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草书的审美「唐代草书以晚唐狂草最能标榜气势」

时间:2022-11-21 17:17:03 来源:书法报

大家好,草书的审美「唐代草书以晚唐狂草最能标榜气势」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特约评改人:钱玉清

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2012年书法报·书法海选

“兰亭诸子”获奖书家


草书刘禹锡《陋室铭》中堂

规格 140cm×70cm


作品评语


从该作展现的自信、熟练程度来看,私意作者应该是草书的“老票友”了。所谓“老”,意味投入精力不少,涉足时间不短;所谓“票友”,意味非常喜欢,然尚不够专业。是作章法疏散澄朗,结字简远空灵、墨色浓淡得宜,草法也大多准确,粗观似乎没什么大毛病,但总感觉不入流、不高古。


究其原因,线条的卑弱、轻薄、酥松、无力是关键。刘熙载说:“论书者曰苍、曰雄、曰秀,余谓更当益一‘深’字。凡苍而涉于老秃,雄而失于粗疏,秀而入于轻靡者,不深故也。”刘熙载这里所述的“深”,是书法美学构成的至高境界,应蕴含“厚”“重”“实”等意。该作铺毫太多,束毫太少,作者不务用笔,惯性使然,毛笔疑成排笔,导致线质扁平、佻薄。使转处多为折锋,生硬、扭捏,通篇很少有圆婉、通达的笔法。好的线条一定是复杂且有相当难度动作支撑下的苦心经营,该作用笔简单、直白,“纵挺横张,略无含蓄”,特别是如“仙”“则”“不”“深”“室”“德”等带有横折的线形,由此及彼,多字极类,用笔过于潦草、随意,线条不入纸、不耐看。即便如“惟吾”“往来”等稍粗的笔调也显单薄、缺乏分量感,因为在书法的视觉标尺里,面积不等于重量,这是千百年来东方文化所孕育出的神秘的、独有的审美哲学所决定的。正如王僧虔《笔意赞》说:“粗不为重,细不为轻。”诚哉斯言也。如作者作意大字草书,建议多参摩习练《石鼓文》《石门颂》、怀素《自叙帖》(如图)、黄庭坚《诸上座帖》等,解悟回转、中锋等笔法在创作中的体用,使线质渐趋饱满、凝重,富有张力、弹性。


钱玉清示范作品


草书刘禹锡《陋室铭》条幅

规格 160cm×53cm




经 典 解 读




大草用笔蠡探

■钱玉清


在灿若星河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中,以草书特别是大草见称的名家可谓屈指可数,所以大草资源的严重不足,必然是摆在后学者面前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中寻找、挖掘出具有普遍审美价值的元素,无疑是学习大草最先进的方法论。历观古代大草往圣,裹锋、绞转、束毫等中锋的用笔特质是大草惯常的核心笔法,线条精神团结,形影圆厚,多内收而少外发,多中实而少破散,多遒凝而少轻便。


怀素《自叙帖》(局部) ……走。”叙机格,则有李御史舟云:“昔张旭之作也,时人谓之张颠……


古来很少或基本没有大量使用侧锋、甚或偏锋以彰露扁线而遗世独立的大草名手,这就是书法约定俗成的审美共性。尽管格趣各不相同,形势各有千秋,但其线性的表达方式却有共同、共通之处。所以,循规律、抓重点、找共性、剖解不殊的精神连接处,这才能让大草在有限的资源下生发无限的可能性。


要之,大草线条最忌平铺直叙,油滑漂浮,用笔像“躺水面”,锋不抵纸,力不深入。好的线条一定是有立体感、空间感的,是“入木三分,出纸一尺”的,是有弹性和韧性、厚度和力度的。古人常说的“锥画沙”“屋漏痕”“印印泥”等用笔方法,即裹住锋颖、“咬住”纸面以通身之力送之,下笔肯定又隐蓄逆力,体验毛笔在行进过程中的摩擦力、杀纸感。王铎所言“为人不可狠鸷深刻,作文(书)不可不狠鸷深刻”,殆应此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