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为什么娱乐圈抑郁症那么多「娱乐圈抑郁症」

时间:2022-11-26 10:05:07 来源:心医馨语

大家好,为什么娱乐圈抑郁症那么多「娱乐圈抑郁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抑郁症”与“文艺圈”

今年刚刚过去10月10日的精神卫生日,“关注自杀预防”的主题,被14日的一则新闻《25岁韩国女星崔雪莉抑郁症自杀》推到了高关注状态。媒体在表达惋惜和遗憾同时也细数了近些年自杀的明星,从欧美到日韩,从国内到港台,从演艺圈到整个文化圈又很长的名单。

这些明星的卒年,从20多岁风华正茂的事业巅峰到50岁功成名就的知天命之年,都不乏其人。统计这些后发现,绝大多数都长期罹患抑郁症。

环境与压力

为什么抑郁症这么偏好在文艺圈明星身上发生呢?

除了他们身处媒体关注的文艺圈,自杀行为容易被关注和报道外,娱乐圈子压力大,充满潜规则,更新迭代频繁,工作和生活就像在放大镜下被审视,没有机会疗愈心灵。

作为心理健康从业者,接触过一些相关行业来访者,比如现在火热的短视频行业的从业者。可能一个创业阶段的抖音号,最多2-3个人,从脚本撰写,拍摄、后期剪辑,还有后面的宣传发布都是1个人担纲,这样压力会很大。

曾经有个姑娘诉说自己月入10W 小网红的苦衷是:工作高峰时间在晚上,甚至是凌晨,作息非常没有规律,凌晨甚至早晨睡觉是常事,中午起床开始准备开工。为了给自己的精神状态续命,靠抽烟、咖啡甚至是酒精的短期刺激。

这种透支身体的方式加上持续输出的压力,要不断用新的形式来刺激粉丝,来满足各方的欲望,会在想的到创作欲望减弱时,整个人就像掉入了陷阱里,随后出现的就是典型的抑郁焦虑情绪,直至无法持续。暴躁的脾气,低落的情绪,僵化的思维,还伴有自残、自伤行为,最严重的是自杀想法和冲动。可以想见这样那些在媒体中心的当红艺人,压力非常巨大。

“文艺圈”的抑郁质

另外从个性特点上看,从事文艺的人与生俱来的抑郁特质是他们患抑郁症的主要内因。有大样本的研究,利用MBTI人格测验得出结论,文艺人士多属于ISFP型——称为为艺术家型人格,最主要特征是:敏感、富有创造性。

这点很重要,创造力是艺术的生命,敏感的觉察能力是上帝赐给艺术家们的天赋。但是创造性的人会反复思考,可能会遭受严重的抑郁。 这种因敏感特质所赋予的艺术创造上的天分,同样也在心灵深处深深地折磨着敏感的神经,他们比常人更能够感同身受,更能够捕捉住细微生活带给他们的灵感瞬间,同样也容易被这样的感受所负载,导致巨大的压力和抑郁的状态。

患过抑郁症的毕加索说:“艺术家就像是个装满情感的容器,这些情感可能来自天空,来自大地,来自一片纸屑,一抹人影,甚至是一张蜘蛛网”。他还说过:“摧毁的欲望也是一种创造力。”

玛德琳·恩格尔说:“艺术气质有时似乎是一个战场,一个毁灭的黑暗天使和一个创造力搏斗的光明天使”。

斯特拉·阿德勒表示:“生命被压垮,灵魂被压碎,艺术使您想起了自己。”

笔者就此问题询问过著名编剧史航老师,他用“勺子理论”来做比喻:文艺圈的人就像个勺子,因工作和性格原因,需要反复不停的把自己这把勺子掰弯,然后又折直,反复多次后就留下折痕,不够坚韧或者不小心甚至会折断。

另外抑郁的核心症状:情绪低落可以激发艺术才能。尚不清楚为什么应该这样。根据华盛顿大学精神病学教授Sheline的说法,抑郁症与较小的海马体同时存在,海马体是记忆和学习的关键大脑区域。Sheline及其同事对48位有临床抑郁症史的女性的大脑进行了扫描。他们发现海马体的大小与抑郁发作的次数成反比。其他科学家发现抑郁与大脑区域活动减少之间的相关性与兴奋性,反应时间,奖励和记忆有关。

怎样解释抑郁与艺术表达之间的这种紧密联系?几个原因已经被报道。有人说,艺术家和作家从事其特殊的工作领域是一种抑郁症的自我疗愈。其他人则认为,沮丧的经历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主题,比如很多艺术家的伟大作品都是经历或者深陷抑郁时所得的成果。

答案可能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什么使沮丧的人比其他人更具有艺术魅力?首先,抑郁的人比不抑郁的人,以艺术的方式表达更多的负面情绪。其次,由于他们难以处理情感,艺术表达是他们应对这些情感的唯一途径。

“躁郁症”不是“抑郁症”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补充提醒的是,我们从媒体上报道上得知的某位明星因患抑郁症,很可能是不太准确的信息。他们很多人可能患的是“双相情感障碍”,也被称为“躁狂抑郁症”。

有前几年自杀去世的好莱坞明星罗宾·威廉姆斯,还有画家梵高、作曲家舒曼,影星张家辉,歌星陈奕迅,作家南派三叔等等。这个被称为“天才病”的双相情感障碍,其实是非常复杂,有多种临床分型的疾病。

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反复出现的情绪高涨与低落交替。但是高涨时的表现往往被自己理解成创造力爆棚,能力出众,过度的投入与精力充沛,这样的状态很多时候非常适宜文艺创作和工作,但是亢奋之后迎面撞上的是严重抑郁:极度情绪低落,兴趣全无,甚至是完全没有创作灵感和欲望,行尸走肉一般,掏空了他们对生命的信念,有着顽固的自杀念头和行为。

正是在这样的巨大的情绪波动和体验,使这个“天才病”与文艺圈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正是这样的双向选择,让我们看到很多文艺圈里的名人深受这个疾病的折磨。但是因为这是远比普通抑郁症要严重的多的精神疾病,所以外界不了解,媒体也不太明确报道。

文艺创作工作的特征,文艺圈本身的环境和压力是抑郁症在这个行业高发的外因;艺术从业者的本身的艺术气质是抑郁症如幽灵般缠绕这个行业的内因。他们比常人更易情感投入,也可能更容易受伤害,所以要把自己的脆弱包裹的更隐秘。我们也需要跟多的理解和包容这些给我们带来美好作品的艺术家和工作者。

THE END

排版 / 蟠桃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