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大荔锣鼓队「陕北大鼓」

时间:2023-02-06 10:45:24 来源:看遍大西北

大家好,大荔锣鼓队「陕北大鼓」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美黄河,流不尽千年河西地

浩壤沃土,福泽于关中米粮川

新时代的美丽大荔,聚焦历史人文荟萃,挖掘传统文化底蕴,生动传神地展现乡土风情,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激发“六乡”活力,扬起乡村全面振兴的风帆。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韦林镇韦留村的故事。



韦留村

韦留村位于韦林镇政府驻地西1公里处,全村有13个村民小组,528户2209人,耕地面积4600亩。明初,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迁徙到此建村,名北留村。距今400年前左右,渭河河床南移,露出一望无际的广袤之地,后住在北留村少数李姓人前往南边开荒种地,建立家园,为南留村,因南留群众经常晚上点火驱赶野兽,后称火烧村,又叫火村。1956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响应“走一家,保千家”的口号,两村全部移民,1987年经国家批准后返库,原籍北留人和火村人(南留人)同居,村名各取一字,称火留村。2015年,火留村又和原韦林村合并,两村村名各取一字,为韦留村。



中国一绝 艺术奇葩——南留锣鼓

南留锣鼓是大荔县的汉族传统音乐,发端于明、成熟于清,因起源于原朝邑县南留村(今大荔县韦林镇韦留村)而得名。南留村位于渭河滩区和沙苑交界处,南依滔滔渭水,北连美丽沙苑,遥望巍巍华山,正如李自反先生诗中所言“南临渭水北枕沙,华岳三峰对吾家”。傍水而居的南留人在这片地肥水美的富庶之乡,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丰衣足食的农耕文明的同时,在长期的祭祀庆典活动中逐步创立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完整鼓谱套路的锣鼓文化,几百年来盛行于当地而不衰。

"南留锣鼓"的鼓谱曾勒碑镶于庙堂之上,使它得以完整传承。每套鼓谱自成篇章,有独立而明确的主题,风格多样,打法丰富,行进、定场表演均为自由敲打,鼓点有“热闹鼓”、“常庆鼓”、“竹马鼓”等,敲打演奏人数不限,可几人,也可数百人。一般乐队配有大鼓六面、社锣八面、社钗八副、马锣两面。南留锣鼓行进时,前面三面鼓开道,后面三面鼓压阵,其他人分三路纵队行进;敲社钗的为上首,站队伍左边;敲社锣的为下首,站队伍右边;敲马锣的站队伍中间,共为一支锣鼓队。锣鼓队中,由一人手执绕杆彩绸、彩纸糊成,约2米多长的竹竿,不停地面向队伍左右上下绕动,指挥队伍表演。其遒劲如健牛之耕耘,迅驰似夺食于龙口,悠然若采摘于枝蔓,缠绵则如泣如诉,而奔放更是丰收后的狂欢。惜因修造三门峡水库,南留人西迁北移,流离失所,碑谱佚失,"南留锣鼓"几近失传。

1982年在搜集整理民间音乐时,大荔县文化馆对其进行了挖掘整理,经过艰苦工作,在散居各地的民间老艺人的大力支持下,"南留锣鼓"得以重现异彩。后来,热爱"南留锣鼓"的老艺人又在之前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对"南留锣鼓"重新加工改造,赋予了"南留锣鼓"以新的时代特征。"南留锣鼓"曾多次被搬上舞台,在重大庆典活动中成功演出。1990年在大荔县锣鼓大赛上一举夺得一等奖,同年4月在大荔县首届艺术文化节上,又喜获第一名,鼓手井结石老艺人获得打鼓一等奖,指挥王文朋获得指挥二等奖;1991年中央电视台"中国一绝"摄制组专门为其拍摄了专题片;1992年在渭南市市直机关春季运动会上表演,获得好评。2011年南留锣鼓被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留锣鼓"共分两部分十套。第一部分为丰收篇,分为“丰收锣鼓(原名热闹鼓)、喜鹊报春(原名喜鹊鼓)、秦牛耕田(原名牛头鼓)、五谷丰登(原名摘豆角)、实现四化(原名进四关)、继续奋斗(原名老太谑)、马到成功(原名走马鼓)”共七套,本篇以岁时更替、春种秋收为顺序逐步展开,体现了农耕文明时代人们的文化观念和心理祈求,是“南留锣鼓”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二部分为祭祀篇,祭祀锣鼓原是在每年正月初一清晨,在关帝庙前祭祀祖先,祈求神灵护佑而逐渐形成的,分为“庆祝胜利(原名长青鼓)、永寄哀思(原名南瓜蔓)、三跳龙门(原名三闯辕门)”共三套。

"南留锣鼓"的艺术形象,无不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无不寄托着劳动人民对年丰岁稔的强烈希望和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整理后的"南留锣鼓",又增添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新变化,体现了改革开放中一代农民崭新的精神风貌。现在,"南留锣鼓"已走出关中,名享三秦,成为陕西东府民间文化的一枝独秀的奇葩!



韦留村自古人才辈出。李楷(1603~1670年),字叔则,号河滨、岸翁,明天启四年(1624)中举人,后多次应试不中,便放弃仕途的打算,居家潜心读书,研究史学。清朝建立后,他被授任宝应县(今江苏省宝应县)知县。当时宝应隶属淮安府,他提议改属扬州府,使每年解送田赋粮草的费用节省近万两银,利国利民。他在处理政务之余,访古览胜,聚集文人作诗赋词。后因故被罢职,即游旅于江南,期间寓居广陵(今江苏省江都县)时间最长,有二十余年,广泛结交江南名士,曾与江西李明睿合著《二李珏书》。晚年回归故乡,正值编纂《陕西通志》,他报请参加修志,撰32卷。后又撰《朝邑县志》4卷,《洛川县志》2卷,著作甚富。

李元春,字仲仁,号桐阁先生,生于清乾隆34年(公元1769年),卒于清咸丰4年(公元1854年),享年86岁,李元春幼时家贫,但读书刻苦,于嘉庆3年(公元1798年)中举,任大理寺评事,后因仕途不顺,回到家乡教学授徒,曾先后主讲于潼川、华原等书院,其门下弟子众多,学界尊称其桐阁先生。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乡村文化是乡村古老的独特记忆,乡村故事是乡村的特色名片,将众多历史传承和美丽风貌编织起来,古而不衰,精彩纷呈。在加快“美丽大荔 追赶超越”进程中,大荔县将坚持“5 ”战略,实施“六乡”工程,着力绘就家富生产美、景秀生态美、风淳生活美的美丽乡村新画卷,让乡村满载乡愁,让村民富裕幸福!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