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民歌船工号子「船工号子歌词」

时间:2023-01-15 15:01:28 来源:双流发布

大家好,民歌船工号子「船工号子歌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水如镜,桥如弓,粉墙黛瓦映碧空。

在黄龙溪古镇,有这样一个人,他倾其一生的执着与热忱,用一支劳动的歌谣——府河船工号子,让流传千年的高亢激越随着时代变迁演变为一种艺术形式而延续下去。

今年52岁的胡刚从小在黄龙溪河边长大,是府河船工号子的传承人。

川剧创作 词谱船工号子

“早知拉船这么苦,不如回去种庄稼……”胡刚说,在过去,每条船上对号工选拔都非常严格,除了对声音要求以外,还要求有一定的掌控能力,因为号子的作用不仅仅是为船工鼓劲,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号子掌握航行速度,统一船工的动作。所以不论是下水翻桡,或是上水拉纤,亦或是平水前行,在整个航行过程中,号子声都不能停歇。

早在1950年前,府河是古成都交通和运输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南丝绸之路的重要水路。黄龙溪处在锦江与鹿溪河的交汇口,河面宽、水势稳,是府河航道上的重要码头。往返成都、重庆、乐山等地的船只多在此停泊。那时候,黄龙溪千年水码头船只如梭,熙来攘往,“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便是昔日繁华码头的写照。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动船逐渐代替了木船,使古老的木船航运业逐渐衰微。昔日拼急流、闯险滩、手爬岩石肩拉纤的川江船工的身影和那动人的号子声,渐渐离人们远去。 因此传承、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

2015年,胡刚正式拜船工号子省级传承人——郝仁富为师,学习船工号子演唱。“这些年来,有空我就陪郝大爷喝茶、聊天,并学习船工号子的演唱。”胡刚说。通过虚心学习和长期练习,胡刚掌握了郝仁富的唱法和技巧,也得到了郝仁富的肯定,老爷子也非常欣慰:终于后继有人了。

在船工号子的各类展演活动中,胡刚与队组一起登台表演,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认真学习“黄龙溪船工号子”的过程中,胡刚开始思考如何发挥船工号子的艺术特点,把它更好地展现在舞台上,让这一非遗项目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他还利用自己的川剧音乐知识,整理船工号子词谱。同时走访黄龙溪镇的多位老船工,收集过去船工的生活经历,整理成相关文字资料。

传承保护 穿越千年的船工号子

“上江口,下江流,黄龙溪转苏码头。中和二场路好走,嗨唷嗨唷,加把油……”在黄龙溪府河边上,胡刚嘹亮、婉转的声音,显得格外高亢,仿佛回到千年前繁华的黄龙溪水码头——年轻的船工们正光着膀子背拉纤绳闯险滩、越激流。

胡刚说,有时候他在码头上唱起号子时,从他身边经过的外地游客会兴致勃勃地问导游一句:“他们唱的是川剧吗?”这样的问话曾一度让他觉得尴尬。“府河船工号子的存在,是成都历代船工原始劳动方式的写照,更是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水上运输久远历史的见证,府河船工号子反映了黄龙溪沿岸的风土人情,反映了劳动者的精神世界,记录了成都水上运输的历史,是承载黄龙溪风土人情的载体,是研究黄龙溪历史和文化的依据。同时,由于木船运输的消失它便成了历史的非物质的精神见证的载体,因此‘绝不能让它消失’。”胡刚坚定地说道。

事实上,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景区的发展,胡刚等人的生活确实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以前唱号子是为了生活,现在唱号子是为了让号子不消失。”穿着统一的蓝色布衫,肩上搭着一条白色的通袋,当仅存的几位号工聚在一起时,他们所唱的号子已经成为不能任之消失的文化遗产,这是对历史的责任。

“黄龙溪本是千年的水码头,上下的船儿它要靠头,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我要把这黄龙溪的船工号子代代相传……”胡刚希望深入挖掘黄龙溪的历史,尤其是三国文化,排演出更多优秀剧目,好好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为家乡做更好的宣传。

恢复航运 让号子回荡千年水码头

从小喜欢音乐的胡刚,7岁就开始学习传统乐器笛子和二胡,初中开始学习吉他,初中毕业考入中和文化站,学习了川剧、四川清音和川剧打击乐等。“大田蒿秧行对行,蒿到一对鲤鱼扁担长,大的拿到街上卖,小的拿来过端阳……”在黄龙溪文化舞台上,胡刚一首“蒿秧歌”让过往旅客在驻足停留时一头雾水,他们中的很多人对此闻所未闻。

其实,这首“蒿秧歌”让旅客陌生也不足为奇,因为就目前整个双流来看,能唱该歌的也仅有两人。

“蒿秧歌”是过去的民间山歌,是田间地头劳动者为了消除疲劳,提高劳动效率演唱的流传于民间的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歌曲,至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相传是湖广填四川大量移民来四川安家落户时带来的极富地方特色的民间小调,随后融入巴蜀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四川山歌、民歌,并形成了风味十足又流传甚广的“蒿秧歌”。

胡刚除了是府河船工号子传承人,他还是双流川剧协会会员。年轻时,他喜欢音乐,爱弹吉他,会打架子鼓,但并没有怎么接触传统曲艺。后来,他加入了川剧协会,又提出用川剧“嫁接”现代音乐、西方音乐的方式以赢得更多年轻人的喜爱。他带来的新思想、新理念,也为这一古老剧种注入了许多新鲜感。

胡刚最初提出“嫁接”想法的时候,协会的老前辈们一致反对。但胡刚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将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和经典川剧串联起来,将“川剧串烧”搬上了舞台。没想到,这一表演大获成功,将很多不喜欢川剧的年轻人也吸引了过来,看得津津有味,大呼过瘾。

在胡刚看来,传统艺术也可以变革,可以创新。他要让川剧结合现代艺术走进人们生活,“我们都说传统艺术需要传承,但如果没有人来看,又咋谈得上发扬光大?”胡刚说,推陈出新是为了更好地传承黄龙溪的音乐文化。

“川剧和其他剧种相比是很有特色的……”胡刚经常向身边的人讲川剧,“我们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有这么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起来,融入到新的创作中去呢?” 胡刚说,前些时候,他们从新闻中看到成都港获批,其中黄龙溪水码头要恢复航运,“我们很开心,假如到了这一天,我们将会把府河船工号子结合到黄龙溪景区的文化里去,在千年水码头拉着游客在府河边上看风景,让昔日拼急流、闯险滩、手爬岩石肩拉纤的川江船工的身影和那动人的号子声重新回荡在千年水码头……”

编后语

“非遗”传承 不应只是“老”面孔

在双流,像胡刚一样的“非遗”传承人还有很多,他们代表着一种历史的记忆,一种文化的符号,他们担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但非遗文化的传承不应该只是年过半百的“老年人”的事,更应让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青少年成为“主力军”。我们应该在新一辈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中,既要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更要为他们长期坚守、细致继承、融合创新提供基础支撑和广阔舞台,让非遗传承人在文化和经济领域找到自信,并为之自豪。


【来源:空港融媒 记者:刘贤虎 编辑:陈光华 审核:刘薇 】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本地新闻,请关注微信“双流发布”“双流政事”,收听空港之声FM100.9,下载“空港融媒”APP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