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被低估的艺术品「唯一真迹拍卖」

时间:2023-01-01 11:01:28 来源:众艺论

大家好,被低估的艺术品「唯一真迹拍卖」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00、1万、5万......

2000年的香港佳士得拍卖场上,世界各地的收藏家们正在紧张的竞拍着8幅仕女图。

胡也佛作品 网络图片

收藏家们之所以对这些画作如此趋之若鹜,是因为它们背后的一个名字——胡也佛。这位画家你可能未必熟悉,但他的画作的确极有艺术价值。民国虽然有很多大家,但他的画作绝对称得上是独树一帜。

在胡也佛的画作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他的仕女图。民国时期的另一位大师——张大千也曾画过仕女图,他也是胡也佛最崇拜的画家,但张大千却认为:自己的仕女图远不及胡也佛。胡也佛笔下的仕女,既有优美的风景,又有女子特有的娇媚与柔情。从他的画作中,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位妩媚的佳人正身着轻薄的服饰,向你暗送秋波。这份温柔多情的女子,怎能不令人心动!

胡也佛《倚竹仕女》 网络图片

胡也佛之所以能画出如此令人心动的仕女图,是因为他深厚的绘画功底。在从事绘画之前,他就已经是绘画系的高材生,此后还曾多次学习过马远、夏圭、仇英等名家的画作。为了绘制仕女图他还曾数年如一日地苦练线条,因此他笔下的仕女图才会如此传神。

胡也佛《金瓶梅》

但就是这样一位绘画大家,其实也有一段“黑历史”。20世纪40-50年代,他曾应一位上海银行董事长的邀请,绘制过很多以《金瓶梅》为主题的春册。众所周知,《金瓶梅》在明朝成书后,一直被主流思想视为禁书。胡也佛绘制这些画册,这不是自砸招牌吗?

其实,胡也佛绘制这些画作并非出自本心,而是出于为了生计。20世纪40-50年代,人们生活动荡,物价迅速飞涨,经济条件十分糟糕,白天还算值钱的法币,晚上就可能变成一堆废纸。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要想活下去,就需要有一份稳定的营生。胡也佛虽然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但在生活面前,他也只是一个凡人。为了生存,他主动打破自己作画的原则也无可厚非。

胡也佛《春思》

读过《金瓶梅》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一部艳情小说,很多都是声色犬马或男女幽会的情节。胡也佛在绘制这些场面时,并没有特意突出其香艳色彩,而是着眼于周围的场景、人们的穿着打扮、屋内的陈设等。在这些“闲笔”中,他为这些香艳的场景增添了些许艺术巧思和文化内涵,因此他的画作才会与众不同。2010年的嘉德秋拍上,胡也佛的一幅《金瓶梅》就以392万元的价格卖出,收藏市场对胡也佛作品的认可,由此可见一斑。

胡也佛《春日晨妆》

在胡也佛的作品广受喜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很多人开始为了盈利而批量仿制胡也佛的画作,并将这些赝品拿到市场上出售,香港佳士得的拍卖会上,就曾有8幅赝品进入拍场,起拍价高达150万港币,这个价格怕是连很多胡也佛真迹都望尘莫及。一生为了生计奔忙的胡也佛,要是知道此事,不知是该哭,还是该大笑三声呢?

胡也佛作品 网络图片

胡也佛 仕女作品 网络图片

与赝品的拍卖价格相比,胡也佛的真迹现状着实令人担忧。据统计,胡也佛在国内现存的真迹还不足10幅。之所以或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一是胡也佛生活的时代,社会环境复杂,画作很难保存;二是收藏市场的环境过于恶劣,流传的赝品过多,即使有真品,人们也不懂得珍惜,更不会悉心收藏。大多数收藏家手中拿到的胡也佛画作,很有可能就是赝品,虽有其形,却大多没有神韵。

胡也佛 人物 网络图片

在中国的收藏市场上,造假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市场默认的规则。不管是瓷器、玉石,还是书画,你所能看到的收藏品大多还是以赝品为主,而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早已被人们抛在脑后。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为,或许就是市场发展的某种必然。但如果这些造假者能将更多的经历用在勤学苦练上,他们也能像胡也佛一样打造出能够被收藏市场认可的珍品。如果只想着挣快钱,还为此做这么多投机取巧的事情,最终又怎能成为真正的大家呢?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