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河流博物馆「滨水博物馆」

时间:2022-12-25 15:17:17 来源:光明网

大家好,河流博物馆「滨水博物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乐遗址”内,还原新乐人在浑河古道边生活的场景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打卡地

“沈水文化博物馆”选址何处比较合适?据初国卿先生建议,“大钻石”附近是可以重点考虑的

千百年来,河流跨越时空哺育生灵、涤荡时光。汩汩的流水奔涌不息,雕琢了城市的格局,也塑造着人文的气质。一座城若没有了河,便缺少些许的生机与灵动。那些围绕着河所发生的故事,也随着时光的流淌,融入城市的血脉,汇向文明的深处。

沈阳与浑河正是如此。城市因河而生,河水因城而闻名,城与河相依相伴。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要开发以“山水沈阳”为核心的全域生态旅游产品体系。三年内,沈阳要初步形成历史类、自然科学类、文化艺术类和综合类博物馆约100处,成为名副其实的“百馆之城”。

那些卷着波浪的岁月,也将成为点睛之笔。

对此,不少专家、学者纷纷提议,沈阳应该建设一座以浑河为主题的综合类博物馆,按照时序的记忆,梳理历史的精髓,以承载人们对这座城、这条河的拳拳深情,并成为开展城市级别的“浑河文化主题研学游”的重要落脚点。

以河之名建博物馆,非常有必要

沈阳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会长初国卿先生指出,城市阔步向前,打造百馆之城的号角已经吹响,建立一座与浑河有关的博物馆,从提振城市文化底蕴、推动文旅产业的角度来说,十分有必要,十分有意义,十分有需求。

浑河流经了辽宁境内最重要的一些地方,浑河流域的文化璀璨且厚重。初国卿说,在浑河四五百公里沿线的广阔流域里,我们能搜集到太多有关母亲河的史料、文物和实物。“比如浑河源,浑河是从哪里发源的,浑河有几个源头,又是从哪里入海的?围绕浑河,可挖掘、可讲述的故事太多了,不胜枚举。”初国卿说,“一些人认为浑河是在汇入辽河后从盘锦入海的,其实不然,如今的浑河在与太子河交汇后,流经营口入海,是大辽河的重要源头。还有浑河历史上的三次改道,都流经了哪里?浑河的故道又留下了怎样的文明?7200年前,新乐人为何要在这里居住?沈阳城现在的格局又是如何塑造的?”初国卿说,如果有一座以浑河为主题的博物馆,就可以将这些历史细节说清楚、讲明白,而这些内容本身就是动人的看点。

今年6月,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作为一处以收藏、保护和研究运河文化为背景的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不仅讲述了一条河与一座城的历史姻缘,博物馆的落成也对整个运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而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国内围绕大运河打造的第三座展馆。“沈阳要建设百馆之城,就要涵盖方方面面的内容,围绕浑河文化而建的博物馆,会是其中一个独具地域特色的重要博物馆。”初国卿如是说。

让沈阳的故事,从这里燃动起来

在初国卿看来,一条河不仅是几千年人类历史文明的缩影,更是文化的发源、历史的积淀、风物的摇篮。“沈水文化博物馆”“选址应该在大钻石附近”“以自然水系为主要展陈线索”……这些是盘桓在初国卿思绪中的建馆方向。而他也正在积极地准备提案,希望未来城市可以把浑河的城市段,恢复“沈水”的旧称。

“人们到沈水文化博物馆可以看到浑河全流域的历史文化,既有河流的自然文化,也有璀璨的历史积淀。”初国卿说,除了自然的水系外,浑河流域还有丰富的动植物和人文景观。“黄菠萝、红豆杉、曲柳等珍贵树种都在浑河流域可以见到,黄鸢尾、蓝鸢尾、被人们称为‘狗尾巴花’的蓼花也是浑河的特产。在人文景观层面,浑河上的桥也很有看点,在展馆中可以专区展示浑河上一共有多少座桥,还可以上溯到清代乃至更早,了解古代渡河的方排是什么样子?浑河流域共有多少处像浑河晚渡那样的景观?还有我们那么多与浑河有关的人文、诗文、书画作品现在处于散落状态……”初国卿指出,这些丰富的内容,全部可以在博物馆里予以全方位地呈现。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教师董宁宁也认为,一座以浑河为主题的博物馆,将会是城市文化产业升级、实现互动体验的有力着手,她认为可以将“沈水文化博物馆”建设成一座“多感知”的博物馆。

“现在的博物馆不仅要承载展现历史、呈现过往的功能,还要提供更为丰富的互动和参与感。我们可以借由‘沈水文化博物馆’这个平台,创造一个融合了能够互动的、可以持续‘生长’的、带有沉浸体验的现代化博物馆。同时,这里也可以成为城市研学游的黄金点位。”董宁宁说,在这里,人们的眼、耳、鼻、舌、身等所有感觉器官都能得到满足,同时博物馆也可以收集更多的馆藏突出“宝藏”的调性,再借由科技、媒体的矩阵力量把这里蕴藏的能量燃动出去,将博物馆推向更高的舞台。“现在都在说讲好沈阳故事,我们完全可以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透过这座博物馆,看到沈阳,了解沈阳,听到沈阳的故事。”董宁宁说。

主题博物馆,可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

采访中,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围绕建设“沈水文化博物馆”的主题,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

市民刘先生认为,如果真能建成这样一座博物馆,他一定会带着孩子去打卡。“不仅因为我心里对浑河有着很深的感情,我也对以一条河为核心的博物馆感到十分期待。”刘先生说,他希望能从这样的博物馆里丰富相关的知识储备,系统了解浑河的历史和文化。

从事教育行业的邓小姐也认为,如果“沈水文化博物馆”可以落成,将给青少年群体带来深远的教育意义和文化影响。“我们都为城市有一条伟大的河流而自豪和骄傲,我们的孩子也将通过这样一座主题博物馆了解城市的历史和积淀,从小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邓小姐说。

市民们热情中肯的话语,是鼓舞也是肯定,这些发自肺腑的期盼与希冀也从另一个维度,坚定了各方面对这座博物馆、对这项工程可以尽早落地的信心。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关彤

来源: 沈阳晚报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