华人曾经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对于拥有十四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对于在世界上不断崛起的新兴大国,对于在世界上不断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国家,面对这样的尴尬境地,这是值得反思的。

出现此种结果的原因估计是很复杂的。那是不是我们中国人在先天智力上就比欧美人低一等,从而在科研上或艺术创造上取得不了能够评上诺贝尔奖的成就?这种观点是没有什么道理的,因为除上文提到的杨振宁和丁肇中外,学习并生活在中国大陆的莫言和屠呦呦也获得过诺贝尔奖。中国人其实是很聪明的,无论是在智力上还是在情商上,不比其他任何民族差。此外,中国人还有一种优秀的传统美德:吃苦耐劳的精神。值得担心的是,把聪明用在错误的地方。

网上还有一种声音认为, 诺贝尔奖评委会是带有色眼镜的,它对中国有偏见,哪怕中国人取得了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成就,评委会依然不会颁奖给中国人。这种看法也经不起推敲。莫言和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的事实就是对这种看法有力反驳,因为既然对中国人有偏见,那为何还颁奖给这两位杰出的中国人。在诺贝尔奖设置的奖项中,确实文学奖与和平奖的确定存在一定主观性的。艺术创作本来就是审美性的东西,这里面具有价值判断的因素,我们不能苛责,这是无法避免的。至于和平奖,有些时候是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的。即使如此,艺术也有自己的某些评价标准,就像每个男人都感觉到臭美之间的区别一样,不可能让一个艺术成就平平的人获奖。

相对而言,科研成果的评判就显得更客观了。苏联与欧美曾经是地缘政治角逐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方,但诺贝奖评委会不会因此而忽略苏联人在科技上取得成就,依然会颁奖给苏联科研工作者。科研成果是具有客观的评价标准的,科学家共同体对此具有共识,不是一个诺奖评委会能够决断的。诺贝尔本身也在遗嘱中强调:“我的明确愿望是,在颁发这些奖金的时候对于授奖候选人的国籍丝毫不予考虑,也就是说,不管他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只要他值得,就应该授予奖金。”也就是说,不以国籍、意识形态、政治理念、民族、宗教信仰等评价人,只以科学或艺术成就论英雄。科学是目前最有客观性的一个领域,一个科学工作者做出了多大的成就一目了然,不会因为其他不相干的因素而否认或忽略其他人的科研成就。

上面的关于有色眼镜的看法是一种典型的“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理。这种心理甚至很可能演变为一种倾向,即既然西方对我国有偏见,那我们就自己玩自己的,不用在乎外国的评价。这种看法是十分危险的,这很有可能造成在学术上搞“闭门造车”“闭关锁国”的后果,不利于中国科学上的进步。所以,究其原因,是我们国家的科研工作者还没有取得比较瞩目的科学成就,国内科学家还需要努力奋斗。凡是都有个客观的标准,特别是对于科研这种活动。如果诺贝尔科学奖的评选不客观,那人类的科学前途也暗淡无光了。所幸,历史证明,诺尔科学奖项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奖项之一,它在很高的程度上代表了科学界对科研成就认可。

又有一些人认为,我们在电视上或新闻上经常看到我们国家的科研工作者取得那么多的科学成就,难道做出这些成就的科研工作者仍然不能凭此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确实不能,因为我们的这些成就只是在别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改进,并没有原创性的发现或发明,所以也就不是诺贝尔本人说的“对人类具有贡献性的成就”。原子弹或氢弹之类的发明本质上只是对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式的应用。坦白地说,我们国家目前没有一个具有原创性思想的哲学家,那些社会科学学者所做的大部分工作也只是拾人牙慧,只是在西方思想家的理论基础上修修补补,或引用,或解释,或应用;在科学研究上,也没有一个科学家在基础理论或基础问题与前沿应用上取得让世界瞩目的成就。

只要在基础问题或基础理论研究上没有取得具有足够分量的成就,那国内学者与诺贝尔科学奖是几乎没有缘分的。那些在新闻上或电视上看到的眼花缭乱的科学成就或许可能让一些门外汉或对科学进展了解得比较少的人感到震惊甚至是骄傲,但从科学界角度而言,这是算不上什么科学成就。任正非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他知道攻破基础问题对一个科技企业生存的意义,所以他很重视基础科学问题。华为的成功不是没有道理的,华为在商业上高歌猛进的背后是无数数学家/物理学家/程序工程师在基础领域的默默耕耘。

只是指出了病症,那不给出点解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为什么科学基础问题或基础理论研究如此重要,因为基础研究是任何发现或发明的基础。我们国家面临的那些被卡脖子的科学技术问题,除了技术上的原因外,根本上还是在基础研究上做不出突破。其实国人是十足的实用主义者,实用主义者也可以说是一种机会主义或取巧主义者,这种实用主义观念只考虑短期的利益,不考虑长期的利益。基础科学研究本来是一种需要长期投资的付出活动,在短期来说是没有任何收获的,但对长远来说,一旦在科学基础问题上取得突破,那么后续的应用价值是井喷式的。无论是芯片设计或芯片生产,哪一项无不是在基础研究上取得突破之后的应用。贪图短期的成效,丧失的是长期的利益,失去的是在科学技术领域的话语权。

现在的国内学术环境非常浮躁,急功近利,没有多少人能够耐下心来攻破基础问题,特别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追名逐利,师承关系演变成近亲繁殖。象牙塔不再是纯粹地追求真理的地方,甚至有点类似于娱乐圈,都赶时髦凑热闹。如果学术圈子不净化,那劣币驱逐良币的必然会发生。当今世界,科研工作者是国家或民族的核心资产,这些人力资源决定了国家的发展的潜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号上,否则在对民族或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不利。

国人还善于研究人的心思,喜欢揣摩别人的心思或需求,喜欢搞崇拜或神秘,迷恋权威。而对大自然兴味索然,对人与人之间等级秩序倒是非常的热衷,这也许就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尊卑有序或政治秩序的过分追求,导致人为限制了思想上的创造性。一旦思想上给自己设限,那就是画地为牢,实现不了人的潜力,更遑论在科学技术上/哲学上做出什么伟大的贡献。人最强大的力量是它的理性思维,理性思维如果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只能拿来揣摩圣意,那未来也是很可悲的。科学或哲学上的伟大创见需要的是奇思妙想、“异想天开”、惊世骇俗的思想,如果只为了少部分人的利益认为限制了思想,那也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

自由环境是科学进步的必要土壤,也只有自由灵魂才能揭开真理女神的神秘面容。同样,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自由的精神是实现国家或民族潜力的必要条件,那些生气蓬勃的民族,无不是徜徉在自由之海里。民族或国家发展历史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自废武功的教训。当一部分人取得了社会的支配权以后,为了稳固他们一小撮的利益,他们甚至牺牲民族或国家的利益,限制或束缚了民族国家的进取精神,最终让民族或国家付出惨重的代价,这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中世纪的那些僧侣阶级垄断了教育及经济,一旦有伽利略之类的科学家发现的科学思想冲击了他们赖以为生存的神权及宗教信条,他们就进行无情的打压,成立宗教裁判所,审判异教徒,烧死那些异端传播者,结果是扑灭了科学进步的火苗,从而人为地阻碍了人类前进的步伐。

的确,思想的破坏力是惊人的,但不破坏哪儿来的立新?新就是生命力,新就是强大,新就是先进。从长远来看,思想自由或容许多种思想的竞争对国家或社会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但是思想也没有绝对自由,那些具有煽动或虚假的思想是需要彻底管制的,因为科学的进步需要一个宽容、稳定的社会环境。

我们国家的思想家、科研工作者、艺术家要有国际视野,只在国内评比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国内池塘太小,分不出个高低,与国际上的杰出人物竞争才能方显英雄本色。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切不可自封为王。庙小阴风大,水浅王八多,不可闭门造车,任何自封的成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自己行不行是靠同行的认可的。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孙中山的话是可以用来勉励自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