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收藏百科:郑板桥书画鉴定浅析(上)

时间:2021-10-29 07:45:00 来源:

郑板桥书画鉴定浅析(上)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卒于乾隆三十年(1766)十二月十二日。他3岁丧母,由乳母费氏教养成人,约20岁考取秀才,30岁至50岁在兴化、扬州卖画为生。雍正十年(1732)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44岁,在北京参加礼部会试,中贡士;五月参加太和殿殿试,中进士。51岁至60岁,在山东范、潍两县先后任县令,颇有政绩,后因赈济灾民得罪贪官而被罢职。6l岁至74岁,又回到兴化、扬州,过着以卖字画为生的艺术生涯。

郑燮工书法、诗文,善画竹石、兰花,间作山水、松、菊,尤以书法及画兰、竹著称于世。艺术史评论家称他有“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无古无今之画”,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郑板桥具有很高的书画艺术造诣和崇高的威望,故当时就有不少人仿制他的作品。而随着“扬州八怪”愈来愈被人重视,后人作其伪画的也越来越多。鉴定郑板桥书画的真伪,主要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笔的特点

郑板桥的书法,早期为博取功名,曾学习过横平竖直的馆阁体,这时书风与后来的书体是不一样的。中年以后,郑把真、篆、隶、行诸书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自称“六分半书”的新书体。这种书体,在单字字形上呈横扁状,左低右高,既有篆隶古朴苍劲的金石味,又有跌宕飞动的行草味道。在字形结体上,他把常用的古体字、异体字或篆籀结构,杂以画兰、竹之法,形成一种隶、楷参半的奇特结构。在章法上,通篇字的大小相间,浓淡并用,如“金线串珠”、“乱石铺街”,别具一格,历来为书法家、史家所赞誉。与他同时的著名书画家金农说:“兴化郑进士板桥风流雅谑,极有书名,狂草古籀,一字一笔,兼众妙之长。”(金农《冬心画竹题记》)。稍后的郑銮说板桥“蹊径一新,卓然名家”(郑銮《跋郑燮兰亭序》)。杨守敬说:“板桥行楷,冬心分隶,皆不受前人束缚,自辟蹊径。”像这样具有独特风格和高深艺术的书法功夫,一般人要模仿他,只能学一些皮毛。又如郑板桥作的画,体貌疏朗,风格劲健,喜用偏锋。他画的墨竹,“以草书之中竖长撇法运之”,多而不乱,少而不疏,气韵生动,形成脱尽时习、清劲秀美的艺术风格。他画的兰花,多为山野之兰,以重墨草书之笔,尽写兰之烂漫天性。他画石先勾出石的轮廓,再作少许横皴或淡擦,画风劲健,造形如石笋,直入云端,给人一种傲岸不羁之感。又据史籍记载,板桥画石不点苔,画兰不画蕙。郑氏曾有“从来不用苔花点”之说,他认为,画不能点苔,一点苔就浊了。而郑板桥画兰为什么不画蕙呢?他在《墨兰两丛图》题记中云:“所南翁(指元代画家郑思肖)画兰好画根,余好画兰不画蕙,皆各有僻处。然画根者,谓天下无地可栽,予不作此激烈语,不画蕙者,愚意欲香远而长,花少而贵,又何讥焉。”从传世作品看,凡画石点苔、画兰画蕙者,多为伪品,只有个别情况例外。诸如此类就给我们鉴定郑板桥书画真伪提供了一个依据。此外,郑板桥自称“不画梅花”,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幅《梅竹图》(见右图)上有郑板桥一则自题:“一生从未画梅花,不识孤山处士家。今日画梅兼画竹,岁寒心事满烟霞。”诗中说明他一生从不画梅花,今日画梅的目的是要诉说他不畏强权的性格和心情。这也从侧面说明郑板桥画梅极为稀罕,于是郑板桥款的梅花也就值得警惕了。(上)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