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为了让娃写好作文 我下苦功做好这三件事「怎样让孩子会写作文」

时间:2023-01-01 15:57:17 来源:萌芽研究所BUD

大家好,为了让娃写好作文 我下苦功做好这三件事「怎样让孩子会写作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写在前面


大家好啊,我是Connie。最近这几天,萌芽一直为了剑桥英语的事情忙前忙后,还在忙中挤时间做了一个全麻的胃肠镜及其他体检项目,所以这几天真的非常累。


那么今天就由我来值班,跟大家讲讲有关大语文写作的那些事儿~



自从小西上三年级以来,作文的难度真的大幅度提升,除了主题更多元以外,对于写作的思考深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的确,在大语文的体系之下,每个年级的写作要求都不一样,如果能提前了解,孩子的应对也能更从容。


所以我以部编版小学语文的要求为例,给大家整理了写作方面每个年级的内容:



都说三年级是一个分水岭,经过这一年的实战,发现这学习难度的确不是增加一星半点。


通过表格大家应该有发现,一二年级的内容都相对简单,基本就是能把看到的事情说出来即可;



从二年级到三年级就会出现一个明显的跨度,写作的要求从能简单写几句连贯的话,变成了能写具体的内容,而且还需要熟练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而三年级到四年级的跨度更大,从能写具体的内容,变成了能用书面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



这样的跨度对于孩子的写物叙事能力、文字渲染力和共情力都是很大的挑战,所以为了帮助小西顺利跨过三升四的作文坎,我还是下了不少苦功的。


除了最基本的写作练习以外,我还有三大策略,分别从提升对文字的共情力、提升写作技法以及提升高语境表达这三个方面,帮助孩子全方位提升写作能力,我把它称之为“一悟二实三改变”,接下来我会一一给大家分享我的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1跨越学科藩篱,感受艺术交融的盛宴


写作是一件厚积薄发的事情,所以如果想要孩子写出有共情力的文字,写出有力量的文字,前提就是有足够的积累,有对文字的感悟力。


所以帮小西攻克写作的第一步,我首先做的就是让孩子大量阅读文字优美的作品,让她在文字的世界里畅游,感受文字的表现力。


而在众多经典文学作品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中国的诗词,因为中国的诗词歌赋讲究意境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种美是沁人心脾的。




为了培养孩子对字句篇章的共情力,我首要想到的就是吟诗赏画,这是艺术与文字的碰撞,是跨越表达方式藩篱的盛宴,能让孩子更多维度地体会文字的魅力。


比如当我们读到《清明》这首诗的时候,通过“雨纷纷”、“欲断魂”、“借问酒家”等字眼,脑海里就足以勾勒出一幅清明期间游子在外思乡图,这就是诗如画。



而当我们看到《清明》这首诗的配图时,我们看到了杨柳、看到了行人,看到了古道瘦马,我们甚至能想象出这个季节的雨,既不是韩愈笔下「天街小雨润如酥」般的细雨,也不是陆游笔下「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的狂风暴雨,而是让人愁断魂的又细又密的绵绵雨,这就是画中诗。



通过诗与画的交融,我们可以去类比,去拓展,甚至可以去揣摩,为什么立意那么相似的两首诗,可以表达出完全不一样的情感。



当然,除了吟诗赏画感受诗情画意以外,我还会带着孩子亲手去吟诗作画。根据一首诗中提到的情与景,自己描绘出诗中的画卷,这对于孩子来说更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同时,我还会引导孩子利用不同的作画方式来表达是词中的内容。



不知道大家看到上面这幅图,会不会想起曾几笔下的《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这样的诗情画意,不仅仅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熏陶,对于我自己来说,都能感觉到,曾经在教科书里学到的这首诗突然变得耳目一新,立体形象又充满了艺术。真的不得不感慨,现在的孩子真的太幸福了,可以用于辅助学习的工具太丰富了。


02写作源自生活,要把技法用得恰到好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所以在这个暑假作文突破计划里,除了足够的诗词歌赋熏陶,我还给小西安排了真刀实弹地去练写作。


但写作是一个很泛的命题,应该从何练起呢?


我们再回到部编版小学写作对照表,会发现五年级以下基本都是以观察和写实为主,写实就包括了写人、写景、写物等等。


而这类范畴的内容,细心观察和记录孩子们基本都能做到,但是大多数孩子都是平铺直叙地做记录,并没有写出层次感。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帮助孩子摆脱“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困境,那么写作的技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一颗枸杞树,按照常规的想法,我们可能会写这棵树有多大,有多高,树叶是什么形状的,树上是否结满了枸杞,大家是不是都是同样的套路呢?


但是在季羡林季老的笔下,却赋予了这颗枸杞树别样的风采。



从全景看到的朦胧笼罩下的枸杞树,到中景看到苍黑枝干和散步的蜗牛,到近景蜘蛛网上的雨滴,由远及近,刻画十分细致。



但尽管如此,对于这颗枸杞树的刻画还是没有结束,季老还把我们的视线带到了屋脊,带到了天边的红,而最后“枸杞的顶尖正顶着桥的中心”这句点睛之笔,一下子又把所有的景联系了起来,真让人拍案叫绝,直呼巧妙。



其实不仅仅是枸杞树,还有被比喻成各式各样奇珍异宝的瑶琳仙境:



甚至是每天都有可能会遇到的黄昏,都被写成了诗歌、童话、绍酒......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绝美的意境,但如果希望最大限度的还原出来,就需要有技巧的呈现。


我们当然不鼓励一成不变的写作套路,但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在学习和模仿的道路上不断修炼写作技法,让自己的文字更有层次感,也能让传递出来的意境更具独特的味道。


我想这就是文字的另一种魅力吧!



03

巧用高语境表达,换个方式展现内容


在给大家分享这个点之前,我先说一个最近看到的“切瓜文学”:



不知道大家看完以后,是不是都跟我的想法一样,觉得这位笔者把切西瓜写成了情景散文,而这篇切瓜文学里,似乎隐喻着不一样的故事。或是指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或时指一段错过时机的创业机会,又或是......


看到这里,突然让我想起了传播学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


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学者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提出,简单翻译一下就是:


“低语境文化里面,我表达什么你就接受了什么,不需要多想,整个表达直接了当。


而高语境文化里面,我此刻说的这句话有可能有很多言外之意,有可能我的真实意思并不是我所表达的,这需要具体分析当时的上下文的语境,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咱们中国为代表的大多数东亚国家,都属于高语境文化。


或者用一张图也可以看清它们的区别:▼



而高语境文化在咱们的文字中,是非常常见的,它含蓄但又饱含力量。


大家或许会留意到,美剧或者动画片,无论男女老少,I love you, I miss you这样直白的句子不离口,但中日韩我们这些东亚国家却很少这样勤于说爱。


因为我们表达爱意和想念的方式可以是“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可以是“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可以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还可以是“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所以,当我们要写风,我们可以不要只写风。


我们可以写湖面泛起的波纹,可以写树叶婆娑的莎莎声,可以写云朵的走向,可以写炊烟袅袅飘向何方;我们还可以写路人不安分的发丝,可以写屋檐下风铃的叮当作响,这些都是风路过的痕迹。



而当我们要写老人,我们可以不要只写年龄。


我们可以写满是老茧的手,可以写斑白的双鬓,可以写满是岁月痕迹的脸颊,可以写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眼神,而这些,都是岁月走过的痕迹。



当孩子们充分掌握了大语文学习的真谛,就能感受到语言的美感,以及充分领悟到高语境文化的魅力所在,那么孩子无论怎么输出作文,基准线都不会丢,意境更是不会差。


写在最后: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写作对于一些孩子来说,意味着密密麻麻的小格子,我要把它填满。但对于另外一些孩子来说,却代表无拘无束的大千世界,我要在这里任思想自由驰骋。


所以当我们面对着写作要求发愁的时候,大可以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其实写作的根本就是字词积累 写作技法 观察及想象,所以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多模仿,多想象,这些对于写作的帮助都是很大的,毕竟写作本身就是一件来源于生活,回馈于生活的事情,同时也是孩子改变世界的武器之一。


好啦,今天关于大语文写作的话题就聊到这里,希望能帮到大家~


END

萌芽,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全球婚姻疗法和情绪训练权威机构约翰戈尔曼的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 公众号/微博 萌芽研究所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