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长春2021高三一模语文答案「高2021级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2023-01-19 16:13:14 来源:非非老师讲语文

大家好,长春2021高三一模语文答案「高2021级期末考试试卷」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长春17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语言文字运用(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进入新时代,青年一代总能够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___________,自觉扛起责任,无私奉献,无畏向前,___________青年一代应有的闯劲、锐气和担当。无论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东数西算等战略工程现场,还是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标志性项目工地;无论是在脱贫攻坚战一线,还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 )中国青年拒绝“躺平”,绝不“佛系”。尽管面临不同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面临人生中诸多重大抉择,但中国青年的主流观点,依然紧信要奋斗来获取人生的成功和国家的美好。面对时代的召唤,广大青年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展望未来,中国青年一代必将___________,也必将___________。“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历史规律,“一代更比一代强”是青春责任。
今天的中国青年,处在怎样的历史方位?又将以怎样的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挺身而出 彰显 大有可为 大有作为
B.铤而走险 彰显 大有作为 大有可为
C.铤而走险 凸显 大有可为 大有作为
D.挺身而出 凸显 大有作为 大有可为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青年人奋斗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
B.奋斗的青年人,神州大地上到处有他们的身影。
C.神州大地上,到处都是青年人奋斗的身影。
D.奋斗的青年人,把身影留在了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尽管面临不同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面临人生中诸多重大抉择,但中国青年的主流,依然坚信要靠奋斗来获取人生的成功和国家的美好。
B.尽管面临不同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面临人生中诸多重大抉择,但中国青年的主流,依然坚信要靠奋斗来获取人生的成功和国家的美好明天。
C.尽管面临不同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面临人生中诸多重大抉择,但中国青年的主流观点,依然坚信要靠奋斗来获取人生的成功和国家的美好明天。
D.尽管面临不同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面临人生中诸多重大抉择,但中国青年的主流,依然坚信要靠奋斗来获取国家的美好明天和人生的成功。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共9分)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节日,又称“端阳节” “天中节” “龙舟节” “诗人节” “粽子节”等,从众多名称中就能感受到节日内涵的丰富与与节日勃发的活力。
具有千年历史的端午节,影响范围广范,虽然各地节日习俗各有侧重,但从总体上看,共性大于差异,并且在根本的季节感受、身体保健与伦理期待上基本一致。端午节是中国人共同的节日。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过端午不应仅是享受传统节日的温情,更应是传承与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应该从建构与创新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认识端午节俗文化。
从节俗起源看,消灾避疫是端午时节的原始主题,端午传统节俗中的门口挂艾、艾蒿煎水洗浴、佩戴装有药草的香包等,成为流传最广泛、最持久的节俗。这些避瘟保健的节俗有着实际的生活辅助意义,所以一度有人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当代社会,端午节俗的这一原始主题,依然具有现实意义。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端午节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当时那种情形下,这首民谣带给人们一种特别温馨的感觉。民谣之所以温情、动人,因为它巧妙地传承了端午古老的避瘟保健的节俗涵意,符合了当时广大民众寻求精神慰籍的民俗心理。
人是文化动物,有自己的族群与特定的国家意识,人们不仅需要基本的物质层面的生存,也需要文化的延续。屈原等爱国志士所代表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一直激荡在中华大地上。六朝时期,楚地民众将追悼屈原纳入端午节俗之中,对端午食粽与飞舟竞渡的节俗进行新的诠释。这种诠释并非空穴来风,它是民众历史情感的聚焦,是民众历史观念在节日习俗中的体现。人们已不满足于此前对生活习俗的一般性解释,将节日习俗与历史人物的纪念并联起来。端午节正是因为有追悼屈原的历史传说的加入,被赋予了历史和伦理的意义,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而屈原的故事,也正因为有了端午节的周期性的讲述,才会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
今天,在端午节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将文化传承融入民俗节日之中,让人们在端午这个特定的节日回归传统。在与祖先的对话中,感受伟大爱国诗人人格的高尚,增强民族意识与文化的使命感,让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生中延续更新。
端午节俗中对自然时气的避忌、历史先贤的崇敬,均体现出对于个体生命与群体精神的保护与养育,在端午这个盛大的夏季节日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人特有的生命观念与家国情怀。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今天,对端午节俗文化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对于我们建构与创新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B.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过端午节更重要的是享受传统节日的温情,同时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C. 端午节被称为“卫生节”,因此有门口挂艾、艾水洗浴、佩戴药草香包等避瘟保健节俗。
D. 屈原忧国忧民高尚情怀,一直激荡在中华大地上,这完全得益于端午节的周期性讲述。
5.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总体呈“总一分一总”“的结构,结尾段强调了盛大的端午节日中蕴含着生命观念和家国情怀。
B. 文中列举端午的多个名称,证明了端午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且具有丰富内涵和生命的活力。
C. 文中以“非典”时期一首民谣的流传为例,论述了以消灾避疫为主题的端午节俗的现实意义。
D. 第⑤段按时间顺序回顾了追悼屈原逐渐被纳入端午节俗的过程,突出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端午节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并将文化传承融入其中,可使端午在现代生活中更好地延续更新。
B. 现在过端午节,我们在享受传统节日带来的温情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起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
C. 出于文化延续的需求,人们在食粽与飞舟竞渡等端午节俗之外,加入了追悼屈原的历史传说。
D. 从避忌自然时气、崇敬历史先贤的端午节俗中可以感受到对于个体生命和群体精神的保护养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共11分)
鸟又飞回来了
京格格
小镇在北方,四季分明。马嫂望着衣带渐宽的河床叹息着:蒲河都开了,咋不见鸟儿的影子?
婆婆去世了,儿子去南方读研,五十岁的马嫂从岗位上退下来。马嫂以往照亮无数人的精气神一点点暗下来,她感觉自己成了孤灯一盏,从未有过的空落。就连门外料峭的春寒,在她门前打个转,也“嗖”地就走了。
打从丈夫马哥出事,天塌了。马嫂的心上了一把锁,用她的话说,一岁的儿子与年迈的婆婆,哪个都是她的命,一个都不能舍。
转眼,马哥已走了二十一个春秋。马嫂的青丝也被风雪刮得褪了色,守着儿子侍候着婆婆,任凭月老踏平门槛,鸟儿飞来飞去,马嫂的心搅碎了一朵又一朵泛起的浪花。
可不知咋了,这第二十二个春天刚刚掀开三月的盖头,马嫂耳边总是回荡着鸟儿叽喳的声音,整夜翻腾着无法入睡。天一放亮,马嫂就脸不洗头不梳奔向蒲河岸。
让马嫂失望的是,没有鸟的天空混沌沌的。封冻的河面如男人铁青着脸,白杨耷拉着头杵在两岸,桃枝没有一丝笑容。马嫂长叹一声,趁小镇还没醒来赶紧回了。
这里是马哥的家乡,马嫂是羞成一朵花那会儿被大卡车送来小镇插队的。在马家村遇到一身绿军装的马哥,第一次见面就在这蒲河岸。当时河床干瘪成一条龙须沟,堤坝窄得就剩两条车辙,他俩一人一条车辙拘谨地迎风走着。那天的风很柔很软,吹开了一树桃花。鸟儿飞过来飞过去,他说,这鸟儿不单羽毛美歌声更美。她笑眯了眼说,她也喜欢听鸟儿唱歌。车辙的尽头成了一条小路,他们肩头挨着肩头,幸福被鸟儿带向天空。
一年书信纷飞。鸟儿再飞来时,马哥回来了。她成了马嫂。
二十二个春天了,马嫂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春天后的春天是她的期盼,鸟的歌声撑起她的天空。马哥出事时,部队首长把一枚军功章递给她,她感觉沉得捧不住。她是烈士的家属,儿子是她的希望。婆婆临终时还说,让她为自己活活吧。
多少个春天里,马嫂不敢看街上鸟儿似的飞来飞去快乐的身影。因为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经历了生活的多少艰难,她的心里有多少凄苦。这么多年,马嫂熬过来了,婆婆去世了,儿子长大了。
现在,马嫂的心里空空的。渐渐地,马嫂喜欢恋床,夜长梦也长。
梦里马哥又回来了,一身绿军装非要看她穿旗袍的样子。说他在那边很好,儿子大了,老人也送走了,让马嫂该为自己活了。马嫂醒来时枕头湿了一大片。马嫂翻出当年压在箱底的旗袍,左看右看穿在身上,把散乱的头发盘起。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不由自主地笑了,问自己这样要干吗呀?家里除了自己就是自己,给谁看呀?
一天接一天,梦中马哥再三央求她穿上当年的旗袍去蒲河边,他会在那里等她听鸟儿唱歌。马嫂信了他的话。
马嫂,一大早打扮成这样,去干吗呀?
街头有好事的,见了她就话里带话地叫着。起初她只是笑不作声,后来扛不住嚼舌的姨婆们纠缠,就实话实说了。
可谁会相信呢?背后指指点点马嫂感觉脊梁骨刺痛,更有甚者当面就问她。马嫂浑身是嘴也说不清。
马嫂感觉这辈子活得太憋屈了,她转身奔向蒲河,眼泪哗哗地流,她一步步走入蒲水。岸边不远处的垂钓者,丢下鱼竿奔过来,马嫂感觉到背后有一只热乎乎的手抓住了她,就晕了过去。
马嫂出院了,提着一袋水果来蒲河边,答谢恩人。
垂钓者自称马宏强,喜欢钓鱼,常在蒲河岸边消磨时光,还说之前见过马嫂一次次在岸边徘徊……
“谢谢!要不是你我可能早没命了。”
“言重了,妹子,谁见了都会搭把手的,不要在意。遇事想开点,没有过不去的坎。”
“嗯!嗯!你喜欢钓鱼?咋没见鱼?”
“哈哈,退休后闲着没事,就喜欢上这里,起初我是钓上鱼来就放生,后来干脆改成喂鱼了,我的鱼竿没有钩的。”
“我当过兵,脾气坏,我本来是为了磨性子,可渐渐地就喜欢上了这里。”
“你天天出来,又没带回去鱼,家人不会说你吗?”
“唉,老伴前年得病走了,女儿在国外读书,我自个管自个。”
“哦,你这么善良,女儿一定差不了。”
“别夸我了,你的事我可听说了。”
一句一句的,搭起话来一个下午过去了。鸟儿归巢时,他们的背影,随着夕阳滑入蒲水。
从此,老马的头顶多了把遮阳伞。马嫂来去的路上,耳边常响起鸟的歌声……
好心人劝他们一起做个伴。
梦中,马哥也劝马嫂找个伴。马哥盼望马嫂幸福,马嫂希望马哥安息。
马嫂与老马的事很快在小镇传开了。
蒲水结冰了,鸟儿丢下老马与马嫂,唱着歌飞向了远方。
又一个春天来了,鸟又飞回来了。马哥可以安息了。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丈夫马哥出事后,马嫂“舍不得”一岁的儿子与年迈的婆婆,她觉得他们是她的“命”,马嫂愿意承担起抚养儿子、侍奉婆婆的重任。
B. 马嫂因梦里的马哥说“非要看她穿旗袍的样子”,就一反常态穿上旗袍,街头好事者对此“指指点点”,甚至当面问她,马嫂却无法解释清楚。
C. 马宏强用没有鱼钩的鱼竿在江边垂钓这一情节表面上看可有可无,实则不然,表明马宏强不是为了钓鱼,而是为了寻找伴侣,引出下文。
D. “马嫂与老马的事很快在小镇传开了”,马嫂为自己活了一回,获得了幸福,她从“空落”中走了出来,但这并不能否认她对马哥的情感。
8.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封冻的河面如男人铁青着脸,白杨耷拉着头杵在两岸,桃枝没有一丝笑容”运用比拟手法,意在描写初春蒲河岸边的环境特点。
B. 小说补充交代了马哥和马嫂的恋爱经过这一情节为下文写马嫂对马哥的深切思念甚至在梦中与马哥相见做了铺垫。
C. 小说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借助马嫂前后变化的对比,以及“街头好事者”和老马的衬托,使马嫂这个人物形象更鲜明、更饱满。
D. 小说反复写到“春天”,春天寄寓着美好和希望。马嫂是在春天认识马哥的,是在春天嫁给马哥的,也是在春天过上了新的生活。
9.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25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文本一: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说秦王。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劝谏。秦王遂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迁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有删改)
文本二: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B. 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C. 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D. 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万乘:古代时指天子。依照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文中的“万乘”指的是拥有万辆车马的周天子。
B. 书:文体名。文中指李斯的《谏逐客书》,其与《谏太宗十思疏》一样,同为古代臣子向君主进呈的公文文体。
C. 皇帝:我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文中的“皇帝”指的是秦王嬴政。他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
D. 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平民的称呼,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相同。如《侍坐章》中的“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早年跟随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帝王之术。学成之后,西行前去游说秦王,后成为秦国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的门客。
B. 韩国人郑国以修筑灌溉水渠的名义,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秦国的王公贵族以及大臣们请求秦王将这些客卿全部驱逐出境。
C. 因李斯上书劝谏,秦王于是下令废除了驱逐客卿的诏令,重新恢复了李斯廷尉的官职。秦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终于兼并了天下。
D. 李斯认为将客卿驱逐出秦国,实际上就是资助敌对国家,损害自己的百姓来让仇人更加强大。这样会削弱自己的实力,与诸侯结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2)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二)古代诗歌阅读(14-15题,共8分)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英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①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②,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注)①使君:惠州知州詹范。②合江楼,作者被贬初居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
B.“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榆荚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面。
C.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人的情感,使词更富有感染力。
D.本词写景和抒情相融合,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含蓄直白兼具,婉转明情并蓄,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少有的婉约诗作。
15. 有诗评说,这首词全词笼罩着灰蒙蒙的愁绪,自始至终。诗人是如何抒发愁绪的?请结合全词做简要赏析。(5分)
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阿房宫赋》中,起势雄健,表现秦王一统天下、势如破竹的句子是:“ , 。”
2.《阿房宫赋》中,作者在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覆辙的句子是:“ , 。”
3.在《六国论》中,作者苏洵开篇即摆明观点,通过“先破后立”的方式直入主题点出六国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六国破灭,__________ ,__________,弊在赂秦。”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曾说过,吾人在世,不可厌“今”而徒回思“过去”,梦想“将来”,以耗误“现在”的努力。又不可以“今”境自足,毫不拿出“现在”的努力谋“将来”的发展。宜善用“今”,以努力为“将来”之创造。
“现在”的你正处在人生拔节孕穗的黄金时期,李大钊的这段话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长春17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答案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进入新时代,青年一代总能够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___________,自觉扛起责任,无私奉献,无畏向前,___________青年一代应有的闯劲、锐气和担当。无论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东数西算等战略工程现场,还是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标志性项目工地;无论是在脱贫攻坚战一线,还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 )中国青年拒绝“躺平”,绝不“佛系”。尽管面临不同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面临人生中诸多重大抉择,但中国青年的主流观点,依然紧信要奋斗来获取人生的成功和国家的美好。面对时代的召唤,广大青年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展望未来,中国青年一代必将___________,也必将___________。“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历史规律,“一代更比一代强”是青春责任。
今天的中国青年,处在怎样的历史方位?又将以怎样的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挺身而出 彰显 大有可为 大有作为
B.铤而走险 彰显 大有作为 大有可为
C.铤而走险 凸显 大有可为 大有作为
D.挺身而出 凸显 大有作为 大有可为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青年人奋斗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
B.奋斗的青年人,神州大地上到处有他们的身影。
C.神州大地上,到处都是青年人奋斗的身影。
D.奋斗的青年人,把身影留在了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尽管面临不同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面临人生中诸多重大抉择,但中国青年的主流,依然坚信要靠奋斗来获取人生的成功和国家的美好。
B.尽管面临不同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面临人生中诸多重大抉择,但中国青年的主流,依然坚信要靠奋斗来获取人生的成功和国家的美好明天。
C.尽管面临不同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面临人生中诸多重大抉择,但中国青年的主流观点,依然坚信要靠奋斗来获取人生的成功和国家的美好明天。
D.尽管面临不同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面临人生中诸多重大抉择,但中国青年的主流,依然坚信要靠奋斗来获取国家的美好明天和人生的成功。
【答案】
1.A 【解析】“挺身而出”,指在危难之际勇敢地站出来。“铤而走险”,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铤而走险”不合语境,应选“挺身而出”。“彰显”,明显;显著。指个人所具有的品质无意间体现一种风尚。“凸显”,清楚地显露,指某件事情显示出其特性及作用。根据语境,应选“彰显”。“大有可为”,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发展前途。“大有作为”,能充分发挥作用;能做出重大贡献。“大有可为”和“大有作为”之间存在递进关系,根据语境,应该是先“大有可为”,再“大有作为”。
2.C 【解析】上文是列举地点,这一句是对上文的总结,所以用“神州大地上”承接上文更合适。
3.B 【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处是“主流”后的主语中心语多余,“观点”一词和后面的谓语“坚信”搭配不当;第二处是“美好”后的宾语中心语缺失,应在“美好”后加“明天”。而D项在修改的时候出现了新的错误,即语序不当。“人生的成功”和“国家的美好明天”之间有一个轻重关系,顺序不能颠倒。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共9分)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节日,又称“端阳节” “天中节” “龙舟节” “诗人节” “粽子节”等,从众多名称中就能感受到节日内涵的丰富与与节日勃发的活力。
具有千年历史的端午节,影响范围广范,虽然各地节日习俗各有侧重,但从总体上看,共性大于差异,并且在根本的季节感受、身体保健与伦理期待上基本一致。端午节是中国人共同的节日。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过端午不应仅是享受传统节日的温情,更应是传承与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应该从建构与创新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认识端午节俗文化。
从节俗起源看,消灾避疫是端午时节的原始主题,端午传统节俗中的门口挂艾、艾蒿煎水洗浴、佩戴装有药草的香包等,成为流传最广泛、最持久的节俗。这些避瘟保健的节俗有着实际的生活辅助意义,所以一度有人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当代社会,端午节俗的这一原始主题,依然具有现实意义。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端午节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当时那种情形下,这首民谣带给人们一种特别温馨的感觉。民谣之所以温情、动人,因为它巧妙地传承了端午古老的避瘟保健的节俗涵意,符合了当时广大民众寻求精神慰籍的民俗心理。
人是文化动物,有自己的族群与特定的国家意识,人们不仅需要基本的物质层面的生存,也需要文化的延续。屈原等爱国志士所代表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一直激荡在中华大地上。六朝时期,楚地民众将追悼屈原纳入端午节俗之中,对端午食粽与飞舟竞渡的节俗进行新的诠释。这种诠释并非空穴来风,它是民众历史情感的聚焦,是民众历史观念在节日习俗中的体现。人们已不满足于此前对生活习俗的一般性解释,将节日习俗与历史人物的纪念并联起来。端午节正是因为有追悼屈原的历史传说的加入,被赋予了历史和伦理的意义,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而屈原的故事,也正因为有了端午节的周期性的讲述,才会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
今天,在端午节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将文化传承融入民俗节日之中,让人们在端午这个特定的节日回归传统。在与祖先的对话中,感受伟大爱国诗人人格的高尚,增强民族意识与文化的使命感,让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生中延续更新。
端午节俗中对自然时气的避忌、历史先贤的崇敬,均体现出对于个体生命与群体精神的保护与养育,在端午这个盛大的夏季节日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人特有的生命观念与家国情怀。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今天,对端午节俗文化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对于我们建构与创新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B.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过端午节更重要的是享受传统节日的温情,同时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C. 端午节被称为“卫生节”,因此有门口挂艾、艾水洗浴、佩戴药草香包等避瘟保健节俗。
D. 屈原忧国忧民高尚情怀,一直激荡在中华大地上,这完全得益于端午节的周期性讲述。
5.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总体呈“总一分一总”“的结构,结尾段强调了盛大的端午节日中蕴含着生命观念和家国情怀。
B. 文中列举端午的多个名称,证明了端午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且具有丰富内涵和生命的活力。
C. 文中以“非典”时期一首民谣的流传为例,论述了以消灾避疫为主题的端午节俗的现实意义。
D. 第⑤段按时间顺序回顾了追悼屈原逐渐被纳入端午节俗的过程,突出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端午节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并将文化传承融入其中,可使端午在现代生活中更好地延续更新。
B. 现在过端午节,我们在享受传统节日带来的温情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起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
C. 出于文化延续的需求,人们在食粽与飞舟竞渡等端午节俗之外,加入了追悼屈原的历史传说。
D. 从避忌自然时气、崇敬历史先贤的端午节俗中可以感受到对于个体生命和群体精神的保护养育。
【答案】4. A 5. B 6. C
【4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过端午节更重要的是享受传统节日的温情,同时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错误,第三段说的是“不应仅是享受传统节日的温情,更应是传承与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选项把二者的轻重弄反了。C项,“端午节被称为‘卫生节’,因此有门口挂艾、艾水洗浴、佩戴药草香包等避瘟保健的节俗”错误,选项因果关系倒置。文章第四段说的是“端午传统节俗中的门口挂艾、艾蒿煎水洗浴、佩戴装有药草的香包等,成为流传最广泛、最持久的节俗。这些避瘟保健的节俗有着实际的生活辅助意义,所以一度有人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D项,“这完全得益于端午节的周期性讲述”错误,“端午节的周期性讲述”只是其中一个条件。
【5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文中列举端午的多个名称,证明了端午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错误,“列举端午的多个名称”并不能证明“端午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
【6题】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C项,“出于文化延续的需求……”错误,从文中来看,“文化延续”是结果不是动因。原文说:端午节正是因为有追悼屈原的历史传说的加入,被赋予了历史和伦理的意义,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而屈原的故事,也正因为有了端午节的周期性的讲述,才会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共11分)
鸟又飞回来了
京格格
小镇在北方,四季分明。马嫂望着衣带渐宽的河床叹息着:蒲河都开了,咋不见鸟儿的影子?
婆婆去世了,儿子去南方读研,五十岁的马嫂从岗位上退下来。马嫂以往照亮无数人的精气神一点点暗下来,她感觉自己成了孤灯一盏,从未有过的空落。就连门外料峭的春寒,在她门前打个转,也“嗖”地就走了。
打从丈夫马哥出事,天塌了。马嫂的心上了一把锁,用她的话说,一岁的儿子与年迈的婆婆,哪个都是她的命,一个都不能舍。
转眼,马哥已走了二十一个春秋。马嫂的青丝也被风雪刮得褪了色,守着儿子侍候着婆婆,任凭月老踏平门槛,鸟儿飞来飞去,马嫂的心搅碎了一朵又一朵泛起的浪花。
可不知咋了,这第二十二个春天刚刚掀开三月的盖头,马嫂耳边总是回荡着鸟儿叽喳的声音,整夜翻腾着无法入睡。天一放亮,马嫂就脸不洗头不梳奔向蒲河岸。
让马嫂失望的是,没有鸟的天空混沌沌的。封冻的河面如男人铁青着脸,白杨耷拉着头杵在两岸,桃枝没有一丝笑容。马嫂长叹一声,趁小镇还没醒来赶紧回了。
这里是马哥的家乡,马嫂是羞成一朵花那会儿被大卡车送来小镇插队的。在马家村遇到一身绿军装的马哥,第一次见面就在这蒲河岸。当时河床干瘪成一条龙须沟,堤坝窄得就剩两条车辙,他俩一人一条车辙拘谨地迎风走着。那天的风很柔很软,吹开了一树桃花。鸟儿飞过来飞过去,他说,这鸟儿不单羽毛美歌声更美。她笑眯了眼说,她也喜欢听鸟儿唱歌。车辙的尽头成了一条小路,他们肩头挨着肩头,幸福被鸟儿带向天空。
一年书信纷飞。鸟儿再飞来时,马哥回来了。她成了马嫂。
二十二个春天了,马嫂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春天后的春天是她的期盼,鸟的歌声撑起她的天空。马哥出事时,部队首长把一枚军功章递给她,她感觉沉得捧不住。她是烈士的家属,儿子是她的希望。婆婆临终时还说,让她为自己活活吧。
多少个春天里,马嫂不敢看街上鸟儿似的飞来飞去快乐的身影。因为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经历了生活的多少艰难,她的心里有多少凄苦。这么多年,马嫂熬过来了,婆婆去世了,儿子长大了。
现在,马嫂的心里空空的。渐渐地,马嫂喜欢恋床,夜长梦也长。
梦里马哥又回来了,一身绿军装非要看她穿旗袍的样子。说他在那边很好,儿子大了,老人也送走了,让马嫂该为自己活了。马嫂醒来时枕头湿了一大片。马嫂翻出当年压在箱底的旗袍,左看右看穿在身上,把散乱的头发盘起。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不由自主地笑了,问自己这样要干吗呀?家里除了自己就是自己,给谁看呀?
一天接一天,梦中马哥再三央求她穿上当年的旗袍去蒲河边,他会在那里等她听鸟儿唱歌。马嫂信了他的话。
马嫂,一大早打扮成这样,去干吗呀?
街头有好事的,见了她就话里带话地叫着。起初她只是笑不作声,后来扛不住嚼舌的姨婆们纠缠,就实话实说了。
可谁会相信呢?背后指指点点马嫂感觉脊梁骨刺痛,更有甚者当面就问她。马嫂浑身是嘴也说不清。
马嫂感觉这辈子活得太憋屈了,她转身奔向蒲河,眼泪哗哗地流,她一步步走入蒲水。岸边不远处的垂钓者,丢下鱼竿奔过来,马嫂感觉到背后有一只热乎乎的手抓住了她,就晕了过去。
马嫂出院了,提着一袋水果来蒲河边,答谢恩人。
垂钓者自称马宏强,喜欢钓鱼,常在蒲河岸边消磨时光,还说之前见过马嫂一次次在岸边徘徊……
“谢谢!要不是你我可能早没命了。”
“言重了,妹子,谁见了都会搭把手的,不要在意。遇事想开点,没有过不去的坎。”
“嗯!嗯!你喜欢钓鱼?咋没见鱼?”
“哈哈,退休后闲着没事,就喜欢上这里,起初我是钓上鱼来就放生,后来干脆改成喂鱼了,我的鱼竿没有钩的。”
“我当过兵,脾气坏,我本来是为了磨性子,可渐渐地就喜欢上了这里。”
“你天天出来,又没带回去鱼,家人不会说你吗?”
“唉,老伴前年得病走了,女儿在国外读书,我自个管自个。”
“哦,你这么善良,女儿一定差不了。”
“别夸我了,你的事我可听说了。”
一句一句的,搭起话来一个下午过去了。鸟儿归巢时,他们的背影,随着夕阳滑入蒲水。
从此,老马的头顶多了把遮阳伞。马嫂来去的路上,耳边常响起鸟的歌声……
好心人劝他们一起做个伴。
梦中,马哥也劝马嫂找个伴。马哥盼望马嫂幸福,马嫂希望马哥安息。
马嫂与老马的事很快在小镇传开了。
蒲水结冰了,鸟儿丢下老马与马嫂,唱着歌飞向了远方。
又一个春天来了,鸟又飞回来了。马哥可以安息了。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丈夫马哥出事后,马嫂“舍不得”一岁的儿子与年迈的婆婆,她觉得他们是她的“命”,马嫂愿意承担起抚养儿子、侍奉婆婆的重任。
B. 马嫂因梦里的马哥说“非要看她穿旗袍的样子”,就一反常态穿上旗袍,街头好事者对此“指指点点”,甚至当面问她,马嫂却无法解释清楚。
C. 马宏强用没有鱼钩的鱼竿在江边垂钓这一情节表面上看可有可无,实则不然,表明马宏强不是为了钓鱼,而是为了寻找伴侣,引出下文。
D. “马嫂与老马的事很快在小镇传开了”,马嫂为自己活了一回,获得了幸福,她从“空落”中走了出来,但这并不能否认她对马哥的情感。
8.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封冻的河面如男人铁青着脸,白杨耷拉着头杵在两岸,桃枝没有一丝笑容”运用比拟手法,意在描写初春蒲河岸边的环境特点。
B. 小说补充交代了马哥和马嫂的恋爱经过这一情节为下文写马嫂对马哥的深切思念甚至在梦中与马哥相见做了铺垫。
C. 小说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借助马嫂前后变化的对比,以及“街头好事者”和老马的衬托,使马嫂这个人物形象更鲜明、更饱满。
D. 小说反复写到“春天”,春天寄寓着美好和希望。马嫂是在春天认识马哥的,是在春天嫁给马哥的,也是在春天过上了新的生活。
9.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5分)
【答案】7. C 8. A
9. ①结构上,结尾处的“鸟又飞回来了”呼应了开头“不见鸟儿的影子”,也紧扣了小说的标题,使结构完整。②人物形象上,丰富了马嫂的形象。“鸟又飞回来了”一语双关,预示着马嫂开始了新生活,为自己活了一回,获得了幸福。她希望去世的丈夫安息,不为她担心。③情感上,表现了马哥和马嫂深厚的夫妻感情。④读者上,小说圆满的结局给读者以愉悦之感。
【7题】C.“表明马宏强不是为了钓鱼,而是为了寻找伴侣,引出下文”错误。马宏强江边垂钓这一情节,表现了马宏强消磨时光的孤单生活状态,也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救了马嫂,又为下文两人的故事做了铺垫。
【8题】A.“运用比拟手法”分析不当,“封冻的河面如男人铁青着脸”运用了比喻;另外,不是“意在描写初春蒲河岸边的环境特点”,而是“意在刻画马嫂的心理”。
三、古代诗文阅读(25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文本一: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说秦王。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劝谏。秦王遂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迁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有删改)
文本二: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B. 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C. 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D. 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万乘:古代时指天子。依照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文中的“万乘”指的是拥有万辆车马的周天子。
B. 书:文体名。文中指李斯的《谏逐客书》,其与《谏太宗十思疏》一样,同为古代臣子向君主进呈的公文文体。
C. 皇帝:我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文中的“皇帝”指的是秦王嬴政。他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
D. 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平民的称呼,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相同。如《侍坐章》中的“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早年跟随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帝王之术。学成之后,西行前去游说秦王,后成为秦国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的门客。
B. 韩国人郑国以修筑灌溉水渠的名义,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秦国的王公贵族以及大臣们请求秦王将这些客卿全部驱逐出境。
C. 因李斯上书劝谏,秦王于是下令废除了驱逐客卿的诏令,重新恢复了李斯廷尉的官职。秦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终于兼并了天下。
D. 李斯认为将客卿驱逐出秦国,实际上就是资助敌对国家,损害自己的百姓来让仇人更加强大。这样会削弱自己的实力,与诸侯结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2)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答案】
10.B
11.A(文中的“万乘”指的是拥有万辆车马的诸侯国,而非“周天子”。)
12.C(廷尉是李斯之后升迁担任的官职。)
13.(1)秦王想要吞并天下,称帝治理天下,这正是平民百姓奔走四方、游说之士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
(2)物品不是在秦国出产,(但是)值得珍视的有很多;士人不是在秦国出生,但是愿意效忠秦国的也很多。
【文本一参考翻译】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少时,曾经在郡里当过小吏,看见办公处所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吃不干净的东西,每当有人或者狗走近的时候,老鼠多次受惊逃跑。李斯又走进粮仓,看见粮仓中的老鼠正在吃囤积在粮仓中的粟米,它们居住在大屋子里,没有受到人或狗的惊扰。看到这种情形,李斯感慨叹息说:“一个人有才还是没有才,同这些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在的环境决定的啊!”
于是李斯跟随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帝王之术。学成之后,李斯估计楚王不值得自己侍奉,而六个诸侯国的国势都已经衰弱,没有为它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就想向西进入秦国。在临行之前,李斯向荀子告辞说:“我听说如果得到了机会,就一定不要松懈怠慢,现在拥有万辆车马的诸侯国正在争取时机,游说之士掌握朝政。现在秦王想要吞并六国,称帝治理天下,这恰好是平民百姓奔走四方、游说之士施展拳脚的大好时机。地位卑贱之人没有想着去求取功名利禄,这类人就好像禽兽看到肉才想去吃,空长了一副人的面孔只是勉强可以直立行走罢了。因此最大的耻辱莫过于身份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贫穷。长期处在卑贱的地位和贫苦的环境之中,还要愤世嫉俗,厌恶功名利禄,假托自己与世无争,这并不是士子原本的性情。因此我将要西行前去游说秦王。”
李斯到达秦国以后,刚好赶上秦庄襄王去世,于是李斯请求担任秦国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的门客;吕不韦十分欣赏他,于是保举他为郎官。李斯因此得到游说秦王的机会。于是,秦王委任李斯为长史,听从他的计谋,暗中派遣谋士携带金玉珍宝前去各国进行游说。对各诸侯国里的名士能用礼物进行收买的,就多送礼物加以收买;如果不能收买,就用利剑将他们杀掉。这些方法都是为了离间诸侯国君臣之间的关系,然后秦王就派遣秦国的良将出兵攻打。秦王委任李斯为客卿。
刚好在这个时候,韩国人郑国以修筑灌溉水渠的名义,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秦国的王公贵族以及大臣们都对秦王说:“从诸侯国前来侍奉秦王的人,大多数只是为了他们的国君而来游说、离间秦国罢了,请求大王将这些客卿全部驱逐出境。”李斯也在被驱逐的客卿之中。于是李斯上书劝谏。秦王于是下令废除了驱逐客卿的诏令,重新恢复了李斯的官职,最后采用了他的计谋。李斯也升官到廷尉之职。秦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终于兼并了天下,尊称秦王为“皇帝”,委任李斯为丞相。
(二)古代诗歌阅读(14-15题,共8分)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英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①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②,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注)①使君:惠州知州詹范。②合江楼,作者被贬初居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
B.“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榆荚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面。
C.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人的情感,使词更富有感染力。
D.本词写景和抒情相融合,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含蓄直白兼具,婉转明情并蓄,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少有的婉约诗作。
15. 有诗评说,这首词全词笼罩着灰蒙蒙的愁绪,自始至终。诗人是如何抒发愁绪的?请结合全词做简要赏析。(5分)
【答案】
14.C 比喻换成拟人
15.(1)“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叶道卿的《贺圣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因暮春而愁。
(2)借景抒情,“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描写了榆荚被雨打落,柳絮被风吹散的暮春景色,表达诗人为春光易逝而愁。
(3)直抒胸臆,“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我们已是苍颜白发,还谈什么昔日风流。惜青春已逝,风流不再,晚年人生暗淡无光的惆怅。
(4)拟人,“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水光山色是清新美丽的,可是山色却总是眉眼充满愁绪,赋予了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仕途失意和对人生的伤感。
(手法1分,分析1分,第一点可以按1分算,答对3点即得5分。)
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阿房宫赋》中,起势雄健,表现秦王一统天下、势如破竹的句子是:“ , 。”
2.《阿房宫赋》中,作者在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覆辙的句子是:“ , 。”
3.在《六国论》中,作者苏洵开篇即摆明观点,通过“先破后立”的方式直入主题点出六国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六国破灭,__________ ,__________,弊在赂秦。”
【答案】1.六王毕,四海一。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非兵不利,战不善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曾说过,吾人在世,不可厌“今”而徒回思“过去”,梦想“将来”,以耗误“现在”的努力。又不可以“今”境自足,毫不拿出“现在”的努力谋“将来”的发展。宜善用“今”,以努力为“将来”之创造。
“现在”的你正处在人生拔节孕穗的黄金时期,李大钊的这段话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借李大钊的话分析现在的你应该对“过去”“现在”和“将来”持什么态度。“‘现在’的你正处在人生拔节孕穗的黄金时期”给考生定下了基调:既然现在是成长的黄金时期,那么当下所有的努力都要有益于个人成长。对“过去”不可沉迷留恋,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助力成长;对“现在”要认真努力,把握时机;对“将来”要有长远的规划,但不可陷入空想,耗费“现在”的时光。
参考立意:①立足现在,放眼将来;②回首过去,助力当下前行;③过去与将来,皆为现在;④过去无怨,现在无悔,将来可期;等等。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